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养殖锦鲤浮肿病毒检测与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康慧敏 何嘉乐 +3 位作者 刘晨恺 周瑶佳 耿毅 欧阳萍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9-544,共6页
2017年10月,四川省某锦鲤养殖场暴发一种以嗜睡、腹部肿大、鳃肿胀和眼睛凹陷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累计死亡率高达50%。为研究锦鲤发病病因和疾病流行规律,对病鱼解剖,进行病理组织观察、电镜观察、PCR检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患... 2017年10月,四川省某锦鲤养殖场暴发一种以嗜睡、腹部肿大、鳃肿胀和眼睛凹陷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累计死亡率高达50%。为研究锦鲤发病病因和疾病流行规律,对病鱼解剖,进行病理组织观察、电镜观察、PCR检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患病锦鲤眼球浑浊,腹部肿大,鳃肿胀严重;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的鳃、肝脏、肾脏和脑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观察,在肾脏组织中发现病毒粒子。巢氏PCR方法检测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出现特异性扩增产物;基于CEV P4a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此病毒与英国株R083同源性为99%。本研究为鲤浮肿病毒的起源进化、分类、疾病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鲤浮肿病毒 病理损伤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鲤浮肿病毒的流行情况调查与监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立蒲 王小亮 +6 位作者 李清 王立新 曹欢 王姝 张文 潘勇 王静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5-941,共7页
为进一步确认及掌握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目前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特点,于2017年重点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5省市26个正发生或曾经发生"鲤急性烂鳃病"的养殖场,随机监测了9个省市的97家鲤和锦鲤养殖场。样品采用实时荧... 为进一步确认及掌握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目前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特点,于2017年重点调查了我国北方地区5省市26个正发生或曾经发生"鲤急性烂鳃病"的养殖场,随机监测了9个省市的97家鲤和锦鲤养殖场。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 PCR)法和套式PCR(Nest PCR)方法进行检测,nest PCR法扩增出的产物进行测序和基因分析。结果重点调查的26家养殖场中有20个为CEV阳性,1个为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 Virus,KHV)阳性,1个为孢子虫感染。随机调查的97家养殖场中有50家为CEV检测阳性,阳性率高达52%;可测序的CEV毒株均属于GenogroupⅡa型;样品按不同地区、不同采样水温、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鱼等划分,各组均有CEV阳性检出,但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CEV感染是多省市"鲤急性烂鳃病"暴发的主要病因。另外,该病毒病的流行水温在1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流行情况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鲤浮肿病毒镜鲤的组织病理变化及病毒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晓楠 徐立蒲 +5 位作者 张文 王娜 曹欢 王小亮 王姝 王静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 【目的】研究感染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镜鲤的组织病理特征及CEV在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以期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HE染色观察发病镜鲤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鳃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分布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CEV P4a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条探针,于5′-端标记FAM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EV在镜鲤各组织的核酸分布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镜鲤各组织的病毒载量。【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患病镜鲤的鳃丝肿胀、充血,鳃丝间有脱落堆积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肝脏细胞深染萎缩,胆小管出血,脾脏组织出现明显间隙并伴有出血,肾脏组织充血明显,肾小管有明显闭合现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患病鱼的鳃和肝脏组织中大量表达CEV P4a蛋白,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EV核酸大量存在于鳃组织中,在心脏、脾脏和肾脏中均有少量阳性信号。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鳃组织病毒载量极显著高于心脏、肝脏、皮肤、脾脏、肾脏、脑组织(P<0.01)。【结论】感染CEV后,镜鲤内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出血,病毒主要分布在鳃,说明鳃是CEV增殖的最主要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毒荧光RA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晓聪 陈雨 +5 位作者 温智清 叶文涛 张建勋 黄倩君 梁晓清 刘荭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1-725,共5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鲤浮肿病毒(CEV)重组酶介导的链替换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CEVP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经过筛选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恒温反应20min即可快速、特异性地检测...