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西南丹县鸡毒霉形体病病例诊断
- 1
-
-
作者
陆丹
-
机构
广西南丹县大厂镇农业服务中心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鸡毒酶形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病,养殖环境调控不到位、污染严重、饲料营养缺乏、养殖密度过大等都会造成该病加重发生。该文结合广西南丹县某养殖场病例,说明了鸡毒霉形体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介绍了针对性实验室诊断、质量与预防措施,以期当地鸡养殖业实现持续良好发展,保障养殖效益。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病
流行特征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预防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鸡毒霉形体病的诊疗体会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宏强
-
机构
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
文摘
鸡毒霉形体是由鸡毒霉形体(MG)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传播速度缓慢,发病不严重,病鸡表现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但如果养殖场环境较差、卫生状况不佳、饲料营养缺乏、饲养密度过大等均会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发生于泾川县某养鸡场的鸡毒霉形体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关键词
饲养密度
鸡毒霉形体
饲料营养
诊疗体会
呼吸道症状
传播速度
养鸡场
泾川县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高俊伟
毕丁仁
胡思顺
彭秀丽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4-518,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J0104)资助
-
文摘
研究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以及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IPTG)浓度等不同条件对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的影响。经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温度为28℃、诱导时间为9 h、培养基pH值为7.0、IPTG浓度为0.010 mmol/L时目的蛋白在细菌裂解沉淀和上清液中均最大量表达,分别达到30%和17%左右。上清液经GST.Bind Resin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洗脱产物中pMGAⅣ融合蛋白纯度高达95%。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学活性。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鸡毒霉形体黏附素截短蛋白
原核表达
最佳条件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fusion protein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ain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ptimum condition
-
分类号
S852.6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感染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屈小玲
毕丁仁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8-483,共6页
-
文摘
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了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MG)种内菌株的特异性DNA片段,并用该法对人工感染鸡及野外鸡群进行了MG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基因扩增及电泳,仅MG出现特异性扩增条带,最低能检出18pgMGDNA,说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感染60只鸡,3d后即可用PCR查出MG阳性,6d后100%为阳性,对照鸡全部为阴性。与分离培养的结果完全一致。PCR对野外鸡群的MG检出率为10.5%~35%,平均为20%(16/79),与血清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从PCR阳性鸡中,有61.5%(6/13)能分离到MG。这说明PCR在MG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扩增
PCR检测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gene amplification
-
分类号
S854.4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31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S_6株的致弱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邵国青
毛洪先
蔡宝祥
钱建飞
吕立新
-
机构
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0-94,共5页
-
文摘
鸡毒霉形体(MG)中毒株S6在固体平板上3次克隆后,在无细胞培养基上传100代以上进行致弱培养。用MGS6F108株培养物在雏鸡和SPF鸡胚上作6次回归感染,证明MGS6F108株不返强。通过气管环培养、纤毛运动损伤试验及对鸡点眼、滴鼻、左胸气囊注射不同代次培养物(F108、F113、F121、F150、F153),检查气囊病变和病原体再分离,结果证明F108以上代次的菌株低毒、安全。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菌株
气管环培养
克隆
致弱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strain
tracheal ring culture
back passage
clone
attenuation
-
分类号
S858.31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2.64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粘附素
被引量:4
- 6
-
-
作者
熊涛
毕丁仁
李自力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11-12,36,共3页
-
文摘
随着霉形体研究的迅速发展 ,国内外对鸡毒霉形体的研究也较为活跃 ,特别在鸡毒霉形体的粘附素方面的研究、对鸡毒霉形体膜蛋白的粘附素 MGC1、MGC2 、Gap A的生化特性、基因组分析。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粘附素
膜蛋白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cytadsorption
-
分类号
S852.6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8.31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四株鸡毒霉形体菌株对SPF鸡胚的致病作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闻人楚
陈培龙
许大新
孙智锋
唐永兰
苏万国
-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5,共5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将MG不同菌株的培养物,经卵黄囊接种SPF鸡胚,结果各菌株均能使鸡胚发生死亡,总死亡率在接种后3~13d内达82%,死胚经病变检查,菌检和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证实系感染MG所致。测定了MGIc1菌株的不同接种量对鸡胚死亡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没有很密切关系。在SPF源鸡体上致病力低下的二株MG菌株的鸡胚致死率为60%~90%,反映出同一菌株对鸡体和鸡胚的致病力有差异。从部分死胚的卵黄、卵黄囊、绒毛尿囊膜和尿囊液中分离到MG,并测定了这些部位MG的含量。根据实验结果,认为SPF鸡胚人工感染MG,具有比SPF源鸡体更敏感、所需试验条件简单、恒定、因果关系明确的优点,可以作为测试MG菌株某些性质的一种模型。
-
关键词
鸡病
鸡毒霉形体
SPF
鸡胚
死亡率
致病作用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MG)
SPF chicken embryo
Embryo mortality
Pathogenic effect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二株鸡毒霉形体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闻人楚
陈培龙
刘晨
-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6-9,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应用选择培养基,从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自然病例中分离鸡毒霉形体,在棉拭样本中得到四个霉形体分离物。经生化特性测定和生长抑制试验,其中2株被鉴定为鸡毒霉形体。将这2株分离株接种SPF源鸡,二周后经血清快速平板凝集法测得抗鸡毒霉形体抗体,并从鸡体回收到接种菌株。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选择培养基
分离
鉴定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Selective medium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Recovery
-
分类号
S858.31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胚组织膜蛋白与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的结合分析
- 9
-
-
作者
彭秀丽
高俊伟
胡思顺
胡福利
毕丁仁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48-1752,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6AA202A05)
-
文摘
利用pGEX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将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pMGA)与GST的编码序列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经GST.Bind Resin纯化,GST-pMGA的纯度达96%。用蛋白酶Thrombin切掉GST标签,获得纯度为96%的pMGA,经Western-blot鉴定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SPF鸡胚的气管、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法氏囊、胸腺和脾脏等组织膜蛋白,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检测各组织膜蛋白与pMGA的结合。结果表明:除脾脏外,其余组织的膜蛋白与pMGA之间存在特异性结合,说明这些组织膜蛋白中存在pMGA的受体蛋白。经SDS-PAGE分析发现,除脾脏外,其余9种组织的膜蛋白中均含有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ku的主带,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30 ku,可为深入研究pMGA的受体蛋白提供资料。
