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防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文娟
杨德鸿
吴补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对大鼠口腔内龋齿的防龋效果。方法 SPF大鼠感染致龋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外源性c-di-GMP、氟化钠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9%氯化钠给大鼠施药,用唾液取样细菌培养、龋齿记分观察外源...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对大鼠口腔内龋齿的防龋效果。方法 SPF大鼠感染致龋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外源性c-di-GMP、氟化钠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9%氯化钠给大鼠施药,用唾液取样细菌培养、龋齿记分观察外源性c-di-GMP在动物口内对致龋菌的生长繁殖以及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通过唾液取样进行变形链球菌培养计数,c-di-GMP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Keyes龋齿记分结果显示,c-di-GMP组龋损程度及数量都均少于对照组(P<0.05),从龋病发展程度看,c-di-GMP组最为缓慢,仅存在釉质和牙本质浅层龋损。结论外源性c-di-GMP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龋齿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磷酸
鸟苷
环二聚体
SD大鼠
防龋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硫、氮双掺型碳点的稀土荧光信号驱动式汞离子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楚侨
林鑫
+1 位作者
蒋腊生
王前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7-1277,共11页
由于离子检测中荧光信号的单向变化经常受到光漂白、光散射、光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极大降低。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稀土铽配位引导的纳米级复合材料(S,N-CQDs@GMP/Tb),实验在硫、氮双掺型碳量子点基础上...
由于离子检测中荧光信号的单向变化经常受到光漂白、光散射、光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极大降低。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稀土铽配位引导的纳米级复合材料(S,N-CQDs@GMP/Tb),实验在硫、氮双掺型碳量子点基础上组装了铽离子(Tb^(3+))和鸟苷单磷酸(GMP)。材料在305 nm的激发波长激发下,能呈现出稀土离子^(5)D_(4)→^(7)F_(J)(J=6,5,4,3)4个跃迁信号和碳点自身蓝光发射并存的结果。汞离子的引入使得稀土的绿光减弱,碳点的蓝光增强;荧光滴定实验表明绿/蓝光比值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对应关系,检测限低至7.04 nmol·L^(-1),线性范围10~110 nmol·L^(-1)(R^(2)=0.9829)。为了解决粉末材料取用困难的问题,实验采用滤纸为基底,得到了一种简易的固相检测器件,为实现污染离子的特异性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苷单磷酸
铽离子
比率荧光探针
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肠杆菌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原荣荣
夏远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310-314,共5页
指出了大肠杆菌K12中存在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包含二组分系统、甲基受体趋化蛋白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质磷酸酶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以及二鸟苷酸环化酶与c-di-GMP磷酸二脂酶系统。目前单个系统的作用...
指出了大肠杆菌K12中存在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包含二组分系统、甲基受体趋化蛋白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质磷酸酶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以及二鸟苷酸环化酶与c-di-GMP磷酸二脂酶系统。目前单个系统的作用机制已经被证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体系之间信号网络结构逐渐得以揭示。大肠杆菌感应环境信号,并在多个层次水平对其生理功能加以调节。对信号转导机制的全面了解和将不同机理整合于大肠杆菌的代谢模型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信号转导
二组分系统
环化二聚
单磷酸
鸟苷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苷酸保护金铂合金纳米簇催化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春霞
高延才
+1 位作者
李洪伟
吴玉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9-250,共2页
以单磷酸鸟苷(GMP)作为保护配体,通过引入金和铂原子成功制备了金-铂合金纳米簇(NCs)。产物Au-PtNCs@GMP在无强氧化剂H2O2参与的情况下,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2,2′-偶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氧化过程均显示了...
