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IKCa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海蕤 毛熙光 王定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6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简称宫颈癌)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IKCal)mRNA表达变化,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15例宫颈癌组织和1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KCal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宫颈癌... 目的观察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简称宫颈癌)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IKCal)mRNA表达变化,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15例宫颈癌组织和18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KCal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KCal mRNA阳性表达率为73.33%,表达水平为1.14±0.45;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分别为11.11%和0.86±0.23(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更高表达的IKCalmRNA。结论宫颈癌组织中细胞核内IKCal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过度表达的IKCal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 钙激活性中电导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表鳞状上皮细胞癌23眼切除术后疗效分析
2
作者 耿美香 徐春光 +2 位作者 尹沂 王桂芳 尚玉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 术后疗效分析 眼表 手术切除治疗 眼科疾病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与组蛋白G的柔性对接研究
3
作者 高雪峰 黄旭日 孙延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83-1884,共2页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most softwares for protein-protein docking are regarded as two proteins being rigid, and take no account of the flexibility of proteins, which causes conformation variety of the interface because of interaction of the interface amino acids. On the premise of the rigidity of protein-protein docking, by the method of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we search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face conformations of the complexes which grounded on the rigid docking. Sinc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amino acid was taken into accou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omplex conformations are more per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2 组蛋白G 柔性对接 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ap1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
4
作者 马兰英 王华 唐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18-620,共3页
目的分析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SCC患者的癌组织... 目的分析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e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S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eap1的表达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及趋势χ2检验分析其与ESCC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Keap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OR=3.945,95%CI:1.485~9.147)和浸润深度(OR=4.683,95%CI:1.692~10.275)有关;Keap1高表达是ESC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Waldχ~2=23.579,P<0.01),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E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5.173,P=0.023);Keap1的表达是ESCC侵及浆膜的危险因素(Waldχ~2=26.587,P<0.01),趋势χ2检验结果显示,ESCC侵及浆膜的风险随Keap1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9.788,P=0.002)。结论 Keap1的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有关,Keap1的表达可促进ESCC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le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单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 趋势χ2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囊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并Paget病6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5
作者 刘雪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阴囊鳞状细胞癌合并Paget病的诊断、治疗、发病因素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12年诊治的6例经病理证实为阴囊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合并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囊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合... 目的探讨阴囊鳞状细胞癌合并Paget病的诊断、治疗、发病因素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2012年诊治的6例经病理证实为阴囊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合并Paget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囊皮肤鳞状上皮细胞癌合并Paget病恶性程度较低,病程长,预后较好。结论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是尽早行多点活检或手术,首选的治疗手段为病变处阴囊皮肤的早期广泛切除,并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皮肤 鳞状上皮细胞癌 PAGET病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对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芳 陈纪昀 高子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 目的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 D-CPA)联合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提高Ⅰ~Ⅱ期宫颈癌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9例宫颈癌患者,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分为Ⅰ期组(53例)和Ⅱ期组(66例),纳入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3 D-CPA检查结果及SCC-Ag、CEA水平以及不同分期患者3 D-CPA、SCC-Ag、CEA的检测阳性率。结果3组3 D-CPA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VI、FI低于对照组,Ⅱ期组VI、FI、钙化直径大于Ⅰ期组(P<0.05)。3组SCC-Ag、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SCC-Ag、CEA水平高于对照组,且Ⅱ期高于Ⅰ期(P<0.05)。Ⅱ期患者3 D-CPA、SCC-Ag、CEA检测阳性率高于Ⅰ期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3 D-CPA、SCC-Ag、CEA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637、0.535、0.841,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77.4%。结论3 D-CPA、SCC-Ag、CE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Ⅰ~Ⅱ期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甘钊杏 黎丽红 +1 位作者 曾小明 黄佩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采取SCC-AG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将单纯SCC-AG检测的阳性率及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 目的研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采取SCC-AG及HPV基因分型检测,将单纯SCC-AG检测的阳性率及HPV基因分型检测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SCC-AG检测阳性率为11.21%,准确率为64.6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14.31%,准确率为73.49%;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0.00%,准确率为94.83%。单纯HPV-DNA检测阳性率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和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与误诊,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HPV-DNA 宫颈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对宫颈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联斌 周茂华 +3 位作者 王琪 余瑛 李荣 彭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酶免疫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人和白化病人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Wilson I.B .Onuigbo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36-837,共2页
