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永胜
齐文山
+5 位作者
姜静
王磊
张英平
刘万军
陈红林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6,共12页
牙鲆是我国及大西洋沿岸天然捕捞和养殖的主导品种,对其遗传资源保护及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人工培育的牙鲆养殖新品种“鲆优1号”(ZJ)、其父本韩国牙鲆群体(KS)、母本F0750家系(JX)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
牙鲆是我国及大西洋沿岸天然捕捞和养殖的主导品种,对其遗传资源保护及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人工培育的牙鲆养殖新品种“鲆优1号”(ZJ)、其父本韩国牙鲆群体(KS)、母本F0750家系(JX)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用SSPS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体长/体宽,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眼径/眼间距,侧线鳞和尾鳍条6个性状与父本或母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为鉴别“鲆优1号”的标志性表型性状。“鲆优1号”与母本无显著差异(p〉0.05)性状占50%。与父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性状占33.33%。筛选了24个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KS、JX、ZJ和FJ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总共扩增出143个等位基因。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大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c),平均观测杂合度大于平均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G)分析显示:KS〉JX〉FJ〉ZJ,说明人工选育导致了遗传杂合度的降低。24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牙鲆群体中的遗传偏离指数(D)在-0.7597到0.1884之间,在KS、JX、ZJ和FJ群体中分别有10、16、11和17个位点显著(p〈O.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4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R)在0.0767N0.2586之间,平均为0.1468,表明14.68%的变异来自种群间,85.32%的变异来自种群内。Nei’s遗传距离显著,KS和FJ遗传距离最近(0.2825),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539);ZJ与JX遗传距离最大(0.4205),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6567)。本文研究表明:“鲆优1号”具有明显的表型和遗传特征,与父母本及反交群体比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种内和种群间遗传分化,为“鲆优1号”的种质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鲆优1号
表型性状
卫微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田永胜
齐文山
姜静
王磊
张英平
刘万军
陈红林
陈松林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6,共12页
基金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A408)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资助
文摘
牙鲆是我国及大西洋沿岸天然捕捞和养殖的主导品种,对其遗传资源保护及养殖新品种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人工培育的牙鲆养殖新品种“鲆优1号”(ZJ)、其父本韩国牙鲆群体(KS)、母本F0750家系(JX)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利用SSPS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发现体长/体宽,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眼径/眼间距,侧线鳞和尾鳍条6个性状与父本或母本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为鉴别“鲆优1号”的标志性表型性状。“鲆优1号”与母本无显著差异(p〉0.05)性状占50%。与父本无显著性差异(p〉0.05)性状占33.33%。筛选了24个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KS、JX、ZJ和FJ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总共扩增出143个等位基因。4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大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c),平均观测杂合度大于平均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PIG)分析显示:KS〉JX〉FJ〉ZJ,说明人工选育导致了遗传杂合度的降低。24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牙鲆群体中的遗传偏离指数(D)在-0.7597到0.1884之间,在KS、JX、ZJ和FJ群体中分别有10、16、11和17个位点显著(p〈O.05)或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4个基因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R)在0.0767N0.2586之间,平均为0.1468,表明14.68%的变异来自种群间,85.32%的变异来自种群内。Nei’s遗传距离显著,KS和FJ遗传距离最近(0.2825),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7539);ZJ与JX遗传距离最大(0.4205),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6567)。本文研究表明:“鲆优1号”具有明显的表型和遗传特征,与父母本及反交群体比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种内和种群间遗传分化,为“鲆优1号”的种质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牙鲆
鲆优1号
表型性状
卫微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Paralichthys Olivaceus
"Flounder No.
1
"
phenotypic traits
microsatellite markers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Q959.48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鲆优1号”牙鲆和亲本群体的表型及遗传性状变异分析
田永胜
齐文山
姜静
王磊
张英平
刘万军
陈红林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