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瑜 高一萌 +4 位作者 李文燕 彭慧娟 刘斌 王辉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寻找卵巢癌细胞中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呈相互协同作用的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卵巢癌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Dock180与Elmo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Elmo1的分布;免疫... 目的寻找卵巢癌细胞中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Dock180与Elmo1呈相互协同作用的依据。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人卵巢癌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Dock180与Elmo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Elmo1的分布;免疫荧光检测Dock180与Elmo1在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定位分布;检测Dock180表达缺失的SKOV3细胞中内源性Elmo1的表达水平。结果 Dock180与Elmo1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29,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二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组和卵巢正常组织组(P<0.05)[Dock180:(1.054±0.114)、(0.518±0.126)、(0.425±0.072);Elmo1:(0.864±0.114)、(0.374±0.076)、(0.300±0.105)]。免疫组化及细胞化学染色均显示二者在人卵巢癌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具有一致性。而且在Dock180表达缺失细胞中,Elmo1的表达水平也同时降低。结论 Dock180与Elmo1在促进卵巢癌的癌变过程中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 Dock180 Elmo1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家族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明涛 杨军 王志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7,共5页
Rho GTP酶(Rho GTPase)家族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参与细胞骨架调节、基因转录、膜泡运输等过程,扮演着分子开关的角色。Rho型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RhoGEF)是调节Rho GTPase活性的关键因子,在Rho GTPase信号调节、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免疫... Rho GTP酶(Rho GTPase)家族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参与细胞骨架调节、基因转录、膜泡运输等过程,扮演着分子开关的角色。Rho型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RhoGEF)是调节Rho GTPase活性的关键因子,在Rho GTPase信号调节、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应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hoGEF与肿瘤、发育及神经类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等也有密切关系,对其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人们认识某些生理和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 GTPase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GEF)疾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联合血管生成素-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曾莉 常以力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5-90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联合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联合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5只和糖尿病组55只,糖尿病组通过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饲养3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DR大鼠模型且视网膜病变程度相仿的大鼠,随机抽取45只分为DR对照组(B组,5只)、PBS缓冲液对照组(C组,10只)、VEGFASODN干预组(D组,10只)、Ang-1干预组(E组,10只)、联合干预组(F组,10只)。C组玻璃体内注射PBS缓冲液5μL;D组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00μmol·L-1VEGFASODN5μL;E组玻璃体内注射浓度为160mg·L-1Ang-15μL;F组玻璃体内注射100μmol·L-1VEGFASODN及160mg·L-1Ang-1各5μL;3d后再次行上述操作。各组大鼠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比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下突破内界膜的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结果 A、B、C、D、E和F组视网膜新生血管渗漏面积分别为0、(20.98±1.14)mm2、(21.47±1.65)mm2、(14.60±1.55)mm2、(13.80±1.19)mm2、(10.81±1.35)mm2;D、E、F组新生血管渗漏面积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99,P<0.05);F组渗漏面积低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94,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A、B、C、D、E和F组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芽细胞核数分别为(1.13±0.31)个、(80.31±5.21)个、(81.08±2.57)个、(37.37±3.41)个、(41.07±2.09)个、(14.41±1.23)个;D、E、F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芽细胞核数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9.41,P<0.05);F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芽细胞核数低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91,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P>0.05)。结论 VEGF ASODN联合Ang-1玻璃体内注射能明显抑DR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减少视网膜血管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脱氧核苷 血管生成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苷酸交换因子C3G对心肌细胞生存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旭 李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鸟苷酸交换因子C3G(Crk SH3-domain-binding guanine-nucleotide-releasing factor)对心肌细胞生存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pCXN2-Flag、pCXN2-Flag-hC3G(过表达人C3G mRNA)质粒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并进行缺氧/复... 