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究——Ⅰ.弱毒疫苗的培育及实验室试验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卫红 郭玉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6-72,共7页
水试验通过将鸭肝炎病毒(DNV)在鸡胚传代,培育出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并对该苗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试验表明,BAU-1对雏鸭安全无毒性,稳定性好,在敏感鸭体内连传5代无毒力返... 水试验通过将鸭肝炎病毒(DNV)在鸡胚传代,培育出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DVH)弱毒疫苗——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并对该苗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试验表明,BAU-1对雏鸭安全无毒性,稳定性好,在敏感鸭体内连传5代无毒力返强现象。经测定,BAU-1的免疫剂量为5×10^(9·4)ELD50/只(皮下免疫)。通过对免疫雏鸭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测定,证实该BAU-1疫苗对雏鸭的免疫保护期在6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毒性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雏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究——Ⅱ.弱毒苗的免疫途径和野外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卫红 郭玉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6-251,共6页
本试验对雏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的三种免疫途径进行比较,证实雏鸭皮下免疫一次,饮水或气雾免疫两次,免疫效果最好。通过对免疫雏鸭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测定,表明皮下和饮水这两种免疫途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 本试验对雏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的三种免疫途径进行比较,证实雏鸭皮下免疫一次,饮水或气雾免疫两次,免疫效果最好。通过对免疫雏鸭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测定,表明皮下和饮水这两种免疫途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对近100万只雏鸭进行的野外试验表明,该BAU-1疫苗在DVH严重流行的鸭场,能有效地控制DVH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肝炎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在怀孕母牛中垂直传播能力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艳永 田赵勇 +2 位作者 徐瑞 陈宁 文世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怀孕母牛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后检测胎牛组织中是否存在疫苗病毒,以评价该疫苗的垂直传播能力。试验将16头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和抗体阴性,怀孕... 本研究通过对怀孕母牛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后检测胎牛组织中是否存在疫苗病毒,以评价该疫苗的垂直传播能力。试验将16头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和抗体阴性,怀孕60~90 d的母牛随机分成2组,第1组6母牛肌肉注射2.0 mL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另外2头牛不做任何接种作为哨兵牛同群饲养。第2组6母牛肌肉注射2.0 mL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另外2头牛不做任何接种作为哨兵牛同群饲养。母牛免疫后血清抗体转阳,BVDV抗体明显升高。免疫后第56 d剖取免疫牛的胎牛,采集胎牛脑、胸腺、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用病毒分离方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果显示,所有怀孕母牛在整个试验期内无任何临床症状,也无流产现象。试验结束时胎牛发育良好,且未在胎牛的脑、胸腺、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中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怀孕母牛和胎牛都是安全的,无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缺失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艳永 杨德洪 +1 位作者 徐瑞 陈宁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 本试验旨在评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4~6月龄犊牛的安全性。12头4~6月龄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分别肌肉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疫苗稀释液,2 mL/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所有试验用牛无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发热和临床症状,也不引起白细胞水平的下降;仅1头牛在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疫苗后第7 d检测到病毒血症和鼻腔排毒,在其他时间点均为阴性。所有犊牛均无大体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弱毒疫苗对4~6月龄的犊牛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缺失疫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涛 马秀丽 《家禽科学》 2008年第3期39-40,共2页
本试验从山东地区分离的多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毒株CL,将其在SPF鸡胚中盲传致弱后制备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检验、保存期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20℃条件下可保存6... 本试验从山东地区分离的多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毒株CL,将其在SPF鸡胚中盲传致弱后制备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检验、保存期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鸭肝炎弱毒疫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20℃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以上;接种后抗体产生快,3d便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7d时抗体中和效价为26.3,一次免疫抗体可维持6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Ⅰ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弱毒疫苗株培育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敬良 张国中 +7 位作者 黄瑜 苏文良 胡薛英 韩博 何伟勇 张大丙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4,共4页
