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脯氨酸对高盐下缢蛏鳃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张娜 刘瑞琦 +2 位作者 詹天宇 金凯 牛东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4,共8页
【目的】探究脯氨酸对高盐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鳃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解析缢蛏耐高盐调控机制。【方法】将壳长(4.7±0.3)cm、体质量(5.0±0.3)g的缢蛏分别在盐度20(对照)、盐度32(高盐组,... 【目的】探究脯氨酸对高盐下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鳃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解析缢蛏耐高盐调控机制。【方法】将壳长(4.7±0.3)cm、体质量(5.0±0.3)g的缢蛏分别在盐度20(对照)、盐度32(高盐组,PS0组)以及盐度32水体中添加5.0、7.5和10.0μg/mL脯氨酸(分别记为P_(S5)、P_(S7.5)、P_(S10)组)的条件下养殖96 h,观察各组鳃组织微观结构,测定各组鳃组织抗氧化酶活性,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高盐胁迫24 h后,PS0组鳃组织结构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鳃丝溶解,鳃内腔扩大,鳃上皮细胞空泡化,整体收缩严重;P_(S5)组鳃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较高盐组有所缓解;P_(S7.5)与P_(S10)组在72~96 h时,鳃内腔扩大,鳃丝皱缩。高盐胁迫使鳃组织产生氧化应激,PS0组丙二醛(MDA)含量在12 h时显著降低,之后持续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升高,在24 h达到最大值后回落,96 h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在12 h时下降到最小值,随后回升,至96 h时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高盐组相比,各添加脯氨酸组MDA含量在24~96 h时均显著降低(P<0.05);各添加脯氨酸组SOD活性均先降后升变化趋势,P_(S5)、P_(S7.5)、P_(S10)组分别在12~24 h、6~12 h、12 h时显著下降,之后逐渐回升,72~96 h时均显著高于高盐组(P<0.05);P_(S5)组CAT活性除24 h外,其他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_(S7.5)、P_(S10)组仅在72~96 h时显著高于高盐组(P<0.05);96 h时,各添加脯氨酸组之间3种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盐胁迫下,鳃细胞凋亡信号逐渐增多,大量鳃丝细胞出现全部凋亡的信号。P_(S5)组无明显凋亡信号;P_(S7.5)组与P_(S10)组在0~48 h时无明显凋亡信号,72 h时,出现凋亡信号。【结论】脯氨酸可有效缓解缢蛏在高盐胁迫时造成的组织损伤和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提高机体的耐受能力。添加5.0μg/mL的脯氨酸对高盐胁迫的缓解效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盐度 脯氨酸 鳃组织结构 抗氧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莹 李凤辉 +5 位作者 张广明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严俊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8,共9页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 为揭示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幼鱼在低盐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试验设置3个盐度处理组(盐度15、20、25)和1个空白对照组(盐度30),对体质量为(20±5)g的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为期96 h的低盐胁迫试验,分别于胁迫试验后的24、48、72、96 h对幼鱼进行相关组织采样,分析急性低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结构、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盐度下,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不受盐度影响,盐度小于20时对幼鱼存活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时间为24、48、72、96 h时所对应的低盐半致死盐度(LC 50)分别为5.649、7.058、10.041和10.260;与对照组(盐度30)相比,25盐度组幼鱼鳃组织出现轻微鳃小片弯曲、末端膨大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20、15盐度组鳃组织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粗大、不规则排列、基部增生与融合、线粒体丰富细胞增多、细胞空泡化和上皮细胞破裂等现象;20、15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酶活生化指标大多在72 h时达到最高,在96 h时降低,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抗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外,25盐度组的其他抗氧化酶活性在96 