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野生动物小型栖息地建设成效探析——以吴淞江鸟类栖息地为例
1
作者 乔云路 汪嘉怡 +2 位作者 王宏伟 于威宇 袁逸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探析上海市野生动物小型栖息地建设成效,以改造建成后的上海市吴淞江鸟类栖息地为例,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吴淞江鸟类栖息地鸟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等建设成效进行了研究分析.共记录到鸟类10目29科54种,其中水鸟11种,雀形目鸟类38种... 为探析上海市野生动物小型栖息地建设成效,以改造建成后的上海市吴淞江鸟类栖息地为例,采用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对吴淞江鸟类栖息地鸟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等建设成效进行了研究分析.共记录到鸟类10目29科54种,其中水鸟11种,雀形目鸟类38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种.在鸟类各居留型中,留鸟28种,占51.9%;冬候鸟15种,占27.8%;夏候鸟6种,占11.1%;旅鸟5种,占9.3%.在鸟类各区系中,古北界种23种,占42.6%;东洋界种17种,占31.5%;广布种14种,占25.9%.鸟类优势种以乌鸫(Turdus mandari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树]麻雀(Passer montanu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和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为主.夏候鸟和旅鸟在栖息地内数量偏少.就季节动态而言,鸟类多样性指数从秋季迁徙期、冬季越冬期、春季迁徙期到夏季繁殖期依次降低;而均匀度指数则从秋季迁徙期、春季迁徙期、冬季越冬期到夏季繁殖期依次降低.通过研究,明确了上海市野生动物小型栖息地建设成效,并对野生动物小型栖息地建设和管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栖息 小型 建设成效 吴淞江鸟类栖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宾满族自治县鸟类栖息地保护策略
2
作者 杨柳 《现代园艺》 2025年第7期185-187,共3页
栖息地退化已成为威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栖息地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加剧、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生态廊道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优化人为活动管理、提升栖息地抗... 栖息地退化已成为威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栖息地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人为干扰加剧、气候变化影响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生态廊道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优化人为活动管理、提升栖息地抗逆性等措施,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栖息地保护与修复,为鸟类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 生态廊道 外来入侵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设计研究——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3
作者 高雪霏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索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鸟类多样性以及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设计建议,包括功能分区、水体设计、生境岛... 本文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探索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特征、鸟类多样性以及面临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套综合性的设计建议,包括功能分区、水体设计、生境岛设计、植被恢复设计、食源区设置等,旨在为类似湿地类型保护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鸟类栖息 湿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佳木斯柳树岛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夏心怡 覃盟琳 +2 位作者 何淼 岳莉然 胡尚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柳树岛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柳树岛景观类型,调查鸟类资源,分析不同景观斑块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区保护、退化生境修复、生态廊道构建、自然岸线及水环境恢复、营建适宜生存的植被群落和后期监测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格局 G-F指数 鸟类栖息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修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以深圳石岩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钱斌天 宋海龙 +3 位作者 冯峻林 杨君 刘胜 刘元元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1-6,17,共7页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城市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景观化,导致原有鸟类赖以栖息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通过对深圳石岩湿地公园采用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设计手法及后续监测,表明:①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可有...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城市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景观化,导致原有鸟类赖以栖息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通过对深圳石岩湿地公园采用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设计手法及后续监测,表明:①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可有效隔绝或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的干扰,是鸟类栖息地建设的基础;②草滩、石滩、松木桩等不同驳岸的设计,可为不同鸟类营造栖息、游憩及繁殖场所,是鸟类栖息地构建的必要措施;③以乔灌草及挺水、浮叶、沉水植物搭配模式,可为鸟类提供优质食源地,是花-鸟-鱼-虫-草生态系统构建的基底保障。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建成后周边鸟类种群达到了建设前的水平,可为今后基于鸟类栖息地构建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造的江心岛生态修复策略——以佛山市顺德区江心岛为例
6
作者 林尹影 尹旭 +1 位作者 唐科 郭如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4期75-80,共6页