目的探讨过表达鸟苷酸交换因子C3G(Crk SH3-domain-binding guanine-nucleotide-releasing factor)对心肌细胞生存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pCXN2-Flag、pCXN2-Flag-hC3G(过表达人C3G mRNA)质粒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并进行缺氧/复氧(H/R)干预。实验分为空白组、空质粒组、C3G过表达组、空白+H/R组、空质粒+H/R组,C3G过表达+H/R组。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C3G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C3G、p-ERK1/2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C3G过表达组较空白组和空质粒组,C3G过表达+H/R组较空白+H/R组和空质粒+H/R组人C3GmRNA、C3G蛋白、p-ERK1蛋白、细胞增殖率均增加(P均<0.01),凋亡率均降低(P<0.05,P<0.01);C3G过表达+H/R组较空白+H/R组、空质粒+H/R组p-ERK2蛋白增加(P<0.01)。结论过表达C3G能促进心肌细胞的生存力,该过程可能是由p-ERK1/2蛋白表达增加和心肌细胞凋亡降低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 C3G 心脏肌细胞 细胞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对鼠巨噬细胞TLR-9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黄维琳 王炯 刘荣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ODN)对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 目的探讨非甲基化的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ODN)对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p-ODN,鸟嘌呤胞嘧啶二核苷酸序列(Non-CpG-ODN),CpG-ODN+氯喹刺激24h后巨噬细胞TLR-9的表达,放免法及ELISA法检测刺激前后巨噬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表达水平。结果刺激24h后,CpG-ODN与CpG-ODN+氯喹组巨噬细胞TLR-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细胞上清液中TNF-α水平CpG-ODN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IL-6、IL-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pG-ODN刺激可引起鼠巨噬细胞TLR-9表达增高,调节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脱氧核糖核苷类/药理学 巨噬细胞/药物作用 巨噬细胞/细胞学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 氯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糖尿病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恋 赵玉玺 +4 位作者 秦星宇 张倩 龙莞茜 甘星灵 王嘉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7-4163,共7页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经注射STZ和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构建DM创口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10 mg/kg)和黄芩苷低、高剂量...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皮肤创口愈合及Nrf2/HO-1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雄性KM小鼠经注射STZ和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构建DM创口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10 mg/kg)和黄芩苷低、高剂量组(50、 150 mg/kg),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仅做了背部全皮层圆形切除的小鼠设为正常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12 d。每4 d测量各组小鼠体质量、创面大小和空腹血糖值(FBG)。实验结束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创面形态;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小鼠皮肤创面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O-1)和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小鼠第4、 8、 12天FBG值降低(P<0.01);第12天创口面积缩小(P<0.01);血清MDA水平降低(P<0.05),GSH-Px、 CAT活性升高(P<0.05,P<0.01);皮肤创面组织表皮层增厚,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且排列相对有序;皮肤创面组织Nrf2、 HO-1蛋白荧光阳性表达升高(P<0.01)。结论 黄芩苷可促进DM小鼠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糖尿病 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 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氧合酶-1(HO-1) 8-氧鸟嘌呤脱氧核苷(8-oxo-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核糖核酸生产5′-核苷酸的条件优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端好 王震 蒋丹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以啤酒废酵母中提取的核糖核酸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了核酸酶P1催化水解核糖核酸的条件,并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水解液中5′-核苷酸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核糖核酸质量浓度7.5 g/L、水解液... 以啤酒废酵母中提取的核糖核酸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了核酸酶P1催化水解核糖核酸的条件,并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对水解液中5′-核苷酸进行了初步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核糖核酸质量浓度7.5 g/L、水解液初始pH 5、水解温度54℃、水解时间2.0 h。通过分离初步确定核糖核酸水解液中含有尿嘧啶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胞嘧啶核苷酸和腺嘌呤核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 5′-核苷 酶P1 水解 离子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8
