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修复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铁锋 王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37-2341,共5页
目的研究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对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方法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Wistar乳大鼠成骨细胞;物理法无菌制备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将成骨细胞接种到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上,置入造模成功的大鼠股骨头... 目的研究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对大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方法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Wistar乳大鼠成骨细胞;物理法无菌制备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将成骨细胞接种到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上,置入造模成功的大鼠股骨头坏死部位。结果鹿角胶-壳聚糖支架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增强活力作用,支架治疗后模型大鼠关节活动受限情况得到改善,X光线观察股骨头坏死区与囊性变逐渐修复,光镜照片表明治疗骨细胞部分变性、坏死减轻。结论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鹿角胶-壳聚糖细胞支架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bFGF的壳聚糖-胶原复合支架对牙周膜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容林 李春阳 张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不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以及正常细... 【目的】探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不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以及正常细胞培养液对HPDLC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上述3种液体对HPDLC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将HPDLC接种于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和不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内,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检测HPDLC在复合支架内的存活和增殖情况。【结果】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对HPDLC生长和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不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和正常细胞培养液,而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浸出液促进HPDLC从G1期进入S期;HPDLC在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内的生长和增殖也明显优于不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结论】含bFGF因子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HPDLC生长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壳聚糖 Ⅰ型 复合支架 牙周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与壳聚糖-胶原支架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晓宁 程祥荣 +1 位作者 彭琳 关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支架在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体外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PDLC接种于壳聚糖-胶原支架上,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半定量PCR检测细胞mRNA合成变化。结果:与传统的平板培养相比,PDLC在壳聚糖-胶原支架... 目的:探讨壳聚糖-胶原支架在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体外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PDLC接种于壳聚糖-胶原支架上,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半定量PCR检测细胞mRNA合成变化。结果:与传统的平板培养相比,PDLC在壳聚糖-胶原支架上的增殖及mRNA合成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复合支架可以作为PDLC的载体;对PDLC的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均有较好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支架 牙周韧带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体外三维培养神经干细胞
4
作者 关水 刘天庆 +3 位作者 葛丹 陆瑞欣 马学虎 崔占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3,共7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层粘连蛋白(LN)进行结构修饰,测定其物理性能特征,建立了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NSCs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孔径、孔隙率、吸水率、降...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层粘连蛋白(LN)进行结构修饰,测定其物理性能特征,建立了胎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NSCs与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孔径、孔隙率、吸水率、降解率等参数的比较表明,体积比为7:3的复合支架更适合于体外细胞培养的要求,并且NSCs在经LN修饰后支架材料上的接种率得到明显提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NSCs能够在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内良好地生长、增殖及分化.这些结果为NSCs的进一步临床移植应用,以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筛选和机理研究等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三维培养 复合支架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囊球部细胞体外在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上形成皮肤样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贤杰 吕中法 +5 位作者 郑敏 曹越兰 蔡绥京力 周建光 马列 高长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1-286,共6页
