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及其β亚基mRNA表达与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磊 蒋玫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沈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和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前期升高幅度大,后期升高幅度减小;10和1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15d后达到峰值,至20d呈现小幅下降趋势.鳃丝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显示出了其对Na+-K+-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对鳃丝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降低,鲻幼鱼鳃小片逐渐变宽,伴随间距缩小,同时泌氯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体积缩小,扁平细胞体积增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这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随外界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幼鱼 盐度 鳃丝 NA^+-K^+-ATP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鲢鲫鳃丝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志余 董双林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69-73,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鲢(Hypoph(?)halm ch(?)hys molitrix)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鳃丝的微细结构。发现二种鱼的鳃小片差别很大。在相同的鳃小片面积下,鲢的鳃小片长度约为鲫的2倍,表面平坦;后者表面凹凸不平。盐细胞的数量... 本文报道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鲢(Hypoph(?)halm ch(?)hys molitrix)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鳃丝的微细结构。发现二种鱼的鳃小片差别很大。在相同的鳃小片面积下,鲢的鳃小片长度约为鲫的2倍,表面平坦;后者表面凹凸不平。盐细胞的数量鲢为鲫的1/2~1/3,在鳃小片的边缘也有少量分布。鲫则没有。作者认为鲢的低矮平坦型鳃小片能减小对水的阻力,满足滤食所需的较大滤过水量,降低能量消耗。由于鳃小片平坦且相对呼吸面积小,所以鲢的摄氧效率较鲫低,这可能是其不耐缺氧的重要原因。鲢的耐盐能力低的一个原因是盐细胞数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鲫鱼 鳃丝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渐变对斑尾复鰕虎鱼幼鱼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税春 施永海 +3 位作者 华雪铭 张忠华 张海明 刘永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 为了解斑尾复鰕虎鱼的渗透压调节机制,设置0.5、10、15、20、25、30、35、40、50共10个盐度组,采用外界盐度渐变的方法对该鱼幼鱼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浓度及鳃丝Na+/K+–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在盐度0~50内,血清渗透压及血清离子含量均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为40~50时,血清渗透压及各离子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盐度6);在0~35的盐度中,血清渗透压及离子含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在0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最强,25和35盐度组的鳃丝Na+/K+–ATP酶活性比5~20和40~50盐度组的明显增强,25和35盐度组之间Na+/K+–ATP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5~20和40~50盐度组之间也均无显著差异,在盐度5~35内,鳃丝Na+/K+–ATP酶活性随外界盐度升高呈升高趋势;回归分析得到血清等渗点为0.308 mol/kg,相对应的盐度为10.8;Na+、Cl–、K+等离子点分别为340.28、137.08和4.51 mmol/L,相对应的盐度分别为28.1、8.9和18.5。以上结果表明,斑尾复鰕虎鱼幼鱼对外界盐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属于广盐性鱼类,其盐度的耐受范围和适宜范围分别为0.3~35和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尾复鰕虎鱼 盐度 血清渗透压 血清离子 鳃丝Na+/K+-A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生长及其鳃丝Na^+/K^+-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海忠 李伟业 +4 位作者 傅荣兵 柳敏海 许益铵 油九菊 章霞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99,共6页
