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继练 张焕容 王栋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3-48,共6页
旨在研制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基因A型和C型DHAV单独或混合感染防控的需要。采用基因A型和C型DHAV强毒株作为抗原制备单价和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高产蛋鸡,制备了高效价的基... 旨在研制基因A型和C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基因A型和C型DHAV单独或混合感染防控的需要。采用基因A型和C型DHAV强毒株作为抗原制备单价和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高产蛋鸡,制备了高效价的基因A型和C型DHAV单价及二价高免卵黄抗体,卵黄抗体鸭胚中和效价在1∶204与1∶281之间,单价及二价卵黄抗体防治试验证明,所制备的卵黄抗体防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卵黄抗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抑制基因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的增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一丹 陈弟诗 +2 位作者 向华 张焕容 任玉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22-833,共12页
旨在研究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duck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duIFITMs)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3,DHAV-3)感染早期的变化规律,以及duIFITMs对DHAV-3的抑制作用,本研... 旨在研究鸭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duck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duIFITMs)和相关细胞因子在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 genotype 3,DHAV-3)感染早期的变化规律,以及duIFITMs对DHAV-3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对DHAV-3感染早期雏鸭肝中m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Real-time PCR验证duIFITM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别用pEGFP-duIFITM1和duIFITM1-siRNA构建duIFITM1过表达和敲减的鸭胚肝原代细胞(duck embryo liver cell,DELC)模型,通过该模型评价了duIFITM1对DHAV-3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分析及验证结果均表明,DHAV-3感染雏鸭后24和36 h duIFITM1显著上调(P<0.01),IFITM5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用DHAV-3感染duIFITM1过表达和敲减的DELC细胞,与对照组和敲减组相比在过表达细胞中,在48、60 h DHAV-3拷贝数和病毒滴度均明显下降(P<0.01)。此外,经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出211个与抗DHAV-3免疫反应相关分子和74条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经Real-time PCR检测,在攻毒后12和24 h肝中RIG-I和MDA5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在36 h上调到对照组的4.23倍(P<0.01)和3.61倍(P<0.05),这与IFN-α/IFN-β早期表达滞后的趋势也恰好一致。同时,感染早期IRF1和IRF3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本研究首次探明duIFITM1对DHAV-3具有抑制作用,为以此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奠定了基础。对抗病毒感染早期的多个关键免疫分子表达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分析,可为DHAV-3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 鸭甲型肝炎病毒 转录组学 细胞因子 过表达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江苏新型鸭肝炎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碧华 王凯民 +4 位作者 卢宇 张金秋 吕芳 何家惠 侯继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31-1436,共6页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 L^-1-106.17·0.2m 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相同的症状和病变;3,7,14日龄易感雏鸭的LD50分别为105.5·0.2 m L^-1,105.17·0.2 m L^-1,103.83·0.2 m L^-1;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对酸(p H 3.0)稳定,对热不稳定。进一步进行交叉中和试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抗原性与经典1型DHV差异显著;VP1序列与多株1型DHV的同源性在69.3%-93.3%;从进化关系来看,与韩国株的亲缘性最近。JS株属于我国流行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N-DHV-JS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肝炎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思丞 林晓梅 +4 位作者 王正一 唐华丽 黄俊霖 江婷 韦天超 《广西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112-114,共3页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致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雏鸭患病[1]。主要侵害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致死率高、传播快的传染性疾病,以肝出血、肿大和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2]。是严...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一种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引起的致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常引起雏鸭患病[1]。主要侵害3周龄以下的雏鸭,是致死率高、传播快的传染性疾病,以肝出血、肿大和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2]。