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地鸭儿芹蛞蝓诱杀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丽君 徐玉萍 +2 位作者 牟玉杰 胡凤新 陈杏禹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野蛞蝓是现代保护地中为害日益严重、防治困难的一种害虫,不仅在鸭儿芹上造成孔洞、缺刻,粪便和虫体还会污染菜株;取食造成的伤口,极易引起灰霉病、软腐病的流行。为有效防治野蛞蝓的危害,进行了不同果蔬切片拌和四聚乙醛可湿性... [目的]野蛞蝓是现代保护地中为害日益严重、防治困难的一种害虫,不仅在鸭儿芹上造成孔洞、缺刻,粪便和虫体还会污染菜株;取食造成的伤口,极易引起灰霉病、软腐病的流行。为有效防治野蛞蝓的危害,进行了不同果蔬切片拌和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的诱杀试验。[方法]利用野蛞蝓喜食香甜食物的特性,分别以橙子切片+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处理A)、苹果切片+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处理B)和大白菜切段+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处理C)等3个处理为诱杀剂,对照为鸭儿芹切段+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连续7 d对野蛞蝓进行诱杀,每天检查、记录诱杀的野蛞蝓数量。[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处理A效果最好,诱杀率可达96.3%;处理B效果次之,为90.6%,这2种诱杀剂均可在生产中使用。而处理C诱杀率仅为26.6%,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生产中不建议使用。[结论]生产中可以在保护地内使用30 g橙子切片加3 g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来诱杀野蛞蝓,效果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鸭儿 蛞蝓 诱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宝成 刘启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12-2816,共5页
对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的鸭儿芹(C.japonica Hassk.)、深裂鸭儿芹[C.japonica Hassk.f.dissecta(Y.Yabe)Har]、紫叶鸭儿芹[C.japonica var.atropurea(Makino)Ohwi]和北美鸭儿芹[C.canadensis(L.)DC.]的不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对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的鸭儿芹(C.japonica Hassk.)、深裂鸭儿芹[C.japonica Hassk.f.dissecta(Y.Yabe)Har]、紫叶鸭儿芹[C.japonica var.atropurea(Makino)Ohwi]和北美鸭儿芹[C.canadensis(L.)DC.]的不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无遮阴的露地栽培方法对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4种鸭儿芹属植物栽培性状均优于露地无遮阴栽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高于无遮阴露地栽培。说明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更能适应林下仿生栽培条件,明显增产;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北美鸭儿芹产量最高,且远高于其他种类。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北美鸭儿芹产量高,紫叶鸭儿芹植株紫色,两者均可周年多次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属(cryptotaenia DC ) 林下仿生栽培 农艺性状 产量 cryptotaenia 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鸭儿芹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喻梅 周守标 +3 位作者 吴晓艳 汪劼 常琳琳 王继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7-1354,共8页
鸭儿芹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休眠期长,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很难萌发,影响其人工种植。研究了鸭儿芹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为我国人工种植野生鸭儿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TC法对种子活力的测定表明有活力的种子为(55.33&... 鸭儿芹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且休眠期长,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很难萌发,影响其人工种植。研究了鸭儿芹种子的休眠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为我国人工种植野生鸭儿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TC法对种子活力的测定表明有活力的种子为(55.33±3.71)%;切破种皮种子与完整种子吸水率在前12 h相差较大,但最终吸水率相差不大,分别达到(70.00±1)%和(68.32±0.32)%,表明种皮并不阻碍种子吸水;种子中存在内源抑制物,其粗提液在较低浓度下即可抑制芹菜种子的萌发;鸭儿芹种子成熟时胚未分化完全,胚率为(28.65±2.488)%,经过低温处理后完成后熟,胚率达到(65.93±3.86)%,萌发率达到100%,因此鸭儿芹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特性。清水浸种和低温冷藏共同处理可有效解除其休眠,浸种和低温冷藏具有交互效应,浸种36 h、5℃冷藏30d即可解除其休眠,萌发率达到100%,发芽势达到(91.11±0.91)%。已破除休眠的种子适宜其萌发的温度范围扩大(15.0—27.5℃),而且在土壤中也可较好地萌发,萌发率达到(96.67±3.33)%,发芽势达到(71.11±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浸种 形态生理休眠 低温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长生 朱笃 +2 位作者 邓娟 车美霞 黄文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7-360,共4页
