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鸭甲肝病毒3型与新型番鸭细小病毒共感染的诊断
1
作者 林永强 傅光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73-74,共2页
2023年10月,福建漳州某鸭场饲养的14日龄樱桃谷鸭群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变观察和实验室病原检测,确诊该病例为鸭甲肝病毒3型与新型番鸭细小病毒共感染。
关键词 樱桃谷 甲肝病毒3型 鸭新型细小病毒 共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山东部分地区2019—2022年新型鸭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丽 黄振兴 +1 位作者 高菲 韦天超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了解山东地区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的流行情况,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设计NDPV-VP3基因引物,对采集具有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临床症状的1651份样品和由养殖户送检至山东某检测机构的2425份鸭血液或组织样品进行PC... 为了解山东地区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的流行情况,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设计NDPV-VP3基因引物,对采集具有鸭短喙侏儒综合征临床症状的1651份样品和由养殖户送检至山东某检测机构的2425份鸭血液或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的样品中有261份阳性,阳性率为10.76%;采集的样品中有1475份阳性,阳性率为89.3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020—2022年得到的8株分离株与Genbank上的其他细小病毒序列的核酸同源性为95.0%~99.5%。本调查结果为分析山东地区NDPV流行趋势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细小病毒 NDPV 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源细小病毒安徽株AH-D15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殷冬冬 唐井玉 +8 位作者 王瑞 周晓雅 张莉 陈鹏 张雪梅 梅楠 祁克宗 王勇 王桂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8-531,共4页
为确定安徽省某鸭场发生的以雏鸭发育迟缓、鸭喙萎缩、舌头外伸下弯为特征的疾病病因,本研究利用PCR对病鸭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鹅细小病毒(GPV)特异性目的片段。将PCR阳性病料组织样品接种11日龄樱桃谷鸭胚,盲传3代后,可致鸭胚胚体... 为确定安徽省某鸭场发生的以雏鸭发育迟缓、鸭喙萎缩、舌头外伸下弯为特征的疾病病因,本研究利用PCR对病鸭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鹅细小病毒(GPV)特异性目的片段。将PCR阳性病料组织样品接种11日龄樱桃谷鸭胚,盲传3代后,可致鸭胚胚体出血严重,并且鸭喙畸形,证实分离到一株鸭源细小病毒(命名为AH-D15株)。利用第3代尿囊液感染2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2周后感染鸭出现短喙症状,并从鸭脑、肾、脾、胰腺和肝脏组织内检测到病毒。将分离病毒株的VP3核苷酸序列与Gen Bank中登录的GPV和番鸭细小病毒进行比对,结果表明AH-D15株与德国的VG32/1株和匈牙利的virulent B株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分别为96.3%和96.5%。上述结果表明从病鸭体内分离到的鸭细小病毒可能来源于GPV,因此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细小病毒 樱桃谷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细小病毒NS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经伟 李琦 +6 位作者 陈宗艳 宫晓华 李国新 温建新 朱杰 李传峰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研究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根据NDPV DS15株NS1基因(Gen Bank登录号:KU94742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NS1全基因进行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4T-NS1,并... 为研究新型鸭细小病毒(Novel duck parvovirus,NDPV)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根据NDPV DS15株NS1基因(Gen Bank登录号:KU94742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NS1全基因进行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pGEX-4T-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4T-NS1,并进行测序鉴定。经鉴定正确后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表达鉴定。将测序获得NS1基因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重组质粒可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97kDa的NS1融合蛋白。进一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S1蛋白为酸性、可溶性蛋白,由627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约为72kDa。该蛋白主要位于胞浆,不含信号肽序列,无跨膜区,含有丝/苏氨酸激酶底物模序和1个潜在磷酸化位点(s546),抗原表位主要集中在多肽的C端。NS1基因的同源性及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NDPV与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遗传进化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为揭示NDPV NS1在病毒的复制、增殖以及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细小病毒 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细小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洁文 汤傲星 +4 位作者 戚睿斌 朱杰 李传峰 郭鑫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研究以新型鸭细小病毒VP3基因保守区域克隆至pMD19-T载体上获得的阳性质粒作为标准阳性质粒,建立一种检测新型鸭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在5.17×10^1~5.17×10^7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 本研究以新型鸭细小病毒VP3基因保守区域克隆至pMD19-T载体上获得的阳性质粒作为标准阳性质粒,建立一种检测新型鸭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在5.17×10^1~5.17×10^7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斜率为3.595,灵敏度可达到5.17拷贝数;该方法用于检测鸭常见传染病呼肠孤(DRV)、禽流感(AIV)、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病毒性肝炎(DHV)、鸭星状病毒(DAstV)无非特异性扩增,特异性良好;对安徽、山东、江苏等地鸭场采集的疑似病料进行初步检测,发现48份样品中阳性率达70.8%,与普通PCR方法检测结果相比,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更灵敏。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新型鸭细小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方法,为新型鸭细小病毒的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细小病毒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 普通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6
作者 吕红超 程小果 陈申秒 《家禽科学》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最近两年,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国内樱桃谷鸭和半番鸭中大量发病,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防治手段。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为更好的防治该病提供理论... 最近两年,新型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鸭短喙-侏儒综合征”在国内樱桃谷鸭和半番鸭中大量发病,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然而,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疾病,该病依然缺乏有效防治手段。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做一总结,为更好的防治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细小病毒 短喙-侏儒综合征 流行病学 进化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华东华南地区水禽细小病毒的进化分析
7
作者 李艳 孙永锋 +3 位作者 解红梅 李佳暖 赵传昊 李舫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12期5-7,共3页
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严重危害水禽产业。自2015年以来,一种新型鸭源鹅细小病毒(N-GPV)在中国大陆持续爆发,给水禽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水禽细小病毒(WPV)病因再次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在2018—2019年期间,从中... 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严重危害水禽产业。自2015年以来,一种新型鸭源鹅细小病毒(N-GPV)在中国大陆持续爆发,给水禽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水禽细小病毒(WPV)病因再次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本研究在2018—2019年期间,从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采集426份疑似细小病毒患病水禽组织样本,PCR检测总阳性率为51.2%(218/426)。最终,获得30个分离株,并对其VP3基因进行测序,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分布在7个分支,并与经典的GPV分支关系相近。本研究为水禽细小病毒(WPVs)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候选株,仍需对水禽细小病毒进行连续不断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禽细小病毒 VP3基因 进化树分析 新型源鹅细小病毒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