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的流行和控制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万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鸡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 流行 控制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综合防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培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6期I0011-I0012,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近些年出现的强毒株,可直接导致感染鸡的死亡,而且可使机体发生免疫抑制,从而降低对其它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作者从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的病因、病原特性及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近些年出现的强毒株,可直接导致感染鸡的死亡,而且可使机体发生免疫抑制,从而降低对其它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作者从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的病因、病原特性及其流行特点、综合防制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达到控制疾病、减少损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综合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超强毒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全程中病理组织学观察
3
作者 丁宝君 刘思当 +1 位作者 王昌业 朱瑞良 《山东家禽》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传染性病毒超强毒株GX8/99株接种28日龄SPF鸡后,主要引起免疫器官中淋巴细胞的严重崩解、坏死,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同时可引起非免疫器官充血、出血、变性、坏死。研究初步探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所引起的高致死率的原因。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理组织学 免疫器官 肾脏 肝脏 肺脏 腺胃 症状 剖检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后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爵 韦莉 +6 位作者 姚炜光 张方亮 周蛟 王平 佘锐萍 刘伟 刘尚高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1-376,共6页
IBDV超强毒株LX株接种 2周龄SPF雏鸡后 ,其致病性不同于经典强毒株CJ80 1株 ,它主要引起接种鸡全身性炎症反应 ,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大量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崩解 ,胸腺皮质严重萎缩、坏死 ... IBDV超强毒株LX株接种 2周龄SPF雏鸡后 ,其致病性不同于经典强毒株CJ80 1株 ,它主要引起接种鸡全身性炎症反应 ,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大量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崩解 ,胸腺皮质严重萎缩、坏死 ,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在接种后 14d法氏囊淋巴滤泡严重萎缩、淋巴细胞排空形成囊腺样结构 ,未见恢复正常 ,其它免疫器官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电镜观察 ,接种后 2和4d可见胸腺淋巴细胞胞浆浓集、染色质周边化形成新月形 ,表现细胞凋亡特征 ;在法氏囊坏死淋巴细胞胞浆中可见6 0nm大小呈晶格排列或散在的病毒粒子。研究初步探明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的致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器官 理学 传染性法氏囊 SPF雏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株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胚胎免疫安全性及效力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琪 葛金英 +6 位作者 焦利红 曹有才 李晓艳 马良 马吉飞 王笑梅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5-698,共4页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 为研制能够同时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和新城疫(ND)的疫苗,本研究选用表达IBD病毒(IBDV)超强毒株(vvIBDV)VP2基因的重组ND病毒(NDV)LaSota疫苗株(rL-VP2),测定其半数鸡胚感染量、平均鸡胚致死时间、脑内接种指数和静脉内致病指数等指标,按不同剂量接种18胚龄SPF鸡胚,分别于出雏后第9d、第14d和第21d采血,用微量凝集法和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抗NDV抗体和抗IBDV抗体水平,并于出雏后28d用NDV强毒(F48E9株)和vvIBDVGx株攻毒,评估重组疫苗的胚胎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按104EID50/枚剂量进行免疫不会影响SPF鸡胚出雏率和出雏后21d存活率,并且该免疫组雏鸡能够对NDV强毒和vvIBDV攻毒提供安全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免疫 重组新城疫 传染性法氏囊 VP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LX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爵 刘尚高 周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15,共3页
从一免疫失败鸡场中分离到 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野毒株 ,命名为 LX株。经血清学、鸡胚接种、病毒形态、外源病毒 (CAA、NDV和 IBV)排除试验等证实该分离物为纯净的 IBDV。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该L X株接种 8周龄 SPF鸡后第 2天鸡只精神沉... 从一免疫失败鸡场中分离到 1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野毒株 ,命名为 LX株。经血清学、鸡胚接种、病毒形态、外源病毒 (CAA、NDV和 IBV)排除试验等证实该分离物为纯净的 IBDV。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该L X株接种 8周龄 SPF鸡后第 2天鸡只精神沉郁 ,拉白色或绿色粪便 ,发病率为 10 0 % ,第 3~ 4天出现死亡高峰 ,而后很少引起死亡 ,死亡率达 92 .3% ,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素质 ,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 ,脾脏肿大 ,胸腺萎缩 ,骨髓脂肪化 ,肝脏稍见脂肪变等病变 ,表现了超强毒株的特点。接种鸡胚后 72~ 96 h引起鸡胚几乎全部死亡的规律性死亡特征。从而表明 ,该 L X分离株为 IBDV超强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LJ-0504 VP5基因缺失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立 祁小乐 +5 位作者 秦立廷 高宏雷 高玉龙 李凯 王永强 王笑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缺失vvIBDV HLJ-0504株VP5基因,通过多重PCR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序列(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序列(HdvRz)。将带有核酶序列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了IBDV感染性克隆pCAGG... 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缺失vvIBDV HLJ-0504株VP5基因,通过多重PCR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序列(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序列(HdvRz)。将带有核酶序列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了IBDV感染性克隆pCAGGHLJ0504A△ VP5HRT,将该感染性克隆与pCAGGHLJ0504BHRT共转染DF-I细胞。IFA,RT-PCR,电镜观察均显示获得重组病毒,将其命名为rHLJ0504HT△VP5。vvIBDV VP5基因缺失感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为我们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快速致弱vvIBDV,构建IBD的候选疫苗株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5 感染性克隆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宏艳 赵瑞宏 +3 位作者 张丹俊 朱会 胡晓苗 朱传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8-221,共4页