采用盐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盐度2、10、18、26、34共5个梯度对四指马鲅幼鱼(7.82±0.43 g)生长及其鳃丝Na+/K+-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四指马... 采用盐度渐变的方法,研究了盐度2、10、18、26、34共5个梯度对四指马鲅幼鱼(7.82±0.43 g)生长及其鳃丝Na+/K+-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验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四指马鲅幼鱼的最终体重、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重率(GBW)和增长率(GBL)均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上述各项指标中,盐度2组均最高,与盐度10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盐度18、26、34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盐度34组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P<0.05);幼鱼的饲料系数随盐度升高逐渐增大,且部分盐度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成活率方面,除盐度34组的成活率为72.2%,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外(P<0.05),其他各盐度组成活率均达到90%以上。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鳃丝Na+/K+-ATP酶也存在一定影响,经过3 d的盐度驯化后,实验第0天部分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显著差异,其中盐度3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盐度18、26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实验开始后到第10天,盐度2、10、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有所降低,此后,各盐度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趋于稳定。经过30d的养殖发现,盐度34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盐度2、10组幼鱼鳃丝Na+/K+-ATP酶的活力略低于盐度18、26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从以上结果可见,盐度对四指马鲅幼鱼的生长和鳃丝Na+/K+-ATP酶活力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四指马鲅 幼鱼 生长 鳃丝Na^+/K^+-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鳃结构的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29
5
作者 方展强 邱玫 王春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3-559,共7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 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鳃的组织结构、表面形态特征及鳃小片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鳃耙既有呈长锥状又有呈膜质状的结构;鳃丝末端膨大呈杓状;鳃小片呈褶皱状,镶嵌排列在鳃丝两侧。鳃弓及鳃耙内表面分布众多味蕾。鳃丝呼吸面上皮细胞薄,高度血管化,形成呼吸面隆起;非呼吸面由具微嵴的上皮细胞彼此相连,胞间具分泌细胞开口。鳃小片由单层或数层上皮细胞和由基膜相隔的柱状细胞及其围在血管腔的凸缘构成,氯细胞多分布在鳃小片基部,并有开口通外。本文还讨论了剑尾鱼鳃结构与其功能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呼吸 光镜 血管腔 血管化 透射电镜观察 超微结构 剑尾鱼 鳃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银鲫“鳃出血病”流行规律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正锦 周阳 +2 位作者 谢国兴 鲍胜华 许晓娟 《科学养鱼》 2015年第3期16-17,共2页
银鲫是大丰市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由于其市场广、销量大、价格高、效益好,养殖规模和产量逐年提高。养殖生产管理日趋成熟,自2000年起即已成为大丰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主养塘口银鲫亩产量达750千克以上,平均日销售达250吨以上,经过十... 银鲫是大丰市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由于其市场广、销量大、价格高、效益好,养殖规模和产量逐年提高。养殖生产管理日趋成熟,自2000年起即已成为大丰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主养塘口银鲫亩产量达750千克以上,平均日销售达250吨以上,经过十多年发展,养殖面积达23万亩。近年来随着银鲫养殖规模的连年扩大和不断追求的高密度、高产量,各种病害也日趋严重,尤其是2011年开始危害大丰市银鲫的"鳃出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越来越大,到2014年10月已侵袭到银鲫60%的养殖塘口,发病严重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给银鲫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已完全动摇了养殖户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鲫 淡水养殖 养殖面积 当家品种 细菌性疾病 鳃丝 毒鱼 分塘 生产管理 苗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盐碱池塘鲫鱼鳃霉病的防治