本文建立了鸭儿芹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鸭儿芹总黄酮含量为4.47%,以芦丁为标准品所建立的鸭儿芹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试实验设计对鸭儿芹总黄... 本文建立了鸭儿芹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鸭儿芹总黄酮含量为4.47%,以芦丁为标准品所建立的鸭儿芹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试实验设计对鸭儿芹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鸭儿芹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温度70℃、料液比(g/ml)1:20、提取时间1.5h、提取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对鸭儿芹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晓艳 周守标 +2 位作者 程龙玲 王欣 常琳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6-1034,共9页
为了探索适合鸭儿芹幼苗生长的营养液浓度,分别研究了6种山崎营养液浓度(1/12s、1/10s、1/8s、1/4s、1/2s和1s)对鸭儿芹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s浓度下,鸭儿芹幼苗的各生长因子(株高、单株叶面积、茎粗、地上... 为了探索适合鸭儿芹幼苗生长的营养液浓度,分别研究了6种山崎营养液浓度(1/12s、1/10s、1/8s、1/4s、1/2s和1s)对鸭儿芹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s浓度下,鸭儿芹幼苗的各生长因子(株高、单株叶面积、茎粗、地上部鲜重、干重,地下部鲜重、干重,株鲜重、干重)均达到最大。壮苗指标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出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1/8s浓度下亦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在1/12s~1/8s的浓度变化下,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逐渐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在逐渐降低,而在1/8s~1s的浓度变化下,随着营养液浓度的增大,POD、CAT以及SOD活性在逐渐降低,MDA含量在逐渐上升,在1/8s浓度下POD、CAT以及SOD活性达到最大,MDA含量达到最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8s浓度下均达到最大。1/4s~1s浓度,初始荧光(Fo)值均高于1/12s~1/10s处理,而最大荧光(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分别低于1/12s~1/10s处理;1/8s浓度的Fo值达到最小,而Fm、Fv/Fo、Fv/Fm值达到最大。实验表明了营养液浓度对鸭儿芹幼苗具有双重作用,即在低浓度下随营养液浓度的升高,营养胁迫逐渐减低,促进幼苗生长;高浓度下随浓度的升高,营养胁迫逐渐增强,抑制幼苗生长。结果得出,采用1/8浓度的山崎配方是鸭儿芹幼苗生长的最适营养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幼苗 营养液浓度 生长因子 生理指标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硒量对鸭儿芹生长、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常琳琳 周守标 +3 位作者 晁天彩 黄永杰 唐成丰 周乾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在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研究施硒对鸭儿芹的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量为0.5mg/kg时鸭儿芹的各生长指标(株高、叶面积、茎粗、最长根长、全株鲜重、干重,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 通过盆栽试验在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研究施硒对鸭儿芹的生长、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量为0.5mg/kg时鸭儿芹的各生长指标(株高、叶面积、茎粗、最长根长、全株鲜重、干重,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叶鲜重、叶干重)均达到最大。土壤施硒可以明显提高鸭儿芹各部位中总硒的含量,在设定的土壤施硒范围内,根、茎、叶的含硒量分别为0.15~64.37μg/g,0.06~26.45μg/g,0.13~62.35μg/g,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施硒可降低鸭儿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各处理组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土壤施硒对K、Mg元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对Cu元素的吸收呈现抑制作用,对Na、Ca、Zn、Mn和Fe这5种元素的吸收在一定浓度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施硒时间的延长和硒浓度的增加,鸭儿芹中的MDA含量和CAT活性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硒时间的延长,SOD和POD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综合分析施硒量对鸭儿芹生长、生理特性、含硒量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确定土壤施硒量以0.5mg/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鸭儿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硒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瞿万云 杨春海 +1 位作者 余爱农 乐贵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6-418,共3页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鸭儿芹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并与计算机系统储存的已知物质的质谱进行比较,共鉴定出17个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有:α 蒎烯、β 水芹烯、β 蒎烯、β 月桂烯、对伞花烃、枞油烯、γ...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鸭儿芹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法分离,质谱法鉴定结构并与计算机系统储存的已知物质的质谱进行比较,共鉴定出17个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有:α 蒎烯、β 水芹烯、β 蒎烯、β 月桂烯、对伞花烃、枞油烯、γ 松油烯、β 石竹烯、(Z) β 金合欢烯、1 甲基 8 异丙基 5 亚甲基 1,6 环葵二烯、β 芹子烯、[2R (2α,4aα,8aβ)] 1,2,3,4,4a,5,6,8a 八氢 4a,8 二甲基 2 (1 甲基乙烯基)萘、β 红没药烯等。