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接种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 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接种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这4种疫苗对超强毒株AH01均有免疫保护效果,但北京的疫苗A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以色列的疫苗C,南京的疫苗B和马来西亚的疫苗D的免疫保护作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中等力活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P2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渝 陆苹 孙建和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7-391,共5页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并克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SH9901VP2基因,并对其进行全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克隆到的VP2基因序列长1 3kb;强毒株SH9901VP2片段与超强毒株OKMY高度相似;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扩增并克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vvIBDV)SH9901VP2基因,并对其进行全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克隆到的VP2基因序列长1 3kb;强毒株SH9901VP2片段与超强毒株OKMY高度相似;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 26%,99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2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B-bp人工感染雏鸡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月兰 张宁 +1 位作者 胡自然 秦建华 《湖北畜牧兽医》 2004年第1期29-30,32,共3页
5周龄非免疫健康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河北分离株HB-bp,3d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3~4d内死亡率达80%。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及腺胃有病理组织学变化,各个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病毒,法氏囊内病毒含量最高,... 5周龄非免疫健康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河北分离株HB-bp,3d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3~4d内死亡率达80%。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胸腺及腺胃有病理组织学变化,各个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均含有病毒,法氏囊内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脾脏。而对照组未见任何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河北分离株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月兰 张宁 +2 位作者 秦建华 倪风娥 谢春伏 《河北畜牧兽医》 2004年第2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河北 传染性法氏囊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的流行特点、病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海 张丽 +1 位作者 常维山 吴洪涛 《山东家禽》 2003年第12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流行特点 防治 IBD 机理 变异 母源抗体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洛阳分离株VPP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阳 刘莎莎 +4 位作者 贾艳艳 胡茂志 李银聚 王伟杰 张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20,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 IBDV)洛阳分离株LY1的VP2基因并进行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VP2,然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 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 IBDV)洛阳分离株LY1的VP2基因并进行克隆,构建重组质粒p MD18-T-VP2,然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将阳性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细胞Rosetta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VP2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细胞中实现融合表达,蛋白大小约66 ku,且主要存在于细胞上清中,Western blot试验证实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研究结果可为IBDV的诊断抗原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2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兔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忠惠 王永强 +8 位作者 王琦 李久宽 秦立廷 高玉龙 高宏雷 祁小乐 林欢 王笑梅 许修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4,共4页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1基因,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处理后与经相同酶切处理的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将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融合蛋白His-VP1经IPT...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基因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VP1基因,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处理后与经相同酶切处理的pET-30a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将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阳性重组子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融合蛋白His-VP1经IPTG诱导表达后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到约97ku的目的蛋白能够与特异性的VP1单克隆抗体反应。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后获得了抗VP1蛋白的血清。该血清能够与重组杆状病毒rBacGxVP1感染的sf9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且其ELISA抗体效价达到1∶2560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P1基因的表达与兔抗血清的制备为病毒的检测及VP1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VP1 原核表达 兔抗VP1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LJ-0504全基因组克隆及其新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立 祁小乐 +5 位作者 高玉龙 高宏雷 秦立廷 邓小芸 宇文延青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LJ-0504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技术获得HLJ-0504株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遗传演化分析发现,HLJ-0504A节段位于IBDV超强毒的分枝上,而B节段则介于超强毒株和减毒株之间,... 为了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HLJ-0504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利用融合PCR技术获得HLJ-0504株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遗传演化分析发现,HLJ-0504A节段位于IBDV超强毒的分枝上,而B节段则介于超强毒株和减毒株之间,形成一个独立分枝,属于一株新的自然重组病毒。