近年来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引起的小鸭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肉鸭养殖业。本研究采用鸭胚连续传代对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分离株进行致弱,通过检测不同代次的鸭胚组织毒的毒力、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发现该病毒在鸭胚中连... 近年来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引起的小鸭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肉鸭养殖业。本研究采用鸭胚连续传代对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分离株进行致弱,通过检测不同代次的鸭胚组织毒的毒力、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发现该病毒在鸭胚中连续传代至第53代以后对雏鸭无致病性,在雏鸭体内连续继代不出现毒力返强。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5×105.9ELD50的第54代病毒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1日龄雏鸭免疫后4 d对强毒感染的保护指数为81.4%,免疫后6天的保护指数为100%。3日龄雏鸭免疫后5 d攻毒保护率为100%。1日龄雏鸭免疫后1周,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为10-3.29,至第4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试验结果表明,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株第54代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毒力稳定,雏鸭接种后诱导产生的免疫力完全可以保护小鸭渡过鸭肝炎易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病毒 血清型3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鸭肝炎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献进 张大丙 +1 位作者 曲丰发 丁春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8,共3页
将一株Ⅳ型鸭肝炎病毒(DHV)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Ⅳ型鸭肝炎病毒63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E63。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2.5×10^5.12个ELD50/只。用E63免疫1日龄雏鸭,7日龄时即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 将一株Ⅳ型鸭肝炎病毒(DHV)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Ⅳ型鸭肝炎病毒63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E63。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2.5×10^5.12个ELD50/只。用E63免疫1日龄雏鸭,7日龄时即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此后中和抗体效价有所下降,但可持续至4周龄。疫苗在-20℃保存3~6个月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Ⅳ型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病毒研究
8
作者 吴志达 谢秀英 +1 位作者 胡建华 金佩芳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7-18,共2页
鸭肝炎(Duck hepatitis)的病原体,1950年由 Levine 和 Fabricant 在美国首先用鸡胚接种分离出来,它属于微病毒科的 RNA 肠病毒,称之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简称 DHV)。此病毒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可引起90%以上发病死亡率;超... 鸭肝炎(Duck hepatitis)的病原体,1950年由 Levine 和 Fabricant 在美国首先用鸡胚接种分离出来,它属于微病毒科的 RNA 肠病毒,称之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简称 DHV)。此病毒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可引起90%以上发病死亡率;超过4周龄以上鸭很少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疫苗 DHV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 DVH-FC_(34)弱毒株对雏鸭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建芳 张知良 丁铲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0年第6期5-7,共3页
鸭病毒性旰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病,其特征是肝脏受到损害,主要危害四周龄之内的雏鸭,死亡率最高的可达90%以上。为有效地防制本病,我们用荷兰 DVH F_(17)毒株作为原代毒,培育了一株鸡胚化的弱毒株,它既能用于种母鸭... 鸭病毒性旰炎(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病,其特征是肝脏受到损害,主要危害四周龄之内的雏鸭,死亡率最高的可达90%以上。为有效地防制本病,我们用荷兰 DVH F_(17)毒株作为原代毒,培育了一株鸡胚化的弱毒株,它既能用于种母鸭,又能用于1~3日龄的雏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毒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CH60株)的生产工艺参数
10
作者 李淑红 葛俊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12期11-12,共2页
鸭肝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目前,我国只发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CH60株)可用于预防I型鸭肝炎。根据制苗用毒液的制备工艺环节中,不同的鸡胚接种日龄、毒种不同的稀释倍数对鸡胚... 鸭肝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目前,我国只发现鸭病毒性肝炎病毒I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活疫苗(CH60株)可用于预防I型鸭肝炎。根据制苗用毒液的制备工艺环节中,不同的鸡胚接种日龄、毒种不同的稀释倍数对鸡胚死亡的高峰时间、每胚的平均收获单产结果都不同。目前存在鸡胚的死亡时间靠前,收率低等问题,为了得到更稳定的产品质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疫苗的生产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疫苗(CH60株) 鸡胚接种日龄 种稀释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兴株Ⅰ型鸭病毒性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温纳相 周全 +5 位作者 黎敏 宋永峰 周丽 高恒 管凤霞 宋延华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9-10,共2页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 本试验从广东新兴地区分离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毒株中筛选出免疫原性优良SS毒株,用鸡胚传代培育出Ⅰ型鸭肝炎病毒79代鸡胚化弱毒疫苗株SS79。按弱毒疫苗规程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该苗对1日龄雏鸭安全无致病性,免疫剂量为10-5.16个EID50/只。接种1日龄雏鸭后第3天可检测到抗体,7d可产生高峰期中和抗体,并可完全保护雏鸭抵抗同型强毒的攻击,1次免疫抗体可维持4周以上。疫苗在-20℃保存6~12个月仍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传代制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
12
作者 程安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5年第11期2-2,共1页
由四川农业大学禽病防治研究中心有关专家主持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现在已基本结束。经安全性、免疫性、稳定性及保存期的测定,成功地获得了可用于生产的“鸭瘟 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该苗目前已经... 由四川农业大学禽病防治研究中心有关专家主持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现在已基本结束。经安全性、免疫性、稳定性及保存期的测定,成功地获得了可用于生产的“鸭瘟 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该苗目前已经在11个省的100余县(市)的天府肉鸭、樱桃谷鸭、四川麻鸭、建昌鸭、天建杂交鸭等共使用1千余万羽份,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二联疫苗 免疫效力 天府肉 四川农业大学 樱桃谷 四川麻 建昌 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
13
作者 史同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12期11-11,共1页