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鲤浮肿病毒(CEV)重组酶介导的链替换扩增(RAA)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CEVP4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与探针,经过筛选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RA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恒温反应20min即可快速、特异性地检测出CEV,与常见的鱼类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其对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为2.8×10^1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35份临床鲤科鱼类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果可靠,不依赖于复杂的仪器,适用于现场对CE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 鲤浮肿病毒 现场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毒RA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吕晓楠 徐立蒲 +4 位作者 张文 曹欢 王小亮 王姝 王静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现地检测鲤浮肿病毒(CEV)的方法,本研究联合重组酶介导扩增(RAA)和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在优选的RAA下游引物和探针的5’端分别进行Biotin和FAM标记,通过RAA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用于CEV现地检...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的现地检测鲤浮肿病毒(CEV)的方法,本研究联合重组酶介导扩增(RAA)和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在优选的RAA下游引物和探针的5’端分别进行Biotin和FAM标记,通过RAA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可用于CEV现地检测的RAA-LFD方法。该检测方法在34℃~40℃恒温反应10 min即可实现对CEV目的基因片段的有效扩增;与其它常见水生动物疫病病原DNA无交叉反应;RAA扩增产物可以直接对LFD经肉眼观察结果,该方法对标准质粒pEASY-CEVP4a的最低检测限为6拷贝/μL,与荧光定量PCR灵敏度相当;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该方法和荧光定量PCR对60份临床样本同时进行检测,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96.08%。本研究建立的RAA-LFD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方便,可用于CEV的临床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CEV) 重组酶介导扩增(RAA) 侧向流试纸条(LFD)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养殖鲤鱼(Cyprinus carpio)鲤浮肿病毒(CEV)PCR检测与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群 韩进刚 +5 位作者 王菁 张丹 霍文慧 陈浩楠 耿绪云 孙金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8-645,共8页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 对2015—2016年天津地区鲤鱼养殖场采集的发生鲤浮肿病毒(CEV)/锦鲤睡眠病(KSD)的鲤鱼样品,进行套式PCR检测和人工浸泡感染试验,并测定养成期鲤鱼感染率。实验观察研究发现,所采集样品均表现为体色发黑,头部上方颅骨软组织周围皱缩,眼球凹陷,鳃粘脏,黏液较多,常滞游于浅水区水面。套式PCR检测结果显示全部10个样品均出现特异性目的条带,为CEV阳性。目的产物测序后经NCBI BLAST,与已报道的CEV相关序列相似性介于85%—99%;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样品编号JY1856与JY1650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余8个样品位于同一分支,与已知CEV病毒株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人工浸泡感染健康鲤鱼,半数致死时间为55d,累计死亡率为71.1%±3.2%,并从试验感染鱼组织中检测到CEV病毒DNA。养成期鲤鱼CEV携带率为77.5%。以上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养殖鲤鱼中存在CEV感染,揭示了我国鲤鱼养殖产业可能面临新的疫情,需引起养殖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CEV)/锦睡眠病(KSD) 套式PCR 系统发育树 人工感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毒人工感染锦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立蒲 张文 +6 位作者 王小亮 曹欢 潘勇 王静波 王姝 王澎 江育林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 为研究鲤浮肿病毒的感染方式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动态分布,在水温20~22℃,溶解氧7~8mg/L试验条件下,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人工感染锦鲤,观察了试验鱼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检测了鲤浮肿病毒在感染鱼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存在情况,探讨了主要被感染组织的病理变化。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注射、浸泡、划伤后浸泡3种方式均可导致健康锦鲤感染该病毒,病鱼出现昏睡、烂鳃、凹眼等症状,累积死亡率35%~88%。锦鲤感染该病毒后至少有3d的潜伏期,随后病毒在鳃组织中大量增殖,至7d达到高峰,病毒量314.8个/ng,之后病毒量开始逐渐下降,至12d在鳃组织中检测不出病毒。鲤浮肿病毒在肾、肝、脑、肌肉和脾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且病毒量较低,在血液和肠道中未检出。结合鳃组织病理切片可知,鳃为该病毒感染的主要靶器官。本研究结果为鲤浮肿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感染方式 人工感染 鳃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毒传入风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玥 谷强 +2 位作者 吕东阳 王姝 张利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7期35-38,共4页
为评估鲤浮肿病毒(CEV)跨境传播风险,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控措施,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对CEV进入我国的可能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认为,CEV的传入威胁主要来自疫区的活养殖鲤、锦鲤,以及金鱼等其它活敏感鱼类,其次是用于食用的活... 为评估鲤浮肿病毒(CEV)跨境传播风险,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控措施,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对CEV进入我国的可能因素进行了风险分析。分析认为,CEV的传入威胁主要来自疫区的活养殖鲤、锦鲤,以及金鱼等其它活敏感鱼类,其次是用于食用的活敏感鱼类,以及冰冻、冰鲜的敏感鱼类。因此,根据进口对象,制定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对有效控制CEV传入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 传入风险 流行分布 检疫措施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毒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9
