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产加工下脚料鳕鱼骨为原料,对其进行基本组成分析与组织结构观察。从鳕鱼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并酶解制得不同分子量段的胶原肽。探讨不同分子量胶原肽组分对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相关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骨保护素(O...以水产加工下脚料鳕鱼骨为原料,对其进行基本组成分析与组织结构观察。从鳕鱼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并酶解制得不同分子量段的胶原肽。探讨不同分子量胶原肽组分对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相关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鳕鱼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14.5%),Van Gieson染色发现鳕鱼骨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纤维。鳕鱼骨胶原肽能够提高细胞ALP活性,同时显著上调细胞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鳕鱼骨胶原肽可有效提高细胞OPG/RANKL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间接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及活化进行调控。鳕鱼骨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蛋白源,鳕鱼骨胶原肽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营养强化剂加以开发。展开更多
为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鳕鱼骨酶解液滋味的影响,以副产物鳕鱼骨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压耦合酶解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鳕鱼骨高压酶解工艺,探讨超高压耦合酶解对酶解液氨基酸态氮、感官评价、可溶性肽、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影响...为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鳕鱼骨酶解液滋味的影响,以副产物鳕鱼骨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压耦合酶解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鳕鱼骨高压酶解工艺,探讨超高压耦合酶解对酶解液氨基酸态氮、感官评价、可溶性肽、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7.5、150 MPa下加压处理60 min条件下,超高压耦合酶解效果最优,与常压酶解相比,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达到(0.380±0.04) g/100 m L,提高了1.68倍;感官评价表明,超高压耦合降低了酶解液的腥味、苦味和涩味,增强了酶解液的鲜味,鳕鱼骨酶解液的风味得到改善;超高压耦合酶解液中可溶性肽的含量显著大于常压酶解(p <0.05),是常压酶解液中可溶性肽含量的1.47倍;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6240.4±8.1) mg/100 m L,是常压酶解液的1.13倍;谷氨酸的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最大,对酶解液的滋味贡献最大。该方法提高了鳕鱼骨的酶解效率,为水产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以水产加工下脚料鳕鱼骨为原料,对其进行基本组成分析与组织结构观察。从鳕鱼骨中提取胶原蛋白并酶解制得不同分子量段的胶原肽。探讨不同分子量胶原肽组分对MG-63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相关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骨保护素(OPG)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鳕鱼骨中蛋白质含量较高(14.5%),Van Gieson染色发现鳕鱼骨中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纤维。鳕鱼骨胶原肽能够提高细胞ALP活性,同时显著上调细胞BMP-2 m RNA的表达水平;鳕鱼骨胶原肽可有效提高细胞OPG/RANKL m RNA的相对表达量,以间接对破骨细胞的成熟及活化进行调控。鳕鱼骨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蛋白源,鳕鱼骨胶原肽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营养强化剂加以开发。
文摘为研究超高压处理对鳕鱼骨酶解液滋味的影响,以副产物鳕鱼骨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压耦合酶解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鳕鱼骨高压酶解工艺,探讨超高压耦合酶解对酶解液氨基酸态氮、感官评价、可溶性肽、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7.5、150 MPa下加压处理60 min条件下,超高压耦合酶解效果最优,与常压酶解相比,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达到(0.380±0.04) g/100 m L,提高了1.68倍;感官评价表明,超高压耦合降低了酶解液的腥味、苦味和涩味,增强了酶解液的鲜味,鳕鱼骨酶解液的风味得到改善;超高压耦合酶解液中可溶性肽的含量显著大于常压酶解(p <0.05),是常压酶解液中可溶性肽含量的1.47倍;游离氨基酸总量达到(6240.4±8.1) mg/100 m L,是常压酶解液的1.13倍;谷氨酸的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最大,对酶解液的滋味贡献最大。该方法提高了鳕鱼骨的酶解效率,为水产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