h时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盐度为25~30时适宜绿鳍马面鲀幼鱼生活,盐度小于25时,幼鱼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幼鱼鳃组织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在低盐胁迫下幼鱼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胁迫 绿鳍马面鲀 鳃组织结构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盐胁迫对绿鳍马面鲀幼鱼存活、鳃组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莹 张广明 +6 位作者 李凤辉 边力 陈四清 张子阳 张宇傲 朱金超 严俊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 为探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和生理生化调控机能,设置不同盐度条件,对绿鳍马面鲀幼鱼进行96 h的胁迫实验,比较研究绿鳍马面鲀幼鱼在不同盐度下的存活率、鳃组织结构、Na^(+)/K^(+)-ATP酶活性以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在盐度30~35范围内,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没有受到盐度变化影响,而盐度40以上对幼鱼存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幼鱼在胁迫24、48、72、96 h所对应的高盐半致死盐度LC50分别为47.062、46.279、45.886和45.736。高盐胁迫下,与对照组相比,盐度35组中绿鳍马面鲀幼鱼的鳃组织结构无显著变化,而盐度40和45组中幼鱼的鳃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鳃小片弯曲变粗、萎缩变短、排列紊乱、基部增生、融合以及细胞空泡化等现象。除了丙二醛含量指标,3个盐度组的Na^(+)/K^(+)-ATP酶活性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在各胁迫时间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大多在胁迫时间48 h时达最大值,72 h降低。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绿鳍马面鲀幼鱼机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其鳃组织结构会做出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变化,且幼鱼存活率、鳃丝Na^(+)/K^(+)-ATP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均有明显变化,绿鳍马面鲀幼鱼可适应的盐度为35,盐度40以上环境会对绿鳍马面鲀幼鱼的存活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绿鳍马面鲀的人工海水养殖和耐盐品系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 高盐胁迫 死亡率 鳃组织结构 Na^(+)/K^(+)-ATP酶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降温对海鲈应激生理的影响
4
作者 王田 魏涯 +5 位作者 岑剑伟 吴燕燕 郝淑贤 赵永强 王悦齐 杨少玲 《渔业科学进展》 2025年第5期57-68,共12页
低温暂养技术是活鱼运输过程中的必要操作步骤,该技术能快速诱导活鱼进入休眠状态,降低了运输过程的伤害及死亡率。为探究海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低温暂养技术,研究了梯度降温对海鲈生理生化、肌肉质构特性及肝脏和鳃组织结构的影... 低温暂养技术是活鱼运输过程中的必要操作步骤,该技术能快速诱导活鱼进入休眠状态,降低了运输过程的伤害及死亡率。为探究海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低温暂养技术,研究了梯度降温对海鲈生理生化、肌肉质构特性及肝脏和鳃组织结构的影响。梯度降温能够平稳地调整水温,避免温差过大引发鱼类的应激,减少保活流通过程中鱼体的损伤。本研究以1~2℃/h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观察海鲈在不同温度段的行为特征,确定其半休眠温度和临界温度,再通过梯度降温方式(T>20℃时,降温速率为3℃/h;20℃>T>10℃时,降温速率为2℃/h;T<10℃时,降温速率为1℃/h)在24~8℃范围内进行降温,当温度降为24℃、20℃、16℃、12℃和8℃时暂养2 h后,进行采样,检测其血清生化、抗氧化、脂质代谢和心肌酶指标及肌肉质构特性,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鱼体肝脏和鳃组织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海鲈呼吸频率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下降,16℃为海鲈的半休眠温度,8℃为海鲈的临界温度。梯度降温过程中(24~8℃),在16℃时,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上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在8℃时显著上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在降温后期(16~8℃)保持较稳定的水平。经过梯度降温后,海鲈肌肉口感和品质得到提升。在16℃时海鲈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细胞膜的损伤减少,代谢活动减慢,抗氧化能力增强,低温胁迫则使海鲈的肝脏和鳃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为梯度降温技术在鱼类保活流通操作和抗应激应用中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 梯度降温 血清指标 肌肉质构 肝脏组织结构 鳃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