江心岛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通过对佛山市顺德区11个江心岛实地调查,分析其鸟类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心岛共记录到鸟类11目30科6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占9.84%。野生维管植物59科164属22... 江心岛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通过对佛山市顺德区11个江心岛实地调查,分析其鸟类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等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江心岛共记录到鸟类11目30科6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占9.84%。野生维管植物59科164属223种。江心岛中占比较大的生态系统类型为养殖水域、森林与湿地。江心岛鸟类生境主要存在岸线浅滩缺失、植被类型单一、人类干扰较多等问题。根据江心岛鸟类生境现状,提出岸线浅滩修复、植被生境营造、加强生物通道连接、加强管控、引导自然教育、完善监测评估等鸟类栖息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江心岛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心岛 鸟类栖息 生态修复 顺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以鄂州市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春晓 何建华 +2 位作者 刘殿锋 于秀波 石青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97-4208,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栖息地破碎、缺失与退化的重要原因。生态网络能保护重要栖息地,促进栖息地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州市为研究区,基于CLUE-S模型预测现状延续、生态保护和城市扩... 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栖息地破碎、缺失与退化的重要原因。生态网络能保护重要栖息地,促进栖息地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州市为研究区,基于CLUE-S模型预测现状延续、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3种土地利用情景,将生境质量作为遴选生境斑块的依据之一,以鸟类最大迁徙距离为阈值构建生态网络,从连通概率指数PC和斑块重要性指数dPC两方面,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鸟类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情景的地类数量和空间结构均有差异,与生态保护相比,城市扩张情景的建设用地增加11603.52 hm^(2),林地、耕地和水体减少5041.8 hm^(2)、2540.16 hm^(2)、3385.8 hm^(2),新城区、山地风景区与水体周边是主要变化区域;(2)现状延续和城市扩张情景的生境斑块降至235块和216块,网络出现破碎化,生态保护情景增至367块,网络结构完整但空间位置改变;(3)2004-2024年PC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生态保护的PC高于现状延续和城市扩张,且利于保护短距离迁徙鸟类;(4)生态保护情景边缘型和关键小型斑块得到保护,第一等级斑块增加,城市扩张情景第二等级斑块增加,现状延续情景部分斑块的重要性提高。在新一轮发展规划中,鄂州市要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优先保护受到土地利用变化威胁的大型与关键小型栖息地,重点保护短迁徙鸟类的栖息地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 CLUE-S模型 InVEST模型 生态网络 鸟类栖息地连通性 鄂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营造的研究——以西昌邛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田勇 贺丹晨 陈丽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4,102,共5页
以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湿地环境中鸟类栖息地环境景观保护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分析邛海湿地鸟类类型、数量、分布特点、生态习性以及对栖息环境的需求入手,对各种组成湿地环境的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掘出影响及适合鸟类栖息的... 以西昌邛海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湿地环境中鸟类栖息地环境景观保护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以分析邛海湿地鸟类类型、数量、分布特点、生态习性以及对栖息环境的需求入手,对各种组成湿地环境的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发掘出影响及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因素,巧于因借水域景观、植物配置、湿地动物栖息地等各方面成因,强化对湿地环境中鸟类栖息地保护与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鸟类 鸟类栖息 景观营造 西昌邛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江红星 刘春悦 +1 位作者 侯韵秋 钱法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5-163,共9页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以及对于一些广袤且偏远的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析、评估、监测和预测鸟类与栖息地关系,推动实现物种保护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回顾遥感数据源、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以及... 3S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不同尺度条件下,以及对于一些广袤且偏远的地区,能够有效地分析、评估、监测和预测鸟类与栖息地关系,推动实现物种保护管理目标。本文主要回顾遥感数据源、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鸟类栖息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影像数据源和影像时相的选择,以及遥感信息提取和鸟类野外调查方法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和完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鸟类栖息 遥感信息提取 栖息地监测与评估 物种分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建设中鸟类栖息地的营造——以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白水荡区为例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孙欣欣 周凌燕 +2 位作者 王中生 魏勇 王守攻 《中国城市林业》 2014年第4期58-60,共3页
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从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出发,以赤山湖白水荡区为例,在介绍场地中鸟类资源及栖息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方式,以期... 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已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中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从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出发,以赤山湖白水荡区为例,在介绍场地中鸟类资源及栖息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方式,以期对湿地公园建设中的鸟类保护做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鸟类栖息 营建方式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 被引量:7
11
作者 康丹东 范俊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05-107,共3页
基于鸣禽、游禽、涉禽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各自栖息环境的需求,分别从场地设计、驳岸设计、种植设计、园林构筑物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以期在提高城市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鸟... 基于鸣禽、游禽、涉禽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各自栖息环境的需求,分别从场地设计、驳岸设计、种植设计、园林构筑物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以期在提高城市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鸟—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共生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 城市公共绿地 鸟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营建 被引量:56
12
作者 杨云峰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4,共6页