作者 丁虹 王雪可 +1 位作者 芦晓帆 许誉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刺芒柄花素+EX527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构建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鼻部症状(抓鼻、打喷嚏);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sIgE)和组胺水平。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Fe^(2+)水平;qRT-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活化的白细胞介素(IL)-1β(Cleaved IL-1β)、IL-18、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NLRP3乙酰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抓鼻和打喷嚏次数减少,血清OVA-sIgE和组胺含量降低,鼻黏膜受损程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减少(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ROS、MDA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以及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IRT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NLRP3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SIRT1抑制剂EX527减弱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调控SIRT1蛋白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 变应性鼻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苷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TAT-RabGEF1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方虹仪 郭娜 +1 位作者 邢纪斌 罗晨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构建PET28a-TAT-RabGEF1重组质粒载体,在E.coli Rosetta(DE3)菌株中高效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研究TAT-RabGEF1融合蛋白对肥大细胞的跨膜转导活性。【方法】以小鼠组织cDNA为模板,设计上游和下游含有限制性酶切位点和TAT序列的引... 【目的】构建PET28a-TAT-RabGEF1重组质粒载体,在E.coli Rosetta(DE3)菌株中高效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研究TAT-RabGEF1融合蛋白对肥大细胞的跨膜转导活性。【方法】以小鼠组织cDNA为模板,设计上游和下游含有限制性酶切位点和TAT序列的引物,PCR扩增目的片段TAT-RabGEF1,并通过双酶切构建PET28a-TAT-RabGEF1重组质粒载体,在E.coli Rosetta(DE3)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产物用亲和层析柱纯化后测量浓度及鉴定。CCK-8检测融合蛋白的细胞毒性,并用荧光显微镜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定性定量观察其对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P815的转导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TAT-RabGEF1重组载体,高效表达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7 ku的融合蛋白TAT-Rab GEF1,0.1、1、10μmol/L浓度的TAT-RabGEF1蛋白对细胞无明显毒性,荧光显微镜显示1μmol/L浓度的融合蛋白TAT-RabGEF1具有快速转导进入P815细胞内的能力,且为进入细胞的饱和浓度。【结论】通过TAT-RabGEF1的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分析,证实了TAT-PTD的跨膜转导活性,为研究RabGEF1在肥大细胞激活途径中的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1 TAT蛋白 融合蛋白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G/Rap1和Dock180/Rac1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高一萌 张瑜 +5 位作者 李文燕 车亚玲 王瑾 刘斌 王辉 令狐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Rap1酶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Dock180/Rac1酶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Dock180沉默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C3G的表达,验证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相关性;... 目的探讨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3G/Rap1酶和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Dock180/Rac1酶信号通路在卵巢癌浸润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Dock180沉默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C3G的表达,验证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相关性;免疫组化比较卵巢癌组织中Dock180与C3G的表达趋势;免疫荧光观察SKOV3中Dock180与C3G及它们各自的下游蛋白Rac1/Rap1的定位。结果 Dock180基因沉默的细胞中C3G表达明显增强(P<0.05);Dock180与C3G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相反趋势(P<0.05);C3G/Dock180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下游效应蛋白Rap1/Rac1在细胞膜和细胞质都有表达,但Rap1以细胞质为主,而Rac1可以伸展至细胞膜及细胞膜皱褶。结论卵巢癌细胞和组织中C3G与Dock180表达呈相反趋势,下游蛋白Rap1与Rac1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布差异,可能与C3G/Rap1和Dock180/Rac1信号通路在卵巢肿瘤浸润中的不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嘌呤核苷释放因子2 rap1 GTP结合蛋白质类 卵巢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P100基因沉默抑制胰腺癌细胞AsPC-1的侵袭能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传高 魏树梅 +2 位作者 陈清宇 陈佳敏 蔡建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100(GEP100)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Super-retro-puro-GEP100转染入胰腺癌AsPC-1细胞株,通过RNA干扰建立GEP100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克隆。以基质侵润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交换蛋白100(GEP100)基因沉默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质粒pSuper-retro-puro-GEP100转染入胰腺癌AsPC-1细胞株,通过RNA干扰建立GEP100基因稳定沉默的细胞克隆。以基质侵润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以过河实验检测细胞移动能力,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型钙黏连蛋白(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沉默GEP100表达后,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基质侵润实验显示,GEP100干扰组、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的穿膜细胞分别为每视野46.62±5.25、115.40±12.46、111.82±10.82,干扰组与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细胞的移动能力仅受到轻微影响,GEP100干扰组、空载体对照组、未转染组细胞的过河时间分别为(52.68±4.12)h、(47.56±3.42)h、(48.60±5.24)h,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沉默GEP100促使细胞从间皮形态向上皮形态转化,并显著增加了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结论:沉默GEP100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对细胞的移动能力无明显影响,E-cad-herin表达上调,细胞表现出间皮向上皮形态转化倾向,提示GEP100可能通过调节E-cadherin的表达来影响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功能,从而在胰腺癌的侵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E—cadherin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鸟嘌呤核苷交换蛋白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中MDR-1、RRM-1、EGFR、ERCC-1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楠楠 