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南粳5055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
作者 盛小琴 陆桂清 +1 位作者 吴金福 徐志高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通过对新引进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进行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靖江市选用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用氮总量360kg/hm2、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以7:3最易... 通过对新引进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进行不同氮肥运筹方法对其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靖江市选用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用氮总量360kg/hm2、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以7:3最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全量还田 氮肥运筹 机插 南粳5055 植株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插南粳5055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德峰 李良 +3 位作者 吴金福 徐志高 盛小琴 陆桂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48-49,共2页
研究水稻品种南粳5055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栽培,不同施氮总量对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靖江市的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南粳5055作机插稻栽培时,氮肥用量在360-405 kg/hm2、运筹比例6∶4时最佳。
关键词 南粳5055 麦草全量还田 施氮水平 江苏靖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技术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季平 董园园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通过连续三年作物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麦草全量还田对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的效应;麦、稻草持续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及作物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1麦草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 通过连续三年作物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了麦草全量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生长及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麦草全量还田对减少水稻氮肥施用量的效应;麦、稻草持续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改良及作物增产的效应。结果表明:1麦草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促进水稻后期健壮生长及分蘖成穗,平均单产比不还田处理要增13%以上。2在总施氮水平为20 kg/亩时,麦草全量还田能减少10%左右的氮肥施用量。3麦、稻草持续还田可以使作物平均增产59.02 kg/亩,平均增产幅度13%左右。同时,本文还介绍了以切短麦草、浅水旋耕为核心、合理肥水调控为配套技术的麦草全量还田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麦草全量还田技术 机插水稻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
4
作者 徐世林 李群 潘志文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试验表明,采用麦草全量还田水稻无盘抛秧技术,能使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50~650 kg/667 m2,比移栽秧增产8%左右;而与常规塑盘抛秧相比,穗粒结构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麦草全量还田 抛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机插秧氮肥运筹试验研究
5
作者 薛根祥 仲凤翔 +4 位作者 王国平 郜微微 崔世荣 丁祥峰 仲玉江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7期94-96,共3页
通过对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和7∶3两个配比模式下,对分蘖肥分1次和2次、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的不同施用方式进行试验比较,明确了在麦草全量还田机插秧栽培条件下,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为好;分蘖肥分2次施用有利... 通过对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和7∶3两个配比模式下,对分蘖肥分1次和2次、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的不同施用方式进行试验比较,明确了在麦草全量还田机插秧栽培条件下,水稻氮肥运筹按基蘖肥与穗肥6∶4为好;分蘖肥分2次施用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壮秆大穗的形成;穗肥分促花肥、保花肥2次施用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全量还田 机插秧 基肥 分蘖肥 穗肥 成穗率 产量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稻作栽培模式研究
6
作者 房晓康 龙庆海 +3 位作者 何永垠 郜微微 王国平 李广泽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62-62,64,共2页
麦草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栽培模式是一项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的新型耕作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比不还田增产6%~10%。整地时需增施速效氮,栽(抛)秧初期要搞好间隙顿田,同时做好技术实施的组织工作。
关键词 麦草全量还田 轻简稻作 栽培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华继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199-199,共1页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秧生产技术是一项农田保育型轻简稻作新技术,从培育壮秧、秸秆还田、机械插秧、大田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这一技术的要点,以期指导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 机插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育粳2号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华江 张大友 +1 位作者 王受荣 李进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51-52,共2页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秧栽培是一项具有资源再利用、培肥农田、节省劳力、保护环境轻简稻作技术。文章根据迟熟中粳水稻品种扬育粳2号品种特性,从培育壮秧、麦草还田、大田管理等方面阐述该品种采用全量麦草旋耕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扬育粳2号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 机插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量麦草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明 庄义庆 鲁荣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5期522-526,共5页
通过研究3种施氮量、2种稻作方式对2个常规粳稻产量及其群体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熟期LAI、成穗率、总颖花量、孕穗后群体茎蘖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武运粳7号施氮270kg/hm2的产量水平最高... 通过研究3种施氮量、2种稻作方式对2个常规粳稻产量及其群体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熟期LAI、成穗率、总颖花量、孕穗后群体茎蘖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武运粳7号施氮270kg/hm2的产量水平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麦草不还田处理的产量、LAI、成穗率、总颖花量、群体茎蘖数、高峰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300kg/hm2处理的产量水平较高。采用240kg/hm2和270kg/hm2施氮水平时,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穗率、总颖花量显著高于麦草不还田处理,但施用300kg/hm2处理则相反。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全量麦草还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量麦草还田 氮肥 产量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张宏华 孙长锋 周大川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57-58,共2页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是将麦草机械还田利用与机插稻技术相结合的稻作技术体系,2008年冈东镇进行了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高产试验示范,取得成功。笔者将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 机插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粳4227特征特性及机械旋耕全量麦草还田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陆斌 马翠霞 陈洪礼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6期54-57,共4页
通过近几年对扬粳4227品种的比较试验及丰产示范,明确了其具有产量稳而高、综合性状较好、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征特性,分析了机械旋耕全量麦草还田机插秧应用机理,提出了适合扬粳4227的相应高产栽培对策。
关键词 扬粳4227 特征特性 机械旋耕全量麦草还田 机插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12
作者 潘志文 陆瑞平 +3 位作者 刘建辉 陈长铭 葛胜 李群 《中国稻米》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介绍了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示范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茎蘖动态、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宁粳1号在全量麦草机械还田抛秧条件下实现单产70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提出了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 介绍了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示范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茎蘖动态、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宁粳1号在全量麦草机械还田抛秧条件下实现单产700 kg/667 m2的产量结构,提出了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量麦草机械还田 塑盘抛秧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