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穗鱼和鲤对沉水植物生长和水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谢盼盼 魏冉 +3 位作者 陈广启 林文清 周文竹 梅雪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4-754,共11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杂食性鱼类对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为水生态系统管理和杂食性鱼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浅水系统,设置包含麦...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杂食性鱼类对沉水植物生长及水质的影响,为水生态系统管理和杂食性鱼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浅水系统,设置包含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鲤(Cyprinus carpio)的处理组和无鱼的对照组,测定系统中沉水植物生长状况和水中氮磷、悬浮物、透明度和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等水质指标,比较麦穗鱼和鲤对沉水植物生长以及水质的影响。【结果】(1)相较于对照组,麦穗鱼增加了水中总氮、总溶解性氮、总溶解性磷、总悬浮物质量浓度,以及浮游藻类叶绿素a生物量、穗状狐尾藻和苦草株高,并降低了水体透明度、穗状狐尾藻和苦草的生物量(P<0.05),但对总磷和穗状狐尾藻的最低分枝高度影响不显著(P>0.05);(2)相较于对照组,鲤显著增加了水中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溶解性总磷、总悬浮物质量浓度,以及浮游藻类叶绿素a生物量,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及穗状狐尾藻和苦草的生物量,并增加了株高(P<0.05),显著提高了穗状狐尾藻的最低分枝高度;(3)麦穗鱼和鲤相比,鲤显著增加了水中总氮、溶解性总氮、总磷和溶解性总磷浓度、总悬浮物质量浓度,以及浮游藻类叶绿素a生物量,降低了水体透明度(P<0.05),提高了穗状狐尾藻的最低分枝高度,降低了穗状狐尾藻和苦草的生物量,增加了穗状狐尾藻的株高(P<0.05),但对苦草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模拟淡水生态环境中3.8 ind/m2的鲤和麦穗鱼均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和水体维持清水态,其中鲤对沉水植物生长的负面影响和对水质恶化的程度较麦穗鱼大。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杂食性鱼类对浅水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鲤鱼 沉水植物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角类大型溞对麦穗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彤 赵红雪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为了评估枝角类大型溞(Dnphnia magna)替代配合饲料对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大型溞替代100%、75%、50%、25%、0的人工配合饲料,将初始体质量为(0.176±0.016)g的麦穗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进行投喂试验。... 为了评估枝角类大型溞(Dnphnia magna)替代配合饲料对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使用大型溞替代100%、75%、50%、25%、0的人工配合饲料,将初始体质量为(0.176±0.016)g的麦穗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进行投喂试验。结果显示,经过60 d投喂,100%大型溞组、100%人工配合饲料组的麦穗鱼幼鱼平均体长分别为42.64、37.12 mm,体质量分别为1.918、0.667g;增重率分别为16.7%、4.6%,特定生长率分别为4.00%·d^(-1)、2.19%·d^(-1);成活率分别为91.7%、76.7%;肥满度分别为2.46、1.35 g·cm^(-3)。在生长性能方面,100%大型溞组麦穗鱼的终末体长、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均显著高于100%人工配合饲料组(P<0.05);100%大型溞组的麦穗鱼规格最大、生长速度最快;试验前期阶段,100%大型溞组与大型溞75%、50%替代组间麦穗鱼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各项生长指标,表明大型溞是一种适宜麦穗鱼等小型鱼类及鲤科鱼类幼鱼阶段的优质生物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大型溞 配合饲料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渔药对麦穗鱼幼鱼急性毒性的研究
3
作者 何艳一 王旭 +2 位作者 王燕妮 罗永成 曹明婷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水温20~22℃条件下,对体长2.8±0.3 cm、体质量1.8±0.2 g的麦穗鱼幼鱼进行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静水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对麦穗鱼6、12、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5、3.602、... 在水温20~22℃条件下,对体长2.8±0.3 cm、体质量1.8±0.2 g的麦穗鱼幼鱼进行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静水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对麦穗鱼6、12、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5、3.602、3.38、3.224 mg/L,250、250、112.5、66.667 mg/L,1.51、1.34、0.887、0.83 mg/L;48 h安全浓度分别为0.322、6.667、0.083 mg/L。试验结果表明,麦穗鱼幼鱼对三种渔药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甲苯咪唑>聚维酮碘>恩诺沙星。在麦穗鱼养殖过程中,恩诺沙星在保证使用剂量时可安全使用,甲苯咪唑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麦穗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彤 赵红雪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5期123-127,共5页
