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地壳厚度、泊松比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申金超
张斌
+1 位作者
苏道磊
刘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4,175,共9页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3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值。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呈现不均一、变化大的特征,其中泰山地区、沂沭断裂带郯城—莒县段及RZH台下方地壳厚度值...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3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值。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呈现不均一、变化大的特征,其中泰山地区、沂沭断裂带郯城—莒县段及RZH台下方地壳厚度值小、泊松比值高。经分析认为,鲁西隆起地壳厚度薄、泊松比值高的区域与底部地幔物质上涌及热侵蚀作用相关;沂沭断裂带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具有明显分段的特征,体现在断裂带郯城—莒县段地壳厚度薄、泊松比高;莒县—安丘段与断裂两侧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值相近,说明其壳幔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郯城—莒县段;胶南隆起地区仅RZH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值低、泊松比值高,结合该区域重力异常梯度带特征,推测大型的北北东向断裂带可能是造成RZH台站下方低地壳厚度值和高泊松比值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泊松比
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中南典型地热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曼
张薇
+3 位作者
廖煜钟
刘峰
魏帅超
何雨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7,共12页
山东省鲁中南典型地热区主要包括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为了探明研究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富集规律,综合运用水化学图解、地球化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地热水水化学数据。结果表...
山东省鲁中南典型地热区主要包括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为了探明研究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富集规律,综合运用水化学图解、地球化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地热水水化学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以Na-Ca-Cl型、Na-Ca-SO_(4)-Cl型和Na-Cl^(-)SO 4型为主,基本为弱碱性水,优势阳离子为Na^(+),氟质量浓度在0.38~4.5 mg/L之间,富钠弱碱性环境有利于地热水中氟的富集。地热水中F-质量浓度与Na^(+)、Cl^(-)和总溶解固体(TDS)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沂沭断裂带地热水样中F-质量浓度还与K^(+)、SO_(4)^(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Mg^(2+)和HCO_(3)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鲁中隆起地热区地热水中阳离子交换作用较沂沭断裂带地热区更为强烈,Na^(+)反应强度明显强于Mg^(2+)。鲁中隆起地热区和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均为裂隙型热储,热储岩性分别为石灰岩、灰岩热蚀变带和安山岩破碎带,水岩作用强烈。研究区地热水中氟离子的物质来源主要为萤石等含氟矿物的溶解沉淀,受控于阳离子交换等水岩相互作用影响,最终形成高氟地热水,其中高温和富钠对研究区地热水中氟离子富集影响较大。研究成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
鲁中
隆起
地热
区
沂
沭
断裂带
地热
区
地热水
水岩作用
驱动机制
裂隙型热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地壳厚度、泊松比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申金超
张斌
苏道磊
刘晨
机构
济南市地震局
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6-254,175,共9页
基金
山东省地震局科研基金项目--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分析鲁西隆起和济阳坳陷地壳厚度
泊松比及其耦合关系(JJ1401Y)
+1 种基金
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科研项目--鲁南地区地壳厚度
泊松比分析(15Y03)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方法得到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30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值。结果显示:该区域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呈现不均一、变化大的特征,其中泰山地区、沂沭断裂带郯城—莒县段及RZH台下方地壳厚度值小、泊松比值高。经分析认为,鲁西隆起地壳厚度薄、泊松比值高的区域与底部地幔物质上涌及热侵蚀作用相关;沂沭断裂带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具有明显分段的特征,体现在断裂带郯城—莒县段地壳厚度薄、泊松比高;莒县—安丘段与断裂两侧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值相近,说明其壳幔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郯城—莒县段;胶南隆起地区仅RZH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值低、泊松比值高,结合该区域重力异常梯度带特征,推测大型的北北东向断裂带可能是造成RZH台站下方低地壳厚度值和高泊松比值的原因。
关键词
远震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泊松比
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
Keywords
tele-seismic receiver function
crustal thickness
Poisson's ratio
the area of Luxi Uplift
Yishu Fault and Jiaonan Uplift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中南典型地热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曼
张薇
廖煜钟
刘峰
魏帅超
何雨江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7,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76)。
文摘
山东省鲁中南典型地热区主要包括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为了探明研究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富集规律,综合运用水化学图解、地球化学模拟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和鲁中隆起地热区地热水水化学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水以Na-Ca-Cl型、Na-Ca-SO_(4)-Cl型和Na-Cl^(-)SO 4型为主,基本为弱碱性水,优势阳离子为Na^(+),氟质量浓度在0.38~4.5 mg/L之间,富钠弱碱性环境有利于地热水中氟的富集。地热水中F-质量浓度与Na^(+)、Cl^(-)和总溶解固体(TDS)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沂沭断裂带地热水样中F-质量浓度还与K^(+)、SO_(4)^(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Mg^(2+)和HCO_(3)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鲁中隆起地热区地热水中阳离子交换作用较沂沭断裂带地热区更为强烈,Na^(+)反应强度明显强于Mg^(2+)。鲁中隆起地热区和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均为裂隙型热储,热储岩性分别为石灰岩、灰岩热蚀变带和安山岩破碎带,水岩作用强烈。研究区地热水中氟离子的物质来源主要为萤石等含氟矿物的溶解沉淀,受控于阳离子交换等水岩相互作用影响,最终形成高氟地热水,其中高温和富钠对研究区地热水中氟离子富集影响较大。研究成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氟
鲁中
隆起
地热
区
沂
沭
断裂带
地热
区
地热水
水岩作用
驱动机制
裂隙型热储
Keywords
fluorine
central Shandong uplift geothermal field
Yishu fault zone geothermal field
geothermal water
water-rock interaction
mechanism
fracturing type thermal storage
分类号
P64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314.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及胶南隆起区域地壳厚度、泊松比分析
申金超
张斌
苏道磊
刘晨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鲁中南典型地热区地热水氟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李曼
张薇
廖煜钟
刘峰
魏帅超
何雨江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