目的 :观察毛囊球部细胞种植到胶原 /壳聚糖多孔支架上皮肤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支架种植技术 ,将培养的毛囊球部细胞种植到胶原 /壳聚糖多孔支架上 ,HE染色观察皮肤样结构形成情况 ,并作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以证明细... 目的 :观察毛囊球部细胞种植到胶原 /壳聚糖多孔支架上皮肤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支架种植技术 ,将培养的毛囊球部细胞种植到胶原 /壳聚糖多孔支架上 ,HE染色观察皮肤样结构形成情况 ,并作免疫组织化学鉴定 ,以证明细胞的来源属性。结果 :毛囊球部细胞种植到胶原 /壳聚糖多孔支架上可见皮肤样结构形成 ,表皮部分细胞分化良好 ,排列复层整齐 ,有角化现象 ,高分子与低分子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低传代培养的毛囊球部细胞在体外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细胞 培养的 毛囊球部细胞 原/壳聚糖多孔支架 皮肤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和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贾卉 王娇 +2 位作者 胡源 张媛 张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0-443,5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胶原-壳聚糖为生物支架构建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后种植到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构建成复合膜后移植到异体大耳白兔角膜基质囊袋中,术后1、2和4周时分别于活体进行前节OCT、Cs-... 目的:探讨以胶原-壳聚糖为生物支架构建角膜基质细胞复合膜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后种植到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构建成复合膜后移植到异体大耳白兔角膜基质囊袋中,术后1、2和4周时分别于活体进行前节OCT、Cs-4检查和离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复合膜中角膜基质细胞生长状态、生物支架对正常角膜细胞的影响及生物膜的降解情况。结果:活体前节OCT、Cs-4检查和离体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兔和人角膜基质细胞在胶原-壳聚糖共混膜上生长良好,移植后复合膜逐渐发生降解,角膜组织未发生坏死和溶解,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结论:胶原-壳聚糖可作为角膜基质构建的生物支架,角膜共焦显微镜及前节OCT作为新的手段可活体观察构建后的角膜基质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基质细胞 -壳聚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wann细胞与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的复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树森 胡蕴玉 +5 位作者 罗卓荆 杨浩 刘慧玲 梁伟 阎明 叶正旭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观测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对Schwann细胞的相容性,采用: (1)冷冻干燥法制备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培养、纯化并鉴定Schwann细胞后,将Hoechst荧光标记的Schwann细胞复合于硫酸肝素-胶原支架材料中,荧光显微镜、扫... 本研究目的是观测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对Schwann细胞的相容性,采用: (1)冷冻干燥法制备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培养、纯化并鉴定Schwann细胞后,将Hoechst荧光标记的Schwann细胞复合于硫酸肝素-胶原支架材料中,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光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空间排列形式; (2)以台盼蓝染色、MTT法检测Schwann细胞与硫酸肝素-胶原蛋白共培养时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作者制备的支架材料具有纵行的、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Schwann细胞在支架材料微管内成线性平行排列,类似于神经基底膜与Schwann细胞形成的Büngner带;台盼蓝染色Schwann细胞死亡率仅6. 47%,MTT法证明Schwann细胞与硫酸肝素-胶原蛋白材料共培养时保有高度的生物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结合特定条件下冷冻干燥技术可以制备在组分和内部空间结构上高度仿生神经的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Schwann细胞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NN细胞 硫酸肝素-原蛋白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冷冻干燥技术 神经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和bFGF复合至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后在体外的降解和释放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容林 李春阳 +1 位作者 周超美 吴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93-1597,共5页
目的:探讨rhBMP-2和bFGF复合至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材料后在体外的释放规律。方法:制备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及含rhBMP-2和bFGF的复合膜。扫描电镜观察测量支架孔径;体外观察降解情况,在不同时点收集浸出液,ELISA检测因子的释放浓度;观... 目的:探讨rhBMP-2和bFGF复合至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材料后在体外的释放规律。方法:制备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及含rhBMP-2和bFGF的复合膜。扫描电镜观察测量支架孔径;体外观察降解情况,在不同时点收集浸出液,ELISA检测因子的释放浓度;观察浸出液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结果:复合膜呈疏松多孔海绵状,高、中、低3种壳聚糖-Ⅰ型胶原支架平均孔径分别为(106±17)μm、(141±13)μm和(173±11)μm;复合膜在含溶菌酶的PBS中可以降解,壳聚糖浓度越高支架降解越慢,rhBMP-2和bFGF的释放开始为"爆发性",此后释放逐渐减慢,最后在低浓度可缓慢而持久地释放,壳聚糖浓度越高的复合支架,因子释放越慢越持久。与含溶菌酶的PBS间接接触的因子层随着其表面支架的降解而逐渐释放因子,释放延迟时间和表面支架的降解速度有关。复合bFGF因子支架的浸出液作用于HPDLCs,可以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结论: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因子支架体外可以降解并释放因子,降解和因子释放速度与壳聚糖的浓度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分层制作复合因子支架来控制因子有序释放,所释放的因子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原Ⅰ型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缓释 复合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的制备和皮下埋植实验