7
作者 黄金善 陈伟兴 《科学养鱼》 2016年第5期66-66,共1页
鳃霉病是由鳃上霉菌引起的鲤科鱼类常见鳃病,具有发病持续时间长、易传染、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会因发现不及时造成重大损失。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鳃霉病均有流行,如广东地区鲮鱼苗的发病率达70%~80%,死亡率高达90%以上,同时... 鳃霉病是由鳃上霉菌引起的鲤科鱼类常见鳃病,具有发病持续时间长、易传染、死亡率较高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会因发现不及时造成重大损失。在我国淡水养殖地区,鳃霉病均有流行,如广东地区鲮鱼苗的发病率达70%~80%,死亡率高达90%以上,同时,该病也是口岸鱼类第二类检疫对象。由此可见,该病对淡水鱼类养殖业影响较大,越来越受到水产养殖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北方地区盐碱池塘的鲫养殖规模和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病 鲤科鱼类 检疫对象 水产养殖 池塘养殖 淡水养殖 北方地区 鳃丝 持续时间 死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鱼怎样防治“鱼鳃病”
8
作者 王春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14年第10期34-34,共1页
池塘养鱼由于水质等原因,生活在池塘里的鱼类,很容易被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感染鳃病。鱼的鳃病常见的有细菌性鳃病、霉菌性鳃病、原虫性鳃病、吸虫类鳃病和营养性鳃病五类,严重危害鱼类健康生长。为了池塘养鱼能达高产,试对鳃病进... 池塘养鱼由于水质等原因,生活在池塘里的鱼类,很容易被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感染鳃病。鱼的鳃病常见的有细菌性鳃病、霉菌性鳃病、原虫性鳃病、吸虫类鳃病和营养性鳃病五类,严重危害鱼类健康生长。为了池塘养鱼能达高产,试对鳃病进行准确诊断,并合理用药,现将其症状、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供养鱼者参考。细菌性鳃病1.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居,不吃食。鳃上黏液很多,鳃丝腐烂带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鱼 鳃丝 体色发黑 三代虫 小片 离群 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烂鳃病防治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云飞 王惠芳 《科学养鱼》 2016年第6期66-66,共1页
2015年8月下旬,我县唐寨镇一养殖户的6亩主养草鱼池塘发生烂鳃病。笔者为之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池塘基本情况该池塘位于唐寨镇王寨村,面积6亩,水深2米左右,水源来自天然雨水,备有喷水式增氧机一台... 2015年8月下旬,我县唐寨镇一养殖户的6亩主养草鱼池塘发生烂鳃病。笔者为之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池塘基本情况该池塘位于唐寨镇王寨村,面积6亩,水深2米左右,水源来自天然雨水,备有喷水式增氧机一台;放养草鱼种1200尾,套养花白鲢1000尾,鲤鱼200尾,以投喂青饲料为主;8月20日池塘病发,出现零星死鱼,第二天死亡数量增加,死鱼规格在750~1000克/尾。2.现场诊断情况捞取死鱼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种 喷水式增氧机 花白鲢 鳃丝 死亡数量 王寨村 白腐 诊断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促进幼鲵的正常脱鳃
10
作者 高峰 《内陆水产》 2003年第10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大鲵 幼鲵 鳃丝 水质 水温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鳃霉病诊治一例
11
作者 黄国稳 牛慧军 +1 位作者 郭向辉 陈生智 《科学养鱼》 2016年第6期63-63,共1页
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八里桥村一泥鳅养殖户,养殖面积7亩左右,平均水深50厘米,苗规格3厘米左右,密度5万~6万尾/亩,无增氧机,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发病前一直没有用药。2015年6月12日,该养殖户发现有几条泥鳅出现死亡,并有轻微的缺氧现象。6月1... 河南邓州市穰东镇八里桥村一泥鳅养殖户,养殖面积7亩左右,平均水深50厘米,苗规格3厘米左右,密度5万~6万尾/亩,无增氧机,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发病前一直没有用药。2015年6月12日,该养殖户发现有几条泥鳅出现死亡,并有轻微的缺氧现象。6月13-15日,死亡量逐渐增加至200尾/天左右,缺氧和浮头都比较明显。6月16日上午8点左右,用简易测试盒检测该养殖户的池塘水体水质,水体p H值8.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病 池塘水体 增氧机 八里桥 养殖面积 死亡量 配合饲料 测试盒 鳃丝 车轮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真菌性鳃病的病因分析与诊治技术
12
