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P2Pnet的无人机小麦图像麦穗计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鲍文霞 苏彪彪 +2 位作者 胡根生 黄承沛 梁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289,共11页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小麦密集、麦穗目标较小以及麦穗尺寸不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E-P2Pnet(Feature enhance-point to point)的无人机小麦图像麦穗自动计数方法。对无人机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增强,增大麦穗目标与背景之间的... 针对无人机图像背景复杂、小麦密集、麦穗目标较小以及麦穗尺寸不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E-P2Pnet(Feature enhance-point to point)的无人机小麦图像麦穗自动计数方法。对无人机图像进行亮度和对比度增强,增大麦穗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差异度,减少叶、秆等复杂背景因素的影响。引入了基于点标注的网络P2Pnet作为基线网络,以解决麦穗密集的问题。同时,针对麦穗目标小引起的特征信息较少的问题,在P2Pnet的主干网络VGG16中添加了Triplet模块,将C(通道)、H(高度)和W(宽度)3个维度的信息交互,使得主干网络可以提取更多与目标相关的特征信息;针对麦穗尺寸不一的问题,在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上增加了FEM(Feature enhancement module)和SE(Squeeze excitation)模块,使得该模块能够更好地处理特征信息和融合多尺度信息;为了更好地对目标进行分类,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代替交叉熵损失函数,该损失函数可以对背景和目标的特征信息进行不同的权重加权,进一步突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所构建的无人机小麦图像数据集(Wheat-ZWF)上,麦穗计数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和平均精确度(ACC)分别达到3.77、5.13和90.87%,相较于其他目标计数回归方法如MCNN(Multi-colum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SRnet(Congested scene recognition network)和WHCNETs (Wheat head counting networks)等,表现最佳。与基线网络P2Pnet相比,MAE和MSE分别降低23.2%和16.6%,ACC提高2.67个百分点。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对采集的其它4种不同品种的小麦(AK1009、AK1401、AK1706和YKM222)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麦穗计数MAE和MSE平均为5.10和6.17,ACC也达到89.69%,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无人机图像 FE-P2Pnet FEM Wheat-ZWF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人机边缘计算的小麦麦穗计数轻量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旭 宋作杰 耿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65,共13页
小麦麦穗的高效计数对快速、准确掌握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由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田小麦信息的采集。但已有的用于小麦麦穗计数的深度学习模型结构复杂、参数量大,不能直接部署在存储空间有限的无人机的... 小麦麦穗的高效计数对快速、准确掌握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由于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田小麦信息的采集。但已有的用于小麦麦穗计数的深度学习模型结构复杂、参数量大,不能直接部署在存储空间有限的无人机的边缘设备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剪枝策略和知识蒸馏的模型压缩方法,基于YOLOv5s模型构建了一种轻量化模型,并设计了面向无人机边缘计算的小麦麦穗计数轻量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模型剪枝和知识蒸馏轻量化处理的YOLOv5s模型,在小麦计数任务上的计数准确率为93.3%,模型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4.4%,模型大小缩小了约76%,模型参数量减少了79.61%。因此,模型在保持较高的计数准确率的同时将会占用更少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显著的压缩效果使模型可以部署在无人机的边缘设备上,为小麦麦穗的实时计数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无人机 深度学习 边缘设备 剪枝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H-YOLO的无人机图像麦穗计数方法 被引量:31
3
