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与组蛋白G的柔性对接研究
1
作者 高雪峰 黄旭日 孙延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83-1884,共2页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face amino acids. On the premise of the rigidity of protein-protein docking,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we search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 conformations of the complexes which grounded on the rigid docking. Sinc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mino acid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plex conformations are more per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 组蛋白G 柔性对接 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资料评估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Klotho基因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张学聪 陈秉辉 +2 位作者 徐常艳 常方远 曹华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资料评估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Klotho基因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通过检索TCGA数据库收集HNSCC患者Klotho基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 目的探讨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资料评估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患者Klotho基因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通过检索TCGA数据库收集HNSCC患者Klotho基因、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MAPLC3)、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NSUN2)的表达及随访预后资料,根据Klotho基因表达水平分为低表达组(n=87例)、中表达组(n=87例)和高表达组(n=88例)。描绘Kaplan-Meier曲线分析Klotho基因表达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评价Klotho基因表达与MAPLC3及NSUN2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与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风险比为0.62(95%CI:0.44~0.87,P<0.05)。HNSCC患者中Klotho基因与MAPLC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19,P=0.00),而与NSUN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17,P=0.00)。结论Klotho基因表达与HNSCC患者临床预后有关,同时该基因可能影响下游MAPLC3及NSUN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细胞(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 预后(Prognosis) Klotho基因(Klotho Gene)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NOP2/Sun RNA甲基转移酶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
3
作者 单丹丹 邹文涛 +1 位作者 晋茂生 马宜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08-1313,共6页
目的分析MRI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7月就诊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1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及MRI图像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淋巴结转移组(n=83)与淋巴结转移... 目的分析MRI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7月就诊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51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及MRI图像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淋巴结转移组(n=83)与淋巴结转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短径、宫旁浸润、阴道受累和SCC-Ag水平,结合多项指标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判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宫旁浸润、阴道受累、SCC-Ag水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宫旁浸润、阴道受累等均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短径联合SCC-Ag、多项指标联合(肿瘤最大径、淋巴结短径、SCC-Ag、宫旁浸润、阴道受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0.972、0.682、0.979、0.988,敏感度分别为62.4%、65.7%、59.3%、78.7%、89.8%,特异度分别为76.7%、88.2%、72.1%、84.5%、86.9%。淋巴结短径、SCC-Ag截断值分别为8.5 mm、5.85 ng/mL,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543。结论单独用于淋巴结转移预测的MRI和SCC-Ag敏感度较低,但敏感度和特异度在多种指标联合使用时有显著改善,MRI和SCC-Ag联合使用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细胞抗原 宫颈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
4
作者 张玲 董玲玲 +3 位作者 阿尔达克·司拉木汉 月尔也提·赛来 李德伟 魏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效能,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316例,记为NSCLC组;同期住... 目的观察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效能,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316例,记为NSCLC组;同期住院的其他肺病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集肘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YFRA21-1、SCC、SF,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单项检测或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CRP、CEA、CYFRA21-1、SCC、SF水平是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P均<0.05)。血清CRP、CEA、CYFRA21-1、SCC、SF单项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73.4%、72.1%、70.1%、64.9%、70.0%。CRP+CEA、CRP+SCC、CRP+SF、CEA+CYFRA21-1、CYFRA21-1+SCC、CYFRA21-1+SF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79.1%、73.7%、77.3%、76.4%、71.2%、76.6%。CRP+CEA+CYFRA21-1、CRP+CEA+SCC、CRP+CEA+SF、CRP+CYFRA21-1+SCC、CRP+CYFRA21-1+SF、CRP+SCC+SF、CEA+CYFRA21-1+SCC、CEA+CYFRA21-1+SF、CYFRA21-1+SCC+SF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80.7%、80.4%、81.3%、77.2%、79.9%、79.8%、77.3%、81.3%、78.4%。CEA+CYFRA21-1+SCC+CRP、CEA+CYFRA21-1+SCC+S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81.2%、82.3%。五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为84%。结论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升高,是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检测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有助于NSCLC的诊断,且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肿瘤标志物 抗原 细胞角蛋白片段19 细胞抗原 血清铁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预测早期宫颈鳞癌辅助放疗的模型
5