萜类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2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GC-MS-计算机联用分析 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根、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娟 蒋小华 +2 位作者 谢运昌 宁德生 刘安韬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3-856,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其根、茎、叶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鸭儿芹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1个峰,鉴定出1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的98.61%,主要成分为α-芹子烯、γ-芹子烯等... 采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其根、茎、叶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鸭儿芹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1个峰,鉴定出11种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的98.61%,主要成分为α-芹子烯、γ-芹子烯等;茎中共分离出25个峰,鉴定出25种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的100.00%,主要成分为α-芹子烯、β-芹子烯、β-月桂烯、β-蒎烯、松油烯等;叶中共分离出18个峰,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离子峰的100.00%,主要成分为β-芹子烯、α-芹子烯、β-石竹烯(15.09%)等。鸭儿芹根和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单萜类含量很低或没有,而茎中单萜类成分占很大优势,约为50.00%。鸭儿芹根、茎、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该研究为鸭儿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挥发油 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水浸提鸭儿芹黄酮的浸出特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志 莫开菊 +3 位作者 林春晓 汪兴平 田成 陈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6-59,共4页
本实验以山野菜鸭儿芹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对鸭儿芹黄酮浸出特性的影响,并对鸭儿芹黄酮粗提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粒度80目的鸭儿芹用料水比1:30(W/V)、浸提时间4.0min、微波解冻档浸提三次的浸提效果最好... 本实验以山野菜鸭儿芹为原料,研究了微波对鸭儿芹黄酮浸出特性的影响,并对鸭儿芹黄酮粗提物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粒度80目的鸭儿芹用料水比1:30(W/V)、浸提时间4.0min、微波解冻档浸提三次的浸提效果最好。微波水浸提出的鸭儿芹黄酮粗提物具有较高的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黄酮 微波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的克隆与不同温度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谭国飞 王枫 +2 位作者 王广龙 徐志胜 熊爱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98-1304,共7页
为研究鸭儿芹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以贵州省野生鸭儿芹为研究对象,克隆到1条1 631bp长的肉桂酸4-羟化酶(C4H)基因(CjC4 H),并以鸭儿芹生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的4种不同温度(10℃、18℃、30℃和38℃)处理0、0.5、1、2、4、8、12和24h,考察鸭... 为研究鸭儿芹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以贵州省野生鸭儿芹为研究对象,克隆到1条1 631bp长的肉桂酸4-羟化酶(C4H)基因(CjC4 H),并以鸭儿芹生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的4种不同温度(10℃、18℃、30℃和38℃)处理0、0.5、1、2、4、8、12和24h,考察鸭儿芹木质素合成基因CjC4 H的表达情况,探讨鸭儿芹木质素合成基因受温度的调控关系,为鸭儿芹适宜生长温度的选择提供参考。开放阅读框(ORF)分析显示,CjC4 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 521bp,可编码50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58.13kD,等电点为9.38。进化树分析表明,同科植物之间C4H进化上相对保守。实时定量PCR检测鸭儿芹中CjC4 H基因与温度的响应表达,结果表明38℃高温处理4h时,CjC4 H基因表达量远高于其他温度处理;而10℃和18℃相对低温处理,CjC4 H基因表达在24h时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CjC4H 木质素 荧光定量PCR 温度处理 基因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护色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留丽 杨周生 +6 位作者 周守标 郁志芳 杨雪 余含露 姚永杰 王凤章 彭吉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4-218,共5页