作者 鲍文霞 谢文杰 +2 位作者 胡根生 杨先军 苏彪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在无人机上安装光学传感器捕捉农作物图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它有助于产量预测、田间管理等。该研究以无人机小麦作物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图像中麦穗分布稠密、重叠现象严重、背景信息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TPH-YOLO(YOLO with t... 在无人机上安装光学传感器捕捉农作物图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它有助于产量预测、田间管理等。该研究以无人机小麦作物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图像中麦穗分布稠密、重叠现象严重、背景信息复杂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TPH-YOLO(YOLO with transformer prediction heads)的麦穗检测模型,提高无人机图像麦穗计数的精度。首先,为了减小光照不均匀对无人机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该研究采用Retinex算法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其次,在YOLOv5的骨干网络中添加坐标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CA),使模型细化特征,更加关注麦穗信息,抑制麦秆、麦叶等一些背景因素的干扰。再次,将YOLOv5中原始的预测头转换为Transformer预测头(transformer prediction heads,TPH),该预测头具有多头注意力机制的预测潜力,可以在高密度场景下准确定位到麦穗。最后,为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检测精度,采用了迁移学习的训练策略,先使用田间采集的小麦图像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预训练,接着再使用无人机采集的小麦图像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参数更新和优化训练,并在无人机采集的小麦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精确率、召回率及平均精确率分别为87.2%、84.1%和88.8%,相较于基础的YOLOv5平均精确率提高4.1个百分点,性能优于SSD、Faster-RCNN、CenterNet、YOLOv5等目标检测模型。此外,该研究利用公开数据集Global Wheat Head Detection(GWHD)在不同目标检测模型上进行对比试验,该数据集的小麦样本是多样的和典型的,与SSD、Faster-RCNN、CenterNet和YOLOv5等模型相比,平均精确率分别提升11.1、5.4、6.9和3.3个百分点,进一步验证了该研究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小麦的产量预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处理 麦穗计数 YOLOv5 注意力机制 transformer编码器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图像的多尺度感知麦穗计数方法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俊 杨锴锋 +3 位作者 罗元秋 沈继锋 武小红 钱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36-144,共9页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及时、准确预估对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穗数是估产的重要数据,因此该研究通过构建普适麦穗计数网络(Wheat Ear Counting Network,WECnet)对灌浆期小麦进行精准的计数与密度预估。选用多个国家...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及时、准确预估对世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小麦穗数是估产的重要数据,因此该研究通过构建普适麦穗计数网络(Wheat Ear Counting Network,WECnet)对灌浆期小麦进行精准的计数与密度预估。选用多个国家不同品种的麦穗图像进行训练,并且对数据集进行增强,以保证麦穗多样性。在原始人群计数网络CSRnet基础上,针对小麦图像特点构建WECnet网络。在网络前端,通过使用VGG19的前12层进行特征提取,同时与上下文语义特征进行融合,充分提取麦穗的特征信息。后端网络使用不同空洞率的卷积加大感受野,输出高质量的密度图。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迁移性与普适性,该研究通过基于全球小麦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对无人机实拍的麦田图像进行计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全球小麦数据集上,WECnet训练模型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与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达到了0.95、6.1、4.78。在无人机拍摄图像计数中,决定系数达到0.886,整体错误率仅为0.23%,平均单幅小麦图像计数时间为32 ms,计数速度与精度均表现优异。普适田间小麦计数模型WECnet可以对无人机获取图像中小麦的准确计数及密度预估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图像识别 麦穗计数 卷积神经网络 高质量密度图 多尺度感知 线性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的自然场景下麦穗计数
5
作者 鲍文霞 张婷婷 +1 位作者 胡根生 梁栋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7,共8页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准确的小麦麦穗计数是小麦产量精确估计的前提.针对自然场景下小麦图像的频域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的小麦麦穗计数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待处理的小麦麦穗图像中麦穗和背景信息分布的频段不同...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准确的小麦麦穗计数是小麦产量精确估计的前提.针对自然场景下小麦图像的频域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的小麦麦穗计数方法.首先,该方法根据待处理的小麦麦穗图像中麦穗和背景信息分布的频段不同的特点,对小麦麦穗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获取能突出小麦麦穗信息的多尺度多方向子带,减小土壤、小麦叶片等背景信息的干扰;然后,利用灰度阈值分割方法对小麦麦穗子带图像进行分割,利用形态学中的膨胀和腐蚀等操作实现包含小麦麦穗信息的连通区域的分离;最后,利用Find maxima计数方法实现小麦麦穗计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麦麦穗计数的精准度明显优于其他基于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小麦麦穗计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多尺度多方向分解 特征提取 形态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麦穗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臧贺藏 周萌 +4 位作者 王亚辉 彭一龙 赵晴 张杰 李国强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9,共8页
