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遗传和抗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秀丽 黄兵 +6 位作者 李玉峰 于可响 刘存霞 胡峰 亓丽红 宋敏训 艾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2,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保存的25株(2000年~2017年)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和32株(2008年~2017年)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的VP1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以及Genbank中下载的DHAV的VP1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并选取代表... 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保存的25株(2000年~2017年)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和32株(2008年~2017年)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的VP1基因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以及Genbank中下载的DHAV的VP1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关系分析,并选取代表毒株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分析DHAV-1或DHAV-3的遗传和抗原稳定性。结果表明,DHAV-1进化为2个遗传分支,2016年~2017年的分离毒株分布在同一分支上;DHAV-3进化为2个不同的分支,2008年~2017年分离毒株集中在相同分支上,又进一步进化为不同的亚分支;DHAV-1或DHAV-3毒株之间无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DHAV-1或DHAV-3同一血清型之间具有较好的交叉保护,表明同一血清型的DHAV未发生抗原变异。本研究揭示了DHAV-1或DHAV-3的遗传进化特点和相同血清型之间的抗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遗传抗原稳定性 血清中和试验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弱毒疫苗株培育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苏敬良 张国中 +7 位作者 黄瑜 苏文良 胡薛英 韩博 何伟勇 张大丙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4,共4页
近年来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引起的小鸭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肉鸭养殖业。本研究采用鸭胚连续传代对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分离株进行致弱,通过检测不同代次的鸭胚组织毒的毒力、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发现该病毒在鸭胚中连... 近年来鸭甲型肝炎病毒血清3型引起的小鸭肝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肉鸭养殖业。本研究采用鸭胚连续传代对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分离株进行致弱,通过检测不同代次的鸭胚组织毒的毒力、稳定性及免疫原性,结果发现该病毒在鸭胚中连续传代至第53代以后对雏鸭无致病性,在雏鸭体内连续继代不出现毒力返强。雏鸭经颈部皮下接种5×105.9ELD50的第54代病毒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1日龄雏鸭免疫后4 d对强毒感染的保护指数为81.4%,免疫后6天的保护指数为100%。3日龄雏鸭免疫后5 d攻毒保护率为100%。1日龄雏鸭免疫后1周,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为10-3.29,至第4周达到高峰,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试验结果表明,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株第54代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毒力稳定,雏鸭接种后诱导产生的免疫力完全可以保护小鸭渡过鸭肝炎易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血清型3型 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3C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多抗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安平 朱善元 王永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5-207,共3页
以血清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1)SH株3C基因为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方法进行扩增,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重组蛋白并获得成功表达,该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8 ku,能与多聚组氨酸标签单抗... 以血清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1)SH株3C基因为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方法进行扩增,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重组蛋白并获得成功表达,该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38 ku,能与多聚组氨酸标签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将目的蛋白切胶免疫ICR小鼠,制备重组蛋白的多抗血清,经Western-blot分析证明,制备的抗血清能够与DHAV-1感染的SPF鸡胚尿囊液总蛋白发生特异反应。3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可获得成功表达,制备的多抗血清可用于3C蛋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3C基因 原核表达 多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的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秀丽 冯永胜 +7 位作者 郝小静 周围 衣服德 代永联 宋玲玲 谢元超 宋敏训 艾武 《家禽科学》 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2018~2019年分离的11株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和37株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的VP1基因序列,并选取代表毒株与已知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分别分析DHAV-1或DHAV-3的遗传和抗原稳定性。结果表明,DHAV-1进化为两... 本研究测定了实验室2018~2019年分离的11株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和37株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的VP1基因序列,并选取代表毒株与已知阳性血清进行中和试验,分别分析DHAV-1或DHAV-3的遗传和抗原稳定性。结果表明,DHAV-1进化为两个遗传分支,2018~2019年的分离毒株分布在1b分支上,而经典DHAV-1毒株处于不同的1a分支上。DHAV-3进化为两个不同的分支,2018~2019年分离毒株大部分集中在3a分支上,个别毒株分布在3b分支上。DHAV-1或DHAV-3毒株之间均无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DHAV-1或DHAV-3同一血清型之间仍具有较好的交叉保护,表明同一血清型的DHAV尚未发生抗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遗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不同亚型鸭甲型肝炎病毒VP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表位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欣荣 张文立 +7 位作者 马文杰 潘喻 张贺 徐云飞 陈洪岩 夏长友 于海东 王玉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6-422,共7页