作者 李锦巍 付秀虹 +5 位作者 王冲 翟静静 吕净上 刘晴 梁金玉 齐晓臻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99-602,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模型,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医院收治的67例早期宫颈鳞癌(ⅠB1、ⅠB2、ⅡA1)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年龄...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核磁共振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模型,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是否需要术后辅助放疗。方法收集2018—2021年医院收治的67例早期宫颈鳞癌(ⅠB1、ⅠB2、ⅡA1)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年龄、SCCA、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与术后辅助放疗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术后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求得独立危险因素的截断值,进一步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P<0.001)、浸润深度(P=0.001)、组织分化程度(P=0.002)、SCCA(P<0.001)、ADC值(P<0.001)影响术后辅助放疗,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灶大小(OR=1.201,P=0.021)、SCCA(OR=1.608,P=0.033)、ADC值(OR=0.013,P=0.043)是影响辅助放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OC求得截断值分别为:SCCA=4.84μg·L^(-1),病灶=27 mm,ADC=0.907×10^(-3)mm^(2)·s^(-1)。当同时满足任意2个指标时,术后辅助放疗的比率达94.7%以上。结论肿瘤≥27 mm、ADC值≤0.907×10^(-3)mm^(2)·s^(-1)、SCCA≥4.84μg·L^(-1)可以作为判断辅助放疗的指标,若同时满足任意2个指标,辅助放疗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此时应慎重考虑治疗方式,尽量避免根治性手术及辅助放疗双重治疗模式带来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辅助放疗 核磁共振 表观弥散系数 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与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肖林 郭梅 +1 位作者 李凤焕 杜丽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5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3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增生组)及同期体检健康的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组血清HE4、SCCAg,分析血清HE4、SCCAg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高于增生组、对照组(P均<0.05),增生组与对照组血清HE4、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FIGO分期Ⅰ期、Ⅱ期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显著低于Ⅲ期、Ⅳ期者(P均<0.05),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者的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者血清HE4、SCCAg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不同浸润深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尤其是发生淋巴结转移者血清HE4、SCCAg水平明显升高,检测血清HE4、SCCAg水平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细胞抗原 盆腔淋巴结转移 肌层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7A1和LAMC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7
作者 刘家琦 梁登桓 +5 位作者 张佳佳 郭超杰 刘昱词 徐江 曾妍 郑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Ⅶ胶原蛋白α-1链(typeⅦCollagen α-1 chain, COL7A1)和层粘连蛋白γ-2(laminin γ-2,LAMC2)的表达水平,明确COL7A1和LAMC2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Ⅶ胶原蛋白α-1链(typeⅦCollagen α-1 chain, COL7A1)和层粘连蛋白γ-2(laminin γ-2,LAMC2)的表达水平,明确COL7A1和LAMC2的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8例OSCC组织和55例癌旁组织中COL7A1和LAMC2的表达,分析COL7A1和LAMC2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OSCC细胞系中COL7A1和LAMC2的表达量;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OSCC组织中COL7A1和LAMC2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655,P<0.001);COL7A1的表达与T分期、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LAMC2的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正常口腔角质细胞相比,COL7A1和LAMC2在OSCC细胞系中均呈过表达(P<0.05);生存分析显示,COL7A1和LAMC2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COL7A1和LAMC2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L7A1和LAMC2在OSCC中表达增高,与肿瘤的TNM分期以及转移有关,对OSCC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Ⅶ型胶原蛋白 层粘连蛋白γ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
8
作者 方勇进 杜欢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探讨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 目的探讨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disruptor of telomeric silencing 1-like,DOT1L)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例病理确诊L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OT1L及其催化产物H3K79me3的阳性表达率,qRT-PCR检测DOT1L和H3K79me3的mRNA相对表达量。选择人LSCC细胞系TU686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培养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DOT1L和H3K79me3阳性表达率[(41.5±8.9)%vs.(18.3±3.6)%,t=56.963,P<0.001;(40.5±7.7)%vs.(10.2±2.3)%,t=96.635,P<0.001]以及mRNA表达量[(0.69±0.13)vs.(0.13±0.09),t=102.302,P<0.001;(0.42±0.19)vs.(0.09±0.03),t=85.659,P<0.001]均显著增加,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t=45.628,P<0.001),凋亡率降低(t=40.125,P<0.001),Notch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降低(t=22.524、30.263、45.629、27.859,P<0.001);低表达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t=33.427,P<0.001),凋亡率增加(t=78.529,P<0.001),Notch1、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E-cadherin增加(t=19.864、23.524、28.957和33.426,P<0.001)。结论DOT1L在LSCC中高表达,影响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进而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EMT行为,DOT1L有望成为肿瘤靶向干预的新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 Notch1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H3K79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通过调节SOX2转录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干性
9
作者 黄滔 尤琦 +1 位作者 Ifeanyi Christian Onyebuchi 朱少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从GEPI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111011)获取RUNX1的表达情况,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RUNX1、SOX2、OCT4、KLF4...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从GEPI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111011)获取RUNX1的表达情况,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RUNX1、SOX2、OCT4、KLF4和c-MYC蛋白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技术检测CD271、CD44、CD54、SOX2和RUNX1的mRNA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OX2启动子活性。通过细胞成球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细胞和CD271^(+)/CD44^(+)细胞的数量反映细胞干性。结果:GEPIA数据库、GEO数据库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RUNX1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在Eca-109细胞中敲低RUNX1后,抑制SOX2表达和细胞干性(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RUNX1后,促进SOX2表达和细胞干性增加(P<0.01)。在KYSE-150细胞中同时过表达RUNX1和敲低SOX2后,RUNX1促进的细胞干性增加被逆转(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RUNX1促进SOX2启动子活性,在转录水平调节SOX2表达。结论: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通过在转录水平调节SOX2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干性 食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鳞状上皮细胞癌23眼切除术后疗效分析
