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嘉轩与鹿子霖:殊途同归的悲剧人物——《白鹿原》人物论之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恒学 《云梦学刊》 2001年第4期75-78,共4页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悲剧艺术在小说领域走向成熟的标志。《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人物。白嘉轩和鹿子霖是两个悲剧内涵截然不同的人物。白嘉轩的悲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悲剧 ,鹿子霖的悲剧主要表现为政治的和人性的悲剧。他们的... 长篇小说《白鹿原》是悲剧艺术在小说领域走向成熟的标志。《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人物。白嘉轩和鹿子霖是两个悲剧内涵截然不同的人物。白嘉轩的悲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悲剧 ,鹿子霖的悲剧主要表现为政治的和人性的悲剧。他们的悲剧又都是时代的、社会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物的悲剧性历史命运来表现“生活的演变过程”和“历史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嘉轩形象 鹿子霖形象 悲剧人物 人物形象 小说 陈忠实 文学评论 《白鹿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文化的误读——鹿子霖形象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99,共3页
鹿子霖是《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为白嘉轩的对立面,这一人物具有太多的道德缺失。人们一般认为,白嘉轩代表的是传统儒家文化,鹿子霖代表的是传统的商业文化,这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事实上,鹿子霖代表的是传统儒家文化的负面价值... 鹿子霖是《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为白嘉轩的对立面,这一人物具有太多的道德缺失。人们一般认为,白嘉轩代表的是传统儒家文化,鹿子霖代表的是传统的商业文化,这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事实上,鹿子霖代表的是传统儒家文化的负面价值的部分。他是"小人",是"君子"白嘉轩的对立面。我们只有摒弃文化中糟粕,弘扬其精华,民族才有希望,这就是鹿子霖形象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鹿子霖 传统文化 负面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渭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23-25,共3页
《白鹿原》中的白嘉轩是一个代表传统伦理道德的符号性形象,鹿子霖是一个代表着中国近现代交接点上市侩实用主义的符号性形象;白嘉轩以他“神像”一样的君子型人格面具换得世代族长的德高望重,鹿子霖则以他“鹿乡约”的人格面具换得... 《白鹿原》中的白嘉轩是一个代表传统伦理道德的符号性形象,鹿子霖是一个代表着中国近现代交接点上市侩实用主义的符号性形象;白嘉轩以他“神像”一样的君子型人格面具换得世代族长的德高望重,鹿子霖则以他“鹿乡约”的人格面具换得人前风光人后风流。但在本质上,二人都是人格面具膨胀的牺牲品,他们的形象象征了历史进程中个体生命的悲剧历程,具有个体人类学的符号象征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白嘉轩 鹿子霖 人格面具 膨胀 文化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秘史”的展示——《白鹿原》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绍信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1期98-100,共3页
“民族秘史”的展示——《白鹿原》解读刘绍信《白鹿原》问世之际,曾引起当代文坛一时轰动,批评家操刀执笔,见解纷纭,莫衷一是。但无论怎样,小说所展示的文化生活及思想艺术情趣,已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清晰的印迹。“小说被认为是... “民族秘史”的展示——《白鹿原》解读刘绍信《白鹿原》问世之际,曾引起当代文坛一时轰动,批评家操刀执笔,见解纷纭,莫衷一是。但无论怎样,小说所展示的文化生活及思想艺术情趣,已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清晰的印迹。“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陈忠实以巴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民族秘史 鹿子霖 白嘉轩 宗法观念 白孝文 宗法家族 小说 作者意图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扭曲——浅谈《白鹿原》的文化蕴含
5
作者 周礼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6期85-86,共2页
本文对《白鹿原》中所蕴含文化作一剖析,着重从畸态性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美好人性被扭曲的阴惨情境,从而提出现代化进程中人性重建的重要性。
关键词 白鹿原 白嘉轩 人性 陈忠实 文化蕴含 白孝文 黑娃 鹿子霖 扭曲 封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鹿原》论
6