通过投喂4种常见的鱼类饵料并进行比较,以筛选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幼鱼培育的适宜饵料,为麦穗鱼的苗种培育和人工配合饲料开发奠定基础。采用枝角类大型溞幼溞、寡毛类水丝蚓、桡足类无节幼体和人工配合饲料4种饵料,投喂麦穗鱼... 通过投喂4种常见的鱼类饵料并进行比较,以筛选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幼鱼培育的适宜饵料,为麦穗鱼的苗种培育和人工配合饲料开发奠定基础。采用枝角类大型溞幼溞、寡毛类水丝蚓、桡足类无节幼体和人工配合饲料4种饵料,投喂麦穗鱼幼鱼30 d,研究在这4种饵料条件下麦穗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麦穗鱼,终末体长、体质量、体长增长率、体质量增长率、体长特定生长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显著低于投喂大型溞幼溞和水丝蚓的麦穗鱼(P<0.05),但高于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的麦穗鱼(P<0.05);日增体长、存活率与投喂水丝蚓的麦穗鱼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大型溞幼溞的麦穗鱼终末规格最大,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因此,4种饵料中,大型溞幼溞是培育麦穗鱼幼鱼最适宜的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幼鱼 饵料 生长性能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氟草酯、杀虫安亚致死剂量对金鱼Carra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国念 吴慧明 +1 位作者 Jilisa K.Mwalilino 李少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5-42,共8页
研究了 10 %千金乳油 (有效成分 :氰氟草酯 )和 78%杀虫安可溶性粉剂对金鱼和麦穗鱼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的亚致死剂量效应。发现杀虫安 (0 .2 34mg· L-1)对两种鱼的 GST活性均具诱导作用 ,而氰氟草酯 (1,2 mg&... 研究了 10 %千金乳油 (有效成分 :氰氟草酯 )和 78%杀虫安可溶性粉剂对金鱼和麦穗鱼肝脏酯酶及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GST)活性的亚致死剂量效应。发现杀虫安 (0 .2 34mg· L-1)对两种鱼的 GST活性均具诱导作用 ,而氰氟草酯 (1,2 mg· L-1)仅诱导了麦穗鱼的 GST活性 ;当杀虫安与氰氟草酯混合处理时 ,对麦穗鱼 GST活性的诱导效应最为明显。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氰氟草酯 (1,2 mg· L-1)和杀虫安 (0 .117,0 .2 34mg· L-1)均可诱导金鱼肝脏酯酶活性 ;对麦穗鱼肝脏酯酶而言 ,杀虫安为诱导作用 ,氰氟草酯则抑制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酶的活性直接或间接地受供试药剂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Carrasiusauratus 麦穗鱼 pseudorasboraparva 酶活性 氰氟草酯 杀虫安 肝脏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亚致死剂量效应 农药 环境毒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eDNA浓度与生物量相关性曲线的拟合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娟 曾燏 +2 位作者 郑羽晨 赵雨双 钟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45-49,共5页
为探究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eDNA浓度与其生物量间关系,根据麦穗鱼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得到qPCR标准曲线,采用线性、指数和对数3种模型对麦穗鱼生物量与eDNA浓度的相... 为探究实验室养殖条件下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eDNA浓度与其生物量间关系,根据麦穗鱼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得到qPCR标准曲线,采用线性、指数和对数3种模型对麦穗鱼生物量与eDNA浓度的相关性曲线进行拟合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 I基因设计的引物对麦穗鱼DNA具有特异性扩增,扩增效率为90.94%;qPCR的阈值循环数(Cycle threshold,Ct值)与已知浓度或拷贝数的样品(标准品)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2),说明标准品的拷贝数与Ct值之间相关的可信度较好。通过3种曲线进一步拟合比较分析显示:线性模型为麦穗鱼生物量与eDNA浓度间的最佳拟合模型,其R2高达0.9338,y=72.087x+81.978。这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eDNA浓度与麦穗鱼生物量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浓度 生物量 麦穗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阿勒泰地区鲤、东方欧鳊、麦穗鱼的时空分布格局
7
作者 方磊 宋天健 +2 位作者 黄宇欣 常江 李俊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1710,共10页