10
作者 耿美香 徐春光 +2 位作者 尹沂 王桂芳 尚玉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上皮细胞 术后疗效分析 眼表 手术切除治疗 眼科疾病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辅酶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1
作者 魏瑜 李志芳 +3 位作者 曹雷雨 高艳 马晓丽 张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敲减辅酶Q10B(CO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COQ10B的干扰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中,构建敲减COQ10B表达的... 目的探讨敲减辅酶Q10B(CO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COQ10B的干扰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中,构建敲减COQ10B表达的KYSE150细胞(sh-COQ10B组)和阴性对照KYSE150细胞(sh-NC组)。选择雌性BALB/c裸鼠20只,随机分入sh-COQ10B组和sh-NC组各10只,分别于裸鼠右前肩胛处皮下接种转染sh-COQ10B和sh-NC的KYSE150细胞,以此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接种后不同时间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并测量瘤体的体积和质量。接种第26天实验结束后取瘤体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法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以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中COQ10B蛋白表达量低(P<0.05);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且裸鼠均无死亡。sh-COQ10B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瘤体体积和质量均小于sh-NC组(P均<0.05)。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瘤体组织内Bcl-2、Vimentin蛋白表达低,Bax、E-cadherin表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敲减COQ10B表达可抑制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和EMT的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 裸鼠皮下移植瘤 辅酶Q10B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circ-NDRG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12
作者 陶冶 肖锋 +1 位作者 杨文宇 徐培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究circ-NDR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靶向miR-12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的表达水平,分析circ-NDRG1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相... 目的:探究circ-NDR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靶向miR-12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的表达水平,分析circ-NDRG1表达与患者预后生存期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irc-NDRG1在永生化口腔角质细胞(HOK)和口腔鳞状细胞癌HSC-3、SCC-25、CAL-27、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NC inhibitor、circ-NDRG1 inhibitor分别转染HSC-3细胞,分别为Anti-NC组和Anti-circ-NDRG1组。MTT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SC-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SC-3细胞增殖蛋白(CDK3、Cyclin C)和上皮间质转化(EMT)蛋白(ZLF8、Notch、SIX1)表达。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与miR-1271表达的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irc-NDRG1和miR-1271的靶向关系。qPCR检测各组HSC-3细胞中miR-1271的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期与circ-NDRG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HOK细胞相比,HSC-3、SCC-25、CAL-27、Tca-8113细胞中circ-NDRG1呈高表达(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抑制HSC-3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和侵袭能力(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下调HSC-3细胞中CDK3、Cyclin C、ZLF8、Notch、SIX1蛋白的表达(P<0.01)。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表达水平与miR-1271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1)。circ-NDRG1能够靶向结合miR-1271(P<0.01)。与Anti-NC组相比,低表达circ-NDRG1能够上调HSC-3细胞中miR-1271的表达(P<0.01)。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irc-NDRG1呈高表达,沉默circ-NDRG1通过靶向调控miR-1271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circ-NDRG1 miR-1271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介导色氨酸代谢增强促进食管鳞癌放射抵抗
13
作者 计超 胡玮彬 +5 位作者 王莹 璩凤仪 谢雨辰 刘思岐 张晓智 孙宇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获得ESCC患者的RNA转录组数据。收集2013—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7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样本。使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 GSVA)计算KEGG信号通路评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放疗抵抗相关信号通路,利用DESeq2筛选通路中关键基因,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构建放疗疗效预测模型;并通过蛋白印迹、克隆形成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KEGG信号通路的GSVA富集评分,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在TCGA队列及GSE45670队列中,色氨酸代谢通路富集值对ESCC放射抵抗的贡献程度显著优于其他通路。DESeq2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通路中关键分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ALDH1B1、AOC1、INMT、AFMID和ALDH7A1在ESCC抵抗组及敏感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利用上述差异基因基于SVM-RFE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可较准确预测ESCC放疗疗效。蛋白印迹实验表明,IDO1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且IDO1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KYSE-410细胞的存活及放射敏感性。入组患者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在ESCC放疗抵抗组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的放疗不良预后相关;此外,进一步检测发现,IDO1在患者样本中的表达与其PD-L1表达正相关,且与CD3/CD8免疫细胞浸润比例负相关。结论 色氨酸分解代谢与ESCC放射抵抗相关,色氨酸代谢关键酶IDO1可作为ESCC放射增敏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细胞(ESCC)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 色氨酸代谢 放射抵抗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对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芳 陈纪昀 高子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为Ⅰ期组(53例)和Ⅱ期组(66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3 D-CPA检查结果及SCC-Ag、CEA水平以及不同分期患者3 D-CPA、SCC-Ag、CEA的检测阳性率。