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鸭腺病毒3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曹秀芸 刘吉文 +3 位作者 汤智辉 郑紫怡 闫丽萍 宋素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50-2061,共12页
从现地分离一株3型鸭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3,DAdV-3)并命名为DAdV-3 YN株,分析该毒株的基因特征与致病特性,本研究选用LMH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与纯化,并对YN株的hexon、penton base、fiber1和fiber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通过腿部肌肉注射... 从现地分离一株3型鸭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3,DAdV-3)并命名为DAdV-3 YN株,分析该毒株的基因特征与致病特性,本研究选用LMH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与纯化,并对YN株的hexon、penton base、fiber1和fiber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通过腿部肌肉注射病毒感染7日龄番鸭,观察番鸭精神状态,记录体重变化、脏器剖检特征、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脏器载毒量、泄殖腔拭子排毒量以及血清生化等数据,同时测定法氏囊与脾内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以探究YN株对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番鸭感染YN株后体重增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P<0.0001);体内各脏器均出现不同程度病变,攻毒组鸭的肝组织与肾组织脏器系数均大于对照组且在攻毒后第7天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组番鸭血清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01);同时,法氏囊与脾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1;P<0.001)。以上结果提示,YN株感染7日龄番鸭后,可以导致肝和肾等脏器损伤,同时可以诱导法氏囊与脾内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番鸭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基因特征 致病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细小病毒和鸭3型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瑞 陈长福 +7 位作者 刘荣昌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万春和 傅秋玲 黄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26,共7页
广东省湛江市某鸭场饲养的15日龄番鸭发病,病鸭主要表现张口呼吸、腹泻等症状,病死率达40%左右。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PCR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该群病死鸭中同... 广东省湛江市某鸭场饲养的15日龄番鸭发病,病鸭主要表现张口呼吸、腹泻等症状,病死率达40%左右。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PCR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该群病死鸭中同时分离到1株番鸭细小病毒(MDPV)与1株鸭3型腺病毒(DAdV-3),分别命名为MDPV GDZJ1901株和DAdV-3 GDZJ201901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MDPV GDZJ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5067 bp,G+C含量为45.69%,与MDPV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8.1%~99.51%,其中与MDPV分离株M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51%;对其进行遗传重组分析发现,GDZJ1901以经典MDPV YY株为骨架,在P9启动子和VP3区域经历重组。DAdV-3 GDZJ20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43860 bp,含27个开放阅读框(ORF)。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显示,GDZJ201901株与已报道的DAdV-3同源性最高,为99.89%~99.91%,且含有2个fiber基因,符合DAdV-3基因组特征。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新分离的MDPV和DAdV-3毒株对3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28.6%和21.4%。结果表明,从同一群发病雏鸭中同时分离到MDPV和DAdV-3野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3腺病毒 全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