受人类活动干扰及气候变化等影响,大量外来鱼类进入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河流中,严重干扰甚至威胁到流域生态安全。基于阿勒泰地区2022—2023年鲤(Cyprinus carpio)、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3种... 受人类活动干扰及气候变化等影响,大量外来鱼类进入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河流中,严重干扰甚至威胁到流域生态安全。基于阿勒泰地区2022—2023年鲤(Cyprinus carpio)、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3种外来鱼类野外调查采样数据和24个环境因子数据,利用Biomod2包构建研究区生境适宜性集合模型,模拟分析3种外来鱼类在当前时期及2050年多气候情景模式下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区域生境适宜性集合模型与单模型相比具有更好适用性,模拟结果可信度、稳定性突出;2)当前时期,麦穗鱼广泛分布于阿勒泰地区各水系,鲤及东方欧鳊相对集中交叉分布于哈巴河县与布尔津县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及乌伦古湖流域,麦穗鱼、鲤及东方欧鳊的潜在分布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85.93%、52.48%和28.33%;3)未来气候情景下,鲤适宜性分布范围大幅下降、东方欧鳊适宜性分布范围大幅扩张、麦穗鱼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外来鱼类早期主动防控预警及中长期生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欧鳊 麦穗鱼 物种分布模型 空间分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药物对比试验
8
作者 姜汉军 贾秀秀 田海军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中草药槟榔、雷丸和化学药物氯化铜、甲苯咪唑、90%晶体敌百虫,开展治疗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的药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槟榔和雷丸作用时间较长,槟榔在48 h时杀虫效果最佳,杀虫浓度为200 mg/L时,杀虫率为60%;雷丸无杀虫效果。甲苯咪... 采用中草药槟榔、雷丸和化学药物氯化铜、甲苯咪唑、90%晶体敌百虫,开展治疗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的药物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槟榔和雷丸作用时间较长,槟榔在48 h时杀虫效果最佳,杀虫浓度为200 mg/L时,杀虫率为60%;雷丸无杀虫效果。甲苯咪唑,氯化铜,敌百虫作用时间短,一般在6 h;甲苯咪唑对麦穗鱼扁弯口吸虫病的杀灭效果最好,杀虫率为80%;90%晶体敌百虫的杀虫率为78%;氯化铜的杀虫率为75%。指出,槟榔相对于甲苯咪唑、氯化铜等化学药物,具有高效、低残留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扁弯口吸虫 中草药 化学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穗鱼人工繁育技术
9
作者 史文竞 王怡 +2 位作者 曾妮 翁旭东 叶霆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17-18,共2页
麦穗鱼又名罗汉鱼,属鲤科、麦穗鱼属,是一种小型鱼类,其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南部地区。常栖息于水浅、流速缓慢水体的中底层,尤其是水生植物丛生、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湖泊沿岸带等水域,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幼虫(以摇蚊幼... 麦穗鱼又名罗汉鱼,属鲤科、麦穗鱼属,是一种小型鱼类,其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朝鲜及日本南部地区。常栖息于水浅、流速缓慢水体的中底层,尤其是水生植物丛生、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湖泊沿岸带等水域,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幼虫(以摇蚊幼虫为主)、甲壳类(枝角类为主)和植物碎屑。麦穗鱼虽然个体较小,但长速较快,养殖周期较短,当年即可达到上市规格。近年来,随着原生鱼、溪流性鱼类产业的兴起,麦穗鱼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其市场售价约40元/千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养殖前景。本文现将麦穗鱼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植物碎屑 养殖周期 小型鱼类 养殖前景 水生昆虫 摇蚊幼虫 上市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穗鱼对盐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晓丽 张彩军 +1 位作者 吴剑峰 冯照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23-1425,共3页
研究了小型鱼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对盐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4、48、72和96 h其盐度的LC50分别为11.668、11.428、11.376和11.246 g/L;其酸度的LC50分别为9.02×10-5、7.21×10-5、4.37×10-5和2.88... 研究了小型鱼类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对盐度和酸碱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4、48、72和96 h其盐度的LC50分别为11.668、11.428、11.376和11.246 g/L;其酸度的LC50分别为9.02×10-5、7.21×10-5、4.37×10-5和2.88×10-5 mol/L,相应的pH分别为4.05、4.14、4.36和4.54;其碱度的LC50分别为5.50×10-4、3.80×10-4、3.48×10-4和2.95×10-4 mol/L,相应的pH分别为10.74、10.58、10.54和10.47。