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昌利 阮荣耀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33-840,共8页
考虑一类具有三角形结构和参数未知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 (1) .首先设计出一个稳定的滤波器 ,从而获得状态的实时估计 ;然后依此设计出一种用于跟踪参考信号的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器 .该控制器对系统的参数和状态的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 ,... 考虑一类具有三角形结构和参数未知的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 (1) .首先设计出一个稳定的滤波器 ,从而获得状态的实时估计 ;然后依此设计出一种用于跟踪参考信号的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器 .该控制器对系统的参数和状态的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 ,能保证所建立的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并解决了ε 跟踪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而且控制量在允许控制的范围之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输出反馈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设计 分析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反推技术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2
作者 解学军 张正强 张嗣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47-950,共4页
对于更一般的一类系统,给出了一种基于反推技术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重新定义动态规范化信号和重新证明相关的性质,严格地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性能;同时指出了相关文献中的错误.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反推技术 自适应控制 动态规范化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换流站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明 刘玉生 +1 位作者 李兴源 汤建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4,69,共5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HVDC) ,提出了一种换流站的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中引入自适应非线性阻尼项来抑制系统非线性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有界干扰的影响 ,同时采用反演设计方法来克服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 ,最后获得高压直...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HVDC) ,提出了一种换流站的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中引入自适应非线性阻尼项来抑制系统非线性不确定参数和未知有界干扰的影响 ,同时采用反演设计方法来克服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 ,最后获得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的一般表达式 ,并提供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证明。所得控制器仅利用本地测量量实现 ,控制策略具有分散性和适应性。通过 NETOMAC数字仿真 ,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器比常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站 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设计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分散控制 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未知高频增益的鲁棒自适应反推控制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正强 解学军 吴昭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8-471,共4页
在高频增益未知的情况下,对一类带有未建模动态和输入、输出干扰的系统,给出了一种基于反推技术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修正传统鲁棒自适应控制中的动态规范化信号和切换-σ算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都有界,同时可以取... 在高频增益未知的情况下,对一类带有未建模动态和输入、输出干扰的系统,给出了一种基于反推技术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修正传统鲁棒自适应控制中的动态规范化信号和切换-σ算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都有界,同时可以取得较好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推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高频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5
作者 焦鑫 江驹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07,共6页
针对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利用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特别适合于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优点和特点,提出二型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具有自适应和鲁棒性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器。首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然后选取... 针对非线性系统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问题,利用二型模糊逻辑控制器特别适合于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优点和特点,提出二型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具有自适应和鲁棒性的非线性系统控制器。首先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精确线性化,然后选取合适的滑模面,并设计了二型模糊逻辑系统,通过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得到自适应控制律。通过仿真实例验证,对比分析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能够克服不确定性参数的干扰,从而更好地控制非线性系统,使其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器 非线性系统 不确定性 二型模糊逻辑系统 自适应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复杂控制系统分散自适应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庆 佟明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4-888,共5页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具有充分利用语言信息和逼近连续函数性质的思想,分析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不确定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模糊逻辑系统对不确定性的输出信息,设计出了复杂系统的分散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和模糊逻辑系...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具有充分利用语言信息和逼近连续函数性质的思想,分析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不确定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控制问题.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模糊逻辑系统对不确定性的输出信息,设计出了复杂系统的分散自适应鲁棒控制器和模糊逻辑系统参数估计的自适应律,在较弱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这种控制器使被控系统的状态及参数估计误差一致终极有界.仿真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控制系统 自适应 数学模型 模糊逻辑系统 自适应控制器 设计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机鲁棒自适应控制律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玮 牛尔卓 胡龙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03-108,共6页
针对现代无人机作战时存在强不确定性、全包线大机动飞行时的强非线性、战损/故障导致的舵面效能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基本控制器和补偿控制器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方法。以鲁棒伺服LQR作为基本控制器,L_1自适应作为补偿控制器,在保... 针对现代无人机作战时存在强不确定性、全包线大机动飞行时的强非线性、战损/故障导致的舵面效能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基本控制器和补偿控制器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方法。以鲁棒伺服LQR作为基本控制器,L_1自适应作为补偿控制器,在保证无人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特性的同时,拥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L1自适应控制器 伺服LQR控制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XY平台的零相位自适应鲁棒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丽梅 李鑫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了提高直接驱动XY平台的跟踪性能,提出了将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ZPETC)与自适应鲁棒控制器(AR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跟踪误差进行控制,并且采用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的轮廓误差实时补偿方法对两轴运动进行协调控制.ZPETC作为前馈跟踪... 为了提高直接驱动XY平台的跟踪性能,提出了将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ZPETC)与自适应鲁棒控制器(AR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跟踪误差进行控制,并且采用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的轮廓误差实时补偿方法对两轴运动进行协调控制.ZPETC作为前馈跟踪控制器,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带宽及跟踪性能,使位置能够无静差地跟踪二阶指令输入;ARC能够克服系统参数变化、负载扰动等不确定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采用基于时间序列预测技术的轮廓误差实时补偿方法能够动态控制插补过程,以有效减小轮廓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具有良好的跟踪性和鲁棒性,可以有效提高跟踪精度和轮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XY平台 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 自适应控制器 直接速度前馈控制器 指数加权平滑预测 跟踪精度 轮廓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目标跟踪的全电坦克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陆浣清 王修业 +2 位作者 孙芹芹 王银龙 陈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2,共10页