为制备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VP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实验经PCR扩增DHAV-1和DHAV-3的VP0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5x中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AL-c5x-DHAV1-VP0和pMAL-c5x-DHAV3-VP0。重组质粒均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 为制备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VP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本实验经PCR扩增DHAV-1和DHAV-3的VP0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MAL-c5x中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MAL-c5x-DHAV1-VP0和pMAL-c5x-DHAV3-VP0。重组质粒均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采用IPTG诱导表达,并经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后,采用SDS-PAGE检测两个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效果。SDS-PAGE结果显示,分别在约70 ku处出现目的条带,且纯化后的条带较单一。表明两种重组VP0蛋白(DHAV-1 rVP0和DHAV-3 rVP0蛋白)均获得了表达,且纯化效果均较好。采用纯化的DHAV-1 VP0和DHAV-3 VP0蛋白交叉免疫BALB/c小鼠4次,并在冲击免疫后3 d收获小鼠脾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采用间接ELISA方法筛选能够稳定分泌DHAV-1 VP0及DHAV-3 VP0蛋白抗体且MBP蛋白抗体为阴性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试剂盒鉴定MAb的亚类。结果显示,获得了针对DHAV-1及DHAV-3 VP0蛋白的MAb 1H10,且其为IgG1亚型,轻链为κ链。将构建的表达DHAV-1及DHAV-3 VP0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以该MAb作为一抗,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结果显示,转染两种重组质粒的细胞均在35 ku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且细胞中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而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无该条带和绿色荧光。表明制备的MAb可以用于western blot和IFA鉴定DHAV-1和DHAV-3 VP0蛋白的表达。通过对VP0基因截短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表位,并对该表位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VP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MAb 1H10识别的线性表位为VP0蛋白的184LRTNTEIDL192,该表位与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分离的DHAV-1及DHAV-3 VP0蛋白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表明该抗原表位在不同DHAV分离株中的保守性很高。本研究为DHAV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具有广谱保护性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株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管飘萍 Enkhbayar Munkhbayar +4 位作者 黄紫贝 陈诗涵 郭鑫 王海燕 刘文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了解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征,对2017—2019年从山东省采集的27份疑似鸭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料采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RT-PCR鉴定,随后对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以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从27份疑似病料中共分离出了22... 为了解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特征,对2017—2019年从山东省采集的27份疑似鸭肝炎病毒感染的病料采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RT-PCR鉴定,随后对分离株的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以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从27份疑似病料中共分离出了22株病毒,8株为鸭甲肝病毒1型(DHAV-1),14株为鸭甲肝病毒3型(DHAV-3);VP1基因序列比对显示:8株DHAV-1与12株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1.7%~98.6%,氨基酸相似性为93.7%~97.5%,分离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7.2%~100%;14株DHAV-3与12株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9.4%~98.9%,氨基酸相似性为92.1%~100%,分离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3.9%~100%,属于Ⅰ型(GⅠ型)。研究结果将为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VP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继练 张焕容 王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48,共6页
旨在研制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基因A型和C型DHAV单独或混合感染防控的需要。采用基因A型和C型DHAV强毒株作为抗原制备单价和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高产蛋鸡,制备了高效价的基... 旨在研制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基因A型和C型DHAV单独或混合感染防控的需要。采用基因A型和C型DHAV强毒株作为抗原制备单价和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高产蛋鸡,制备了高效价的基因A型和C型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卵黄抗体鸭胚中和效价在1∶204与1∶281之间,单价及二价卵黄抗体防治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卵黄抗体防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卵黄抗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抑制基因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增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一丹 陈弟诗 +2 位作者 向华 张焕容 任玉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2-833,共12页
旨在研究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duck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duIFITMs)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3,DHAV-3)感染早期的变化规律,以及duIFITMs对DHAV-3的抑制作用,本研... 旨在研究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duck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duIFITMs)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3,DHAV-3)感染早期的变化规律,以及duIFITMs对DHAV-3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DHAV-3感染早期雏鸭肝中m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Real-time PCR验证duIFITM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别用pEGFP-duIFITM1和duIFITM1-siRNA构建duIFITM1过表达和敲减的鸭胚肝原代细胞(duck embryo liver cell,DELC)模型,通过该模型评价了duIFITM1对DHAV-3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分析及验证结果均表明,DHAV-3感染雏鸭后24和36 h duIFITM1显著上调(P<0.01),IFITM5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用DHAV-3感染duIFITM1过表达和敲减的DELC细胞,与对照组和敲减组相比在过表达细胞中,在48、60 h DHAV-3拷贝数和病毒滴度均明显下降(P<0.01)。