结果提示,麦穗鱼属于狭盐性鱼类,其适宜生存的酸碱度范围(pH 5.5~9.5)大于黄鳝等种类,但小于鲤鱼等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盐度 酸碱度 半致死浓度(LC50) 安全浓度(SC)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延河几种挺水植物上麦穗鱼卵的分布及其孵化率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金庆 宋祥甫 +2 位作者 邹国燕 周文宗 刘长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调查了太湖流域龙延河内常见挺水植物茎叶和枯树枝等介质上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卵的数量分布特征,分析了鱼卵孵化率、鱼苗成活率的差异,系统评价挺水植物作为麦穗鱼产卵介质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活体茭草茎、喜旱莲子草茎... 调查了太湖流域龙延河内常见挺水植物茎叶和枯树枝等介质上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卵的数量分布特征,分析了鱼卵孵化率、鱼苗成活率的差异,系统评价挺水植物作为麦穗鱼产卵介质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活体茭草茎、喜旱莲子草茎、枯芦竹、枯树枝等4种介质是该河道内麦穗鱼主要利用的产卵介质,茭草组和枯树枝组卵带面积最大(107.9 cm2,95.3 cm2),喜旱莲子草组卵径最大(1463.9μm),枯芦竹和枯树枝组卵密度最大(25.4个/cm2,24.9个/cm2)。茭草组和喜旱莲子草组受精卵孵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2.9%和87.9%。枯树枝组鱼苗死亡高峰出现较早(在14~16 d),而茭草和喜旱莲子草组发生较晚(18~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 产卵 孵化率 存活率 茭草 喜旱莲子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湖麦穗鱼种群生物学Ⅳ.种群动态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堂林 崔奕波 +2 位作者 方榕乐 谢松光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7-545,共9页
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运用标志回捕法对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种群数量作了11次估算,并对种群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周年的种群数量变动于0.40-2.45ind·m-2,在5月份最高。不同世代的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1996年世代最... 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运用标志回捕法对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种群数量作了11次估算,并对种群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周年的种群数量变动于0.40-2.45ind·m-2,在5月份最高。不同世代的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1996年世代最强,1996年11月为21,631ind,与同期的1995世代(14,431ind)相比增加了49.9%,死亡率在夏季较高。1995世代周年死亡率为71.7%,1996年11月的数量为4,084ind,与生活史中同期的1994世代(1,515ind)相比,增加了1.7倍。1994世代在1996年繁殖后期的死亡率急剧增加,在产卵季节过后全部死亡。种群活动水平除了与水温有关外,在春季可能主要受繁殖活动的影响。1996年的种群繁殖力为4.05×106粒,其中0+龄的贡献为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种群动态 保安湖 小型鱼类资源 标志回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子湖麦穗鱼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瑞斌 边书京 +1 位作者 周洁 谢从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用 4种指标分析了梁子湖麦穗鱼的食性。结果表明 ,藻类的出现率 (97.0 6 % )、个体数百分比 (99.91% )和相对重要性指数 (0 .98)均最大 ,而底栖动物的重量百分比 (98.5 3% )最大 ,表明麦穗鱼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 ,同时摄食大量的藻类... 用 4种指标分析了梁子湖麦穗鱼的食性。结果表明 ,藻类的出现率 (97.0 6 % )、个体数百分比 (99.91% )和相对重要性指数 (0 .98)均最大 ,而底栖动物的重量百分比 (98.5 3% )最大 ,表明麦穗鱼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 ,同时摄食大量的藻类。该鱼常年摄食 ,且摄食强度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 ,1~ 3、9月的摄食强度较高 ,而 7月较低 ,可能是由于被动性采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食性 摄食强度 梁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湖麦穗鱼种群生物学V.生产力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堂林 崔奕波 +2 位作者 方榕乐 谢松光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在 1 995年 1 0月至 1 996年 1 1月 ,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 1 # 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 ,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 ,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 在 1 995年 1 0月至 1 996年 1 1月 ,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 1 # 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 ,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 ,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究期间 ,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 8 2 7kg·hm- 2 ,周年生产力为 36 53kg·hm- 2 ·a- 1 ,P/B系数为 2 0。 