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潘明珠 周定国 +1 位作者 张述垠 Mosto Bousmina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2,共6页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 以麦秸纤维为增强材料、聚丙烯为基体物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为改性剂,制备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DMA、DSC、TG和SEM,探讨了MAPP的添加量(质量百分比1%、2%、5%、10%)和麦秸纤维形态(<9、9~28、28~35、>35目)对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MAPP的添加量为2%时,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减小;当MAPP的添加量增加到5%、10%时,复合材料的储能弹性模量增加。②在麦秸纤维-聚丙烯体系内添加MAPP后,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提高约1℃,结晶度增加了4%~8%;麦秸纤维以28~35目的形态作为聚丙烯基体的增强材料时,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为122.7℃,结晶率达到45.8%。③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峰温分别为355和460℃。④麦秸纤维以纤维束的形态分布在基体聚丙烯中起增强作用,在整个体系内,麦秸纤维局部团聚且断裂明显。添加MAPP后,有利于基体物质在麦秸纤维表面的均匀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热性能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单轴拉伸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毅 赵强 +3 位作者 韦朝宽 宋浩博 李唐伟 沈先桃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61-4071,共11页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是具有良好性能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的延性材料。本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讨论不同纤维掺量对PP-ECC受拉力学性能(初裂应力应变、峰值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单轴拉伸... 聚丙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是具有良好性能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的延性材料。本文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讨论不同纤维掺量对PP-ECC受拉力学性能(初裂应力应变、峰值应力应变、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弹性模量)的影响。根据单轴拉伸的试验结果,参考现有的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损伤本构模型和损伤理论,定义损伤因子,构建PP-ECC抗拉特征的损伤本构模型,并对损伤因子拟合函数进行改进,损伤因子的拟合函数选用了一元六次函数,利用Origin和Matlab程序辅助计算和识别损伤因子函数中的相关参数。经过优化的本构模型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更高,模型的精确度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聚丙烯纤维 单轴拉伸 损伤因子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正军 孟召辉 +2 位作者 刘小洪 梁恩泉 周金堂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物资源、降低材料的成本,本文将麦秸纤维与聚丙烯复合制备绿色环保型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观察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材料的...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物资源、降低材料的成本,本文将麦秸纤维与聚丙烯复合制备绿色环保型材料,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麦秸纤维含量以及相容剂MAPP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体视显微镜观察麦秸纤维的分散性以及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KH550或A151表面处理明显降低了麦秸纤维的极性,改善其与聚丙烯的相容性,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当麦秸纤维质量分数为25%左右时,在聚丙烯基体保持均匀分散,增强效果最佳;当MAPP质量分数为8%左右时,材料的拉伸、弯曲以及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纤维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H)_3阻燃剂含量对麦秸纤维/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梁恩泉 姚正军 +1 位作者 周娟娟 周金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59,共4页
制备了阻燃麦秸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_3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减少了融滴现象,当Al(OH)_3质量分数为40%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 制备了阻燃麦秸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再生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Al(OH)_3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OH)_3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并减少了融滴现象,当Al(OH)_3质量分数为40%时,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28.9;Al(OH)_3的添加使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随着Al(OH)_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Al(OH)_3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H)3 麦秸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共聚物偶联剂制备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正 王志玲 +1 位作者 任一萍 郭文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73,共7页
以麦秸和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PA)偶联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高温模压工艺,制备高性能的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工艺因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离异氰酸酯基(NCO)含量较高的异氰酸... 以麦秸和回收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PA)偶联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高温模压工艺,制备高性能的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工艺因子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离异氰酸酯基(NCO)含量较高的异氰酸酯(PAPI)和羟基含量较高、玻璃化温度(Tg)较低的PA复合,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内结合强度(IB)、2h沸水后内结合强度(2hWIB)、静曲强度(MOR)、弹性模量(MOE)和24h吸水厚度膨胀率(24hTS);2)异氰酸酯与PA的质量比30/70与70/30,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显著;3)偶联剂的用量在4.5%时,材料各性能指标较优;4)随LDPE比例的增加,IB和2hWIB显著增加,24hTS显著降低;5)复合材料IB、2hWIB、MOR和MOE值,随密度由0.85g.cm-3增至1.0g.cm-3而增加,但耐水性略有降低(24hTS增加);6)以4.5%的偶联剂(1.35%PAPI,3.65%PA4)制备的麦秸-回收LDPE复合材料,各性能指标均满足GB/T4897.7-2003规定的在潮湿状态下使用的增强结构用板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偶联剂 异氰酸酯 聚丙烯酸酯 麦秸 回收L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复合材料