是严重危害我国鸭养殖业的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鸭病毒性肝炎为DHAV-1型与DHAV-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肝炎 急性传染病 传染性疾病 鸭甲型肝炎病毒 致死率 角弓反张 D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鸭、鹅携带四种病毒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洋 王传彬 +7 位作者 霍斯琪 翟新验 辛盛鹏 刘玉良 韩雪 张倩 杨卫铮 顾小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10-1617,共8页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鸭、鹅的病毒携带情况,作者于2014年11月,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的多个表观健康鸭、鹅群中采集样品1 93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鸭瘟病毒(DPV)、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小鹅瘟病毒(GPV)、鸭坦布苏病毒...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鸭、鹅的病毒携带情况,作者于2014年11月,从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的多个表观健康鸭、鹅群中采集样品1 931份,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鸭瘟病毒(DPV)、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小鹅瘟病毒(GPV)、鸭坦布苏病毒(DTMU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TMUV阳性率为1.2%,DPV阳性率为0.3%;其余两种病毒均未检出。结果表明,临床表观健康的鸭、鹅可携带鸭坦布苏病毒和鸭瘟病毒,而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携带的毒株与临床分离的相应致病性毒株相似性较高,提示在水禽疫病传播过程中,表观健康但带毒的动物可能成为疫病传播的风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 小鹅瘟病毒 坦布苏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抗DHAV-1致鸭胚肝细胞炎性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伟翔 秦枫 +6 位作者 袁亚梅 卜潇 张力 吴双 林梦舟 吴植 朱善元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85-4494,共10页
【目的】探究芒果苷(mangiferin,Man)对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1,DHAV-1)致鸭胚肝细胞(DEHCs)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从14日龄SPF级麻鸭鸭胚肝脏组织分离原代DEHCs,用含不同浓度芒果苷(0、5、10、20、40、80和160... 【目的】探究芒果苷(mangiferin,Man)对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uck hepatitis A virus-1,DHAV-1)致鸭胚肝细胞(DEHCs)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从14日龄SPF级麻鸭鸭胚肝脏组织分离原代DEHCs,用含不同浓度芒果苷(0、5、10、20、40、80和16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其安全浓度范围;用安全浓度的芒果苷培养DEHCs 12、24和48 h后,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判定芒果苷对DEHCs的毒性作用。将DEHCs分为对照组(Mock)、模型组(Model)、芒果苷组(Man10、Man20和Man40)和利巴韦林组(Rib),每组3个重复,所有组细胞血清饥饿培养12 h后,Mock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Model、Man10、Man20、Man40和Rib组用DHAV-1(MOI=1.0)攻毒2 h后,Model组更换为含10%FBS的DMEM培养基,Man10、Man20、Man40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20和40μmol/L芒果苷,Rib组添加1μmol/L利巴韦林。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用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免疫荧光(IF)法检测DHAV-1在各组DEHCs中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LRP3/Pro-Caspase1/IL-1β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2日龄SPF麻鸭的新鲜全血,分离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uPBMCs),duPBMCs分组及处理同DEHCs,ELISA法检测各组duPBMCs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0μmol/L芒果苷组相比,80和160μmol/L芒果苷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因此5~40μmol/L芒果苷为处理DEHCs的安全给药浓度。20和40μmol/L芒果苷处理48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显著低于处理12和24 h(P<0.05),20和40μmol/L芒果苷处理12和24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显著高于5和10μmol/L芒果苷处理(P<0.05),各浓度芒果苷处理48 h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均差异不显著(P>0.05),故48 h为最适处理时间。与Mock组相比,Model组DEHCs中CAT、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DEHCs中MDA含量、T-NOS活性、DHAV-1拷贝数、DHAV-1阳性率、NLRP3表达量及duPBMCs中IL-8、IL-1β分泌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Man10、Man20和Man40组DEHCs中CAT、T-AOC、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DEHCs中MDA含量、T-NOS活性、DHAV-1拷贝数、DHAV-1阳性率、NLRP3表达量及duPBMCs中IL-8、IL-1β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可通过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DHAV-1的复制水平、抑制NLRP3通路的激活、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抗DHAV-1感染DEHCs造成的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DHAV-1) 胚肝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