李珊珊 +4 位作者 张文 于长海 王宏伟 张宜明 俞建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0-873,共4页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多药耐药蛋白(MDR-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表达的差异,并分析这些表达差异性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多药耐药蛋白(MDR-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错配切除修复蛋白1(ERCC-1)表达的差异,并分析这些表达差异性与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6例NSCLC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MDR-1、RRM-1、EGFR、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比较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用Fisher检验分析差异性是否与病理类型相关。结果 46例各种病理类型的NSCLC,原发病灶与转移淋巴结均存在MDR-1、RRM-1、EGFR、ERCC-1表达,其中ECRR-1的表达差异在腺癌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而MDR-1,RRM-1,EGFR的差异性在各病理类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RRM-1、EGFR、ERCC-1在NSCLC的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中均表达,但只有ERCC-1在肺腺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原发肿瘤 转移淋巴结 多药耐药蛋白 核糖核苷还原酶M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剪切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c/Rap1信号通路在急性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汪雪峰 陈思煜 陈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0-683,共4页
急性肺损伤(ALI)中炎症信号通路的失调控以及炎症因子平衡紊乱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能直接被cAMP活化的交换蛋白(Epac)在调节肺部气道炎症和细胞增殖方面是一个新的效应器,新的关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非依赖性通路研究表明,... 急性肺损伤(ALI)中炎症信号通路的失调控以及炎症因子平衡紊乱是其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能直接被cAMP活化的交换蛋白(Epac)在调节肺部气道炎症和细胞增殖方面是一个新的效应器,新的关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非依赖性通路研究表明,cAMP/Epac/Rap1信号通路参与并行使许多类型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和连接、细胞凋亡、细胞增殖和分化等。cAMP能通过Epac/Rap1信号通路参与ALI的发病过程,Epac/Rap1信号通路是ALI防治的潜在靶点。本文综述Epac/Rap1信号通路在肺部相关炎症及急性肺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 气道炎症 环磷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Nrf2、HO-1和NQO-1动态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梦颖 何永昌 +2 位作者 孙国柱 徐伟 武利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ineoxidoreductase-1,NQO-1)的...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核因子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ineoxidoreductase-1,NQO-1)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制作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术后1 h、6 h、12 h、24 h、3 d、7 d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测定Nrf2胞浆、胞核蛋白以及HO-1、NQO-1蛋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Nrf2 mRNA表达。结果自冲击伤后6 h,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24h达高峰,持续至3 d,然后开始下降(P<0.05)。组织学观察印证了脑水肿趋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胞浆Nrf2蛋白于伤后12 h开始持续降低,而胞核Nrf2蛋白则于1h开始升高,24 h达到高峰,3 d时降低,7 d后明显降低,但仍高于NC组(P<0.05)。HO-1和NQO-1蛋白表达与胞核Nrf2蛋白趋势一致。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TBI组术后各时间点Nrf2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液压冲击伤后出现核因子Nrf2转位激活,可能通过上调HO-1、NQO-1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液压冲击伤 因子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1 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醌氧化还原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NLRP3/caspase-1通路研究白及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邱波 曾永鸿 +2 位作者 刘金海 袁志臻 刘荟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23-1627,1632,共6页
目的:探究白及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及对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并将SD大鼠随机... 目的:探究白及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及对肠道屏障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UC模型,并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及多糖低(100 mg/kg)、中(200 mg/kg)、高(400 mg/kg)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阳性组(0.67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UC模型。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白及多糖和柳氮磺胺吡啶,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各组大鼠连续给药2周,1次/d。