VP2抗原性预测分析表明,HLJ-0504株VP2第Ⅰ亲水区中的氨基酸发生突变(D212N),该突变可能导致了HLJ-0504株抗原性发生漂变。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IBDV的分子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HLJ-0504株 全基因组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的致弱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曾祥伟 王笑梅 +2 位作者 高宏雷 付朝阳 魏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本研究成功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通过SPF鸡胚的快速培育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 ,揭示了vvIBDV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 ,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进行了序列... 本研究成功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vIBDVGx株通过SPF鸡胚的快速培育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传代致弱 ,揭示了vvIBDV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 ,其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进行了序列分析 ,发现细胞毒在第 7代以前 ,VP2基因序列没有改变 ,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 10 0 % ;细胞毒第 8代 ,有个别核苷酸发生了改变 ,但没有影响氨基酸序列 ;细胞毒第 9代是变化复杂的过渡代 ;10代毒VP2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_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97% ;以后的细胞适应毒至 2 0代 ,其VP2基因序列不再改变。致病性实验表明原代毒对 4周龄SPF鸡致死率为 6 4 % ,细胞毒第 5代的致死率为 6 0 % ,而 2 0代毒对鸡无致病性 ,在鸡体内连续传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传代致弱 VP2 基因 VVIBDV Gx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VP5基因在病毒致弱过程中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厚双 王笑梅 +3 位作者 高宏雷 付朝阳 曾祥伟 鞠玉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 (vvIBDV)Gx株进行培育 ,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 ,对其非结构蛋白VP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vvIBDV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 (vvIBDV)Gx株进行培育 ,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 ,对其非结构蛋白VP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vvIBDV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 ,细胞毒在第 8代以前 ,VP5基因序列没有改变 ,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 98%以上 ;细胞毒第 9代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10代毒VP5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_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99% ;细胞适应毒传至 2 0代 ,其VP5基因序列不再改变。从而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VP5基因 致弱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上海超强毒株VP2-4-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静 孙建和 陆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应用Long and Accurate—PCR(LA-PCR)技术,扩增克隆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上海超强毒(wIB-DV)的VP2—4—3基因。应用粘性末端连接策略,将VP2-4-3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ALTER-MAX。经酶切鉴定,表明VP2-4-3基因为正向插入,位于CMV启动... 应用Long and Accurate—PCR(LA-PCR)技术,扩增克隆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上海超强毒(wIB-DV)的VP2—4—3基因。应用粘性末端连接策略,将VP2-4-3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ALTER-MAX。经酶切鉴定,表明VP2-4-3基因为正向插入,位于CMV启动子下游。该真核表达质粒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Vero细胞,经特异性抗IBDV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在细胞内有特异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法氏囊 上海 VP2-4-3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基因表达 免疫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河北分离株HB-bp的生物学特性
19
作者 赵月兰 张宁 +2 位作者 胡自然 秦建华 冯雪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4年第6期26-27,共2页
将分离毒HB -bp与STC(Ⅰ型)、CJ801(Ⅰ型)标准毒株比较 ,分析了其病原性、形态结构、理化特性、血凝活性、血清型、抗原特异性及结构蛋白分析。结果表明 ,HB -bp的病毒基因组有两个特征性片段 ,电泳后呈现两个条带 ,在SDS -PAGE中出现5... 将分离毒HB -bp与STC(Ⅰ型)、CJ801(Ⅰ型)标准毒株比较 ,分析了其病原性、形态结构、理化特性、血凝活性、血清型、抗原特异性及结构蛋白分析。结果表明 ,HB -bp的病毒基因组有两个特征性片段 ,电泳后呈现两个条带 ,在SDS -PAGE中出现5条病毒特异蛋白带 ,在形态学、密度、理化特性、血凝性上与标准IBD毒株相似 ,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该毒株为血清Ⅰ型毒株 ,鸡胚接种传代培养可引起鸡胚规律性死亡 ,致病力试验具有超强毒株的高致病性和高死亡率的特征 ,表明本分离株为超强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 河北分离株 生物学特性 原性 形态结构 理化特性 血凝活性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氏囊活性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侯艳红 钱建飞 +7 位作者 张焕铃 郝勤宗 裘孝良 凌雯 李银 张则斌 陈溥言 杨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31-235,共5页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 将不同剂量的法氏囊活性肽 (BS)冻干粉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弱毒疫苗混合 ,对 2 1日龄SPF鸡滴鼻点眼 ,另设免疫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于免疫后 7d、10d、14d、2 1d、2 8d、45d、6 0d、75d和 90d采血 ,测定AGP抗体效价 ,并于免疫后 7、14、2 1、2 8d ,每组剖杀 2只 ,计算试验组囊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囊指数之比 (BBIX) ,免疫后 30d用IBD JS株攻毒。结果表明 :免疫后 7d ,0 48mgBS IBD弱毒苗组AGP抗体阳性率为 5 2 9% ,比免疫对照组高 2 5 % ,BBIX数值也稍大 ;免疫后 45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时 ,0 96mgBS IBD弱毒苗组的抗体效价比免疫对照组高2个滴度 ,BBIX数值也稍大于免疫对照组。 30d后攻毒 ,各免疫组的攻毒保护率均为 10 0 %。整个试验期间 ,1 92mgBS IBD弱毒苗组的AGP抗体效价及BBIX数值与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BS在增强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对法氏囊的保护及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面与其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活性肽 传染性法氏囊 疫苗 法氏囊指数 免疫效果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