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口杭州湾鸻形目鸟类群落季节变化和生境选择
被引量:47
- 1
-
-
作者
葛振鸣
王天厚
施文彧
周晓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7,共8页
-
基金
上海科委重大课题资助项目(05DZ12005
04DZ19303
+1 种基金
05DZ22328)
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在长江口南岸杭州湾北岸滨海滩涂进行了鸻形目鸟类的资源调查,以及鸟类栖息地选择模式分析,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共统计到鸟类25种,春季优势种为大缤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尖尾缤鹬(Calidris alpine)和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夏季为环颈(Charadrius alexandrinus)、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和蒙古沙(Charadrius mongolus),秋季为环颈、红颈滨鹬和青脚鹬,冬季为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环颈和泽鹬(Tringa stagnatilis),鸟类总体数量呈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海堤外(自然滩涂)和堤内(人工湿地)鸟类种数四季大致相等,但鸟类平均密度季节差异显著。通过对样点内鸟类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分析,初步总结出堤外滩宽和光滩宽是影响鸟类栖息的最关键因子,海三棱草(Scirpus× mariquete)覆盖比例和潮上坪宽度的影响程度次之。堤内浅水塘比例和裸地比例是影响形目鸟类分布的关键因子,海三棱草覆盖比例也起正向作用。而人类干扰大、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l)密植和高水位的区域不利于鸟类利用。
-
关键词
鸻形目鸟类
季节变化
多元分析
生境选择
-
Keywords
shorebirds
seasonal change
multi-analysis
habitat selection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九段沙湿地鸻形目鸟类迁徙季节环境容纳量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葛振鸣
周晓
施文彧
王天厚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6,共7页
-
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资助项目(04DZ19303
05DZ12005
+1 种基金
06DZ12303)
国家"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根据对九段沙湿地2005年春、秋季食物资源调查来计算迁徙期鸻形目鸟类的环境容纳量。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春季食物总量为4541.20kgAFDW(去灰分干重),秋季为2279.64kgAFDW,按鸻形目鸟类有效栖息生境计算,春季鸟类可利用食物资源量为3429.03kgAFDW,秋季为1700.92kgAFDW。通过鸟类体型类群分类(根据去脂净重、基础代谢率和体长)和能量消耗模型可以得出,九段沙湿地迁徙季节总食物量理论上可维持的鸻形目鸟类最大数量约为春季350万只,秋季175万只。按有效生境计算,春季约为260万只,秋季约为130万只。考虑到食物取入率的影响,九段沙湿地实际可容纳约13~26万只鸟类。根据地理信息分析可知,高潮位期有效栖息地的缺乏可能是限制鸟类数量达到估计上限的主要原因,建议在不危害保护区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开辟一些隐蔽性强的裸地和浅水塘,以提高鸻形目鸟类对九段沙湿地资源的利用率。
-
关键词
九段沙湿地
鸻形目鸟类
迁徙季节
环境容纳量
-
Keywords
Jiuduansha
shorebirds
migratory seasons
carrying capacity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北戴河地区鸻形目鸟类觅食生境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倪永明
李湘涛
-
机构
北京自然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31-1737,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生境破坏是目前野生动物保护面临主要问题,加强生境恢复与重建对保护珍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将3S技术运用到北戴河地区鸻形目鸟类觅食生境评价中,分析了近20a(1987~2006年)北戴河地区鸻形目鸟类觅食生境的动态变化,结果:鸻形目鸟类最适宜觅食生境和适宜觅食生境分布面积在1993年最大;觅食生境变化以1993年为分水岭;最适宜觅食生境和适宜生分布面积呈下降趋势(倒U形分布),不适宜觅食生境分布面积呈增加趋势(U形分布)。北戴河地区鸻形目鸟类觅食生境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增加。
-
关键词
北戴河
鸻形目鸟类
觅食生境适宜性评价
-
Keywords
Beidaihe
plover bird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foraging habitat
-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曲阜河滨两种鸻形目鸟类觅食行为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4
- 4
-
-
作者
王增礼
张伟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山东省昌乐一中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86-1587,1590,共3页
-
文摘
以曲阜的南沙河(沂河曲阜段)和北沙河(泗河曲阜段)两地作为对青脚鹬(C.temminck)和金斑鸻(P.dominica)2种鸻形目鸟类的观察研究基地,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人为干扰实验法对2种鸟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青脚鹬和金斑鸻主要在河岸浅水和滩涂中觅食,金斑鸻更喜沙质基底。其食物主要为小鱼、小虾、蚯蚓、蝌蚪以及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2种鸻形目鸟类的取食频率和惊飞距离等参数在无人干扰和不同的干扰级别下都存在着显著差异,而且滨鸟觅食区的人为活动已经严重影响到以上2种鸟的觅食行为。
-
关键词
鸻形目鸟类
青脚鹬
金斑鸻
觅食行为
人为干扰
惊飞距离
-
Keywords
Charadriiformes
C. temminck
P. dominic
Foraging behavior
Human disturbance
Flush distance
-
分类号
X17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