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roup_3798基因的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王双娟 康喜龙 +6 位作者 杨燕娇 王新为 阮燕雨 孟闯 耿士忠 焦新安 潘志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4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PCR方法,试验利用全基因组分析鸡常见血清型沙门氏菌,从中筛选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group_3798,并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方法,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率,应用粪便模拟样品及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的雏鸡泄殖腔拭子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家禽沙门氏菌中,group_3798特异性存在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建立的PCR方法能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扩增出924 bp的目的条带,而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和非沙门氏菌均无扩增条带;基因组与菌液浓度检测限分别为2.593 pg/μL和8 CFU/mL;与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相比,对鸡白痢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鸡粪便模拟样品中可以特异性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未增菌培养时检测限为106 CFU/g;使用PCR方法和国家标准中所述方法同时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48 h后雏鸡泄殖腔样品,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鸡粪便和泄殖腔拭子样品中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检测,为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group_3798基因 PCR 粪便 泄殖腔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抗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曹春梅 焦新安 +3 位作者 欧卫军 曹志刚 潘志明 刘秀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将鸡伤寒沙门氏菌LPS抗原包被于渗滤盒检测区(T区),针对沙门氏菌O9抗原单克隆抗体3-47-0包被在质控区(C区),用胶体金标记鸡伤寒沙门氏菌LPS抗原,建立了一种抗原夹心法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DI... 将鸡伤寒沙门氏菌LPS抗原包被于渗滤盒检测区(T区),针对沙门氏菌O9抗原单克隆抗体3-47-0包被在质控区(C区),用胶体金标记鸡伤寒沙门氏菌LPS抗原,建立了一种抗原夹心法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DIGFA比玻板凝集试验(PAT)灵敏度高,人工感染鸡试验表明在感染后第7d即可从32只鸡中的7只检测到抗体,在时间上早于PAT。722份现场血清样品的检疫结果表明,DIGFA的阳性检出率稍高于PAT,阳性样品抗体几何平均滴度DIGFA大于PAT法(p<0.05〉。DIGFA的结果得到细菌分离试验的验证。这些结果表明DIGFA快速、灵敏、准确,为鸡伤寒和鸡白痢的检疫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
3
作者 熊承轩 董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39,共5页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抑菌圈试验等方法,评价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黏附试验和RT-qPCR测定T3SS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等方法,探讨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抑菌圈试验等方法,评价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用扫描电镜观察、黏附试验和RT-qPCR测定T3SS毒力基因表达水平等方法,探讨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桑叶黄酮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25 mg/mL;扫描电镜可见高浓度桑叶黄酮处理后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菌体多裂解,孔洞明显增多。黏附试验显示,较高浓度桑叶黄酮能显著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黏附能力。RT-qPCR结果显示,桑叶黄酮可极显著提高T3SS毒力基因prgK、invA的表达水平(P<0.01),显著提高prgI的表达水平(P<0.05)。说明桑叶黄酮在体外能有效抑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增殖,破坏菌体表面形态,降低黏附能力;低浓度桑叶黄酮会刺激T3SS毒力基因表达,提高其侵袭能力。研究结果为桑叶天然活性物质抑菌功效的开发及其在家禽养殖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黄酮 白痢沙门氏菌 体外抑菌 黏附能力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通过调节AMPK/mTOR通路改善鸡白痢沙门氏菌诱导的肝脏炎症
4
作者 雷湘兰 沈振国 +5 位作者 彭宇轩 易新 杨琛 张子恒 安登雄 师丽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0,共9页
为探讨三丁酸甘油酯(TB)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诱导的肝脏炎症调控机制,试验将128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文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SP模型组(Mod组)、SP+恩诺沙星抗生素组(Ant组)、SP+三丁酸甘油酯组(Tre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 为探讨三丁酸甘油酯(TB)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诱导的肝脏炎症调控机制,试验将128只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海南文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SP模型组(Mod组)、SP+恩诺沙星抗生素组(Ant组)、SP+三丁酸甘油酯组(Tre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试验比较了各组雏鸡的生长性能,并通过血液生化检测、肝脏HE染色、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探究TB对SP所致肝脏炎症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结果显示:①Ant组和Tre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Mod组(P<0.05);②Ant组和Tre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低于Mod组(P<0.05),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Mod组(P<0.05);③与Con组相比,Ant组肝脏细胞形态完整,有少量炎性细胞,Tre组肝脏细胞形态较完整,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④Ant组和Tre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较Mod组显著降低(P<0.05),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较Mod组显著升高(P<0.05);⑤恩诺沙星和TB可通过AMPK/mTOR和NF-κB通路减轻SP感染对雏鸡肝脏损伤的影响。