9
作者 付建华 赵曼 +2 位作者 杜桂英 杨达宽 黄云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9-621,共3页
目前,用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材料主要有2类:人工合成的和天然的可降解聚合物。可降解生物支架是较理想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在体内经一定时间可以降解为小分子化合物,这个降解过程与细胞间质的生长过程同步,
关键词 -壳聚糖复合支架 皮下埋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小敏 关水 +3 位作者 葛丹 刘天庆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一种新型三维壳聚精-明胶一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hitosan·gelatin-hyaluronate—heparansulfate,C.G.Ha.HS)复合支架,分别测定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同时以壳聚糖一明胶(chito...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一种新型三维壳聚精-明胶一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hitosan·gelatin-hyaluronate—heparansulfate,C.G.Ha.HS)复合支架,分别测定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同时以壳聚糖一明胶(chitosan.gelatin,C.G)支架作为对照组,考察了神经干/祖细胞(neuralstem/progenitorcells,NS/PCs)在该支架上的粘附率、生长状态以及细胞生存力等生物相容性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及CCK-8分析表明,C-G-Ha—HS支架孔径主要分布于90.130um,孔隙率明显增大,吸水率大于95%且能够体外降解;c.G.Ha.HS支架明显改善了NS/PCs的粘附性及生存力,细胞在支架内相互交织成网状,C.G.Ha.HS支架(5:5)上的细胞粘附率提高至对照的(2008±8.0)%,培养6天以后,细胞的存活率增加至对照的(357.7±8.9)%。这些结果初步显示。C-G—Ha—HS支架可以用于构建体外NS/PCs的三维培养,为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肝素 支架 神经干/祖细胞 细胞粘附率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构建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仿生梯度支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雪岩 宋克东 +4 位作者 卢延国 李文芳 李丽颖 郑双双 刘天庆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3-1140,共8页
针对软骨特定结构缺损后不能自我修复的特点,通过调控单层原料质量比,构建具有复杂分层结构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chitosan/β-sodium glycerophosphates/gelatin,Cs/GP/Gel)仿生复合梯度支架。通过对比物理性能优选适宜比例的... 针对软骨特定结构缺损后不能自我修复的特点,通过调控单层原料质量比,构建具有复杂分层结构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chitosan/β-sodium glycerophosphates/gelatin,Cs/GP/Gel)仿生复合梯度支架。通过对比物理性能优选适宜比例的支架材料,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接种到梯度支架上考察其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Cs/GP/Gel复合梯度支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584.24±3.79)%^(677.47±1.70)%]、孔隙率[(86.34±5.10)%^(95.20±2.86)%]和降解性能[(86.09±2.46)%^(92.48±3.86)%]。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支架材料在纵向维度呈现出明显的生理分层结构和孔径梯度渐进性,可有效模拟真实软骨的天然生理分层结构。比例为9:1:5的Cs/GP/Gel复合梯度支架适于作为骨软骨的支撑材料。对BMSCs-支架复合物Live/Dead染色后发现,细胞在梯度支架材料上存活、分布及伸展良好。该仿生梯度支架为开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梯度支架 壳聚糖-甘油磷酸钠/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软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生物蛋白胶用于工程化血管构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迎新 尹太 +5 位作者 李瑞新 吴仕和 王金晶 鄂玲玲 张西正 李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8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管和生物蛋白胶作为工程化血管支架的可行性。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取自大鼠主动脉,体外扩增后,血管内皮细胞被接种在壳聚糖管的内表面;平滑肌细胞与生物蛋白胶混合后接种在壳聚糖管的外表面构建工程化血管。采... 目的探讨壳聚糖管和生物蛋白胶作为工程化血管支架的可行性。方法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取自大鼠主动脉,体外扩增后,血管内皮细胞被接种在壳聚糖管的内表面;平滑肌细胞与生物蛋白胶混合后接种在壳聚糖管的外表面构建工程化血管。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工程化血管进行评价。结果血管内皮细胞在壳聚糖管的内壁形成连续的单层细胞层,覆盖在壳聚糖支架管腔内壁。平滑肌细胞在生物蛋白胶中成活生长,并形成三维的立体结构。结论壳聚糖生物蛋白胶可潜在地作为工程化血管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壳聚糖-生物蛋白支架 工程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基质细胞在壳聚糖胶原共混膜体外培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勇 徐锦堂 +2 位作者 陈建苏 吴春云 陈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壳聚糖 胶原共混膜作为载体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先同时消化角膜上皮及内皮层 ,然后刮去上皮、内皮、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将剩余的基质层剪碎消化 ,接种在壳聚糖 胶原共混膜上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目的 探讨壳聚糖 胶原共混膜作为载体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先同时消化角膜上皮及内皮层 ,然后刮去上皮、内皮、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将剩余的基质层剪碎消化 ,接种在壳聚糖 胶原共混膜上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别。