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郫县豆瓣酱中鲜味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
作者 陈秋月 张鹏程 +4 位作者 林昱竹 曾庆 王澳冬 董莉 张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6,共4页
鲜味肽对调味制品的滋味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豆瓣酱中鲜味肽的种类,以郫县豆瓣酱为原料,对其进行均质后,采用超滤和凝胶色谱法,在优化分离条件的基础上,分离纯化了其中的粗肽,在对粗肽的呈鲜效果进行评价后,对鲜味明显的组分中的肽序列... 鲜味肽对调味制品的滋味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豆瓣酱中鲜味肽的种类,以郫县豆瓣酱为原料,对其进行均质后,采用超滤和凝胶色谱法,在优化分离条件的基础上,分离纯化了其中的粗肽,在对粗肽的呈鲜效果进行评价后,对鲜味明显的组分中的肽序列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凝胶色谱法上样3 mL,流速为5 mL/min时,粗肽的分离效果更好。在此条件下,凝胶层析共分离出3个组分,通过鲜味评价发现组分F-2的鲜味较其他两个组分高。对组分F-2采用反向色谱纯化后,使用LC-MS/MS鉴定其中的肽序列,得到了3种肽IPVNRPGEPQ、DIYNPQAGR、DNVISQ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酱 鲜味 鲜味评价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鲜味物质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真 陈超 +5 位作者 纪晓萌 任南 赵文涛 王江跃 刘鑫亿 郭文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酱油因为其独特的增鲜作用,在我国备受欢迎。该文以酱油中的鲜味物质为对象,综述了酱油中包含氨基酸、核苷酸、鲜味肽及有机酸等各类鲜味物质,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于鲜味物质的评价方式,以期能将鲜味物质... 酱油因为其独特的增鲜作用,在我国备受欢迎。该文以酱油中的鲜味物质为对象,综述了酱油中包含氨基酸、核苷酸、鲜味肽及有机酸等各类鲜味物质,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于鲜味物质的评价方式,以期能将鲜味物质的检测及评价方式相结合,为酱油中鲜味物质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鲜味物质 检测方法 鲜味评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香菇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 于海龙 +4 位作者 姜宁 李正鹏 宋春艳 谭琦 李巧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80,共14页
自主产地采集46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样品,采用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等鲜浓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对样品的鲜味... 自主产地采集46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样品,采用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样品的非挥发性滋味成分含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等鲜浓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对样品的鲜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泌阳雨花5号样品的葡萄糖含量最高,上海金山申香18样品的海藻糖和甘露醇含量均最高,湖北随州申香238样品的阿糖醇含量最高,浙江庆元241-4样品的5'-鸟苷酸、5'-腺苷酸、鲜味氨基酸、乙酸含量均最高,河北平泉L 808样品的5'-肌苷酸含量最高,上海金山申香18样品的5'-黄苷酸含量最高,浙江庆元L135样品的呈鲜核苷酸总量最高,浙江武义L808样品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陕西汉中908样品的苹果酸含量最高,河北平泉0912样品的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均最高。相同产地不同香菇菌株样品在聚类图上非常相近,而不同产地菌株申香215和L808样品在聚类图上相距均较远。在所有样品中,14个样品的EUC处于第2水平,具有较好的鲜味特征,其中浙江庆元241-4样品的EUC最高,为4.87;27个样品的EUC处于第3水平,5个样品的EUC处于第4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香菇 非挥发性滋味成分 聚类分析 鲜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介导的颗粒计数生物传感法检测鲜味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耀泽 李继泽 +3 位作者 袁勋燃 孔丽琴 王益健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70-276,共7页
鲜味物质对提升食品风味和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鲜味检测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该研究基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介导的竞争性反应、磁分离技术及颗粒计数原理,开发了一种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 鲜味物质对提升食品风味和保证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探究鲜味检测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变得愈发重要。该研究基于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微球介导的竞争性反应、磁分离技术及颗粒计数原理,开发了一种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在PS微球表面修饰谷氨酸钠-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功能化复合物(PS@MSG-BSA),其与被测样本中MSG竞争结合修饰在磁珠(magnetic beads,MB)上的MSG受体T1R1。经孵育和磁分离去除耦合的磁珠复合物,并对剩余PS微球进行颗粒计数以间接表征被测样本中MSG的浓度。试验通过优化PS微球和MB的浓度、竞争反应孵育时间等试验条件,建立了MSG检测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该传感方法对MSG的响应决定系数R^(2)为0.993,检测限为5.17 pg/mL,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并对鲜味物质的检测具有特异性与良好的稳定性,在食品加工保鲜及品质评价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 颗粒计数 鲜味物质 竞争反应 微孔检测 聚苯乙烯微球介导 鲜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