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鳞片状聚合物修饰硅胶填料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组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宋子凤 张庆林 +2 位作者 张养军 秦伟捷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9-554,共6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鳞片状聚合物修饰的硅胶填料,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载体,实现了蛋白酶的高密度固定,从而明显缩短了复杂蛋白质样品的酶解时间。使用标准蛋白质对固定化酶的酶解效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鳞片状聚...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鳞片状聚合物修饰的硅胶填料,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载体,实现了蛋白酶的高密度固定,从而明显缩短了复杂蛋白质样品的酶解时间。使用标准蛋白质对固定化酶的酶解效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鳞片状聚合物修饰的新型固定化酶硅胶填料具有较高的酶解效率,酶解标准蛋白质1 min后,鉴定到肽段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可达95%以上。将该固定化酶硅胶填料成功应用于大肠杆菌全蛋白质的酶解,从2 min酶解肽段的混合物中鉴定到的蛋白质数量超过同样条件下溶液酶解12 h的结果。另外,该固定化酶硅胶填料可以重复使用,其酶解效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该固定化酶具有较好的样品回收率,因而可以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鳞片状聚合物修饰硅胶 制备 胰蛋白酶固定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离材料硅胶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8
2
作者 杜振霞 李文霞 付志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40,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首先在硅胶表面共价键引进硅氧烷,利用硅氧烷的端基官能团与偶氮(4'氰基戊酸)进一步反应,在硅胶表面引进偶氮引发剂。然后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硅胶表面修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首先在硅胶表面共价键引进硅氧烷,利用硅氧烷的端基官能团与偶氮(4'氰基戊酸)进一步反应,在硅胶表面引进偶氮引发剂。然后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硅胶表面合成了对D苯丙氨酸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表面分子印迹的新型分离材料。并用平衡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对D苯丙氨酸有较高的亲和性、选择性、吸附量,可用于分离领域如色谱填料、固相萃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表面修饰 分子印迹技术 聚合物 制备方法 端基官能团 亲和性 选择性 吸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合物化学键合毛细管电泳柱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的分离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寿崇琦 张志良 +3 位作者 周长利 赵春宾 李关宾 陈立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分别合成了以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聚(胺 酯),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测定、羟值测定、粘度测定等表征。采用化学键合方法将其涂于毛细管内壁,并测定涂层柱的电渗流以及对碱性蛋白质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涂层柱能有效地抑制碱... 分别合成了以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聚(胺 酯),并对其进行了红外测定、羟值测定、粘度测定等表征。采用化学键合方法将其涂于毛细管内壁,并测定涂层柱的电渗流以及对碱性蛋白质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涂层柱能有效地抑制碱性蛋白质在毛细管内壁上的吸附,大大降低电渗流;以三羟甲基丙烷为核的超支化聚(胺 酯)涂层柱的塔板数达105/m,而以季戊四醇为核的超支化聚(胺 酯)涂层柱的分离柱效更高,塔板数达107/m。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类涂层柱都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蛋白质 涂层柱 超支化聚合物 化学修饰硅胶表面 电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