研究表明,饲粮添加TB可显著提高SP感染雏鸡的生长性能,降低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可能通过AMPK/mTOR通路减轻SP所致的肝脏损伤,并减少促炎因子的表达以减缓肝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三丁酸甘油酯 AMPK MTOR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添加壳聚糖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彭金虎 林静 +5 位作者 邱凯 王晶 张海军 武书庚 李茜 王晓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壳聚糖(CS)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180羽3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3组分别为对照组...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添加壳聚糖(CS)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P)攻毒蛋鸡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的缓解作用。选取体重、产蛋率相近的180羽35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攻毒组(SP组)和壳聚糖组(CS组),均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试验期7 d。试验第1天,分别于09:00和17:00各进行1次攻毒处理,其中SP组和CS组每只试验鸡均口服1 mL活菌数为1×109 CFU/mL的SP菌液,CON组每只试验鸡口服1 mL生理盐水;第2次攻毒结束后,立即在CS组饮水中添加0.4%CS,且连续7 d服用含CS的水。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SP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白蛋白(ALB)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SP抗体(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SP攻毒后第1天和第3天,SP组蛋壳强度显著降低(P<0.05)。SP组蛋鸡出现典型的白痢、嗜睡及精神不佳等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到输卵管膨大部组织绒毛膜碎裂,出现多处炎性浸润灶和脂肪变性以及少量肝细胞坏死崩解和核固缩等明显的病理改变。2)与SP组相比,CS组产蛋率显著增高(P<0.05),血清AST活性以及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浆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饮水中添加CS后第3天和第7天,CS组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SP组蛋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病理学观察到输卵管膨大部和肝脏损伤均有所缓解。3)与CON组相比,CS组产蛋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指数、血清ALB和总蛋白(TP)含量、血清GSH-Px和SOD活性以及血浆SP-Ab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饮水中添加0.4%CS可通过减轻蛋鸡肝脏损伤和输卵管炎症、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从而缓解SP感染以及由此引起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白痢沙门氏菌 抗氧化 肝脏损伤 输卵管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6
作者 熊辉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82-84,共3页
沙门氏菌病是一类在养鸡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沙门氏菌感染后可表现为三种疾病,分别是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养鸡场发生本病后,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沙门氏菌不仅可以感染鸡,还可以造成人的感染,因此,防控本病还具有公... 沙门氏菌病是一类在养鸡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沙门氏菌感染后可表现为三种疾病,分别是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养鸡场发生本病后,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沙门氏菌不仅可以感染鸡,还可以造成人的感染,因此,防控本病还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禽副伤寒 沙门氏菌 白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E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在雏鸡体内定植及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张慧 余燕 +2 位作者 刘志科 陈红雨 马金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效应蛋白SteE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在雏鸡体内的定植及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分别使用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和PBS灌服2日龄雏鸡,在雏鸡感染后的12 h、24 h、36 h、2 d、3 d、5 d、... 试验旨在研究效应蛋白SteE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在雏鸡体内的定植及宿主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分别使用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和PBS灌服2日龄雏鸡,在雏鸡感染后的12 h、24 h、36 h、2 d、3 d、5 d、7 d取脏器涂板观察细菌定植情况,并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qRT-PCR方法研究感染后3 d时雏鸡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和炎性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相比,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感染组雏鸡脏器细菌载量降低,且在感染后3 d时差异显著(P<0.05),但心脏未出现差异。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感染组雏鸡肝脏均出现增生性结节,且前者结节数量多、面积大。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感染组雏鸡脾脏内巨噬细胞较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少、动脉周围组织淋巴鞘面积小。但对照组雏鸡脏器未发现细菌定植和明显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感染组雏鸡肝脏和脾脏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均升高,但鸡白痢沙门氏菌steE缺失株感染组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组相比,肝脏和脾脏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量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后者(P<0.05)。研究表明,鸡白痢沙门氏菌效应蛋白SteE可增强细菌的定植、加重鸡肝脏和脾脏的病理变化、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steE 病理变化 细菌定植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中的作用分析