在小麦育种中,穗数是评估小麦产量的关键指标,及时准确检测小麦穗数对产量早期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人工田间调查统计麦穗的方法费时费力。因此,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8n的麦穗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HGNetV2改进... 在小麦育种中,穗数是评估小麦产量的关键指标,及时准确检测小麦穗数对产量早期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实际生产中,采用人工田间调查统计麦穗的方法费时费力。因此,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8n的麦穗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HGNetV2改进网络结构,增强了小目标麦穗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逐点卷积,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和计数性能;最后,改进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优化,实现了麦穗位置和类别信息的精准判断。结果表明,改进YOLOv8n在麦穗检测任务中的准确率为93.7%,比YOLOv8n提高6.5百分点,与YOLOv5s、YOLOv8x相比,改进YOLOv8n分别提高9.7、0.5百分点,可以在田间复杂情况下检测麦穗图像,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视觉处理和性能评估检测效果。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小目标小麦穗数,较好地解决了小麦穗数的遮挡和交叉重叠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穗计数 田间表型 目标检测 YOLOv8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
7
作者 仝召茂 陈学海 +2 位作者 汪本福 马志艳 杨光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2-1211,共10页
[目的]为实现对田间麦穗的实时准确计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方法]通过C2f模块获得更加丰富的梯度流,增强模型细粒度特征提取能力,并在网络关键部位引入CoordConv坐标卷积,加大对坐标信息关注程度,提升模... [目的]为实现对田间麦穗的实时准确计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方法]通过C2f模块获得更加丰富的梯度流,增强模型细粒度特征提取能力,并在网络关键部位引入CoordConv坐标卷积,加大对坐标信息关注程度,提升模型对麦穗位置的感知能力,同时考虑到麦穗检测任务中中小尺寸麦穗居多,采用Inner CIoU损失函数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结果]在公开数据集Global Wheat Head Detection(GWHD)上对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AP0.5分别为93.5%、91.6%和95.9%,参数量、计算量、每秒帧数分别为12.4 MB、27.5 GFLOPs和34。[结论]本文改进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AP0.5等指标上较原始YOLOv5s模型分别增加1.0、1.2和1.3百分点,并且优于YOLOv7-tiny、YOLOv8s等模型,可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同时改进后模型在处理遮挡、重叠等复杂情况时都比原始模型表现更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估产 作物表型 YOLO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田间麦穗密度估计及计数 被引量:27
8
作者 鲍文霞 张鑫 +3 位作者 胡根生 黄林生 梁栋 林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86-193,F0003,共9页
小麦的最终产量可由单位面积的小麦麦穗数侧面反映,为了快速准确统计小麦麦穗数,该研究给出一种在单幅图像上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估计田间麦穗密度图并进行麦穗计数的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田间小麦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及阈值分割预处理... 小麦的最终产量可由单位面积的小麦麦穗数侧面反映,为了快速准确统计小麦麦穗数,该研究给出一种在单幅图像上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估计田间麦穗密度图并进行麦穗计数的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田间小麦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及阈值分割预处理,以减少图像中光照及一些复杂背景对计数的影响;然后根据灌浆期田间小麦图像麦穗密集的特点,引入拥挤场景识别网络(Congested Scene Recognition Network,CSRNet)构建麦穗密度图估计模型,并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小麦图像公开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预训练,再用所采集的小麦图像数据集进行模型参数调整和优化;利用得到的模型生成单幅小麦图像的麦穗密度图,根据密度图中所有密度值的总和对图像进行麦穗计数。