目的:比较尼日利亚伊布人中黑人和白化病人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0a经由组织病理学证明为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实验室记录。结果:本研究共包括7例患者,其中3例为男性白化病人,年龄由16 ̄39岁;4例男性黑人,... 目的:比较尼日利亚伊布人中黑人和白化病人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发病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过去30a经由组织病理学证明为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的实验室记录。结果:本研究共包括7例患者,其中3例为男性白化病人,年龄由16 ̄39岁;4例男性黑人,年龄由40 ̄60岁。很明显,白化病人眼睑上皮细胞癌的发病年龄较黑人患者要年轻得多。结论:众所周知,眼睑鳞状上皮细胞癌多发生于老年的白人患者,而在尼日利亚白化病人中的发病年龄明显年轻。这一结论有待于世界其他日光照射较强地区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 眼睑 黑人 白化病人 黑人患者 白化病 病人 发病年龄 尼日利亚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诊治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秀林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35-36,共2页
1发病情况主诉:5岁萨摩耶犬,体重25 kg,经正常免疫与驱虫,未绝育。2019年3月颈部出现不规则肿状物,手术切除以后2019年7月复发,再切除后又于2019年10月再次复发。犬常坐立不安且患部疼痛。食欲、大小便均正常。2临床检查2.1一般检查体温... 1发病情况主诉:5岁萨摩耶犬,体重25 kg,经正常免疫与驱虫,未绝育。2019年3月颈部出现不规则肿状物,手术切除以后2019年7月复发,再切除后又于2019年10月再次复发。犬常坐立不安且患部疼痛。食欲、大小便均正常。2临床检查2.1一般检查体温38.5℃,心率80次/min,呼吸数45/min,触诊肿物质地坚硬,颈背部有不规则突起,肉眼可见渗出液和糜烂性的病灶,如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细胞癌 萨摩耶犬 颈背部 渗出液 患部疼痛 绝育 糜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鳞状细胞癌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胡竹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57-557,共1页
关键词 细胞 角膜上皮 病理分析 上皮化生 CARCINOMA 鳞状上皮细胞癌 cell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玲 田焱 卓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42-43,47,共3页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Ⅰ期和Ⅱa期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当天晨取血样,快速荧光酶标法测定SCCAg。结果:早期宫颈鳞癌有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检测在预测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对78例Ⅰ期和Ⅱa期早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当天晨取血样,快速荧光酶标法测定SCCAg。结果:早期宫颈鳞癌有淋巴结转移者SCCAg测定值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t=7.890,P=0.000)。多因素分析调整后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OR值为1.669(Wald=9.124,P=0.000),95%CI为1.112~2.226。SCCAg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ROC的AUC为0.713(P=0.001),95%CI为0.606~0.820。当截断值为3.5ng/ml时,特异度为0.714、灵敏度为0.651、Youden指数为0.365,其预测价值最佳。结论:SCCAg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截断值为3.5ng/ml时,预测价值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淋巴结转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状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勤 陈秋月 +3 位作者 刘甜 邵文华 马晓娟 曾思恩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关联。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结果:核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组织中显示高表达,不仅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而... 目的:探讨核Survivin和Aurora-B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关联。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联。结果:核Survivin和Aurora-B在OSCC组织中显示高表达,不仅两者的表达密切相关,而且两者高表达的病例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化密切相关。结论:核Survivin和Aurora-B可以作为OSCC诊断标记和治疗的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AURORA-B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SC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4、SCC-Ag与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吴燕 兰小妍 +4 位作者 张照平 牙韩达 李石云 杨德志 潘琦文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3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根据疗效评估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30例,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根据疗效评估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179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并分析危险因素和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肿瘤分期为Ⅳ期、浸润深度>1/2肌层占比、HPV-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阳性率、全血CD8^(+)T及血清HE4、SCC-Ag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全血CD4^(+)T、CD4^(+)/CD8^(+)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Ⅳ期、浸润深度>1/2肌层、HPV-DNA、PD-L1阳性、全血CD8^(+)T、血清HE4、SCC-Ag水平偏高、全血CD4^(+)T、CD4^(+)/CD8^(+)水平偏低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HE4、SCC-Ag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3,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0.859、0.806,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与血清HE4、SCC-Ag水平偏高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预测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晚期 放化疗 人附睾蛋白4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感染与P16INK4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应香岚 杨幼萍 +3 位作者 瞿海江 林军 应亚君 应敏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7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 目的探讨P16INK4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vision二步法和原位杂交HPV16/18DNA检测,在60例慢性宫颈炎,58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中呈阴性,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阳性表达率为13.79%,8/5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上皮病变级别升高,表达也逐渐增强,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更强;HPV16/18DNA在四组中阳性表达率,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均为96.77%),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和HPV感染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两组中均呈正相关(r高级别=0.373,r鳞癌=0.416,P〈0.05)。