朝鲜学者将一株鸭肝炎病毒(DHV)野毒株经鸡胚连续传代后,培育成一株弱毒苗株。该毒株每传20代检测一次免疫效力,在传至50代时毒株失去致病性。传至70和90代后即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在110、125和140代后其保护能力降低。试验鸡经... 朝鲜学者将一株鸭肝炎病毒(DHV)野毒株经鸡胚连续传代后,培育成一株弱毒苗株。该毒株每传20代检测一次免疫效力,在传至50代时毒株失去致病性。传至70和90代后即可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在110、125和140代后其保护能力降低。试验鸡经口服、肌注、点眼接种该毒株,接种后3—7天即可抵抗强毒攻击,接种10<sup>2.0</sup>ELD50病毒的保护率为6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免疫效力 保护作用 连续传代 保护率 保护能力 尿囊液 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对比试验
14
作者 温纳相 顾节清 +3 位作者 张文文 周全 宋永峰 宋延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8期133-133,共1页
为了解自主研发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简称:自Ⅰ型)免疫效果,将自Ⅰ型与目前使用的上海某公司生产的Ⅰ型鸭病毒性肝弱毒疫苗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接种,通过动物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自Ⅰ... 为了解自主研发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简称:自Ⅰ型)免疫效果,将自Ⅰ型与目前使用的上海某公司生产的Ⅰ型鸭病毒性肝弱毒疫苗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接种,通过动物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评估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自Ⅰ型比对比品对早期野毒感染预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毒性肝炎 疫苗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淑琴 郭利 +3 位作者 王炜 张亭亭 吴永旺 武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1-234,共4页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 TCID50/头,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 TCID50/头,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9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 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3个时间点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和9个月动物均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疫苗 免疫持续期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A_(66)弱毒株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弘年 张小飞 +4 位作者 孙林珍 吴世义 刘庆年 吴本立 朱传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4期361-368,共8页
鸭肝炎病毒I型A_(66)鸡胚化弱毒株,对雏鸭安全、稳定.鸡胚混合毒滴度为10^(7.36-8.09)CELD50/0.1毫升.以1.8万DLD50/0.1毫升的强毒攻击,其半数免疫量为10^(6.16)MID50/0.1毫升;皮下注射的免疫产生期为接种后48小时.免疫持续期测至45天,... 鸭肝炎病毒I型A_(66)鸡胚化弱毒株,对雏鸭安全、稳定.鸡胚混合毒滴度为10^(7.36-8.09)CELD50/0.1毫升.以1.8万DLD50/0.1毫升的强毒攻击,其半数免疫量为10^(6.16)MID50/0.1毫升;皮下注射的免疫产生期为接种后48小时.免疫持续期测至45天,全部保护.用本弱毒苗免疫雏鸭,可预防I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以该弱毒苗高度免疫成年鸭或猪血制备的抗血清,对雏鸭能产生坚强的被动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 疫苗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弱毒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淑琴 郭利 +3 位作者 王伟 张亭亭 吴永旺 武华 《中国奶牛》 2012年第5期29-32,共4页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 为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弱毒活疫苗在免疫牛体内抗体产生及其消长规律,评价弱毒疫苗的保护效力,并确定免疫持续期,本试验对免疫试验牛每头颈部肌肉接种BVDV SM株弱毒疫苗104.5TCID50,监测血清抗体效价,进行免疫持续期的确定。在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分别抽取5头免疫组和5头对照组牛,采用BVDV-JL强毒株进行攻毒试验,每头牛攻毒剂量为6×107.0TCID50/mL。结果显示疫苗免疫后12个月时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仍维持在1∶1048以上。攻毒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时间点进行强毒攻击后,免疫组所有动物白细胞数量都没有下降也没有分离到病毒,而对照组动物白细胞数下降均超过30%,6个月和9个月时动物血清中均能分离到病毒,而12个月对照组动物由于年龄大,没有分离到病毒,因此暂定此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9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疫苗 免疫持续期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小敏 彭启明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毒性肝炎 DHV 肝炎病毒 鸡胚 血清型 发现 出血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犬传染性肝炎(狐狸脑炎)三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19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4,共1页
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腺病毒性犬肝炎(狐狸脑炎),是危害犬科及鼬科动物较严重的传染性疫病,幼兽的发病致死率可达100%.随着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几种疫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注射疫苗是有效防治的关键.
关键词 犬瘟热 细小毒性肠炎 犬传染性肝炎 三联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免疫剂量及次数对鸭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影响
20
作者 茹作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9期73-7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鸭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鸭场也逐渐增多,由于部分鸭养殖场管理不当、养殖技术水平有限、疫苗使用不当等导致鸭容易感染鸭病毒性肝炎;该病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属于高度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没有季节特征,随着鸭的年龄...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鸭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鸭场也逐渐增多,由于部分鸭养殖场管理不当、养殖技术水平有限、疫苗使用不当等导致鸭容易感染鸭病毒性肝炎;该病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属于高度致病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没有季节特征,随着鸭的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主要导致20日龄内的雏鸭死亡,给鸭业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对于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疫苗免疫;对于疫苗的免疫剂量和次数对该病的母源抗体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注射不同剂量和次数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母源抗体 重大经济损失 免疫剂量 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 疫苗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