作者 张毓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学的喧嚣与噪动终归平静,它以一批具有广度与深度的作品问世为标志。《白鹿原》这样洋洋50万言的长篇巨制,其时间跨度起于辛亥革命的历史烟云。
关键词 《白鹿原》 白嘉轩 现实主义 白孝文 鹿子霖 田小娥 陈忠实 性意识 辛亥革命 经典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历史长歌的全新演绎
7
作者 郭梅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第4期51-53,共3页
生活中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发人深省的好故事。《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的白鹿村为缩影,主要以白鹿两大家族上下三代的恩怨情仇为故事主线,展现了由清末至20世纪中期,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陈忠实老先生笔下的《白鹿原》自九七年获... 生活中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发人深省的好故事。《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的白鹿村为缩影,主要以白鹿两大家族上下三代的恩怨情仇为故事主线,展现了由清末至20世纪中期,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陈忠实老先生笔下的《白鹿原》自九七年获得茅盾文学奖以来,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饱受社会各界文人墨客的好评,并以电影、舞蹈、话剧、秦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广大观众。今年四月电视剧版《白鹿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嘉轩 《白鹿原》 鹿子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鹿原》:一部幻灭的文本
8
作者 丁少伦 《百家评论》 2014年第1期16-37,共22页
《白鹿原》问世至今已二十年有余了。她那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凝重、肃穆而同时交织着温厚和恐惧的宗法礼仪和制度,她那从这种制度中或摆脱或挣脱或逃脱的一个个鲜活而命运独特的年轻的生命,她那在各种势力的政治角逐和较量中不难窥见的政... 《白鹿原》问世至今已二十年有余了。她那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凝重、肃穆而同时交织着温厚和恐惧的宗法礼仪和制度,她那从这种制度中或摆脱或挣脱或逃脱的一个个鲜活而命运独特的年轻的生命,她那在各种势力的政治角逐和较量中不难窥见的政治品格和文化理想,无疑都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警醒。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嘉轩 族长 田小娥 白鹿原 黑娃 白孝文 鹿子霖 《白鹿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生存方式的流失与重建──论《白鹿原》与文化化意蕴
9
作者 梅向东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3-47,共5页
民族生存方式的流失与重建──论《白鹿原》与文化化意蕴梅向东《白鹿原》主要是在行为主体的三种存在状态和生存走向上展开的。一是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家族生存模式,它建立在牢固的血缘关系基础上,家族成为最古老也最具民族特征的生存... 民族生存方式的流失与重建──论《白鹿原》与文化化意蕴梅向东《白鹿原》主要是在行为主体的三种存在状态和生存走向上展开的。一是以白嘉轩为代表的家族生存模式,它建立在牢固的血缘关系基础上,家族成为最古老也最具民族特征的生存本体,这种生存模式即为古老的伦理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方式 白嘉轩 《白鹿原》 伦理实践 文化化 鹿子霖 生存模式 生存状态 价值追问 传统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白鹿原》中具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
10
作者 孙宇迪 《成才之路》 2008年第8期34-34,共1页
在传统宗法家族制度占上风的年代,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会因为惧怕而唯唯诺诺地生活在家族制度的阴影下,任由它无情地剥削和压迫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存质量,直到生老病死。
关键词 家族制度 白鹿原 宗法家族制 人物形象 白灵 反抗者 生存质量 黑娃 传统 鹿子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鹿原”:一个神秘的世界
11
作者 张林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48-50,29,共4页
“白鹿原”:一个神秘的世界张林生当各种新潮小说相继拥向当代文坛,让人目不暇顾跟踪不及时,出人意料,年逾五十的老作家陈忠实,为我们捧出了一部沉甸甸的《白鹿原》。《白鹿原》似一曲质朴的歌谣,吟唱着土里土气的民族的声音、《... “白鹿原”:一个神秘的世界张林生当各种新潮小说相继拥向当代文坛,让人目不暇顾跟踪不及时,出人意料,年逾五十的老作家陈忠实,为我们捧出了一部沉甸甸的《白鹿原》。《白鹿原》似一曲质朴的歌谣,吟唱着土里土气的民族的声音、《白鹿原》似一幅乡间的水墨画,勾勒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白嘉轩 民俗文化 民族文化 文化精神 民族性格 精灵 民族精神 鹿子霖 《百年孤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