此外,经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出211个与抗DHAV-3免疫反应相关分子和74条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经Real-time PCR检测,在攻毒后12和24 h肝中RIG-I和MDA5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在36 h上调到对照组的4.23倍(P<0.01)和3.61倍(P<0.05),这与IFN-α/IFN-β早期表达滞后的趋势也恰好一致。同时,感染早期IRF1和IRF3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本研究首次探明duIFITM1对DHAV-3具有抑制作用,为以此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奠定了基础。对抗病毒感染早期的多个关键免疫分子表达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分析,可为DHAV-3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 鸭甲型肝炎病毒 转录组学 细胞因子 过表达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和鸭圆环病毒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9
作者 于新友 李天芝 +2 位作者 苗立中 谢金文 王文秀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2,共6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NCBI中收录的DHAV-3 VP1和DuCV ca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DHAV-3和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对该...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NCBI中收录的DHAV-3 VP1和DuCV cap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DHAV-3和DuCV的双重荧光定量PCR,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并采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不与其他常见鸭病原发生交叉反应,对DHAV-3和DuCV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8 copies/μL和7.3 copies/μ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从65份临床样品中分别检出DHAV-3和DuCV阳性样品11份和28份,与现有地方标准符合率分别为95.4%和90.8%。研究表明,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DHAV-3和DuC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 圆环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的鉴定及防治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宁扬 陈晓雯 +3 位作者 侯玉凤 宋翔 陈甜甜 谢全喜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80-83,共4页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高致死率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为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al,DHAV)。其特点是肝空泡增多、肝坏死和出血。幼雏鸭感染后的病死率可达95%以上。鸭甲型肝炎病毒可分...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和高致死率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为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al,DHAV)。其特点是肝空泡增多、肝坏死和出血。幼雏鸭感染后的病死率可达95%以上。鸭甲型肝炎病毒可分为DHAV-1、DHAV-2和DHAV-3共3种血清型,其中DHAV-1最广泛且毒性最强。为准确、高效、特异地鉴定DHAV,建立一系列检测方法。目前较为常用的是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对DHAV-1的防治早期多使用灭活苗和弱毒苗,但是并未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近年来,很多研究集中于基因工程疫苗及中药的应用,对于防治DHAV-1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鉴定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防治 基因工程疫苗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江苏新型鸭肝炎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碧华 王凯民 +4 位作者 卢宇 张金秋 吕芳 何家惠 侯继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1436,共6页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相同的症状和病变;3,7,14日龄易感雏鸭的LD50分别为105.5·0.2 m L^-1,105.17·0.2 m L^-1,103.83·0.2 m L^-1;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对酸(p H 3.0)稳定,对热不稳定。进一步进行交叉中和试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抗原性与经典1型DHV差异显著;VP1序列与多株1型DHV的同源性在69.3%-93.3%;从进化关系来看,与韩国株的亲缘性最近。JS株属于我国流行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N-DHV-JS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肝炎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思丞 林晓梅 +4 位作者 王正一 唐华丽 黄俊霖 江婷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致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雏鸭患病[1]。主要侵害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致死率高、传播快的传染性疾病,以肝出血、肿大和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2]。是严...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致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雏鸭患病[1]。主要侵害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致死率高、传播快的传染性疾病,以肝出血、肿大和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2]。是严重危害我国鸭养殖业的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为DHAV-1型与DHAV-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肝炎 急性传染病 传染性疾病 鸭甲型肝炎病毒 致死率 角弓反张 D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鸭、鹅携带四种病毒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洋 王传彬 +7 位作者 霍斯琪 翟新验 辛盛鹏 刘玉良 韩雪 张倩 杨卫铮 顾小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10-1617,共8页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鸭、鹅的病毒携带情况,作者于2014年11月,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的多个表观健康鸭、鹅群中采集样品1 93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鸭瘟病毒(DPV)、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小鹅瘟病毒(GPV)、鸭坦布苏病毒...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鸭、鹅的病毒携带情况,作者于2014年11月,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的多个表观健康鸭、鹅群中采集样品1 93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鸭瘟病毒(DPV)、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小鹅瘟病毒(GPV)、鸭坦布苏病毒(DTMU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TMUV阳性率为1.2%,DPV阳性率为0.3%;其余两种病毒均未检出。结果表明,临床表观健康的鸭、鹅可携带鸭坦布苏病毒和鸭瘟病毒,而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携带的毒株与临床分离的相应致病性毒株相似性较高,提示在水禽疫病传播过程中,表观健康但带毒的动物可能成为疫病传播的风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 小鹅瘟病毒 坦布苏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子也会患肝炎 研究发现北京鸭抗甲肝关键基因
