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鸽副粘病毒病诊断及防制
1
作者 亢文华 郝俊峰 +2 位作者 陈鹏举 苏新合 王聪志 《河南畜牧兽医》 2001年第9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鸽副粘病毒 灭活 禽脑脊髓炎 雏鸡流行性震颤病 油苗 巴氏杆菌 副伤寒 肌胃 防制措施 神经症状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PPMV-I)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润德 王玉娥 +2 位作者 安锡忠 高轩 李潭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PPMV-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游洪 王林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本文就鸽 I型副粘病毒病的国内外发生历史、流行特点、病原特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免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整理 。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 免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ZQ98-1株F基因全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谢青梅 曹永长 毕英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55-357,共3页
本研究报道了PMV_1/鸽 /肇庆 /1/1998株 (ZQ98_1株 )F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 1712bp ,编码由5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F0多肽。F0蛋白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K_R_Q_K_R_F117,F0蛋白中有 3个与病毒融合相关的重要抗原位... 本研究报道了PMV_1/鸽 /肇庆 /1/1998株 (ZQ98_1株 )F基因的全序列。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 1712bp ,编码由5 5 3个氨基酸组成的F0多肽。F0蛋白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 K_R_Q_K_R_F117,F0蛋白中有 3个与病毒融合相关的重要抗原位点和 6个糖基化位点。经比较 ,鸽Ⅰ型副粘病毒ZQ98_1株和PMV_1/Pigeon/England/116 8/84(116 8/84)株、Warwick株及Ulster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5 %、90 %和 89% ,氨基酸的变异率分别为 5 .4%、6 .2 %及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的RT-PCR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陈芳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0-462,共3页
对 3个中国广东的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 (P4、P5和P7)基因组RNA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 (RT_PCR)扩增了F基因 75 %的基因区域 ( 3 4 3~ 1673nt)。其中毒株P4和P7准确扩增出预期大小明亮的DNA片段 ,而P5扩增出片段很淡 ,用该RT_PCR产物... 对 3个中国广东的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 (P4、P5和P7)基因组RNA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 (RT_PCR)扩增了F基因 75 %的基因区域 ( 3 4 3~ 1673nt)。其中毒株P4和P7准确扩增出预期大小明亮的DNA片段 ,而P5扩增出片段很淡 ,用该RT_PCR产物作模板以相同引物再作PCR ,结果可以扩增出大小与预期一致的明亮条带。此方法可快速检测鸽I型副粘病毒(PPMV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PPMV-1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F基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祥 孙静 +6 位作者 智敏 杨晓宇 付恬 吕欣孺 马沛然 杨思远 柴洪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0-444,共5页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 东北某动物园鸽群发生异常死亡,采集病死鸽脏器,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尿囊液呈Ⅰ型副粘病毒核酸阳性。通过对F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BS0904裂解位点基序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F基因与疫苗株LaS ota、B1、Clone 30、VG/GA、V-4、Mukteswar及经典强毒株F48E9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仅为84. 2%—85. 8%;而与2011—2013年在中国多个地区鸽中所分离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则高达98. 8%—99. 9%,并且在遗传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属于ClassⅡ,基因型为Ⅵb-EU/re。该基因型毒株在中国鸽群中有较长时间、较大范围的流行传播,且与疫苗株遗传进化关系较远,说明疫苗株不能对鸽群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因此为了更好地对鸽群进行Ⅰ型副粘病毒的有效防控,需要针对Ⅵb基因型研发新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F基因 Ⅵb基因型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被引量:1
7
作者 游洪 王林川 陈芳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致病性 防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F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9,共4页
本研究采用RT_PCR方法成功地获得了 3个鸽I型副粘病毒广东分离株 (P4、P5和P7的F基因片段。经测序表明 ,基因片段长度均为 12 90bp ;经序列分析发现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同源性最高 ,达到 99 4 % ;而毒P5、P7与LaSota和C30... 本研究采用RT_PCR方法成功地获得了 3个鸽I型副粘病毒广东分离株 (P4、P5和P7的F基因片段。经测序表明 ,基因片段长度均为 12 90bp ;经序列分析发现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同源性最高 ,达到 99 4 % ;而毒P5、P7与LaSota和C30的同源性相对较低 ,为 83%。从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可看出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而毒株P5、P7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副粘病毒(PPMV-1) RT-PCR F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Ⅱ型副粘病毒病蜂胶疫苗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鹏 王家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4期53-54,共2页
针对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研制了蜂胶佐剂疫苗,并对该疫苗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对鸽十分安全,每鸽最佳肌肉注射剂量为0.5 m l,7 d后便能抵抗强毒攻击,免疫保护期在6个月以上,疫苗在室温或4℃条件下保存12个... 针对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研制了蜂胶佐剂疫苗,并对该疫苗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对鸽十分安全,每鸽最佳肌肉注射剂量为0.5 m l,7 d后便能抵抗强毒攻击,免疫保护期在6个月以上,疫苗在室温或4℃条件下保存12个月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蜂胶疫苗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病原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永新 刘思伽 《家禽科学》 2005年第10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病原特性 交叉反应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思伽 邹永新 蔡弋 《畜禽业》 2008年第6期90-90,共1页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感染引起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以病鸽出现拉稀、扭头为特征症状。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防治 急性传染病 新城疫 病毒感染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12