最后根据对单幅麦穗图像的试验数据,构建田间麦穗计数函数模型,实现田间小麦麦穗数估计。通过对所采集的安农170、苏麦188、乐麦608和宁麦24这4个品种共296幅小麦图像进行试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为16.44和17.89,4个品种小麦的麦穗计数值与真实值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左右,表明该方法对单幅图像小麦麦穗计数精度较高。此外,通过对田间小麦麦穗数进行估计试验,结果表明,随面积的增大麦穗估计的误差越小,研究结果可以为小麦的产量自动估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密度图估计 麦穗计数 拥挤场景识别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大田麦穗自动计数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哲 黄文准 王利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4-181,共8页
单位种植面积的小麦麦穗数量是评估小麦产量和小麦种植密度的一个重要参量。为了实现高效、自动地麦穗计数,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K-means的小麦麦穗计数方法。该方法建立从图像低层颜色特征到图像中包含麦穗的一个直接分类关系,从而不需... 单位种植面积的小麦麦穗数量是评估小麦产量和小麦种植密度的一个重要参量。为了实现高效、自动地麦穗计数,该文提出了基于改进K-means的小麦麦穗计数方法。该方法建立从图像低层颜色特征到图像中包含麦穗的一个直接分类关系,从而不需要再对图像进行分割或检测。以颜色特征聚类为基础的这种方法能够估计麦穗在空间局部区域中数量,并且在不需要训练的情况下更具有可扩展性。统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能够适应不同光照环境,麦穗计数的准确率达到94.69%,超过了传统基于图像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分割的麦穗计数方法 93.1%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图像处理 算法 麦穗计数 K-MEANS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s的田间麦穗检测及计数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志豪 刘金江 张建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71,共8页
麦穗检测与计数关乎小麦的产量预估与育种,估算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单位面积穗数,如何准确检测单位面积穗数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YOLOX-s的田间麦穗检测方法对麦穗进行精准识别... 麦穗检测与计数关乎小麦的产量预估与育种,估算小麦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单位面积穗数,如何准确检测单位面积穗数对于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YOLOX-s的田间麦穗检测方法对麦穗进行精准识别与计数。首先,选取多个国家的不同品种小麦图像,使用图像增强、数据清洗等方法建立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其次,在YOLOX-s的基础上根据麦穗图像的特点,重新设计了特征提取网络的深度,同时加入注意力机制,充分提取麦穗特征。将SPP模块替换为SPPF模块,在提升推理速度的同时,不降低模型性能。通过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并使用实地拍摄的麦田图像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全球小麦图像数据集的训练,改进的YOLOX-s网络模型的mAP达到了89.03%,精确度达到了91.21%。在实拍的麦田图像中,计数准确率达到了97.93%,平均单幅图像计数为0.194 s,单株小麦识别速度为2.8 ms,检测速度较YOLOX-s提升30.2%,计数速度优异,麦穗定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X-s 麦穗计数 轻量级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Soft N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网络的小麦麦穗检测及计数 被引量:8
11
作者 郝王丽 尉培岩 +2 位作者 韩猛 张丽 席瑞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158-160,183,共4页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麦穗检测及计数对小麦产量估计及育种至关重要,但传统小麦麦穗数量统计都是基于人工统计的方法或遥感预测等方法,效率低且准确率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v3的深度神经网络小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Y...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麦穗检测及计数对小麦产量估计及育种至关重要,但传统小麦麦穗数量统计都是基于人工统计的方法或遥感预测等方法,效率低且准确率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YOLOv3的深度神经网络小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YOLOv3在3种常见的小麦品种上检测平均精度mAP值为67.81%,麦穗计数准确率为93%,该方法可快速高效地检测特定标注框中的小麦麦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麦穗 YOLOv3网络 麦穗检测 麦穗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田场景中麦穗检测级联网络优化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元澄 何超 +3 位作者 于增源 沈毅 姜海燕 梁敬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2-219,共8页