以新鲜鸭儿芹为原料,利用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对鸭儿芹进行护色,根据色泽和质地的感官评分,研究漂烫条件、护色剂种类和护色条件对鸭儿芹护色效果和质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处理对鸭儿芹都有较好的护色效果。不同种类不... 以新鲜鸭儿芹为原料,利用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对鸭儿芹进行护色,根据色泽和质地的感官评分,研究漂烫条件、护色剂种类和护色条件对鸭儿芹护色效果和质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处理对鸭儿芹都有较好的护色效果。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护色剂中,0.06%醋酸锌和0.3%植酸护色效果最为显著。鸭儿芹最佳漂烫工艺条件为90℃下1.0%Na2CO3溶液中下漂烫1min;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pH5的0.3%植酸+0.07%Zn(COOH)2溶液中浸泡20min。在此条件下漂烫和护色,鸭儿芹的色泽和质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漂烫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鸭儿芹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艳 周荣 +2 位作者 任吉君 张英蕙 陈凤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2,共2页
在七个播种期下研究了鸭儿芹采种量及性状表现。结果表明 ,在广东佛山 ,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为鸭儿芹采种的适宜播种期。 9月 1 4日 ,9月 2 9日 ,1 0月 1 4日播种的种子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播期。
关键词 播期 鸭儿 种子产量 营养生长 分枝数 生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鸭儿芹种子芳香油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 任吉君 +1 位作者 周荣 钟立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3-575,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种子中芳香油,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原料粒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鸭儿芹种子芳香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萃取压力15 MPa、...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种子中芳香油,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原料粒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鸭儿芹种子芳香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是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5 h、原料粒度40目,芳香油萃取率可达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种子 超临界CO2萃取 芳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羟基肉桂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不同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雪君 谭国飞 +2 位作者 徐志胜 王枫 熊爱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9-1296,共8页
以贵州省野生鸭儿芹为研究对象,用RT-PCR克隆获得与木质素合成有关的羟基肉桂酸转移酶基因(CjHCT),并分析CjHCT基因对不同温度的响应,探索人工栽培鸭儿芹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1)CjHCT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90bp,编码429个氨基酸;蛋... 以贵州省野生鸭儿芹为研究对象,用RT-PCR克隆获得与木质素合成有关的羟基肉桂酸转移酶基因(CjHCT),并分析CjHCT基因对不同温度的响应,探索人工栽培鸭儿芹的适宜温度。结果表明:(1)CjHCT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290bp,编码42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47.58kD,等电点为6.67;进化树分析表明,CjHCT与茄科植物的HCT亲缘关系最近。(2)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jHCT基因在贵州鸭儿芹根、叶柄、叶及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根中CjHCT基因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叶中表达量最低,花与叶中该基因表达量相近。(3)对鸭儿芹生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的4种不同温度(10℃、18℃、30℃和38℃)分别处理0、0.5、1、2、4、8、12、24h,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jHCT基因的表达量(以0h处理作为对照,表达量为1)在高温(30℃和38℃)处理下于0.5h时最高,其中30℃处理的CjHCT基因表达量高于38℃处理;在低温(10℃和18℃)下鸭儿芹CjHCT基因表达量于12h时最高,其中10℃处理0.5h时CjHCT基因较对照表现为下调;高温(30℃和38℃)下CjHCT基因表达量峰值比低温(10℃和18℃)下表达量峰值高,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也较早。该实验意义在于初步研究发现低温栽培鸭儿芹能抑制CjHCT基因的表达,为人工栽培鸭儿芹温度调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CjHCT基因 克隆 木质素 荧光定量PCR 温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的特证特性及其栽掊动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吉君 周荣 +1 位作者 王艳 曹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鸭儿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护色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志 汪兴平 +1 位作者 程超 刘兰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0-52,共3页
以鲜嫩鸭儿芹为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不同种类护绿剂在不同漂烫条件下,对鸭儿芹护绿效果的影响及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得出了最佳护色技术。结果表明,用300×10-6Zn2+护绿液,在pH8.5、95℃条件下漂烫1.5min,再用0.... 以鲜嫩鸭儿芹为原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不同种类护绿剂在不同漂烫条件下,对鸭儿芹护绿效果的影响及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得出了最佳护色技术。结果表明,用300×10-6Zn2+护绿液,在pH8.5、95℃条件下漂烫1.5min,再用0.8%Ca2+溶液浸泡30min,护绿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原有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护色技术 质量控制 护绿剂 山野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蔬菜鸭儿芹在中国栽培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兵 娄玉霞 郭水良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9,共5页