8
作者 李艳莉 程伊洛 +2 位作者 罗青平 杨玉莹 张腾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6-84,共9页
为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的影响,试验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的sod1、sod2、sod3和sod4的单基因缺失株和同为Cu/Zn家族的sod1与sod3、Fe/Mn家族的sod2与sod4的双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 为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耐受环丙沙星的影响,试验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鸡白痢沙门氏菌C79-3的sod1、sod2、sod3和sod4的单基因缺失株和同为Cu/Zn家族的sod1与sod3、Fe/Mn家族的sod2与sod4的双基因缺失株及其互补株,比较分析亲本株、基因缺失株与互补株的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过氧化氢和抗生素耐受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基因缺失株与亲本株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别,但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和Δsod2Δsod4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在环丙沙星处理后活性氧产生量显著高于亲本株(P<0.05);与亲本株、4个单基因缺失株和双基因缺失株Δsod1Δsod3相比,双基因缺失株Δsod2Δsod4在过氧化氢环境中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且在环丙沙星处理后,其耐受能力大幅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以Fe和Mn作为辅因子的铁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和Sod4通过协同作用,在鸡白痢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受中发挥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耐受 环丙沙星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灭活菌苗的研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成进 沙依然古丽 +3 位作者 谷文喜 李文蓉 依米提 王泉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由鸡沙门氏菌株 C79-1 3和 C79-2 0及新疆分离株 AS97-1 9和 AS96-4四株菌 ,经自制的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 ,通气搅拌培养 ,甲醛灭活制成氢氧化铝佐剂苗 ,经免疫接种健康鸡。免疫后 2 1 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 ,经 ANAE方法和 T淋巴细胞 E... 由鸡沙门氏菌株 C79-1 3和 C79-2 0及新疆分离株 AS97-1 9和 AS96-4四株菌 ,经自制的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 ,通气搅拌培养 ,甲醛灭活制成氢氧化铝佐剂苗 ,经免疫接种健康鸡。免疫后 2 1 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 ,经 ANAE方法和 T淋巴细胞 E花环方法检测 ,免疫组的细胞免疫水平明显高于非免疫对照组 ,差异极显著 ,1 0 LD剂量强毒株攻菌试验 ,死亡保护率达 94 .7%,免疫组分离菌率为 3 .1 %,表明该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 白痢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灭活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生长动力学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光炎 罗德英 +2 位作者 伏小平 刘磊 陈金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了测定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动力学,用该菌的标准菌株C79—13接种5种液体培养基,于接种后0,4,8,12,16,20,24,36和48小时取材,按标准琼脂平板计数法计算了每ml培养基内的活菌数。结果表明,营养成分和培养时间对本菌的生长繁殖具... 为了测定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生长动力学,用该菌的标准菌株C79—13接种5种液体培养基,于接种后0,4,8,12,16,20,24,36和48小时取材,按标准琼脂平板计数法计算了每ml培养基内的活菌数。结果表明,营养成分和培养时间对本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明显而强烈的影响。每ml培养基内活菌平均数以接种后4小时最少;以接种后16或20小时最多。本菌的世代时间不是常数,以2号培养基接种后12~16小时最短(18′16″),以4号培养基接种后4~8小时最长(83′20″)。本试验还试图建立本菌生长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包括3个直线方程和1个确定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白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方品种鸡白痢阳性鸡沙门氏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荣连 张业怀 凌丁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为了解广西六个地方品种鸡沙门氏菌的感染和耐药状况,从广西各地收集灵山麻鸡、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东兰乌鸡、容县霞烟鸡、天峨六画山鸡六个地方品种90份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选择15只临床表现健康的成年鸡进行鸡白痢血清学检... 为了解广西六个地方品种鸡沙门氏菌的感染和耐药状况,从广西各地收集灵山麻鸡、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东兰乌鸡、容县霞烟鸡、天峨六画山鸡六个地方品种90份样品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选择15只临床表现健康的成年鸡进行鸡白痢血清学检测,再从检测为鸡白痢阳性鸡中随机抽取2只鸡进行剖检,采集病料分离沙门氏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六个地方品种90个样品,阳性样品22份,样品鸡白痢阳性率为24.44%,六个地方品种中广西三黄鸡个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采集12个鸡白痢阳性鸡的病料,分离出4株沙门氏菌,鸡白痢阳性鸡沙门氏菌检出率为33.33%,检出率最高的鸡品种是广西三黄鸡为100%。