作者 蔡伟霖 孙学亮 +2 位作者 方珍珍 石洪玥 杨晓晗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52-55,共4页
全面介绍了鲤浮肿病毒的诊断方法,涵盖从基础的临床观察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备受关注。同时,电镜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在鉴... 全面介绍了鲤浮肿病毒的诊断方法,涵盖从基础的临床观察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巢式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而备受关注。同时,电镜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方法在鉴别病原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防治策略方面,强调了疾病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性,如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实施健康筛查和隔离观察,并深入探讨了疫苗研发的必要性,包括传统和新型疫苗的特点、灭活疫苗的优势,以及不同免疫途径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 CEV) 分子生物学检测 疫苗免疫 疾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浮肿病检测方法实验室间比对的结果与评价
10
作者 陈孝宇 陈鑫 +3 位作者 王津津 范引光 曾宪东 郑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
鲤浮肿病(carp edema virus disease,CEVD)是在锦鲤中发现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近年来在全球传播迅速,对鲤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设计CE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特异性实验;选取套式... 鲤浮肿病(carp edema virus disease,CEVD)是在锦鲤中发现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近年来在全球传播迅速,对鲤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害。本研究设计CE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特异性实验;选取套式PCR、荧光PCR和LAMP三种检测方法,组织10家实验室进行室间比对测试:制备含CEV病毒核酸的测试样品,评价其均匀性和稳定性,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方法检出限。结果显示,套式PCR的核酸样品检测限可达6.8×10^(-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肿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实验室间比对 检出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江县鲤爆发性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
11
作者 胡安东 贺欣薇 +4 位作者 杨霞 张飘 程振涛 姜海波 文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82,共8页
2018年10月贵州省从江县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鲤爆发死亡,本研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寄生虫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PCR检测等诊断。结果显示:病鲤病变以鳃丝溃烂、体表出血、肛门红肿和眼球凹陷为主要特征,... 2018年10月贵州省从江县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鲤爆发死亡,本研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观察、寄生虫学检查、细菌分离鉴定和病毒PCR检测等诊断。结果显示:病鲤病变以鳃丝溃烂、体表出血、肛门红肿和眼球凹陷为主要特征,组织的主要病变是肾小球萎缩出血、肾小囊空腔、鳃丝肿胀粘连及上皮细胞脱落等;细菌分离培养可得到圆形凸起、表面光滑的灰白色菌落,经染色镜检、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该分离菌为嗜水气单胞菌;PCR检测显示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为阳性,未检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显微镜观察亦未见到寄生虫虫体;分别取分离菌和鲤浮肿病毒阳性病例组织悬液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均可引起健康鲤发生死亡。上述结果表明,从江县鲤的死亡是嗜水气单胞菌和鲤浮肿病毒混合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鲤浮肿病毒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鲤养殖场鲤急性烂鳃病的症状与病原鉴定
12
作者 吴玲梅 温智清 +7 位作者 杨雪冰 董国栋 李旭东 王飞 郑晓聪 刘荭 贾鹏 毛明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4期167-172,共6页
2019年6月,河南郑州某鲤养殖场发生鲤急性烂鳃病,累计死亡率约40%。为研究发病病因和疾病流行规律,对病鱼解剖,进行细菌和寄生虫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PCR检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眼球凹陷,头盖骨凹凸不平,鳃... 2019年6月,河南郑州某鲤养殖场发生鲤急性烂鳃病,累计死亡率约40%。为研究发病病因和疾病流行规律,对病鱼解剖,进行细菌和寄生虫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测、PCR检测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眼球凹陷,头盖骨凹凸不平,鳃肿胀并伴有溃烂,肾脏肿大至鳔间隔。体视镜下可见病鱼鳃丝末端钝圆、呈棒状,鳃丝间充满大量黏液。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病鱼鳃丝和鳃小片组织结构严重受损,鳃丝上皮细胞增生、坏死脱落,鳃弓远端和近端鳃小片均有明显增生且相互融合。PCR方法从病鱼中检出鲤浮肿病毒(carp edema virus,CEV),而SVCV和KHV检测结果为阴性。另外,病鱼体表和鳃并未见任何寄生虫,细菌学检测也未分离到任何与鲤烂鳃病相关的病原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此次检出的CEV毒株属于Ⅱa基因亚型,且与中国分离株(AS1、WJ2016)及日本分离株(CyPP3)的同源性最高,约为98.8%。初步推断Ⅱa基因亚型CEV可能是引起此次郑州鲤急性烂鳃病的主要病因,后续养殖中需加强对该病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烂鳃病 鲤浮肿病毒 症状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