作者 黄锦炉 张凤娴 《科学养鱼》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鱼类真菌性鳃病,也称鳃霉病,是指鳃部受真菌感染后出现病症或死亡的一类疾病。鳃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鳃组织,当真菌附着鳃组织后,菌丝在感染部位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入侵毛细血管内造成局部出血,并诱发血栓形成,阻塞血液流通导致血... 鱼类真菌性鳃病,也称鳃霉病,是指鳃部受真菌感染后出现病症或死亡的一类疾病。鳃霉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鳃组织,当真菌附着鳃组织后,菌丝在感染部位繁殖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入侵毛细血管内造成局部出血,并诱发血栓形成,阻塞血液流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继而鳃组织正常生理结构因缺氧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患病鱼在发病2天后即可能发生死亡。生产上,鳃霉病症状与细菌性烂鳃或寄生虫性鳃病有相似之处,检查时极易混淆导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霉病 组织 诊治技术 病因分析 鳃丝 细菌病 小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例鲤鱼烂鳃病的诊治与分析
13
作者 岳玉蓉 《科学养鱼》 2015年第4期64-65,共2页
鲤鱼在我国养殖范围广、产量大,适应能力较强,病害发生相对较少。但随着近年来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其病害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烂鳃病较为普遍。然而很多养殖户对烂鳃病了解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对多例鲤鱼烂鳃病的诊治进行总结,认为鲤鱼烂... 鲤鱼在我国养殖范围广、产量大,适应能力较强,病害发生相对较少。但随着近年来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其病害也时有发生,特别是烂鳃病较为普遍。然而很多养殖户对烂鳃病了解不够深入。笔者通过对多例鲤鱼烂鳃病的诊治进行总结,认为鲤鱼烂鳃病的病因不是单纯的寄生虫、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水质因素,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用药史、外界环境、流行病情况等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判断病因,对症治疗,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用药史 养殖密度 细菌感染 对症治疗 鳃丝 盖骨 小片 晶体敌百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急性烂鳃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
14
作者 李志学 《科学养鱼》 2015年第9期61-61,共1页
近年来,鲤鱼急性烂鳃病给鲤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仅河南省洛阳、郑州、新乡、开封四市,每年死鱼达150多万千克,经济损失惨重。现就近几年对该病的防治情况简述如下。1.发病规律黄河上下游两岸,上至银川潼关、下至山东均有该病发生,我省... 近年来,鲤鱼急性烂鳃病给鲤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仅河南省洛阳、郑州、新乡、开封四市,每年死鱼达150多万千克,经济损失惨重。现就近几年对该病的防治情况简述如下。1.发病规律黄河上下游两岸,上至银川潼关、下至山东均有该病发生,我省洛阳、郑州、新乡、开封市是重灾区。发病水质偏碱性,一般p H值在8~9。发病季节前期5-6月,后期7-9月。该病发病急、病期短,若不及时治疗,有时一周内一塘鱼会全部死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规律 偏碱性 塘鱼 鳃丝 河南省洛阳 指环虫 车轮虫 暴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病检查流程及药物使用误区(一)
15
作者 袁圣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11-12,共2页
一、鱼体表的检查流程鱼体检查分为体表和体内的检查,可按照下列顺序进行:鳃丝的颜色(状况)→吻部→眼球→鳃盖→体表→鳍条→肛门→鳃丝(镜检)→内脏→消化道→血液。首先进行鱼体表的检查。(一)对鳃丝外观进行检查濒死鱼打捞后应第一... 一、鱼体表的检查流程鱼体检查分为体表和体内的检查,可按照下列顺序进行:鳃丝的颜色(状况)→吻部→眼球→鳃盖→体表→鳍条→肛门→鳃丝(镜检)→内脏→消化道→血液。首先进行鱼体表的检查。(一)对鳃丝外观进行检查濒死鱼打捞后应第一时间打开鳃盖观察鳃丝颜色及鳃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条 使用误区 鳃丝 检查流程 消化道 镜检 体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病检查流程及药物使用误区(二)
16
作者 袁圣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11-12,共2页
二、鳃丝镜检的标准化,鳃是鱼的主要呼吸器官,也是容易病变的组织,对鳃丝镜检是鱼体检查的重要工作之一。鳃丝镜检应做好两个标准化,分别是鳃丝水浸片制作的标准化和显微镜使用的标准化。(一)鳃丝水浸片制作步骤(鳃丝水浸片制作的标准化... 二、鳃丝镜检的标准化,鳃是鱼的主要呼吸器官,也是容易病变的组织,对鳃丝镜检是鱼体检查的重要工作之一。鳃丝镜检应做好两个标准化,分别是鳃丝水浸片制作的标准化和显微镜使用的标准化。(一)鳃丝水浸片制作步骤(鳃丝水浸片制作的标准化)首先准备好数片干净的载玻片、盖玻片;从图13中3部位处剪取适量鳃丝,放置于载玻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步骤 使用误区 鳃丝 盖玻片 呼吸器官 检查流程 标准化 载玻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泥鳅体表出血溃疡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长臣 彭勇鳌 +1 位作者 巩华 陈姗姗 《科学养鱼》 2015年第2期63-64,共2页