4株分离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株分离菌均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和新霉素具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可见,被调查的广西六个地方品种源养殖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依然存在且比较严重,而且分离菌对多种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养殖户要根据实际加强鸡白痢净化工作,定期进行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试验,选择高效敏感药物进行防控,以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方品种 白痢阳性 沙门氏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培养基和培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进 沙依然古丽 +2 位作者 依米提.铁木尔 谷文喜 李文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本试验用 5种培养基对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 (Sgp)菌株C79_2 0和AS96_1进行了静止培养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和EEM培养基为最适合Sgp的培养基 ,硫代硫酸钠培养基次之 ,普通营养琼脂和SBG琼脂最差 ;对C79_13菌株用改良... 本试验用 5种培养基对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 (Sgp)菌株C79_2 0和AS96_1进行了静止培养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和EEM培养基为最适合Sgp的培养基 ,硫代硫酸钠培养基次之 ,普通营养琼脂和SBG琼脂最差 ;对C79_13菌株用改良硫代硫酸钠培养基进行了通气搅拌培养、静止厌氧培养和静止需氧培养的对比试验及pH值对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 ,结果表明 ,通气搅拌培养方法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培养方法 ,调整pH的试验组菌悬液的OD值和菌数明显高于不调整pH值的试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白痢沙门氏菌 培养基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gB基因的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分子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建森 庄林林 +5 位作者 张笛 张萍 刘向萍 朱静 董永毅 窦新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5-69,共5页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简便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研究通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pegB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特异性PCR方法用于鉴别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简便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研究通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pegB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特异性PCR方法用于鉴别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耗时短,检测限为10.14 pg/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操作比传统方法更为简便。该方法的建立为准确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提供了实用技术,将在分子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伤寒沙门氏菌 PCR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发生与诊治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婷婷 李小露 刘佳鑫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13期121-122,共2页
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是危害鸡养殖业较严重的病害之一。该文描述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发生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学变化,介绍了针对性的实验室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给养殖者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发生特点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抗生素对雏鸡抗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定植抗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金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5-99,共5页
雏鸡经口感染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测定口服抗生素对雏鸡盲肠内定植量和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限生雏鸡和普通雏鸡组,链霉素处理鸡和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的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高于后者;前者盲肠内... 雏鸡经口感染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测定口服抗生素对雏鸡盲肠内定植量和pH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限生雏鸡和普通雏鸡组,链霉素处理鸡和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的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高于后者;前者盲肠内容物pH值高于后者;庆大霉素处理鸡与未处理鸡相比,前者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和盲肠内容物pH值均高于后者,但是用庆大霉素处理要比用链霉素处理的影响程度小。普通雏鸡与限生雏鸡相比,口服抗生素能使限生鸡盲肠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的定植量多于普通雏鸡的定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抗力 抗生素 白痢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常用消毒剂对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消毒效果的测定
16
作者 刘磊 吴筱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76-279,共4页
本文报道了用15种常用消毒剂(其中13种系市售,2种系自制)杀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种消毒剂(畜禽安、碘伏、强力消毒灵、过氧乙酸及百毒杀)对这两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另外5种(新洁尔灭、... 本文报道了用15种常用消毒剂(其中13种系市售,2种系自制)杀灭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中5种消毒剂(畜禽安、碘伏、强力消毒灵、过氧乙酸及百毒杀)对这两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另外5种(新洁尔灭、蔚星牌消毒剂、环中菌毒清、菌毒敌及增效复合酚)作用较好,其余5种(来苏儿、次氯酸钠、灭菌王、畜禽乐及石炭酸)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伤寒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伤寒与蛔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耀峰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89-91,共3页