单位种植面积的麦穗数量是评估小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指标之一。针对农田复杂场景中存在的大量麦芒、卷曲麦叶、杂草等环境噪声、小尺寸目标和光照不均等导致的麦穗检测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麦穗检测方法(FCS RCNN)。... 单位种植面积的麦穗数量是评估小麦产量的关键农艺指标之一。针对农田复杂场景中存在的大量麦芒、卷曲麦叶、杂草等环境噪声、小尺寸目标和光照不均等导致的麦穗检测准确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麦穗检测方法(FCS RCNN)。以Cascade RCNN为基本网络模型,通过引入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融合浅层细节特征和高层丰富语义特征,通过采用在线难例挖掘(Online hard example mining,OHEM)技术增加对高损失样本的训练频次,通过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阈值对网络模型进行阶段性融合,最后基于圆形LBP纹理特征训练一个SVM分类器,对麦穗检出结果进行复验。大田图像测试表明,FCS RCNN模型的检测精度达92.9%,识别单幅图像平均耗时为0.357 s,平均精度为81.22%,比Cascade RCNN提高了21.7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目标检测 Cascade RCNN IOU级联 复杂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轻量级麦穗检测模型和离线Android软件开发的田间小麦测产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佳玮 李庆 +5 位作者 谭巧行 桂世全 王笑 易福金 姜东 周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6-164,共9页
单位面积麦穗数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通过该性状和不同品种历史数据在田间完成对小麦产量的预估,对育种栽培和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小麦田间栽培试验提出了一套结合轻量级深度学习技术和小麦测产算法在Android(... 单位面积麦穗数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通过该性状和不同品种历史数据在田间完成对小麦产量的预估,对育种栽培和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小麦田间栽培试验提出了一套结合轻量级深度学习技术和小麦测产算法在Android(安卓)智能手机上离线分析单位面积穗数和田间测产的技术方案。首先介绍了手机标准化俯拍小麦冠层和手机端图像预处理算法,再根据灌浆期小麦冠层图像构建了MobileNetV2-YOLOV4深度学习模型对单位面积中的麦穗进行识别,然后结合迁移学习和TensorFlow.lite转换器完成了模型轻量化,最后通过AndroidSDK和SQLite构建了不同小麦品种在手机端的产量数据库和人机交互图形界面。开发的安卓软件"YieldQuant-Mobile"(YQ-M)可离线识别手机拍摄的麦穗数量,并在田间完成产量预测和结果输出等功能。基于从中国各小麦主产区中选择的80个代表性品种(共240个1 m^(2)小区),使用YQ-M完成了这些品种的麦穗检测和小区测产研究。结果显示YQ-M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确度和F1分数分别为84.43%,91.05%,91.96%和0.88。单位面积测产结果和实际产量的决定系数为0.839,均方根误差为17.641 g/m^(2)。研究表明YQ-M对麦穗识别精度高,在田间环境下测产结果和算法鲁棒性良好。此外,YQ-M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可为其他作物的离线智能测产提供借鉴,并为小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低成本、便捷可靠的田间测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算法 产量 轻量级深度学习 麦穗计数 Android软件开发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图像与深度学习的冬小麦田间长势参数估算系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云霞 马浚诚 +1 位作者 刘红杰 张领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89-198,共10页
为准确、快速获取冬小麦田间长势信息,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冬小麦田间长势参数估算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长势参数估算模块和麦穗计数模块。长势参数估算模块基于残差网络ResNet18构建长势参数估算模型,实现了冬小麦苗... 为准确、快速获取冬小麦田间长势信息,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冬小麦田间长势参数估算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长势参数估算模块和麦穗计数模块。长势参数估算模块基于残差网络ResNet18构建长势参数估算模型,实现了冬小麦苗期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估算,并基于迁移学习进行泛化能力测试;麦穗计数模块基于Faster R-CNN并结合非极大值抑制(Non Maximum Suppression,NMS)构建麦穗计数模型,实现了开花期麦穗准确计数。结果表明,针对2017—2018和2018—2019两个生长季数据,基于ResNet18的长势参数估算模型对LAI估算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3和0.80,对AGB估算的决定系数均为0.84,优于基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VGG16和GoogLeNet构建的估算模型,并且泛化能力测试表明该模型对数据的季节性差异具有鲁棒性。基于Faster R-CNN的麦穗计数模型,在利用NMS优化后决定系数从0.66增至0.83,提升了25.8%,NRMSE从0.19降至0.05,下降了73.7%。相较于基于CNN构建的分类计数模型,基于Faster R-CNN+NMS的麦穗计数模型表现更优,决定系数为0.83,提升了33.9%,单个麦穗识别时间为1.009 s,效率提升了20.7%。综上所述,该系统能够满足冬小麦田间长势参数估算需求,可为冬小麦田间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模型 冬小麦 深度学习 叶面积指数 地上生物量 麦穗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