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1 位作者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计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近似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方向矢量误差 最坏情况 最优加载因子 性能分析 目标功率估计 信号干扰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旺身 刘雨曦 +4 位作者 冀科伟 张二亮 董辛旻 李继康 赵露露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0-55,共6页
针对当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模型失配会使MVDR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算法(SSDA)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空间平滑差分算法获得源数目先验知识,再对MVDR空间... 针对当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包含期望信号时,模型失配会使MVDR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平滑差分算法(SSDA)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空间平滑差分算法获得源数目先验知识,再对MVDR空间功率谱进行波峰搜索得到期望信号,最后再从采样协方差矩阵中去除期望信号协方差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输入的情况下,改进后的算法在去除期望信号后其输出信干噪比有了很大提升,比MVDR算法提高了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空间平滑差分 源数估计 协方差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Bayesian方法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韩英华 王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由于在实际环境中,期望信号的阵列响应与实际阵列响应之间存在偏差,使得现存的一些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Bayesian方法提出了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并且给出其递推形式.该算法利用接收到的采样信号对实际信... 由于在实际环境中,期望信号的阵列响应与实际阵列响应之间存在偏差,使得现存的一些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下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Bayesian方法提出了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并且给出其递推形式.该算法利用接收到的采样信号对实际信号方向向量进行估计,降低了信号到来方向的不确定性,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可以保证输出阵列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采用递推方法来计算逆矩阵,大大地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能够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所提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信干噪比 Bayesian方法 信号方向向量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域主特征空间投影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希睿 刘志文 +1 位作者 王亚昕 徐友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55-759,共5页
针对常规四元数域波束形成器在模型误差条件下的性能退化问题,提出基于拉伸三极子双平行阵列的四元数域主特征空间投影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相比现有四元数域最劣态最优化鲁棒波束形成器,该方法无需求解具有高计算复杂度的凸优化问题... 针对常规四元数域波束形成器在模型误差条件下的性能退化问题,提出基于拉伸三极子双平行阵列的四元数域主特征空间投影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相比现有四元数域最劣态最优化鲁棒波束形成器,该方法无需求解具有高计算复杂度的凸优化问题,且不涉及用户参数的优化设置,更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波束形成器可有效克服信号相消问题,能够以较低的计算成本获取优于四元数域最劣态最优化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性能,且其优势在高信噪比和短快拍条件下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 四元数 主特征空间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域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一 何冰松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8-622,共5页
基于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四元数Capon波束形成器较传统的复数域Capon波束形成器有更好的性能。但是该方法在存在指向误差和极化失配的情况下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信号相消现象。本文将协方差矩阵重构方法推广于四元数Capon波束形成... 基于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的四元数Capon波束形成器较传统的复数域Capon波束形成器有更好的性能。但是该方法在存在指向误差和极化失配的情况下性能急剧下降,甚至会出现信号相消现象。本文将协方差矩阵重构方法推广于四元数Capon波束形成中,通过利用Q-Capon的极化-角度谱估计得到干扰和噪声的功率来对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重构,避免了对角加载方法中对对角加载因子的求解,而且能够有效克服指向误差与极化失配带来的性能下降。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相较于其他四元数域的方法有着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电磁矢量传感器阵列 四元数 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元数域宽带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晓菲 刘志文 徐友根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4,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四元数的宽带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在利用四元数构造阵元输出的基础上,通过期望信号复包络对齐技术,建立四元数域宽带对合增广宽线性信号模型,以联合利用四元数阵列输出矢量的3种对合信息和2阶统计特性以及信号非...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四元数的宽带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在利用四元数构造阵元输出的基础上,通过期望信号复包络对齐技术,建立四元数域宽带对合增广宽线性信号模型,以联合利用四元数阵列输出矢量的3种对合信息和2阶统计特性以及信号非圆信息,采用信号加干扰子空间投影方式,有效提取期望信号,抑制多个不相关干扰和噪声,进而实现四元数域宽带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同其它宽带波束形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对非圆信号的接收性能提升,可以实现阵列虚拟孔径扩展,有效克服指向误差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信号处理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四元数 非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薛延波 韩英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33-1837,共5页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 线性约束恒模算法能够有效克服恒模算法中存在的干扰捕获问题,但在信号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鲁棒约束恒模自适应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抗扰动性强,对信号方向向量的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改善了系统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实验表明,与线性约束恒模算法相比,鲁棒约束恒模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模算法 线性约束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邵怀宗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0-1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 提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鲁棒性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克服有限采样效应和方向矢量误差引起的波束性能下降。