作者 徐天刚 池振明 +1 位作者 刘华雷 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1,共3页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 2005年在山东地区部分肉鸽养殖场出现鸽子大量死亡现象,从死亡鸽中分离到三株鸽Ⅰ型副粘病毒(SD05027,SD05028,SD05029),其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69h,69.6h,81.6h;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31,1.43,1.48,证明此次分离的三株病毒株均属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应用RT-PCR技术对F基因重要功能区片段扩增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F蛋白裂解位点处的序列(112R/K-R-Q-K-R-117F)与新城疫强毒在这一区域的序列相符。与多株已报道的NDV参考株相应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基因进化树分析,将其鉴定为基因VI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鸽I型副粘病毒病诊断与防治
13
作者 杨惠萍 许大新 陈培龙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病原回归及血清学试验 ,结果表明 ,除鸽I型副粘病毒感染外 ,还伴有沙门氏菌感染。针对这一新的流行特点 ,利用鸽I型副粘病油乳剂灭活疫苗加丁胺卡那霉素抗菌药物和多种微量维生素的综...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病毒分离、病原回归及血清学试验 ,结果表明 ,除鸽I型副粘病毒感染外 ,还伴有沙门氏菌感染。针对这一新的流行特点 ,利用鸽I型副粘病油乳剂灭活疫苗加丁胺卡那霉素抗菌药物和多种微量维生素的综合防治措施 ,能防治当前流行性鸽I型副粘病毒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诊断 防治 症状 病理变化 油乳剂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14
作者 方忠意 崔保安 陈红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实验室诊断 防治 流行病学调查 神经症状 病理剖检 病毒感染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灭活苗的免疫保护活性的检测
15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9 位作者 何建伦 李艺华 王庆 黄爱芳 梁荣赞 蔡耀明 赖宝禄 谭伟华 史万华 王忠满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灭活苗 免疫保护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 粮油食品 广州市 HI试验 实验室免疫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薛健 贺泂杰 杨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第7期59-61,共3页
将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亚克隆到p GEX-4T-1载体中,并用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菌诱导表达。以纯化的F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鸽Ⅰ型副粘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方阵法确定了间接ELISA检测的最佳条件:抗原1∶128稀释即抗原包被量为0.6μg... 将鸽Ⅰ型副粘病毒F基因亚克隆到p GEX-4T-1载体中,并用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菌诱导表达。以纯化的F蛋白为诊断抗原,建立鸽Ⅰ型副粘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用方阵法确定了间接ELISA检测的最佳条件:抗原1∶128稀释即抗原包被量为0.6μg/孔,血清1∶400稀释,与一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0 min,与酶标二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0 min,底物显色的最佳作用时间为15 min。用该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35份阳性血清和12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达到97%以上,阴性符号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F基因 原核表达 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
17
作者 汤国辉 《中国农村科技》 2002年第2期35-35,共1页
近来,养鸽业发展很快,随之而来鸽病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尤其是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危害最为严重,不少鸽场感染本病,损失惨重。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以腹泻和脊髓炎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研究概况
18
作者 凌育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5期2-4,共3页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新城疫,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报道,8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鸽病。据查阅近十多年来国内有关鸽病的文献资料423篇,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鸽病毒性传染病是各类鸽病中发生频率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一类...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新城疫,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报道,80年代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鸽病。据查阅近十多年来国内有关鸽病的文献资料423篇,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鸽病毒性传染病是各类鸽病中发生频率最多、危害性最大的一类传染病,占查阅文献的40.19%(170/423),而国内在8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的鸽禽Ⅰ型副粘病毒病,逐年都有上升的趋势,现已广泛流行于国内各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粘病毒 研究概况 灭活疫苗 鸡新城疫 分离毒株 禽I型副粘病毒 临诊症状 副粘病毒 致病指数 新城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免疫胶体金诊断试剂条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登基 郭慧琳 +4 位作者 杨明 贺奋义 高静 孟林明 王世泰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6年第6期90-92,共3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颗粒,胶体金用抗PPMV-1 F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并纯化,包被在玻璃纤维膜上,另外将纯化抗PPMV-1 F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的二抗包被在N...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颗粒,胶体金用抗PPMV-1 F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并纯化,包被在玻璃纤维膜上,另外将纯化抗PPMV-1 F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的二抗包被在NC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成PPMV-1快速检测条。通过对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减蛋综合征、鸡马立克、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羊痘、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几种样品用试纸条进行灵敏性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试剂条只能与新城疫发生交叉反应,而与上述其他样品不发生交叉反应,该试纸条的特异性强,灵敏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胶体金 诊断试纸条 特异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制
20
作者 李开琼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8期45-45,共1页
1流行病学 导致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病原为鸽Ⅰ型副粘病毒,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相似,故又称鸽新城疫,俗称鸽瘟。该病潜伏期较长,其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本病各龄鸽均易感,以乳鸽敏感性最高,病鸽以腹泻和出现脊髓炎... 1流行病学 导致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病原为鸽Ⅰ型副粘病毒,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相似,故又称鸽新城疫,俗称鸽瘟。该病潜伏期较长,其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本病各龄鸽均易感,以乳鸽敏感性最高,病鸽以腹泻和出现脊髓炎为特征。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防制 流行病学 鸡新城疫 病理变化 临床症状 新城疫 接触传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