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复合诱变选育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文 董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47-153,共7页
采用复合诱变的方式提高乳酸菌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能力,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食品打下基础。以植物乳杆菌M-6作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紫外、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确定紫外照射最佳时间为240 s,氯... 采用复合诱变的方式提高乳酸菌发酵鹰嘴豆乳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能力,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食品打下基础。以植物乳杆菌M-6作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紫外、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确定紫外照射最佳时间为240 s,氯化锂最佳质量分数为1.25%。采用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平板法、纸层析法、berthelot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突变株的产GABA特性进行检测,筛选到21株GABA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菌株,其中紫外-氯化锂诱变所得突变株UL-4产量最高,在MRSG培养基(含1%MSG)和鹰嘴豆乳(含0.2%MSG)里的产量分别为899.27 mg/L和369.53 mg/L,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64.25%和30.46%,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乳 乳酸菌 Γ-氨基丁酸 复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鹰嘴豆乳制备条件优化
2
作者 瞿恒贤 李启明 +4 位作者 黄玉军 陈霞 印伯星 顾瑞霞 陈大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5-129,135,共6页
本文以鹰嘴豆为原料,以蛋白质得率及蛋白质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浸泡与制浆条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优化酶解时间,最后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复配稳定剂,优化鹰嘴豆乳的稳定性,得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 本文以鹰嘴豆为原料,以蛋白质得率及蛋白质含量为指标优化其浸泡与制浆条件,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优化酶解时间,最后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复配稳定剂,优化鹰嘴豆乳的稳定性,得到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鹰嘴豆乳。研究发现,鹰嘴豆粉浸泡时间为7h,料水比为1∶10(g/mL)时,蛋白质得率较高,为97.89%,且鹰嘴豆乳的蛋白质含量为2.01%;鹰嘴豆乳在80℃糊化40 min,采用高温α-淀粉酶(终浓度7kU/kg)95℃液化40 min,糖化酶(终浓度200k U/kg)60℃糖化6h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强,为78.08%;添加0.1%卡拉胶,0.08%瓜尔豆胶、0.08%黄原胶后,鹰嘴豆乳的稳定性最佳,此时鹰嘴豆乳的离心沉淀率为18.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乳 制备条件 蛋白质含量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鹰嘴豆牛奶混合乳干酪的乳酸菌筛选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华 周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5-40,共6页
以鹰嘴豆和牛奶为原料,通过测定发酵混合乳的粘度、酸度、p H4.6的可溶性氮,采用混合赋权法,对7株乳酸菌(LS、LM、LP、LC、LB、SL、ST)的发酵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另外,根据乳酸菌的凝乳情况和乳清混浊度的测定结果,优选LB和LC作为混合型... 以鹰嘴豆和牛奶为原料,通过测定发酵混合乳的粘度、酸度、p H4.6的可溶性氮,采用混合赋权法,对7株乳酸菌(LS、LM、LP、LC、LB、SL、ST)的发酵性能进行统计分析。另外,根据乳酸菌的凝乳情况和乳清混浊度的测定结果,优选LB和LC作为混合型干酪生产的乳酸菌发酵菌株。优选出的LB和LC生长情况显示,两株菌共同培养的生长量和产酸量都高于单株菌培养,两株菌有很好的互生作用,可以复合使用作为鹰嘴豆干酪的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乳牛乳混合型干酪 乳酸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 王陶 +1 位作者 董玉玮 李同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73-178,共6页
采用植物乳杆菌UL-4发酵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鹰嘴豆乳,并通过检测此菌株的耐酸、耐胆盐、抑菌、表面特性、降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能力评价其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发酵鹰嘴豆乳48 h后,活菌数为7.81(lg(... 采用植物乳杆菌UL-4发酵生产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鹰嘴豆乳,并通过检测此菌株的耐酸、耐胆盐、抑菌、表面特性、降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能力评价其益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发酵鹰嘴豆乳48 h后,活菌数为7.81(lg(CFU/mL)),GABA产量为371.14 mg/L。pH值为2、3、4时,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46.67%、91.81%、174.21%;在质量分数为0.03%、0.15%和0.3%胆盐中的存活率分别为382.83%、91.81%、56.28%,显示出良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菌株的表面凝集性和疏水性分别为52.49%和61.50%,在肠道具备一定的黏附和定植能力;菌株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40、15.77、13.36 mm;菌株具备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降解率分别为73.23%和19.11%。植物乳杆菌UL-4能够发酵鹰嘴豆乳产GABA,又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Γ-氨基丁酸 鹰嘴豆乳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