结果 角膜基质细胞应用消化培养法 4h后部分基质细胞与壳聚糖 胶原共混膜有贴壁现象出现 ,细胞呈梭形。培养 2 4h后 ,基质细胞呈纺锤形且透明 ,此后细胞分裂增殖越来越多并向周围延伸 ,培养第 6天细胞已经达到完全融合状态 ,呈梭形 ,排列比较整齐。在 6d左右达到 10 0 %融合状态 ,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Vim染色、胞浆染色阳性。结论 传代的细胞具有角膜基质细胞的生物特性 ,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原共混膜 兔角膜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凝胶与陶瓷化骨及β-磷酸三钙复合对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大为 金岩 +3 位作者 李石保 王容 郑昌琼 宋志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 :观察水凝胶 (hydrogel ,HG)分别与陶瓷化骨 (ceramicbovinebone ,CBB)、β 磷酸三钙 (β tricalciumphosphate ,β TCP)复合成的复合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 (MSCs)的生长、分化的影响 ,寻找更适合骨组织工程的复合物支架材料。方法 ... 目的 :观察水凝胶 (hydrogel ,HG)分别与陶瓷化骨 (ceramicbovinebone ,CBB)、β 磷酸三钙 (β tricalciumphosphate ,β TCP)复合成的复合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 (MSCs)的生长、分化的影响 ,寻找更适合骨组织工程的复合物支架材料。方法 :将诱导的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CBB HG、β TCP HG上 ,另外MSCs分别接种于单纯的CBB、β TCP上作为对照 ,进行体外培养。 5、10d取材 ,细胞计数观察贴附及增殖情况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及与材料的贴附情况 ,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型胶原的分泌情况。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与各组材料均能形成良好贴附 ,两种复合材料上贴附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CBB HG、β TCP HG两组间细胞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Ⅰ型胶原的分泌量无明显差别 ,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CBB HG、β TCP HG均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分化及基质分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 陶瓷化骨 Β-磷酸三钙 骨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细胞 复合物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欧阳君君 周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5-999,共5页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溶盐致孔法制备了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β-TCP/CS/PV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对比其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X射线衍射谱图、SEM和热重分析曲线,探讨了在相同环境下壳聚糖与β-磷酸三钙(β-TCP)的不... 以NaCl为致孔剂,采用溶盐致孔法制备了多孔β-磷酸三钙/壳聚糖/聚乙烯醇(β-TCP/CS/PV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对比其含水率、溶胀比、拉伸强度、X射线衍射谱图、SEM和热重分析曲线,探讨了在相同环境下壳聚糖与β-磷酸三钙(β-TCP)的不同用量对聚乙烯醇(PVA)的结晶度以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此复合材料含水率为70%~76%。当壳聚糖与β-TCP的质量比为2∶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0.5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70%,其较好的力学性能,足以承受正常人眼压,可用作人工角膜周边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Β-磷酸三钙 水凝 人工角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壳聚糖(CKCS)共混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16
作者 王碧 王坤余 +1 位作者 张廷有 但卫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57-2460,共4页
通过内皮细胞-膜复合物的培养、组织学观察和MTT法对细胞增殖的测定以及动态凝血实验、溶血实验和复钙实验考察了胶原蛋白-葡甘聚糖-壳聚糖(CKCS)共混膜的细胞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为共混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原蛋白-葡甘聚糖-壳聚糖(CKCS)共混膜 细胞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黄原胶互穿网络的导电水凝胶支架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鑫 关水 孙长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3-220,共8页
导电支架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有利于细胞增殖生长,但支架内部的导电聚合物通常会带来细胞毒性以及疏水基团引起的细胞粘附问题。本研究通过黄原胶(XG)与壳聚糖(CS)相结合,引入透明质酸掺杂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HA)导电纳米颗粒,... 导电支架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有利于细胞增殖生长,但支架内部的导电聚合物通常会带来细胞毒性以及疏水基团引起的细胞粘附问题。本研究通过黄原胶(XG)与壳聚糖(CS)相结合,引入透明质酸掺杂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HA)导电纳米颗粒,成功制备了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新型PEDOT-HA/CS/XG互穿网络导电水凝胶支架。实验采用葡萄糖酸内酯(GDL)溶解CS,实现CS与XG的结合,通过优化GDL含量缩短成胶时间。引入PEDOT-HA导电纳米颗粒赋予支架材料导电性,测定PEDOT-HA含量对支架材料孔隙率、电导率、吸水率的影响,考察支架的降解性、流变性、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结果显示,PEDOT-HA的引入提高了水凝胶的孔隙率、电导率、弹性和机械强度,PEDOT-HA/CS/XG导电水凝胶支架吸水率为2575%~3866%,同时具有适宜的降解性与热稳定性。细胞粘附率检测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PEDOT-HA的引入有利于PC12细胞的粘附生长,并形成交错网状结构。细胞活力检测与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C12细胞在导电水凝胶支架上保持了良好的增殖活性,培养5 d后,10%PEDOT-HA/CS/XG支架上的细胞活力最高可达到对照组的120.42%,证明PEDOT-HA/CS/XG导电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展现出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水凝支架 聚3 4-乙撑二氧噻吩 黄原 壳聚糖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和三聚磷酸钠交联提升可食性细胞培养肉支架性能