鸟类多样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营建适宜的鸟类栖息地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城市湿地中常见的涉禽、游禽、鸣禽生活习性的研究,整理其对于栖息地的水系、岛礁、植被、人为干扰等方面的... 鸟类多样性对于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营建适宜的鸟类栖息地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城市湿地中常见的涉禽、游禽、鸣禽生活习性的研究,整理其对于栖息地的水系、岛礁、植被、人为干扰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整体景观格局、水系规划、水深控制、流速和水位变化控制、植被群落规划、树种选择、人为干扰控制、招鸟措施等方面若干设计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鸟类栖息 规划设计 引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邵君学 胡昕欣 +5 位作者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刘宁 周敏军 谢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 [目的]研究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规律,探讨其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的影响机制,为鸟类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07—2020/07期间,在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利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分别获取植物群落特征数据和鸻鹬类水鸟群落数据,通过转换变量,构建回归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鸻鹬类水鸟进行鸟类集团划分。[结果]统计分析发现:(1)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草本植物30科72属77种,鸻鹬类水鸟18种230只;(2)植物群落高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比值与鸻鹬类水鸟个体总数和鸟类个体总数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3)不同性状的鸻鹬类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响应程度有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鸻鹬类水鸟划分成4个鸟类集团,其中集团4即中翼长、中嘴裂长、中跗跖长的鸻鹬类水鸟受植物群落特征的季度变化影响大于其他鸻鹬类鸟类集团。(4)目前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未进行区分不同植物群落而采取有差别的管理措施,属于无区别化干扰。[结论]天福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特征对鸻鹬类水鸟群落特征有显著影响,且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影响机制具有差异性;研究区无区别化的栖息地管理措施须结合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及不同性状鸻鹬类水鸟的生境需求而精准改进,建议针对不同鸻鹬类鸟类集团的差异性生境需求,精准管理不同的植物群落特征,同时增加不同类别的栖息地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特征 鸻鹬类 鸟类集团 鸟类栖息 栖息地管理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滨水开放空间鸟类栖息地营建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佳妮 陈楚文 +1 位作者 陈彬彬 严芸 《中国城市林业》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鸟类作为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对城市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文中通过分析浙江省滨水鸟类觅食和营巢的栖息习性,从景观格局、植物群落、驳岸设计3个方面提出鸟类栖息地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 滨水空间 鸟类栖息 规划设计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董寨自然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特点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小艳 王俊 +1 位作者 张漪 刘恩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58-159,177,共3页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基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现状特点,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平责任、全民行动三大保护原则,进而探讨了对鸟类栖息地具有针对... 河南省董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鸟类栖息和繁殖基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了保护区鸟类栖息地现状特点,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公平责任、全民行动三大保护原则,进而探讨了对鸟类栖息地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这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其它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寨 鸟类栖息 调查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石家庄龙泉湖公园东区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闫佳伦 董宇翔 +4 位作者 叶可陌 索筠博 闫娜 韩莉 林辰松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3-166,共14页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 【目的】以物种多样性保护为目标,鸟类栖息地营建为切入点,提出郊野公园景观提升方法及策略【方法】通过对石家庄龙泉湖公园周边地区进行鸟类研究,选择出现频次和研究资料较多的鸟类为目标种,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研究,归纳目标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从空间角度构建水平、垂直两个维度的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分别对水体类型、水域面积、驳岸类型及水岸形态、滨水缓冲带、植物覆盖度、惊飞距离、水深、植物高度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郊野公园鸟类栖息地景观设计依据及方法。【结果】共确定23个鸟类目标种,建立鸟类栖息地约20.3 hm^2,其中水域栖息地约11.4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水域面积在2.6~5.8 hm^2之间;水生植物覆盖度在30%~65%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平均水深在0.8~2.5 m之间;水生植物高度平均为0.3~1.8 m。陆域栖息地约8.9 hm^2,共有6个分区:各分区滨水过渡带乔木覆盖度在10%~16%之间,灌木覆盖度在35%~44%之间,草本覆盖度在40%~55%之间;植物平均高度为8.6~22.5 m;地被种类在12~31种之间;惊飞距离为50 m。【结论】(1)从空间尺度指标入手,构建鸟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标体系,提出营建策略,可以为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2)郊野公园应设置大小不同,功能丰富,具备蜿蜒自然缓坡驳岸和一定水深的水体空间;植物景观在满足鸟类对水域、近岸缓冲带、陆域范围植物覆盖度、群落组成形式、高度需求的同时还应提升地被丰富度;园路及场地应采用近自然材质和低鸟类干扰的策略。(3)在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既要重视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和不同鸟类的种间关系,同时还应满足人类休闲游憩的需求,实现人-鸟的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龙泉湖公园东区 鸟类栖息 栖息地适宜性指标 景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位下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姚斯洋 李昕禹 +3 位作者 刘成林 柳波 张静 况卫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98-4009,共12页