鸡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可感染任何日龄的鸡,但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年鸡。鸡蛔虫病是由禽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两者混合感染会严重危害鸡群的健康,导致生长受阻、病死率增加。本文深入探... 鸡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可感染任何日龄的鸡,但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年鸡。鸡蛔虫病是由禽蛔虫寄生于鸡的小肠所引起的常见寄生虫病,两者混合感染会严重危害鸡群的健康,导致生长受阻、病死率增加。本文深入探讨了鸡伤寒与蛔虫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养鸡业提供科学的禽病防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氏菌 蛔虫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调查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沙依染古丽 成进 +2 位作者 谷文喜 依米提 李文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对新疆地区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分离的 2 46株细菌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呈阳性反应 ;对 15株鸡沙门氏菌进行抗原结构分析 ,表明 8株为标准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7株为中间型鸡沙门氏... 对新疆地区鸡沙门氏菌病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分离的 2 46株细菌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诊断血清呈阳性反应 ;对 15株鸡沙门氏菌进行抗原结构分析 ,表明 8株为标准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 ,7株为中间型鸡沙门氏菌 ;对其中 86株菌的生化鉴定表明符合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特性。该病在我区的发病死亡率为 1%~2 5 % ,发病严重的鸡场为 5 0 %~ 75 %。该病除了单一感染外 ,还与鸡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鸡球虫病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流行病学调查 血清型 新疆 伤寒 白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共沉积石墨烯纳米金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新型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晨 窦文超 赵广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制一种新型快速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石墨烯(ERGO)与纳米金(AuNPs)共沉积修饰于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建成电学和生物学相容性显著改进的ERGO-AuNPs电极,结合双抗体夹心法,构建快速检测鸡白痢... 为研制一种新型快速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石墨烯(ERGO)与纳米金(AuNPs)共沉积修饰于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建成电学和生物学相容性显著改进的ERGO-AuNPs电极,结合双抗体夹心法,构建快速检测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酶免疫传感器。以硫堇为分子探针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法(EIS)检测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结果显示,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该传感器对目标菌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3cfu/mL^109cfu/mL,检测限为1.18×102cfu/mL(S/N=3)。石墨烯和纳米金共沉积形成的复合膜能够显著提高电极表面电子传递能力,增大电流响应信号,增强了酶免疫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4℃放置30 d后,响应电流为初始值的97.14%)。不仅可以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还可以成为研究快速检测其它致病微生物及毒素等各类抗原物质免疫传感器的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金 电化学共沉积 白痢沙门氏菌 伤寒沙门氏菌 酶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氏菌耐药性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81
20
作者 潘志明 焦新安 +6 位作者 刘文博 高崧 倪振亚 张扬 刘学贤 张如宽 刘秀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7-383,共7页
采用WHO推荐的Kirby Bauer法对我国部分地区 196 2~ 1999年间 34 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近 40年时间里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甲氧苄胺嘧啶、羧苄青霉素、四... 采用WHO推荐的Kirby Bauer法对我国部分地区 196 2~ 1999年间 34 6株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近 40年时间里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壮观霉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甲氧苄胺嘧啶、羧苄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强 (P <0 0 1)。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明显增加。 6 0年代以二耐菌株为主 (37 0 % ) ,70年代以四耐、五耐菌株居多 (6 0 5 % ) ,80年代五耐、六耐、七耐菌株占大多数(80 2 % ) ,90年代仅七耐以上菌株就达 83 7%。不同年代菌株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耐药谱 ,且呈现出不断增宽的趋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6 0年代至 90年代 ,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大多呈现出显著增强的变化趋势 ,这充分说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与抗菌药物长期反复使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研究对于指导临诊合理用药及控制疾病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痢沙门氏菌 耐药性 变化趋势 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