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生物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
-
作者
王妙
王瑛琦
刘春芳
杜松楠
刘志国
李振军
-
机构
乌兰察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
长治医学院
-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19YFC1200700(所内编号:32095)]。
-
文摘
目的 分析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及遗传多样性特征,为了解该类菌株的遗传特征及强化病原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际MLVA数据库中的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种型、宿主、分离地点、时间)及MLVA-16基因型(MLVA-16位点数据、MLVA-11基因型)数据,使用Bionumerics 8.0软件和PHYLOVIZ2.0在线软件对该类菌株的地理来源及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27株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进行了分析,包括121株鲸型布鲁氏菌、47株鳍型布鲁氏菌、37株绵羊附睾种、11株田鼠种布鲁氏菌和11株沙林鼠种布鲁氏菌。鲸型布鲁氏菌的分离宿主极具多样性,其次是鳍型布鲁氏菌和田鼠种布鲁氏菌。鲸型布鲁氏菌分布在欧洲和南美洲国家,鳍型布鲁氏菌分布在欧洲,田鼠种布鲁氏菌分布在中欧的捷克共和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分布在非洲、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希腊、美国、西班牙和法国。不同种型布鲁氏菌MLVA-11基因型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存在较大差异,提示菌株的地理来源不同。MST分析显示,本研究的菌株被分为4个进化分支(BCⅠ~Ⅳ),其中鲸鱼型布鲁氏菌被分为2个不同的分支(BC-Ⅰ和BC-Ⅱ),其他种型的菌株分别形成不同分支(或亚支),不同种型的菌株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优势宿主特征。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与经典布鲁氏菌有明显的遗传、分布地域及宿主谱差异。结论 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呈现出特定的地域分布及宿主趋向性特征,为理解该类布鲁氏菌的生物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鲸型布鲁氏菌
鳍型布鲁氏菌
MLVA基因型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Brucella
B.ceti
B.pinnipedialis
MLVA genotype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R378.5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