18
作者 刘泓 段瑞培 +3 位作者 齐立伟 张鸿儒 郭玉杰 张春晖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83-293,共11页
交联对于提升胶原蛋白基可食性细胞培养肉(cell cultured meat,CCM)支架性能至关重要。为探究交联剂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及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及不同交联方式对可食性CCM支架性能精准可控的提升作用,... 交联对于提升胶原蛋白基可食性细胞培养肉(cell cultured meat,CCM)支架性能至关重要。为探究交联剂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及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及不同交联方式对可食性CCM支架性能精准可控的提升作用,制备了牛骨胶原蛋白(bovine bone collagen,BBC)/壳聚糖(chitosan,CS)自交联原纤维凝胶,通过PA、TPP及PA+TPP进一步交联获得BBC/CS支架样品(B/C/P、B/C/T、B/C/PT);并分别进行了样品交联前后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交联改善支架的结构且不影响BBC三螺旋分子结构的完整性,而B/C/P交联程度和结构有序性更高。交联后的B/C/P(98.3%,136μm)、B/C/PT(96.5%,175μm)和B/C/T(94.8%,203μm)显示更高的孔隙率,但孔径更小。交联改善了BBC/CS支架的热稳定性,但并未发现支架在更大温度范围内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交联后的BBC/CS支架样品表现出性能提升,包括更低的溶散度,更高的交联度、溶胀率/保水率、酶抗性、机械强度及生物相容性。PA和TPP的潜在交联作用机制可能分别主要依靠其大量的羟基与BBC产生的氢键交联作用和其磷酸根与CS的氨基产生的离子交联作用,因而3种不同的交联方式(PA、TPP、PA+TPP)可基于不同作用机制,以不同成本、不同程度的精准提升BBC/CS支架性能。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可食性CCM支架生产实践中可基于支架的具体性能要求、生产成本及交联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交联方式实现精准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基于PA和TPP交联构建性质和成本优良可控的可食性CCM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肉支架 原蛋白 壳聚糖 原花青素 三聚磷酸钠 交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聚己内酯多孔骨支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平生 辛勇 +1 位作者 曹传亮 艾凡荣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70,共7页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构建多孔聚己内酯(PCL)骨支架,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得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悬浮液,并采用真空浸泡、低速离心和冷冻凝胶的方法使CS/HA黏附在PCL支架的表面,以改善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增殖活性。通过X射...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构建多孔聚己内酯(PCL)骨支架,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得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悬浮液,并采用真空浸泡、低速离心和冷冻凝胶的方法使CS/HA黏附在PCL支架的表面,以改善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增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复合支架的物相和形貌,测量支架的压缩强度和杨氏模量,测量支架表面的水接触角,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复合支架的生物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得了羟基磷灰石(HA);CS/HA凝胶与PCL骨支架表面黏附良好;CS/HA改善了PCL支架表面的亲水性,提升了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PCL-CS/HA) 支架 表面修饰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原位合成 冷冻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燕 蒋欣泉 +2 位作者 张秀丽 王德平 甄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同样原料但以不同方法制备的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4006材料),熔融法制备多孔生物活性玻璃(45S5材料)。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及鉴定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 目的对比研究采用同样原料但以不同方法制备的两种多孔生物玻璃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溶胶-凝胶法制备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4006材料),熔融法制备多孔生物活性玻璃(45S5材料)。体外诱导分离培养及鉴定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通过材料浸提液细胞毒性实验(MTT法)、细胞黏附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比较4006材料和45S5材料对BMSCs细胞黏附和生长的影响,并探索与材料复合的最佳BMSCs细胞悬液浓度。结果 4006材料浸提液培养1 d时,其细胞活力与纯培养液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培养3 d后,其细胞活力低于纯培养液(P<0.01)。45S5材料浸提液培养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纯培养液(P<0.01)。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后,镜下见BMSCs在4006材料孔隙内贴壁生长良好,分泌基质活跃;而在45S5材料上细胞黏附生长较差。BMSCs与4006材料的黏附量随接种细胞浓度升高而升高,细胞悬液浓度为2×107个.mL-1时的细胞黏附量最高。结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W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具有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潜能。与其复合的细胞悬液浓度需要2×107个.mL-1或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 生物活性微晶玻璃 -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