1 996世代对总生产力的贡献为 67 9%。种群月平均生物量及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生物量在秋季(9月 )出现峰值 ,生产力在冬季非常低 ,在夏季 (7月 )出现峰值 ,夏季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77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生产力 P√B系数 种群 湖泊 鱼类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磷对麦穗鱼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诱导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少南 谢显传 +1 位作者 谭亚军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了检测有机磷杀虫剂对鱼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EC3.1.1.7)的诱导,采用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三唑磷胁迫下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当暴露浓度仅为0.1μg/L时,三唑磷即对... 为了检测有机磷杀虫剂对鱼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 (AChE, EC3.1.1.7)的诱导,采用间接非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了三唑磷胁迫下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当暴露浓度仅为0.1μg/L时,三唑磷即对AChE产生诱导。由于存在诱导效应,三唑磷对酶活性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被酶蛋白含量的提高所掩盖。研究结果表明,以酶蛋白替代总蛋白来衡量粗酶液中AChE的活性,可以明显提高对有机磷胁迫作用的检测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乙酰胆碱酯酶 三唑磷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微卫星引物对麦穗鱼的适用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洪雨 岳永生 +2 位作者 于艳 郭金峰 王慧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关键词 微卫星 麦穗鱼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上游南湾湖麦穗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红敬 王雅平 +4 位作者 冷秋丽 李晓杰 李晓凤 于同雷 黄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5-842,共8页
2014年的3月、5月、7月和12月在淮河上游南湾湖采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样本532尾,对麦穗鱼的年龄组成与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体长分布范围为35.82—88.28 mm,平均体长为(61.61±11.8)mm,体重的分布范围为3.07—59.... 2014年的3月、5月、7月和12月在淮河上游南湾湖采集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样本532尾,对麦穗鱼的年龄组成与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体长分布范围为35.82—88.28 mm,平均体长为(61.61±11.8)mm,体重的分布范围为3.07—59.17 g,平均体重为(19.23±10.73)g。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性比为0.64鲶1。群体的年龄组成为1—3龄,其中3龄样本数量占优势为57.38%。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是雌性W=9.602E–5L^(2.928)(R^2=0.883);雄性W=4.487E–5L3.116(R2=0.889),雌雄样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5.241,P<0.05)。麦穗鱼的鳞径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并且雌雄样本的鳞径与体长之间的关系差异性显著(F=78.405,P<0.05)。生长参数分别是雌性:L∞=107.005,K=0.246,t0=–0.76;雄性:L∞=145.254,K=0.181,t0=–0.66。生长拐点是雌性3.607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70.46 mm和24.72 g,雄性5.619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98.64 mm和73.53 g。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为匀速生长,雄性为异速生长;雄性麦穗鱼比雌性麦穗鱼的生长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湾湖 麦穗鱼 年龄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穗鱼的组型分析和DNA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坤 王子健 +2 位作者 祝东梅 方礼豹 王卫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5,共5页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麦穗鱼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以麦穗鱼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ell LabQuanta SC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麦穗鱼二倍体细胞的...