以单磷酸鸟苷(GMP)作为保护配体,通过引入金和铂原子成功制备了金-铂合金纳米簇(NCs)。产物Au-PtNCs@GMP在无强氧化剂H2O2参与的情况下,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2,2′-偶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氧化过程均显示了很强的催化效应。但是,在相同条件下所合成的单金属纳米簇——AuNCs@GMP和PtNCs@GMP的催化性能却远远低于这些合金纳米簇。进一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深入研究了Au-PtNCs@GMP与单金属纳米簇在结构上的差异,从而揭示了它们在催化效应上的差异性本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纳米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铂合金纳米簇
单磷酸
鸟苷
配体
氧化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防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闫文娟
杨德鸿
吴补领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327
81100747)~~
文摘
目的初步探讨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c-di-GMP)对大鼠口腔内龋齿的防龋效果。方法 SPF大鼠感染致龋菌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外源性c-di-GMP、氟化钠水溶液、质量体积比为0.9%氯化钠给大鼠施药,用唾液取样细菌培养、龋齿记分观察外源性c-di-GMP在动物口内对致龋菌的生长繁殖以及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通过唾液取样进行变形链球菌培养计数,c-di-GMP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Keyes龋齿记分结果显示,c-di-GMP组龋损程度及数量都均少于对照组(P<0.05),从龋病发展程度看,c-di-GMP组最为缓慢,仅存在釉质和牙本质浅层龋损。结论外源性c-di-GMP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龋齿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防龋药物。
关键词
单磷酸
鸟苷
环二聚体
SD大鼠
防龋
动物实验
Keywords
3'
5'-cyclic diguanylic acid
dental caries prevention
animal experiment
分类号
R781.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硫、氮双掺型碳点的稀土荧光信号驱动式汞离子传感器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楚侨
林鑫
蒋腊生
王前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67-127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1063)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20A050510005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A1515010324)资助项目。
文摘
由于离子检测中荧光信号的单向变化经常受到光漂白、光散射、光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极大降低。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稀土铽配位引导的纳米级复合材料(S,N-CQDs@GMP/Tb),实验在硫、氮双掺型碳量子点基础上组装了铽离子(Tb^(3+))和鸟苷单磷酸(GMP)。材料在305 nm的激发波长激发下,能呈现出稀土离子^(5)D_(4)→^(7)F_(J)(J=6,5,4,3)4个跃迁信号和碳点自身蓝光发射并存的结果。汞离子的引入使得稀土的绿光减弱,碳点的蓝光增强;荧光滴定实验表明绿/蓝光比值与汞离子浓度呈线性对应关系,检测限低至7.04 nmol·L^(-1),线性范围10~110 nmol·L^(-1)(R^(2)=0.9829)。为了解决粉末材料取用困难的问题,实验采用滤纸为基底,得到了一种简易的固相检测器件,为实现污染离子的特异性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鸟苷单磷酸
铽离子
比率荧光探针
汞离子
Keywords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terbium ion
ratio fluorescent probe
mercury ion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肠杆菌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原荣荣
夏远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310-314,共5页
文摘
指出了大肠杆菌K12中存在有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包含二组分系统、甲基受体趋化蛋白系统、磷酸转移酶系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蛋白质磷酸酶系统、腺苷酸环化酶系统,以及二鸟苷酸环化酶与c-di-GMP磷酸二脂酶系统。目前单个系统的作用机制已经被证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体系之间信号网络结构逐渐得以揭示。大肠杆菌感应环境信号,并在多个层次水平对其生理功能加以调节。对信号转导机制的全面了解和将不同机理整合于大肠杆菌的代谢模型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信号转导
二组分系统
环化二聚
单磷酸
鸟苷
受体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苷酸保护金铂合金纳米簇催化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春霞
高延才
李洪伟
吴玉清
机构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9-250,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3050,21373101)资助
文摘
以单磷酸鸟苷(GMP)作为保护配体,通过引入金和铂原子成功制备了金-铂合金纳米簇(NCs)。产物Au-PtNCs@GMP在无强氧化剂H2O2参与的情况下,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2,2′-偶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的氧化过程均显示了很强的催化效应。但是,在相同条件下所合成的单金属纳米簇——AuNCs@GMP和PtNCs@GMP的催化性能却远远低于这些合金纳米簇。进一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深入研究了Au-PtNCs@GMP与单金属纳米簇在结构上的差异,从而揭示了它们在催化效应上的差异性本质。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纳米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铂合金纳米簇
单磷酸
鸟苷
配体
氧化催化活性
Keywords
Au-PtNCs
GMP
Oxidation catalysis
分类号
O643.36 [理学—物理化学]
TB38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外源性单磷酸鸟苷环二聚体防龋的实验研究
闫文娟
杨德鸿
吴补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硫、氮双掺型碳点的稀土荧光信号驱动式汞离子传感器
吴楚侨
林鑫
蒋腊生
王前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肠杆菌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原荣荣
夏远
《绿色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核苷酸保护金铂合金纳米簇催化活性与结构关系研究
张春霞
高延才
李洪伟
吴玉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