6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64,共1页
本专利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无规聚丙烯共聚物、玻璃纤维(GF)以及极性改性聚丙烯作为黏合促进剂(AP)。该无规聚丙烯共聚物含有乙烯和/或C 4至C 8的α-烯烃(PP-RACO),其中包含乙烯和/或C 4至C 8的α-烯烃(PP-RACO)的... 本专利涉及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含无规聚丙烯共聚物、玻璃纤维(GF)以及极性改性聚丙烯作为黏合促进剂(AP)。该无规聚丙烯共聚物含有乙烯和/或C 4至C 8的α-烯烃(PP-RACO),其中包含乙烯和/或C 4至C 8的α-烯烃(PP-RACO)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根据ISO 1133标准测量其熔体流动速率230℃下至少是2.5 g/10 min;玻璃纤维是切割的玻璃纤维。该增强复合材料中所含的聚合物形成连续相,该连续相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质。USP10030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丙烯共聚物 无规共聚物 玻璃纤维 熔体流动速率 Α-烯烃 改性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g-MAH与PP配比对塑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芹 朱娴 +1 位作者 包玉衡 雷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改性剂,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聚丙烯(PP)/小麦秸杆(WS)塑木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强度试验机、转矩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TG)等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等...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改性剂,采用挤出成型方法制备聚丙烯(PP)/小麦秸杆(WS)塑木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强度试验机、转矩流变仪和热重分析仪(TG)等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P/W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PP-g-MAH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冲击强度和起始分解温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当PP-g-MAH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热稳定性最好;当PP-g-MAH的含量逐渐增加时,平衡扭矩值上下波动且范围很小;吸水率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在PP-gMAH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木复合材料 聚丙烯 麦秸纤维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增强木材-聚丙烯复合材工艺
8
作者 王雪松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该文探讨了亚麻纤维对木材-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尝试调节亚麻的添加量,对比亚麻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并介绍了亚麻纤维增强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工艺流程。发现随着亚麻含量的增加,木材-聚丙烯复合材... 该文探讨了亚麻纤维对木材-聚丙烯(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尝试调节亚麻的添加量,对比亚麻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并介绍了亚麻纤维增强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挤出成型工艺流程。发现随着亚麻含量的增加,木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先升后降的趋势,即亚麻纤维对木粉-聚丙烯复合材料有一定的增强效果;由本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亚麻含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最大,亚麻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木材-聚丙烯(PP)复合材料 挤出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性能
9
作者 李福海 杨宗驰 +4 位作者 刘耕园 刘梦辉 吴昊南 陈昭 李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载力及裂缝发展形态差异;基于计算假定和正常环境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结合PP-ECC材料冻融劣化机理,推导出PP-ECC梁在冻融环境下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持荷损伤系数γ,建立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持荷比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500次冻融循环后,持荷比为0、0.25、0.50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8.70%、27.09%、35.69%;受拉区PP-ECC材料开裂后不退出工作仍能协同受拉钢筋参与全截面受力;PP-ECC梁在达到极限状态时,受拉区呈多条裂缝稳态发展模式,且随冻融损伤加剧,梁体最大裂缝宽度增大,裂缝数量减少;单一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的PP-ECC梁仍满足平截面假定;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冻融和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吻合度分别在0.88~1.06和0.9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 抗弯性能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弯承载力 多裂缝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汽车内饰件用的长玻璃纤维/聚丙烯
10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3种新型的长玻璃纤维(GF)/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可代替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作为制备汽车内饰件的々用料。泰科纳工程聚合物公司通过化... 据“www.ptonline.com”报道.3种新型的长玻璃纤维(GF)/聚丙烯(PP)复合材料可代替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作为制备汽车内饰件的々用料。泰科纳工程聚合物公司通过化学复合制备了复合材料Celstran PP GF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玻璃纤维 汽车内饰件 复合制备 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 复合材料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处理对SF/PP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LI R.K.Y.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剑麻短纤维(SF)增强聚丙烯(PP)的复合材料,研究了SF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晶形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处理削弱了SF在PP结晶过程中的异相成核作... 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剑麻短纤维(SF)增强聚丙烯(PP)的复合材料,研究了SF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晶形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处理削弱了SF在PP结晶过程中的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SF/PP复合材料中PP相的结晶度、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提高了复合材料中β-晶型PP的相对含量;增强了SF/PP的界面键合,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联剂处理 结构和性能 异相成核作用 PP复合材料 增强聚丙烯 注塑成型 微观结构 结晶过程 硅烷处理 力学性能 结晶速率 结晶温度 相对含量 Β-晶型 冲击强度 纤维 热性能 结晶度 熔融 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