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麦氏交替单胞菌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田长城 黄飞 +2 位作者 苏真真 潘鲁青 李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2-50,共9页
本文研究了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为氮源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Alteromonas macleodii 8D的脱氮特性。研究表明,当分别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为唯一氮源时,培养48h,菌株对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和硝态氮(NO_3^... 本文研究了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为氮源时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Alteromonas macleodii 8D的脱氮特性。研究表明,当分别以硫酸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钾为唯一氮源时,培养48h,菌株对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和硝态氮(NO_3^--N)的去除率分别为58.64%、67.41%和50.28%。NH_4^+-N去除过程中并未检测到明显的NO_2^--N和NO_3^--N的积累,然而在NO_2^--N和NO_3^--N去除过程中却明显检测到了NH_4^+-N的积累。NH_4^+-N和NO_2^--N共存时,NO_2^--N抑制了菌株对NH_4^+-N的去除,而NH_4^+-N则将NO_2^--N去除效率提高了22.95%。NH_4^+-N和NO_3^--N共存时,NO_3^--N将NH_4^+-N去除效率提高了12.46%,而NH_4^+-N对NO_3^--N去除无显著影响。NO_2^--N和NO_3^--N共存时,将NO_2^--N和NO_3^--N的去除效率提高了29.19%和15.48%。NH_4^+-N、NO_2^--N和NO_3^--N共存时,将3种无机氮的去除效率提高了38.57%、27.17%和42.56%。研究结果显示,3种无机氮共存时菌株Alteromonas macleodii 8D有最好的除氮表现,作为除氮的理想菌株,该菌株可用于实际养殖水体无机氮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氮 异养硝化 好氧反硝化 混合氮源 麦氏交替单胞菌 脱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麦氏交替单胞菌共代谢降解布洛芬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雅丽 王竞 +1 位作者 顾晨 郭定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布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检出,然而对其在海洋环境中生物降解还未见报道.为了考察海洋细菌对布洛芬的降解,了解布洛芬在海洋环境中的归趋,利用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麦氏交替单胞菌GCW,考察布洛芬共代谢降解特性、降解过程中生理特性... 布洛芬已在海洋环境中被检出,然而对其在海洋环境中生物降解还未见报道.为了考察海洋细菌对布洛芬的降解,了解布洛芬在海洋环境中的归趋,利用从近海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麦氏交替单胞菌GCW,考察布洛芬共代谢降解特性、降解过程中生理特性及胞外活性氧的变化.结果表明,GCW能够共代谢降解布洛芬,3 d降解率达9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为0.061 h-1.其次,布洛芬对GCW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对胞外聚合物、脱氢酶等生理特性均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提高NADH氧化还原酶、L-氨基酸氧化酶和铁载体(均与胞外活性氧产生相关)的活性.布洛芬降解发生在胞外,是酶和活性氧的共同作用,活性氧中羟基自由基起到最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氏交替单胞菌 布洛芬 共代谢 活性氧 海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52G突变对GH43家族麦氏交替单胞菌木聚糖酶XynZT-2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佳 高廷 +5 位作者 杨彦博 刘永辉 田艳杰 崔彩霞 郭长江 周晨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共6页
前期研究发现GH43家族近缘物种相同位点存在天然突变。为了探究保守位点区域的基因突变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来源于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的木聚糖酶XynZT-2利用软件计算、随机突变及天然存在的突变进行分子改造,定点... 前期研究发现GH43家族近缘物种相同位点存在天然突变。为了探究保守位点区域的基因突变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对来源于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的木聚糖酶XynZT-2利用软件计算、随机突变及天然存在的突变进行分子改造,定点突变第152位丙氨酸为甘氨酸(A152G),将原酶与突变酶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酶学性质比较发现,突变酶XynZT-2A152G最适温度为55℃,相比原酶XynZT-2提高了10℃;突变酶XynZT-2A152G最适pH为7.0,而原酶XynZT-2最适pH为6.0,突变酶最适pH更偏中性;突变酶XynZT-2A152G在pH 3.0~9.0均保持80%以上相对酶活力,原酶仅在pH 3.0~7.0有80%以上相对酶活力,在碱性环境中,突变酶比原酶pH稳定性更好。定点突变A152G后,对酶的最适温度和pH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GH43家族木聚糖酶的构效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氏交替单胞菌 木聚糖酶 保守位点 定点突变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49F对麦氏交替单胞菌木聚糖酶XynZT-2的活性分析
4
作者 石嘉宁 吴俊涛 +2 位作者 崔彩霞 李同彪 周晨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21-227,共7页
为了探究酶表面氨基酸残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对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的木聚糖酶XynZT-2进行分子改造。基于计算机模拟,预测了潜在的有益突变体E49F,通过定点突变构建突变酶基因xynZT-2E49F,并将原酶与突变酶基因转化... 为了探究酶表面氨基酸残基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对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的木聚糖酶XynZT-2进行分子改造。基于计算机模拟,预测了潜在的有益突变体E49F,通过定点突变构建突变酶基因xynZT-2E49F,并将原酶与突变酶基因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源表达。酶学性质分析发现,突变酶XynEF最适温度为70℃,相比原酶XynZT-2提高了25℃,酶活力提高了6.4倍。酶动力学分析发现,突变酶的k cat/K_(m)值相比原酶提高了10.1倍,突变酶的K_(m)值明显下降,对底物的亲和力增强。通过酶与底物分子对接,揭示了底物在突变酶催化活性口袋内的结合构象以及酶活力提高的潜在原因。为GH43家族木聚糖酶的分子改造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氏交替单胞菌 木聚糖酶 定点突变 酶学性质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