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鲸偶蹄目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
1
作者
郎大田
李高银
+1 位作者
张毅
刘松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4,共13页
脊椎动物特有的RNaseA超家族因频繁发生基因重复和功能分化,一直被认为是分子进化研究的经典模型.过去研究主要聚焦于RNaseA超家族中与食性相关的典型成员RNase1,而非典型成员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以鲸偶蹄目4个亚目21科92个物种为研究对...
脊椎动物特有的RNaseA超家族因频繁发生基因重复和功能分化,一直被认为是分子进化研究的经典模型.过去研究主要聚焦于RNaseA超家族中与食性相关的典型成员RNase1,而非典型成员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以鲸偶蹄目4个亚目21科92个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发育树、等电点、选择压力分析、蛋白质结构等方法深入开展RNaseA超家族非典型成员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共获得69条RNase11和88条RNase12序列,其中RNase11在水生的河马形亚目27个物种中发生假基因化或基因丢失.RNase11和RNase12的平均等电点分别为8.58,8.25,揭示RNase11和RNase12在鲸偶蹄目中可能拥有与生殖相关的抗菌功能.系统发育树显示鲸偶蹄目的胼足亚目和猪形亚目形成姐妹群最先发生分歧,其次是河马形亚目,最后是反刍亚目.此外,选择压力分析揭示RNase11和RNase12在进化过程中分别有7个和9个位点受到正选择,揭示RNase11和RNase12生物学功能可能发生了改变.总之,通过系统开展鲸偶蹄目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为进一步认识RNaseA超家族非典型成员和鲸偶蹄目的进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丰富了RNaseA超家族分子进化研究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偶蹄目
RNase11
RNase12
正选择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缅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组Paukkaungmeryx minutus(鲸偶蹄目,古鼷鹿科)新材料
2
作者
Stéphane DUCROCQ
Yaowalak CHAIMANEE
+3 位作者
Olivier CHAVASSEAU
Aung Naing SOE
Chit SEIN
Jean-Jacques JAEGER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7,共16页
描述了缅甸中部邦塘组Myaukse Kyitchaung地点原始反刍类古鼷鹿科小包康鼷鹿(Paukkaungmeryx minutus Ducrocq et al.,2020)的牙齿新材料。新材料的上臼齿与正型标本相比形态上仅有微小的变异,如更加发育的颊侧和舌侧齿带。下颊齿具有...
描述了缅甸中部邦塘组Myaukse Kyitchaung地点原始反刍类古鼷鹿科小包康鼷鹿(Paukkaungmeryx minutus Ducrocq et al.,2020)的牙齿新材料。新材料的上臼齿与正型标本相比形态上仅有微小的变异,如更加发育的颊侧和舌侧齿带。下颊齿具有原始的特征,包括:简单的p4,下臼齿呈丘月齿型,以及下三角座后壁无“褶”状结构。新材料的发现使Paukkaungmeryx成为邦塘发现的第二个同时保存上、下牙齿的古鼷鹿科成员,也展现了古鼷鹿科早期演化的复杂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中始新世
邦塘组
鲸偶蹄目
古鼷鹿科
Paukkaungmery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鲸偶蹄目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
1
作者
郎大田
李高银
张毅
刘松菊
机构
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省昭通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4,共13页
基金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面上项目(202101BA070001-068)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项目(202104BK090932)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
文摘
脊椎动物特有的RNaseA超家族因频繁发生基因重复和功能分化,一直被认为是分子进化研究的经典模型.过去研究主要聚焦于RNaseA超家族中与食性相关的典型成员RNase1,而非典型成员的研究非常有限.笔者以鲸偶蹄目4个亚目21科92个物种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发育树、等电点、选择压力分析、蛋白质结构等方法深入开展RNaseA超家族非典型成员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共获得69条RNase11和88条RNase12序列,其中RNase11在水生的河马形亚目27个物种中发生假基因化或基因丢失.RNase11和RNase12的平均等电点分别为8.58,8.25,揭示RNase11和RNase12在鲸偶蹄目中可能拥有与生殖相关的抗菌功能.系统发育树显示鲸偶蹄目的胼足亚目和猪形亚目形成姐妹群最先发生分歧,其次是河马形亚目,最后是反刍亚目.此外,选择压力分析揭示RNase11和RNase12在进化过程中分别有7个和9个位点受到正选择,揭示RNase11和RNase12生物学功能可能发生了改变.总之,通过系统开展鲸偶蹄目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为进一步认识RNaseA超家族非典型成员和鲸偶蹄目的进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丰富了RNaseA超家族分子进化研究的多样性.
关键词
鲸偶蹄目
RNase11
RNase12
正选择
分子进化
Keywords
cetartiodactyla
RNase 11
RNase 12
positive selection
molecular evolut tion.
分类号
Q111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缅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组Paukkaungmeryx minutus(鲸偶蹄目,古鼷鹿科)新材料
2
作者
Stéphane DUCROCQ
Yaowalak CHAIMANEE
Olivier CHAVASSEAU
Aung Naing SOE
Chit SEIN
Jean-Jacques JAEGER
机构
法国普瓦蒂埃大学
缅甸教育部远程教育大学
缅甸仰光远程教育大学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197,共16页
基金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项目(编号:W 344-14)资助。
文摘
描述了缅甸中部邦塘组Myaukse Kyitchaung地点原始反刍类古鼷鹿科小包康鼷鹿(Paukkaungmeryx minutus Ducrocq et al.,2020)的牙齿新材料。新材料的上臼齿与正型标本相比形态上仅有微小的变异,如更加发育的颊侧和舌侧齿带。下颊齿具有原始的特征,包括:简单的p4,下臼齿呈丘月齿型,以及下三角座后壁无“褶”状结构。新材料的发现使Paukkaungmeryx成为邦塘发现的第二个同时保存上、下牙齿的古鼷鹿科成员,也展现了古鼷鹿科早期演化的复杂历史。
关键词
缅甸
中始新世
邦塘组
鲸偶蹄目
古鼷鹿科
Paukkaungmeryx
Keywords
Myanmar
Middle Eocene
Pondaung Formation
Cetartiodactyla
Archaeomerycidae
Paukkaungmeryx
分类号
Q915.87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鲸偶蹄目RNase11和RNase12的分子进化研究
郎大田
李高银
张毅
刘松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缅甸中始新世晚期邦塘组Paukkaungmeryx minutus(鲸偶蹄目,古鼷鹿科)新材料
Stéphane DUCROCQ
Yaowalak CHAIMANEE
Olivier CHAVASSEAU
Aung Naing SOE
Chit SEIN
Jean-Jacques JAEGER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