运用MaxEnt生境预测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OIS9.3,根据鸭儿芹当前的分布数据和12个环境变量,预测了鸭儿芹在我国各省区栽培的气候适应情况。结果表明:鸭儿芹在浙江栽培的气候适宜性综合指数为54.53,其次为湖南(50.47)、江... 运用MaxEnt生境预测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OIS9.3,根据鸭儿芹当前的分布数据和12个环境变量,预测了鸭儿芹在我国各省区栽培的气候适应情况。结果表明:鸭儿芹在浙江栽培的气候适宜性综合指数为54.53,其次为湖南(50.47)、江西(48.96);鸭儿芹也能够在广西、贵州、安徽、上海和福建等地栽培,气候性综合指数为40.09-45.88;鸭儿芹在广东、重庆、江苏、中国台湾、陕西、云南、四川和我国香港的栽培适应能力相对较低,综合指数为24.26-36.72;在河南、甘肃、山东、山西和西藏等省地区,只能在局部地区进行鸭儿芹栽培推广;河北、海南、辽宁、内蒙古、北京、吉林、天津、新疆、青海、黑龙江等地不具有鸭儿芹栽培的气候条件。某一地区的最热季度平均雨量、最冷和最干季度平均温度以及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对栽培推广鸭儿芹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生境 气候适应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形科鸭儿芹属植物营养成分及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宝成 刘启新 +1 位作者 周伟 宋春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全世界有5或6种,均为草本植物,其中部分种类可供食用。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自然分布于中国[1],别名三叶芹、鸭脚板、鸭掌菜或野芹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 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全世界有5或6种,均为草本植物,其中部分种类可供食用。鸭儿芹(C. japonica Hassk.)自然分布于中国[1],别名三叶芹、鸭脚板、鸭掌菜或野芹菜,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在中国广东(佛山)、湖南、湖北、贵州和江苏等地均有一定种植面积,也是日本设施农业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目前有关鸭儿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产量、栽培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形科 鸭儿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花芽分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吉君 王艳 周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鸭儿芹花芽分化的动态过程,将鸭儿芹花芽分化分为三个时期: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并对各期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 鸭儿 花芽分化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儿芹精油成分、抗氧化与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俊 张佳琦 +3 位作者 赵培瑞 刘婷 文源 李忠海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给鸭儿芹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鸭儿芹茎、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鸭儿芹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鸭儿芹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与FRAP试验及打孔法抑菌试验对其精油的抗氧... 为给鸭儿芹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鸭儿芹茎、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鸭儿芹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鸭儿芹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试验与FRAP试验及打孔法抑菌试验对其精油的抗氧化抗菌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精油成分方面,从鸭儿芹精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占总离子峰的93.75%,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分别为α-芹子烯(42.01%)、β-芹子烯(19.86%)、(Z)-β-金合欢烯(12.76%)、镰叶芹醇(4.16%)、α-没药醇(3.93%)等;(2)抗氧化能力方面,当鸭儿芹精油浓度由19μg/m L上升到38μg/m L时,DPPH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003μmol上升到0.007μmol,ABTS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069μmol上升到0.074μmol,FRAP反应液中Trolox的当量由0.225μmol上升到0.280μmol,当精油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其DPPH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与其浓度间均呈量效关系,且均呈正相关效应,表明鸭儿芹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3)抗菌活性方面,当鸭儿芹精油浓度为1 280 mg/m 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7.05 mm,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儿 GC-MS 精油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