末次给药12 h后,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并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大鼠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炎症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通路蛋白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形体消瘦、大便稀溏、结肠组织可见黏膜溃疡、充血、扩张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DAI评分、结肠组织MPO、IL-1β及TNF-α含量、p-NF-κB p65/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DAO和i-FABP含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及多糖各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组大鼠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MPO、IL-1β及TNF-α含量、p-NF-κB p65/NF-κB p65、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DAO和i-FABP含量均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白及多糖改善效果与柳氮磺胺吡啶相近(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抑制NF-κB/NLRP3/caspase-1通路激活,降低炎症反应和肠屏障损伤,改善UC症状和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多糖 溃疡性结肠炎 因子-κB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半胱天冬酶-1 肠道屏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IM2和CASP1基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国强 牟佳 +6 位作者 李元 袁语泽 王昱博 宋晨雪 谢婧书 郑敬彤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固有免疫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半胱天冬酶1(CASP1)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炎症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健康对照组(12例)和AECOPD患者(20例)的痰液,分别进行痰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痰上清中的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分别上调3.83、1.70和2.42倍,NLRP3、AIM2和CAS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AECOPD组患者痰上清中IL-1β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NLRP3及AIM2炎性体参与AECOPD的病理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固有免疫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小博 楚慧丽 +3 位作者 仲晨 王俊 王宝成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经组织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41例,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采用RT-PCR方法检测ERCC1 mRNA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EGFR突变状态与ERCC1 m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41例患者中,EGFR突变21例,ERCC1 mRNA高、中、低表达率分别为19.1%(4/21)、57.1%(12/21)和23.8%(5/21),EGFR基因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核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对rHBsAg免疫小鼠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石艳春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9-331,33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与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HBsAg)联合免疫小鼠的Th1/Th2型免疫应答效应。方法:BALB/c小鼠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2次,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IgG亚类IgG2a/IgG1的比值;生物活性法检测... 目的:初步探讨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与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HBsAg)联合免疫小鼠的Th1/Th2型免疫应答效应。方法:BALB/c小鼠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2次,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IgG亚类IgG2a/IgG1的比值;生物活性法检测脾细胞诱生上清中的IFN γ和IL 2含量;ABC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 4、IL 10及IL 12含量。结果:加CpGODN组与单独注射rHBsAg组相比:抗 HBsIgG亚类IgG2a/IgG1比值明显高;Th1型细胞因子IFN γ、IL 2和IL 12的表达增强,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 4和IL 10的产生。结论:CpGODN能够明显增强rHBsAg免疫小鼠Th1型抗体亚类IgG2a的产生,并且诱导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寡脱氧核苷 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TH1/TH2型细胞因子 IgG2a/Ig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867及其宿主基因RAPGEFL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佳 邝钢 +3 位作者 徐凤楼 郭炜 沈素朋 董稚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检测miR-6867及其宿主基因Rap型鸟苷酸交换因子1(rap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like 1,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E... 目的:检测miR-6867及其宿主基因Rap型鸟苷酸交换因子1(rap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like 1,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ESCC手术患者组织标本87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6867及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和ES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6867和RAPGEFL1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和ES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miR-6867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RAPGEFL1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P<0.05);miR-6867与RAPGEFL1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4种食管癌细胞系中miR-6867和RAPGEFL1基因的表达均增高,并且其甲基化程度明显降低。RAPGEFL1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SC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iR-6867和RAPGEFL1的异常低表达及RAPGEFL1高甲基化状态有关,miR-6867与RAPGEFL1表达具有一致性,且RAPGEFL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miR-6867与RAPGEFL1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Rap型鸟苷交换因子1基因 miR-6867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