14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20-20,共1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鸭传染性疾病,给养鸭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鸭甲肝病毒基因3型已成为亚洲肉鸭养殖业中流行最广泛的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近日,我国科研人员鉴定出北京鸭抗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关键基因NOD1,这为...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的鸭传染性疾病,给养鸭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鸭甲肝病毒基因3型已成为亚洲肉鸭养殖业中流行最广泛的鸭病毒性肝炎病原体。近日,我国科研人员鉴定出北京鸭抗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关键基因NOD1,这为深入研究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感染的致病机制和抗性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水禽育种与营养科技创新团队完成,研究成果发表在《免疫学前沿(Frontiers in Immu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肝炎 鸭甲型肝炎病毒 抗性育种 北京 甲肝病毒 科研人员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抗DHAV-1致鸭胚肝细胞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伟翔 秦枫 +6 位作者 袁亚梅 卜潇 张力 吴双 林梦舟 吴植 朱善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85-4494,共10页
【目的】探究芒果苷(mangiferin,Man)对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1,DHAV-1)致鸭胚肝细胞(DEHCs)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从14日龄SPF级麻鸭鸭胚肝脏组织分离原代DEHCs,用含不同浓度芒果苷(0、5、10、20、40、80和160... 【目的】探究芒果苷(mangiferin,Man)对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1,DHAV-1)致鸭胚肝细胞(DEHCs)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从14日龄SPF级麻鸭鸭胚肝脏组织分离原代DEHCs,用含不同浓度芒果苷(0、5、10、20、40、80和16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其安全浓度范围;用安全浓度的芒果苷培养DEHCs 12、24和48 h后,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判定芒果苷对DEHCs的毒性作用。将DEHCs分为对照组(Mock)、模型组(Model)、芒果苷组(Man10、Man20和Man40)和利巴韦林组(Rib),每组3个重复,所有组细胞血清饥饿培养12 h后,Mock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Model、Man10、Man20、Man40和Rib组用DHAV-1(MOI=1.0)攻毒2 h后,Model组更换为含10%FBS的DMEM培养基,Man10、Man20、Man40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20和40μmol/L芒果苷,Rib组添加1μmol/L利巴韦林。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免疫荧光(IF)法检测DHAV-1在各组DEHCs中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LRP3/Pro-Caspase1/IL-1β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2日龄SPF麻鸭的新鲜全血,分离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uPBMCs),duPBMCs分组及处理同DEHCs,ELISA法检测各组duPBMCs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0μmol/L芒果苷组相比,80和160μmol/L芒果苷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因此5~40μmol/L芒果苷为处理DEHCs的安全给药浓度。20和40μmol/L芒果苷处理48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显著低于处理12和24 h(P<0.05),20和40μmol/L芒果苷处理12和24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显著高于5和10μmol/L芒果苷处理(P<0.05),各浓度芒果苷处理48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均差异不显著(P>0.05),故48 h为最适处理时间。与Mock组相比,Model组DEHCs中CAT、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DEHCs中MDA含量、T-NOS活性、DHAV-1拷贝数、DHAV-1阳性率、NLRP3表达量及duPBMCs中IL-8、IL-1β分泌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Man10、Man20和Man40组DEHCs中CAT、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DEHCs中MDA含量、T-NOS活性、DHAV-1拷贝数、DHAV-1阳性率、NLRP3表达量及duPBMCs中IL-8、IL-1β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可通过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DHAV-1的复制水平、抑制NLRP3通路的激活、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抗DHAV-1感染DEHCs造成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 胚肝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VP0蛋白检测DHAV(1型和3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波 戚海惠 +7 位作者 张文晶 陈浩田 张琪 常蕊 刘悦 张雪莲 张桂红 王君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5-251,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DHAV)1型和3型(DHAV-1、DHAV-3)血清抗体的方法,本研究诱导表达了DHAV-1、DHAV-3重组蛋白VP0、VP1、VP3,并采用ELISA方法比较了3者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DHAV-1 VP0更适合作为检测DHAV-1、DHAV-3血清抗体的...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DHAV)1型和3型(DHAV-1、DHAV-3)血清抗体的方法,本研究诱导表达了DHAV-1、DHAV-3重组蛋白VP0、VP1、VP3,并采用ELISA方法比较了3者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DHAV-1 VP0更适合作为检测DHAV-1、DHAV-3血清抗体的通用型诊断抗原。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基于DHAV-1 VP0重组蛋白的可同时检测DHAV-1、DHAV-3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的主要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为0.25μg/m L,待检血清稀释度为1100,山羊抗鸭HRP-IgG 1400稀释。该方法特异性较强,只与DHAV-1、DHAV-3阳性血清反应,与鸭源小鹅瘟病毒(GPV)、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等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为1320;批内变异系数小于4%,批间变异系数小于6%;与商品化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二者阳性符合率为93.3%,阴性符合率为88.9%,总符合率为95.7%,且该方法可用于临床血清样本的检测。本研究为检/监测DHAV血清抗体水平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VP0蛋白 ELISA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