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源新城疫病毒NP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抗原性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安平 朱善元 +3 位作者 王永娟 吴双 左伟勇 洪伟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84-1388,共5页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鸭源新城疫病毒NP蛋白质,首先根据鸭源新城疫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NP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 Fast Bac1,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 Fast Bac-NP,将其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鸭源新城疫病毒NP蛋白质,首先根据鸭源新城疫病毒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NP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 Fast Bac1,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 Fast Bac-NP,将其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穿梭质粒r Bacmid-NP,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NP蛋白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质能够与全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上结果说明鸭源新城疫病毒NP蛋白质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NP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彦丽 刁有祥 +4 位作者 欧全宾 杨建朋 张坤 国纪垒 肖坡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6-668,共3页
为制备鸭源新城疫病毒(ND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鸭源NDV的核衣壳蛋白(NP)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8周龄的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重... 为制备鸭源新城疫病毒(NDV)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鸭源NDV的核衣壳蛋白(NP)为免疫原,免疫6周龄~8周龄的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经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重组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A1和B2,经ELISA检测A1株和B2株细胞上清效价均为212,诱生的腹水的效价分别为107和106。Western blot和IFA检测显示,仅A1株能与鸭源NDV N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抗鸭源NDV NP蛋白MAb的研制,为鸭源NDV的免疫学诊断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核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安平 朱善元 +3 位作者 王永娟 吴双 左伟勇 洪伟鸣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62-2866,共5页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鸭源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本试验首先根据鸭源NDV 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F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1,获得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F,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 为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鸭源新城疫病毒(NDV)F蛋白,本试验首先根据鸭源NDV 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F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1,获得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F,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Bacmid-F,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F。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鸭抗N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鸭源NDV F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成功表达,为鸭新城疫的预防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F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和鸭圆环病毒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宗丽 谢芝勋 +6 位作者 谢丽基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庞耀珊 范晴 罗思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了建立能同时检测鸭源新城疫病毒(DuNDV)、鸭瘟病毒(DPV)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方法,根据DuNDV、DPV和DuC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预特异扩增DuNDV片段大小为823bp,DPV为576bp和DuCV为338bp。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Du... 为了建立能同时检测鸭源新城疫病毒(DuNDV)、鸭瘟病毒(DPV)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方法,根据DuNDV、DPV和DuC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预特异扩增DuNDV片段大小为823bp,DPV为576bp和DuCV为338bp。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DuNDV、DPV和DuC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对鸭的其他病原检测结果为阴性;敏感性高,DuNDV、DPV和DuCV的核酸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59×103、1.12×103、4.67×102拷贝/μL。对180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DuCV阳性10份,阳性率为5.6%;DuNDV阳性1份,阳性率为0.56%。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应用于DuNDV、DPV和DuC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鸭瘟病毒 鸭圆环病毒 三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新城疫病毒TH-1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5
作者 达娃卓玛 金红岩 +4 位作者 封家旺 杨康林 姜一曈 吕健 侯绍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6-210,共5页
试验从吉林省通化某地发病死亡鸭子病料中分离到1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融合蛋白(F)基因的扩增测序,初步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TH-1株。该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 试验从吉林省通化某地发病死亡鸭子病料中分离到1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融合蛋白(F)基因的扩增测序,初步鉴定为新城疫病毒,命名为TH-1株。该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及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53.4h、1.85和2.575,表明该新城疫病毒为强毒。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新城疫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进一步证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F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发现,TH-1株与中国野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mallard China HLJ株的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达到了99.3%,同为新城疫基因Ⅶ型毒株,与目前新城疫流行的主要基因型Ⅶ型相一致,为鸭源新城疫的有效防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融合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基因Ⅵ型鸭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蔡丽丽 吴志新 +4 位作者 王俊峰 黄兴国 廖明 任涛 黄淑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6,共7页
以一株鸭新城疫病毒NDV-SS分离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其F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软件将该毒株F基因氨基酸推导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F基因相关代表序列进行... 以一株鸭新城疫病毒NDV-SS分离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其F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软件将该毒株F基因氨基酸推导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F基因相关代表序列进行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测序结果表明,NDV-SS株F基因全长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特有的序列结构特征。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NDV-SS株为基因Ⅵ型毒株,与鸽源新城疫IT-227、Italy-2736分离株具有较高同源性和较近的亲缘关系,推测其可能是由鸽源新城疫病毒变异所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F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边鸭新城疫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良林 张益 +8 位作者 鲜思美 杨纯培 王丽娟 吴伯梅 饶体宇 包细明 李婷 王现科 张友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确定贵州省三穗县某养鸭场花边鸭突发疫病的病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确诊为鸭源新城疫病毒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
关键词 花边鸭 鸭源新城疫病毒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新城疫病毒与番鸭细小病毒二重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艳芳 谢芝勋 +5 位作者 谢丽基 刘加波 范晴 庞耀珊 邓显文 谢志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66,共4页
根据GenBank中新城疫病毒(NDV)L基因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Vp3基因的保守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及特异性、敏感性评价,建立了能同时检测鸭源NDV和MDPV的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鸭源NDV和M... 根据GenBank中新城疫病毒(NDV)L基因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Vp3基因的保守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2对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及特异性、敏感性评价,建立了能同时检测鸭源NDV和MDPV的二重PCR方法。该方法对鸭源NDV和MDPV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30和16fg。同时使用该方法对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圆环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鸭黄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鸭源NDV和MDP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鸭源NDV和MDPV感染的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 二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京腾 刁有祥 +2 位作者 王蛟 孙晓艳 刘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已免疫H5N1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SPF鸭,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点眼滴鼻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攻毒(2个试验组接种鸭源NDV 0.2mL(含病毒106 ELD50),对照组点... 【目的】探讨鸭源新城疫病毒(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已免疫H5N1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SPF鸭,随机分为静脉注射组、点眼滴鼻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攻毒(2个试验组接种鸭源NDV 0.2mL(含病毒106 ELD50),对照组点眼滴鼻等量生理盐水)后观测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鸭,采集脾脏、法氏囊,按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脾脏、法氏囊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血液生化和血液常规指标,并测定鸭源NDV对SPF鸭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率和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HI抗体效价的影响以及CD4+/CD8+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处理组鸭源NDV对SPF鸭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攻毒后,试验组SPF鸭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32.5%,并出现呼吸困难、肺脏出血、腺胃乳头出血等症状及剖检变化;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鸭源NDV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血液中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先降低后显著升高,血小板总数、白细胞总数降低且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淀粉酶活性升高,总蛋白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H5N1油乳剂灭活疫苗HI抗体效价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静脉注射组与点眼滴鼻组的CD4+/CD8+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至正常水平以下。TUNEL法检测脾脏、法氏囊均出现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攻毒后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结论】SPF鸭接种鸭源NDV后能引起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新城疫病毒 SPF鸭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