结论P16INK4A过表达及HPV16/18感染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形成的中晚期起作用,提示两者均可作为一个早期诊断恶性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食管鳞癌的诊断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乔亚光 许翠萍 +2 位作者 张艳姣 申宇宏 赵和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5(CK1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患者中的表达和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0例ESCC患者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CK15、BMP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增...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5(CK15)、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患者中的表达和诊断价值。方法测定30例ESCC患者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CK15、BMP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胚抗原(CEA)水平。CK15、BMP2、SCC、PC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EA、CYFRA21-1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结果 ESCC患者中血清CK15水平低于正常对照(P<0.05),SCC、CEA、CYFRA21-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5),BMP2和PCNA的血清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K15对ES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3.3%和90.0%,联合检测CK15和CYFRA21-1对ESCC诊断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0%和90.0%,联合检测CK15、SCC、CEA和CYFRA21-1对ESCC诊断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7%和70.0%。结论血清CK15的变化可能与ESCC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CK15和SCC,CEA,CYFRA21-1对ESCC具有较大诊断价值;血清BMP2和PCNA对ESCC无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 细胞角蛋白15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胚抗原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进展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6
17
作者 薛珊 查琼芳 +2 位作者 赵旭霁 刘斌 蒋捍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进展评估的价值。方法取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癌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进展评估的价值。方法取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35例及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化疗患者70例,将术后化疗患者分为稳定组(鳞癌13例、腺癌12例)与复发转移组(鳞癌2例、腺癌8例),Ⅲb~Ⅳ期化疗患者分为非进展组(鳞癌14例、腺癌16例)与进展组(鳞癌13例、腺癌27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化疗前、稳定期与进展或复发转移时的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探讨其与化疗效果及疾病进展、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化疗前相比,非小细胞肺鳞癌Ⅲb~Ⅳ期化疗患者非进展组化疗后CYFRA21-1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化疗后稳定期比较,进展组进展时CA125、CYFRA21-1和SCC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与化疗前相比,非小细胞肺腺癌Ⅲb~Ⅳ期患者非进展组化疗后CEA、CA125、CYFRA21-1和NSE均下降(P均<0.05);与化疗后稳定期比较,进展组进展时CEA和CA125水平升高(P均<0.05)。非小细胞肺癌Ⅰb~Ⅲa期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中,稳定组患者化疗后CA125和NSE水平较化疗前下降,而复发转移组的CEA、CYFRA21-1水平则较化疗前明显上升(P均<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NSE和SCC可作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效果及疾病进展、复发转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断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CEA、SCC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光 刘会宁 +1 位作者 张国亮 柳立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6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NSE、CEA、SC... 目的观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的表达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NSE、CEA、SCC的表达水平,根据血清NSE、CEA、SCC检测结果将11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单纯血清NSE升高者36例和其他76例,比较其化疗有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一期化疗有效者治疗前后血清NSE、CEA、SC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NSE、CEA、SCC有不同程度的升高,NSE异常率最高,为79.46%;单纯NSE升高者化疗有效率高于其他者;一期化疗有效的46例患者,NSE明显下降、但CEA、SCC变化不明显。结论血清NSE对小细胞肺癌的预测价值较大,可作为监测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胚抗原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疣状癌1例
19
作者 李世林 胡礼泉 《罕少疾病杂志》 2004年第2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阴茎疣 鳞状上皮细胞癌 病理特点 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玻连蛋白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兵 胡腾龙 +4 位作者 静广平 于洋 钟克涛 王海涛 俞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 目的:观测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血清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2016年8月~2017年5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无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26人,有淋巴结转移者18人,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8人,健康人群20人血清VTN表达情况,通过方差分析及LSD法检验各组血清中VTN的表达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VTN A值为(36849.10±1127.3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2518.12±1301.25),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9459.28±629.58)(P<0.001),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口腔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VTN A值为(36725.50±1484.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检测无淋巴结转移OSCC患者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的血清VTN表达情况:高分化鳞癌患者血清VTNA值为(59009.13±145.75),高于中分化者(39468.82±1135.61),高于低分化者(22437.00±1286.38)(P<0.001),3组间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玻连蛋白(VTN)与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发生、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可能相关,测定血清VTN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口腔鳞状上皮癌(OSCC)的诊断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连蛋白 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癌 蛋白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