针对全电坦克火炮稳定系统存在自身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影响、行进间动态目标跟踪不易稳定的难点,设计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从而满足新一代坦克高速行进间射击的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坦克行进间火炮稳定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 针对全电坦克火炮稳定系统存在自身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影响、行进间动态目标跟踪不易稳定的难点,设计一种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从而满足新一代坦克高速行进间射击的性能指标。综合考虑了坦克行进间火炮稳定系统的非线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基于伺服电机和电动缸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全电执行器的坦克双向稳定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以状态空间形式表达。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根据实用稳定理论,分析受控系统的不确定性边界情况,设计自适应律,进而构建自适应鲁棒控制策略。通过开展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能克服系统复杂不确定性干扰,促使坦克火炮快速、稳定地调整到期望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目标跟踪 坦克火炮稳定系统 动力学建模 自适应控制器 实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σ修正的自适应控制器及容损飞行验证
10
作者 程鹏飞 苗昊春 +1 位作者 张宝 吴成富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为了进一步减小传统e修正自适应律下的系统误差和控制参数误差界限,分别针对传递函数相对阶等于或大于1系统设计了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严格证明了e-sigma修正自适应律下输出信号和控制参数的有界稳定,并给出修... 为了进一步减小传统e修正自适应律下的系统误差和控制参数误差界限,分别针对传递函数相对阶等于或大于1系统设计了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严格证明了e-sigma修正自适应律下输出信号和控制参数的有界稳定,并给出修正自适应律增益的选择方法。最后,通过接入航点绕飞制导律进行了容损试飞验证。飞行试验表明:在允许的舵偏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对单侧机翼大面积损伤飞机进行快速稳定、性能恢复并使之继续航点绕飞。算法有效性和成熟度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 e-sigma修正自适应 容损试飞验证 单侧机翼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分散协调控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颜泉 李兴源 +2 位作者 王路 刘红超 陈树恒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6-30,共5页
针对广域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为充分利用直流线路的快速调节能力以改善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分层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案。基于相角测量装置(PMU)测量单元,协调控制器在线确定并传送故障后动态平衡点到直流线路控制器,直流线路控制器以此... 针对广域多馈入交直流系统,为充分利用直流线路的快速调节能力以改善系统稳定性,提出一种分层分散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案。基于相角测量装置(PMU)测量单元,协调控制器在线确定并传送故障后动态平衡点到直流线路控制器,直流线路控制器以此故障后动态平衡点为控制目标。采用非线性递推方法推导了基于PMU的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的非线性鲁棒自适应分散协调控制规律,并设计了以动态平衡点和PMU实时测量的发电机功角信号为输入的直流线路附加功率控制器。最后通过3机2条直流的测试系统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 相角测量装置 自适应分散控制器 递推方法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全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道旺 柳向斌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38-2044,共7页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类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姿态控制为飞行控制的核心。文章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姿态运动非线性模型,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姿态受到内部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影响,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旨在提高飞行器的姿态鲁棒性和准... 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类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姿态控制为飞行控制的核心。文章首先建立了完整的姿态运动非线性模型,针对四旋翼飞行器姿态受到内部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影响,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旨在提高飞行器的姿态鲁棒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高度和位置子系统中的外界干扰的影响,通过构造的鲁棒自适应函数抵消其不良影响。采用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轨迹的毕竟有界性。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所提控制器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 外界干扰 稳定性 毕竟有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主动控制研究的发展与动向 被引量:25
13
作者 陈端石 关元洪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回顾了噪声主动控制的典型设计方法和常见的算法,结合当前较新的鲁棒控制方法,指出今后噪声主动控制的一些发展动向,为这一技术的实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 噪声控制 控制 主动控制 自适应主动控制器 自适应控制器 非线性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控制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段洪君 王庆伟 李清伟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201-202,219,共3页
针对工业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与Smith预估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用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电控柴油机系统中进行试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控制效果良好,解决... 针对工业控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自适应鲁棒控制器与Smith预估器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用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在电控柴油机系统中进行试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控制效果良好,解决了由不确定性和时滞性引起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且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时滞系统 控制算法 自适应控制器 SMITH预估器 MATLAB软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obust output force tracking control of pneumatic cylinder while maximizing/minimizing its stiffness 被引量:4
15
作者 孟德远 陶国良 +1 位作者 班伟 钱鹏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6期1510-1518,共9页
The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consists of a cylinder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three-way servo valves rather than a four-way one.Therefore,the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is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of the... The system considered in this work consists of a cylinder which i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three-way servo valves rather than a four-way one.Therefore,the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is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of the output force.A discontinuous projection based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 (ARC) was constructed to achieve high-accuracy output force trajectory tracking for the system.In ARC,on-line parameter adapt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reduce th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friction parameters,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was utilized to attenuate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unmodelled dynamics and disturbance.Furthermore,output stiffness maximization/minimization was introduced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many robotic applications.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he achievabl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For tracking a 0.5 Hz sinusoidal trajectory,maximum tracking error is 4.1 N and average tracking error is 2.2 N.Meanwhile,the output stiffness can be made and maintained near its maximum/minim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s output force control cylinder output stiffness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robust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pneumatic cylinders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德远 陶国良 朱笑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45-3460,共16页
