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氰菊酯对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鳃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6-79,共4页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ATPase活力及鱼群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鳃组织病理学损伤作用是甲氰菊酯对白鲢高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氰菊酯
白鲢
鳃组织病理
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鲤浮肿病毒人工感染锦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立蒲
张文
+6 位作者
王小亮
曹欢
潘勇
王静波
王姝
王澎
江育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感染方式
人工感染
鳃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氰菊酯对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鳃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6-79,共4页
基金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文摘
为探讨甲氰菊酯对鱼类的致毒机理,将白鲢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甲氰菊酯溶液中,结果可见,鳃组织出现鳃小叶增生、扭曲,鳃小叶末端膨大,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现象,而且鳃组织的损伤程度与暴露剂量、时间正相关,并与鳃匀浆中的Na+,K+-ATPase活力及鱼群死亡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认为鳃组织病理学损伤作用是甲氰菊酯对白鲢高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甲氰菊酯
白鲢
鳃组织病理
学
Keywords
fenpropathrin
silver carp gill
histophathological changes
分类号
X50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鲤浮肿病毒人工感染锦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立蒲
张文
王小亮
曹欢
潘勇
王静波
王姝
王澎
江育林
机构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9,共7页
基金
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BAIC03-2017)
文摘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感染方式
人工感染
鳃组织病理
Keywords
Carp edema virus
infection method
artificial infection
gill histopathogy
分类号
S941.41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氰菊酯对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鳃组织病理学研究
王朝晖
尹伊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鲤浮肿病毒人工感染锦鲤的试验研究
徐立蒲
张文
王小亮
曹欢
潘勇
王静波
王姝
王澎
江育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