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短期培养和空气干燥制片法,对麦穗鱼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以麦穗鱼外周血细胞为样本,鸡血细胞DNA为标准(2.30pg),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Cell LabQuanta SC流式细胞仪测定了麦穗鱼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结果显示:麦穗鱼染色体数目2n=50,未观察到次缢痕及性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m+22sm+10st,NF=90;麦穗鱼二倍体细胞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1.38倍,绝对含量为3.18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染色体 核型分析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胁迫下溴氰菊酯对麦穗鱼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军 吴继松 +3 位作者 李彩艳 谢昶 张媛媛 吴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27,共5页
以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锌离子的胁迫对溴氰菊酯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为(28.5±0.5)℃时,锌离子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3.2-13.4mg/L,溴氰菊酯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7.2... 以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锌离子的胁迫对溴氰菊酯急性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为(28.5±0.5)℃时,锌离子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3.2-13.4mg/L,溴氰菊酯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7.2-13.4μg/L;而水温为(15.5±0.5)℃时,锌离子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18.0mg/L以上,溴氰菊酯对麦穗鱼24-96h的LC50值为5.6-10.0μg/L。水温的升高将明显地提高锌离子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并降低溴氰菊酯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研究同时发现,锌离子在酸性水质中对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有增强的作用,且这种作用效果随着水温和锌离子质量浓度的上升而更为显著。但在中性及碱性水体中的效果不明显。在急性毒性试验96h后,锌离子在中、酸性水质中的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在碱性水质中有一部分损失,表明水中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变化比较稳定,主要受水质pH值影响,与温度无关。而溴氰菊酯的质量浓度下降明显,高温高pH值条件下的降解幅度尤为显著,说明水中溴氰菊酯的降解主要受水质pH值与温度的影响。研究显示,锌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增强溴氰菊酯的毒性作用,必须在实际生产中注意其联合污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毒理学 锌离子 溴氰菊酯 麦穗鱼 急性毒性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麦穗鱼生长、死亡和利用状况评估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凯 景丽 +1 位作者 陈永进 徐东坡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为研究太湖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的种群结构、生长特征、死亡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于2014年1—12月使用虾笼网在太湖水域逐月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1207尾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穗鱼样本标准体长为27.03-107.36 mm,平均... 为研究太湖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的种群结构、生长特征、死亡特征和资源利用状况,于2014年1—12月使用虾笼网在太湖水域逐月进行了采样调查,并对采集的1207尾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麦穗鱼样本标准体长为27.03-107.36 mm,平均为(60.03±13.29)mm,体质量为0.4-21.2 g,平均为(4.51±3.16)g;其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拟合关系式为W=2.1606×10^-5L2.9537(R2=0.9323,n=1207);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各参数为L∞=112.88 mm、K=0.46、t0=-0.51 a,体质量生长拐点为1.84a;应用变换体长渔获曲线法估算总死亡系数(Z)为1.87,利用Pauly经验公式估算自然死亡系数(M)为1.07,捕捞死亡系数(F)为0.80,开发率(E)为0.43。研究表明,太湖水域麦穗鱼面临的捕捞压力较轻,处于适度利用状态,这与太湖水域无针对性捕捞且设有禁渔期有关,同时开捕期内肉食性鱼类面临的捕捞压力也有利于小型鱼类种群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麦穗鱼 体长 生长拐点 资源利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