High-accuracy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pneumatic cylinder driven by a proportional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was consider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firstly. Due to the time-var... High-accuracy mo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 pneumatic cylinder driven by a proportional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was considere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ystem was developed firstly. Due to the time-varying friction force in the cylinder, unmodeled dynamics, and unknown disturbances, there exist larg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rather severe uncertain nonlinearities in the pneumatic system. To deal with these uncertainties effectively, an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work.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employs on-line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RLSE) to reduce the extent of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utilizes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to attenuate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s, unmodeled dynamics and disturbances. Therefore, a prescribed motion tracking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d final tracking accuracy can be guaranteed. Since the system model uncertainties are unmatched, the recursive backstepping design technology was appli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and the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the projection mapping was used to condition the RLSE algorithm so that the parameter estimates are kept within a known bounded convex set. Extensiv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excellent achievabl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and performance robustness to the load variation and sudden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 tracking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ss-coupling integral adaptive robust posture control of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被引量:1
17
作者 左赫 陶国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36-2047,共12页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driven by an air cylinder and three circumambient pneumatic muscles wa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neumatic servo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MIMO nonlinear model-... A pneumatic parallel platform driven by an air cylinder and three circumambient pneumatic muscles was considered. Firstly,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pneumatic servo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the MIMO nonlinear model-based controller designed. The pneumatic muscles were controlled by three proportional position valves, and the air cylinder was controlled by a proportional pressure valve. As the forward kinematics of this structure had no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control strategy should be designed in joint space. A cross-coupling integr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ler(CCIARC) which combined cross-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and tradition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ARC)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back-stepping method to accomplish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the parallel platform. The cross-coupling part of the controller stabilized the length error in joint space as well as the synchronization error, and the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part attenuate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odelling error and disturbance. The force character of the pneumatic muscles was difficult to model precisely, so the on-line recursive least square estimation(RLSE) method was employed to modify the model compensation. The projector mapp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ition the RLSE algorithm to bound the parameters estimated. An integral feedback part was added to the traditional robust function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slow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 of pneumatic muscles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trajectory track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designed was proved through Laypunov's theory. Various contrast controllers were designed to testify the newly designed components of the CCIARC. Extens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vo-pneumatic system pneumatic muscle parallel platform cross coupling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parameter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robust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EAF electrode regulator system based on approximate model method
18
作者 李磊 毛志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58-2166,共9页
The electrode regulator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many variables, strong coupling and strong nonlinearity, while conventional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an not meet the req... The electrode regulator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with many variables, strong coupling and strong nonlinearity, while conventional control methods such as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A robust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RANNC) for electrode regulator system was propo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ere established to learn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nonlinear control law was derived directly based on an input-output approximating method via the Taylor expansion, which avoids complex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computa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the Lyapunov method. The current fluctuation relative percentage is less than ±8% and heating rate is up to 6.32 ℃/min when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us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better than inverse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INNC) and PID controller (PI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roximate model electric arc furnaces nonlinear control normaliz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NRBF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