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赖雯 范路梅 +3 位作者 徐祖清 于晴 靳文鹏 丁兆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0-634,共5页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 目的 探讨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鸡血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40、80、1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夹闭双侧肾蒂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尿素酶-谷氨酸脱氢酶法、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BUN及Scr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Nrf2及H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5,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缓解,血清及肾组织MDA、TNF-α、IL-6水平降低(P<0.05,P<0.01),CAT、SOD活性及IL-10水平升高(P<0.05,P<0.01),肾组织Nrf2、HO-1和细胞浆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细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鸡血藤总黄酮具有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该作用与活化Nrf2/HO-1信号通路,阻止NF-κB p65核转位,进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NF-κB p65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丽 王林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03-2306,共4页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然后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然后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总黄酮40和80 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GOT、CK、LDH活性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升高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并可显著抑制心电图ST段的抬高幅度以及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鸡血藤总黄酮对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心肌缺血 大鼠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大肠杆菌败血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诗琦 韦雅妮 +8 位作者 赵雨川 张波 王云涛 罗妙 蓝虹 韦柳源 殷小艳 司红彬 陈海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41-1550,共10页
为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方法建立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模型,1 h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鸡血藤总黄酮,12 h后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并进行评分,然后剖杀小鼠,比较肝脏、胸腺和脾脏的外... 为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的治疗作用,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菌液的方法建立小鼠大肠杆菌败血症模型,1 h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鸡血藤总黄酮,12 h后观察小鼠临床表现并进行评分,然后剖杀小鼠,比较肝脏、胸腺和脾脏的外观、脏器指数和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检测各项血液常规指标,分析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发现,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后引起小鼠被毛粗乱、精神沉郁、眼睛红肿、眼部分泌物增加且呼吸急促等症状,部分严重的小鼠出现抽搐、休克现象,肝脏、胸腺、脾脏出现萎缩、变小的现象,且脏器指数下降。肝脏病理切片可观察到肝索紊乱、肝窦增大、细胞边缘不清晰、部分区域炎性细胞浸润。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且血清中ALT、AST、LDH及炎性细胞因子等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鸡血藤总黄酮和阿米卡星处理可改善上述临床表现,抑制相关指标的改变,使其趋于与对照组相似水平。以上结果表明,鸡血藤总黄酮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及抑制炎性反应减轻大肠杆菌败血症引起的机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大肠杆菌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乙酸乙酯部位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免疫细胞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海兰 蒙西南 +3 位作者 赵尉丹 付远妨 韦雅妮 胡庭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4-156,162,共4页
通过观察鸡血藤总黄酮乙酸乙酯部位(FEA)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所致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活性。试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LPS+阳性药物组(维生素C)、LPS+不同浓度FEA组(25、50、100... 通过观察鸡血藤总黄酮乙酸乙酯部位(FEA)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细胞所致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活性。试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刺激组、LPS+阳性药物组(维生素C)、LPS+不同浓度FEA组(25、50、100、200μg/m L)。试验1的细胞先用药物预处理12 h,再用LPS进行刺激;试验2则先用LPS刺激2 h后,再用药物进行处理。分别采用Griess法和荧光探针法检测NO分泌和活性氧(ROS)水平。结果发现,FEA预处理和后处理均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引起的NO和ROS水平的升高(P<0.05),且后处理效果更明显。因此,FE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应激活性,且作为治疗药物比作为预防药物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乙酸乙酯部位 脂多糖 氧化应激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总黄酮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付远妨 赵尉丹 +3 位作者 杨潇 林霜 胡庭俊 陈海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6-1532,共7页
试验旨在探讨鸡血藤总黄酮(TFSD)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TFSD组(100mg/kg体重)、PCV2组、PCV2+维生素C(VC)组、PCV2+不同浓度TFSD(25、50和100mg/kg体重)组,每组10只,连... 试验旨在探讨鸡血藤总黄酮(TFSD)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TFSD组(100mg/kg体重)、PCV2组、PCV2+维生素C(VC)组、PCV2+不同浓度TFSD(25、50和100mg/kg体重)组,每组10只,连续3d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PCV2病毒液的方法建立小鼠氧化应激模型,第4~6天每天按上述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VC或TFSD。第7天剖杀小鼠,取脾脏分析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计算GSH/GSSH。结果显示,PCV2感染小鼠后,脾脏中XOD与MPO的活力及GSSG水平显著上升(P<0.05),SOD活力、GSH水平及GSH/GSSG显著下降(P<0.05)。TFSD处理小鼠脾脏的SOD活力、GSH水平和GSH/GSSG比值均显著高于PCV2组(P<0.05),而XOD、MPO活力和GSSG水平则显著低于PCV2组(P<0.05),对PCV2引起的氧化应激相关酶活力与相关分子水平变化的抑制作用优于VC。结果表明,鸡血藤总黄酮对PCV2诱导的小鼠脾脏氧化应激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总黄酮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氧化应激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