-
关键词
鸡胚
组织膜蛋白
鸡毒霉形体黏附蛋白
Dot—ELISA
-
Keywords
chick embryo
the tissues membrane protein
pMGA
Dot-ELISA
-
分类号
S852.6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0
-
-
作者
李自力
毕丁仁
许青荣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
-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鸡毒霉形体的基因组DNA酶切分析、酶切物理图谱的构建、rRNA基因的排列、细胞主要表面抗原和血凝素(pMGA)多基因家族的大小、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DNA螺旋酶及两个主要蛋白p64和MGp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物理图谱
RRNA
pMGA
DNA螺旋酶
-
分类号
S858.31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鸡毒霉形体病的诊断与体会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霍伟
-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8期46-49,共4页
-
文摘
岱岳区某规模化鸡场发现疑似毒霉形体病鸡,通过病原分离获得鸡毒霉形体(支原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鸡毒霉形体对泰乐菌素、红霉素和北里霉素高度敏感。本研究为该鸡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对鸡毒霉形体病的准确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鸡毒霉形体病
药敏试验
诊断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和鸡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 12
-
-
作者
徐玉花
吴瑗
-
机构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畜禽业》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
-
关键词
鸡大肠杆菌
鸡毒霉形体
混合感染
诊治
治疗效果
变质饲料
肉用雏鸡
养殖场
治愈率
饲喂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药治疗鸡毒霉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 13
-
-
作者
石乔
李继昌
-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药理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
文摘
鉴于鸡毒霉形体病给养禽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通常用的抗生素药物都不能根治本病和消除带菌状态,又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且停药后易复发,因此作者从中兽医角度剖析了其病因、主症及其致病机理,并就近代中草药在防治此病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鸡慢性呼吸道病
中草药
-
Keywords
mycoplasma gallisepticyum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
chinses medicine
-
分类号
S853.7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控制的新动向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戴亚斌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37,共2页
-
文摘
美国对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MG)的控制开始于60年代,主要是在美国农业部开始对家禽实行屠体检查后,因气囊炎导致胴体废弃率较高后进行的。此后,在火鸡和鸡育种群的MG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美国的志愿MG控制计划是...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家禽
MG控制
霉形体控制
疫苗
-
分类号
S858.30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病(MG)免疫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何士军
黄烨
唐顺发
-
机构
梅里亚市场与技术服务部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5-36,共2页
-
-
关键词
免疫防治
霉形体病
鸡群
鸡毒霉形体
净化措施
饲养管理水平
药物防治
疫苗免疫
执行过程
饲养规模
-
分类号
S947.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病(MG) 免疫防治对策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杨立伟
吴思奇
-
机构
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综合服务中心
大石桥市农业农村事务中心
-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43-44,共2页
-
文摘
鸡毒霉形体病是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一旦患上鸡毒霉形体病,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鸡毒霉形体病的诊断和防治十分重要。目前鸡毒霉形体病的防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鸡群净化、药物防治以及疫苗免疫,但前两种方法由于成本高以及无法阻止垂直感染等,防治效果并不乐观,所以主要的防治措施是鸡毒霉形体病免疫。下面介绍鸡毒霉形体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性、致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等,并提出免疫防治的有效对策。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垂直感染
药物防治
免疫防治
流行病学
致病机制
诊断和防治
有效对策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病的分析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夏新萌
范书金
刘承军
-
机构
聊城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聊城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
出处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0年第1期35-36,共2页
-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9GNC21411)
-
文摘
鸡毒霉形体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一旦感染即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本文通过对临床实践过程中病例,对鸡毒霉形体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和致病机制、病理变化等总结分析,为家禽养殖者临床预防治疗鸡毒霉形体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致病性
病理变化
-
分类号
S852.62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鸡毒霉形体病的诊治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李迎军
-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道湾子镇人民政府
-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8期110-110,116,共2页
-
文摘
鸡毒霉形体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严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且极易出现混合感染,造成较大损失。该文结合某养殖场发病实例,介绍了鸡毒霉形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明确了实验室诊断方法与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方法,以期降低鸡毒霉形体病造成的损失,确保养殖效益。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病
病例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治疗
预防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一例鸡毒霉形体病的诊治及分析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程浩
-
机构
福建省永安市贡川畜牧兽医水产站
-
出处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第4期40-40,共1页
-
文摘
根据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诊治一例鸡毒霉形体病。分析发病原因,提出防控措施。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病
诊治
分析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毒霉形体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
- 20
-
-
作者
王菊文
续文渊
任娟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3期7-9,共3页
-
文摘
鸡毒霉形体(MG)感染后,往往很少表现临床症状,当与其它病原协同感染时,即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这就为其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所以,在MG感染的诊断中,往往要通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再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资料达到确诊的目的.
-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
实验室检测
临床症状
呼吸道症状
流行病学
病理变化
感染
病原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