该算法使用对角加载提高鲁棒性,并通过协方差矩阵拟合和优化最坏情况下的波束性能确定对角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最优加载因子的近似表达式,揭示了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最优加载因子,以及如何影响。和该领域现有的其他算法相比,本算法运算量更低,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计算机仿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对角加载 协方差矩阵拟合 最坏情况性能优化 有限采样效应 方向矢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录涛 金钢 +1 位作者 徐红兵 王文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45-2050,共6页
该文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模型提出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提高模型失配、小样本数、复杂多干扰等情况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鲁棒性。推导了高维矩阵逆矩阵求解的递推快速算法,实现了回归参数的实时求解。采用奇... 该文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S-SVR)模型提出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以提高模型失配、小样本数、复杂多干扰等情况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鲁棒性。推导了高维矩阵逆矩阵求解的递推快速算法,实现了回归参数的实时求解。采用奇异性准则实时寻找输入样本集的具有较小信息冗余度的子集,并在该子集上完成波束形成计算,使得LS-SVR波束形成的求解得以稀疏化,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与系统存储空间需求。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二乘回归 支持向量机 稀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10
作者 宋昕 汪晋宽 +1 位作者 韩英华 王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70-1573,共4页
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信号方向向量偏差使得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增加一个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模值约束条件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并在此约束条件... 在实际的通信环境中,信号方向向量偏差使得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的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代价函数中增加一个方向向量存在偏差的模值约束条件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并在此约束条件下推导出权重向量的递推公式.另外,采用递推算法计算逆矩阵,大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所提算法对信号方向向量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从而保证了阵列输出的信干噪比接近最优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鲁棒约束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且能适应实际复杂的通信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信干噪比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 方向向量偏差 泰勒级数部分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干扰环境下的离格稀疏贝叶斯DOA估计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赫 陈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9-1029,共11页
强干扰的环境下,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虽然对于网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精度较高,但对于离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性能会严重下降。本文提出一种离格情况下的DO... 强干扰的环境下,基于传感器阵列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问题。虽然对于网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精度较高,但对于离格点目标现有方法的DOA估计性能会严重下降。本文提出一种离格情况下的DOA估计方法,首先设计一种鲁棒的正交零陷矩阵滤波法(Robust orthogonal matrix filter with nulling,ROMFN),它结合了正交零陷滤波法(Orthogonal matrix filter with nulling,OMFN)和最差性能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在对离格点目标达到滤波效果的同时只需设计较少的网格点。此外,新的矩阵滤波法保留了高斯白噪声的特性,避免了噪声白化的预处理过程。其次基于离格点稀疏贝叶斯推断(Off?grid sparse Bayesian inference,OGSBI)和ROMFN,形成一种强干扰下DOA估计的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同的网格间距、不同的信噪比和干噪比下获得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干扰 波达方向估计 空域矩阵滤波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 稀疏贝叶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的二次优化R-CAB算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清华 刘建霞 +2 位作者 李梁 李化 王华奎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478,共4页
为了解决R-CAB算法的方向图零陷不深或无法对准干扰信号方向的问题,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通过二次优化鲁棒周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的权向量,调整了方向图零陷的位置和深度,改善了输出SINR。优化算法的输出SINR对导引向量随机误差具有... 为了解决R-CAB算法的方向图零陷不深或无法对准干扰信号方向的问题,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通过二次优化鲁棒周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的权向量,调整了方向图零陷的位置和深度,改善了输出SINR。优化算法的输出SINR对导引向量随机误差具有稳健性,对期望信号的功率变化表现出不敏感特性,具有很好的的理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试验都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非线性约束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