台湾泥鳅为大鳞副泥鳅的一种,它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南北方均适合生活,由于其养殖周期短、利润高,从2012年开始短期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养殖这一新品种,养殖规模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台湾泥鳅养殖水面达到1... 台湾泥鳅为大鳞副泥鳅的一种,它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南北方均适合生活,由于其养殖周期短、利润高,从2012年开始短期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养殖这一新品种,养殖规模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台湾泥鳅养殖水面达到1万亩。但台湾泥鳅养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鉴定 养殖周期 氨氮含量 温和气单胞菌 养殖技术 养殖条件 珠江水产研究所 养殖面积 养殖塘 鳃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河蟹“水瘪子”谈我国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导向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先乐 《科学养鱼》 2015年第10期1-1,共1页
近几年来,在江浙河蟹养殖区有一种被当地蟹农称之为"水瘪子"的疾病蔓延,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兴化地区今年约有80%以上蟹塘发病,患病河蟹达到30%~40%。蟹农之所以称其为"水瘪子",是因为这些患病河蟹干瘪无黄、壳内积... 近几年来,在江浙河蟹养殖区有一种被当地蟹农称之为"水瘪子"的疾病蔓延,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兴化地区今年约有80%以上蟹塘发病,患病河蟹达到30%~40%。蟹农之所以称其为"水瘪子",是因为这些患病河蟹干瘪无黄、壳内积水无肉。主要有以下症状:1河蟹体色发黑、发暗,鳃丝发白且脆,或见有黑鳃现象。2蟹腿成空壳状,无肉;头胸甲向上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 水产动物病 头胸甲 鳃丝 体色发黑 肝胰腺 蟹壳 壳状 蜕壳 扣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裸鲤体内黏孢子虫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福山 党万花 杨文彬 《科学养鱼》 2016年第8期54-55,共2页
青海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是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但耐高寒盐碱,是青海湖唯一的经济鱼类。由于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矿化度增加,河道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长期过度... 青海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是隶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俗称“湟鱼”,其生长缓慢,繁殖率低,但耐高寒盐碱,是青海湖唯一的经济鱼类。由于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恶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矿化度增加,河道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长期过度捕捞、疾病的发生等因素,造成青海裸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面临种质资源衰竭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鲤 黏孢子 裂腹鱼亚科 碘泡虫属 鲤科 过度捕捞 鳃丝 湖水位 极囊 胞质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鱼疱疹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移斌 《科学养鱼》 2015年第9期60-61,共2页
疱疹病毒病是普通鲤鱼和观赏锦鲤经常暴发的一种疾病,根据文献可知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前后期都会出现暴食现象,聚集在入水口或池塘边缘,皮肤粗糙伴有出血,濒死鱼游动缓慢,眼球凹陷,鳃丝腐烂、出血、有大量黏液,头部皮肤凹凸不平,... 疱疹病毒病是普通鲤鱼和观赏锦鲤经常暴发的一种疾病,根据文献可知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前后期都会出现暴食现象,聚集在入水口或池塘边缘,皮肤粗糙伴有出血,濒死鱼游动缓慢,眼球凹陷,鳃丝腐烂、出血、有大量黏液,头部皮肤凹凸不平,脾脏和肾脏肿大。病原为鲤科的疱疹病毒Ⅲ型(Cy HV-3),也称为锦鲤疱疹病毒(K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 眼球凹陷 肾脏肿大 鳃丝 入水口 头部皮肤 临床症状 前后期 皮肤粗糙 养殖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