鄱阳湖为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近十余年发生了枯水期提前且延长及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对于此问题江西政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工程措施——鄱阳湖水利枢纽(简称枢纽)。然而,枢纽对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影响尚无定量研究。以鄱阳湖食... 鄱阳湖为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近十余年发生了枯水期提前且延长及湖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对于此问题江西政府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工程措施——鄱阳湖水利枢纽(简称枢纽)。然而,枢纽对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影响尚无定量研究。以鄱阳湖食块茎鸟类——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 vipio)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的栖息地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结合生态学知识,在ArcGIS平台上搭建了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模型,使用二维水动力模型联合适宜性评价模型,生成鄱阳湖在兴建枢纽前、后的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分布图。选取工程调度时期水位相对稳定时段,以鄱阳湖无枢纽状态下星子水位为基础,探究鄱阳湖在不同水位时,有拟建枢纽和无拟建枢纽状态下食块茎鸟类的栖息地适宜性的变化,定量分析拟建枢纽对候鸟栖息地适宜性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枢纽的调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水位调度方案对湖泊食块茎鸟类越冬初期栖息产生的影响较小,但会牺牲一部分越冬后期适合食块茎鸟类栖息的区域。拟建枢纽选址处至都昌站的食块茎鸟类栖息地适宜性受枢纽的负面影响最为显著,各级自然保护区之中,北部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受其负面影响最大,此保护区将减少18.01—39.80 km^(2)适合食块茎鸟类栖息的面积。但是枢纽的运行能增加湖泊土壤水含量,使食块茎鸟类更易于觅食,且能增加喜食块茎鸟类的食物丰富度。本研究可为为今后鄱阳湖湖区水环境规划和水生态管理维护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鸟类栖息地适宜性 二维水动力模型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平原区受胁鸟类栖息地识别和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越 顾燚芸 +1 位作者 李雪珊 闻丞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北京分布的受胁鸟类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而平原区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融入受胁鸟类保护的内容十分必要。以北京市平原区分布的24种受胁鸟类为研究对象,以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为分类依据,结合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采... 在北京分布的受胁鸟类主要分布在平原区,而平原区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因此,在城市管理中融入受胁鸟类保护的内容十分必要。以北京市平原区分布的24种受胁鸟类为研究对象,以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为分类依据,结合国家土地利用分类标准,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法,在北京市平原区的高清卫星影像图上识别出5类一级鸟类栖息地和17类二级鸟类栖息地,得到北京市平原区鸟类栖息地分布图。使用24种受胁鸟类的空间分布模型掩膜鸟类栖息地分布,得到24种受胁鸟类的预测空间分布,叠加之后获得受胁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水域是受胁鸟类丰富度最高的栖息地。将受胁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与北京市国家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叠加进行空缺分析,结果显示:1)北京市的自然保护区多分布在山区,不能有效保护受胁鸟类;2)受胁鸟类的保护与平原区的城市建设、绿地管理关系密切。采用分区统计方法,计算各类栖息地中分布的平均鸟类种类数,作为栖息地保护行动优先级指标,得出湖泊、水库、坑塘、滩地、沼泽地等湿地区域是具有最高保护优先级的栖息地类型,在保护实践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对各类栖息地开展综合保护。该研究首次为北京城市区域受胁鸟类保护提出空间参考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胁物种 鸟类栖息 北京市平原区 城市绿地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下弗雷泽河盆地鸟类栖息地使用情况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的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帕特里克.穆尼 熊瑶 《风景园林》 2011年第5期143-155,共13页
普通生态学原理在生物多样性规划和管理实践中有了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地和总体的鸟类栖息地模型,用以支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一个组分的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模型用于为相关研究推荐适合当地的栖... 普通生态学原理在生物多样性规划和管理实践中有了发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个本地和总体的鸟类栖息地模型,用以支持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一个组分的城市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个模型用于为相关研究推荐适合当地的栖息地类型。本研究在繁殖季节调查了三处相似的城市地点的鸟类种群和植被覆盖情况,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据的空间特征,通过对栖息地内鸟类出现频度的聚类分析形成研究鸟类群体觅食的栖息地使用模型。这个模型被用于预测第四个地点的物种环境,并通过比较该地点实际的物种环境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的生物群体对不同类型的栖息地有着不同的偏好,并且一些栖息地组群的生产力更高。这些信息都被用于建立栖息地保护、管理和设计方面的准则。这项研究的价值不单是对于准则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为总体和当地鸟类多样性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鸟类栖息 研究 生物栖息地模型 栖息地管理 城市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的江口鸟洲湿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奕彤 齐增湘 +1 位作者 刘慧 Liu Wei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4期83-88,共6页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逐步缩小,对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江口鸟洲是湖南省唯一以鸟类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湿地鸟类栖息地为目的,基于ArcGIS和层次分析法对江口鸟洲一带湿地适宜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逐步缩小,对湿地鸟类栖息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江口鸟洲是湖南省唯一以鸟类为主题的湿地保护区,以保护湿地鸟类栖息地为目的,基于ArcGIS和层次分析法对江口鸟洲一带湿地适宜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湿地适宜性程度随着远离水源而降低;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基础上,江口鸟洲最适宜湿地的面积为477.36hm2;最适宜湿地区域的主要用地类型是水田及林地,可以充分为湿地鸟类提供栖息地和觅食的资源。未来对江口鸟洲的湿地保育需重视用地类型,有效地完善湿地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 湿地适宜性评价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