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麦秆带状覆盖对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宝占 周萌 +8 位作者 董志香 申龙强 马鹏 陈蕙 拓明文 张森昱 常磊 柴雨葳 黄彩霞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8,共11页
为探明不同覆盖措施对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康庄974冬小麦为供试材料,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通渭县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设置麦秆带状覆盖3行(M3)、4行(M4)、5行(M5)3个不同覆盖度处理和地膜覆盖(PM)处理... 为探明不同覆盖措施对西北旱作区冬小麦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以康庄974冬小麦为供试材料,于2022年9月至2023年7月在通渭县旱作循环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设置麦秆带状覆盖3行(M3)、4行(M4)、5行(M5)3个不同覆盖度处理和地膜覆盖(PM)处理,以露地(CK)作为对照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较CK显著提高全生育期0~200 cm土壤贮水量,麦秆覆盖平均提高13.22%,提高幅度M3>M4>M5,PM提高19.65%;覆盖增墒效应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大,成熟期增幅37.53~87.76 mm;随土层加深而减少,0~20 cm增幅5.10~9.48 mm;覆盖显著降低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和总耗水强度,覆盖对阶段耗水量和阶段耗水强度的影响以生育后期最明显。麦秆覆盖较CK显著降低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1.60~2.70℃,M3降幅最大;期间最大降幅出现在灌浆期,为3.67℃,土层间最大降幅出现在5 cm,为3.01℃;PM较CK显著增加全生育期0~25 cm土壤温度1.50℃,以越冬期、5 cm增幅最大,分别为2.20,1.79℃。麦秆覆盖在越冬期、拔节期、成熟期7:00增温,其他时间具有增温和降温双重效应;PM除灌浆期、成熟期14:00降温外,其他时间均增温。M5、PM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8.67%,26.49%和0.96,2.94 kg/(hm^(2)·mm);覆盖对产量要素的影响以穗数最明显(CV=17.67%)。产量与穗数(r=0.754**)、WUE(r=0.891**)、土壤温度(r=0.72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522*)。综上,麦秆覆盖可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M5增产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麦秆带状覆盖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