结果3组3 D-CPA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VI、FI低于对照组,Ⅱ期组VI、FI、钙化直径大于Ⅰ期组(P<0.05)。3组SCC-Ag、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SCC-Ag、CE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Ⅱ期高于Ⅰ期(P<0.05)。Ⅱ期患者3 D-CPA、SCC-Ag、CEA检测阳性率高于Ⅰ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 D-CPA、SCC-Ag、CEA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637、0.535、0.841,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7.4%。结论3 D-CPA、SCC-Ag、CE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上皮细胞相关抗原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甘钊杏 黎丽红 +1 位作者 曾小明 黄佩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采取SCC-AG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将单纯SCC-AG检测的阳性率及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采取SCC-AG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将单纯SCC-AG检测的阳性率及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SCC-AG检测阳性率为11.21%,准确率为64.6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14.31%,准确率为73.4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00%,准确率为94.83%。单纯HPV-DNA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与误诊,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抗原 HPV-DNA 宫颈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联斌 周茂华 +3 位作者 王琪 余瑛 李荣 彭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宫颈 上皮细胞抗原 酶免疫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和铁蛋白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佩章 朱波 +5 位作者 王英 黄玲莎 黄文成 劳明 罗洁宁 茅乃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6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铁蛋白(SF)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SCC,免疫比浊法检测SF,检测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健康组)血清中的CEA、SCC、SF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诊断的意义。结果肺癌组CEA、SCC、S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13.82±21.42)μg/L比(2.79±1.39)μg/L;(3.93±7.58)μg/L比(0.76±0.28)μg/L;(455.31±271.38)μg/L比(148.50±97.30)μg/L,均P<0.01],腺癌患者CEA水平[(26.42±28.97)μg/L]最高,鳞癌患者SCC水平[(8.01±11.32)μg/L]最高,肺癌患者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15.17±23.20)μg/L比(8.72±11.70)μg/L;(4.57±8.42)μg/L比(1.53±0.86)μg/L;(479.08±280.72)μg/L比(365.90±215.86)μg/L,P<0.05或P<0.01],分期越晚,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越高。建立回归模型Y=1/[1+EXP(2.261X1+3.459X2+4.267X3-1.082)],新变量Y的AUC高于三种单一肿瘤标志物的AUC。结论血清CEA、SCC和SF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联检可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细胞抗原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血清SCC、CYFRA 21-1对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探讨
18
作者 杨文丽 李六一 +1 位作者 胡秋菊 曾钦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er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 21-1)在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erum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antigen,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 21-1)在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64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转移组(n=58)和未转移组(n=106)。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及血清SCC、CYFRA 21-1水平检测。比较两组的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血清标志物水平,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转移组PI、MTT及血清SCC、CYFRA 21-1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而TTP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5)。超声造影三项参数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79.31%、81.13%和0.821;与血清标志物联合后,灵敏度提升至96.55%,AUC提升至0.913(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血清SCC、CYFRA 21-1能够显著提高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细胞相关性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食管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碱抗耐药性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峨 陈信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药附子、乌头主要成分乌头碱单用及与长春新碱伍用后的抗癌效果。方法以耐药性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KBv200)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体外孵育技术中MTT比色法测定乌头碱的抗癌效果。结果不同浓度的乌头碱能够增加长春新碱对KBv... 目的观察温阳药附子、乌头主要成分乌头碱单用及与长春新碱伍用后的抗癌效果。方法以耐药性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KBv200)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体外孵育技术中MTT比色法测定乌头碱的抗癌效果。结果不同浓度的乌头碱能够增加长春新碱对KBv200细胞杀伤的敏感性。结论乌头碱能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在抗耐药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耐药 口腔上皮 细胞 长春新碱 化疗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与Skp2蛋白表达及其意义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亮 胡勤刚 +1 位作者 黄晓峰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p27与Skp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Skp2蛋白在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 目的:探讨p27与Skp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Skp2蛋白在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蛋白的阳性率63.73%明显低于正常黏膜组织92.72%(P<0.05),Skp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19.02%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4.24%(P<0.05)。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Sk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则与以上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P<0.05);二者的阳性表达率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p27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Skp2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Skp2蛋白表达与靶蛋白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7降解相关,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p27和Skp2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细胞 P27 Skp2(p45)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