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效相关分析鹿胎丹参白芍方填精活血功效及祛斑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新娟 吕美豫 +8 位作者 张建军 张惠 姜砚馨 乐娜 贾凤兰 周澜华 王林元 王淳 张宝旭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2-759,769,共9页
目的:建立肾虚血瘀型黄褐斑动物模型,研究鹿胎丹参白芍方的填精活血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鹿胎丹参白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他组大鼠给予紫外灯照... 目的:建立肾虚血瘀型黄褐斑动物模型,研究鹿胎丹参白芍方的填精活血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鹿胎丹参白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他组大鼠给予紫外灯照射、肌内注射黄体酮、灌服羟基脲造模。从造模第1天开始,每天下午各组灌服受试药物。实验结束后,取照射部位皮肤和卵巢进行病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测定各组酪氨酸酶(TYR)、内皮素(ET-1)、雌激素(E_(2))、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B)、血栓素(TXB-2)等含量;并测定各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脂褐素(LPF)含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肤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_(2)相关因子(Nrf2)蛋白表达,探讨抗氧化祛斑作用机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皮肤可见褐色片状斑块;TYR、ET-1、INHB、TXB-2、MDA、LPF水平及Keap1蛋白表达升高(P<0.001),E_(2)、FSH、CAT、GSH-Px含量及Nrf2蛋白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以上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通过灌服羟基脲、肌内注射黄体酮联合紫外线照射大鼠,可建立肾虚血瘀型黄褐斑模型;鹿胎丹参白芍方通过作用于Keap1/Nrf2抗氧化通路,抑制酪氨酸酶的氧化反应并提高卵泡质量,减少黑色素的形成,最终发挥中医填精活血功效及祛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胎丹参白芍方 黄褐斑 肾虚血瘀 黑色素 动物模型 抗氧化 祛斑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