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bileViT-CBAM-BiLSTM的开放式养殖环境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立鸿 黄志尊 +2 位作者 龙伟 蒋林华 童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鱼群摄食的精准投喂技术是实现智慧化水产养殖的一项关键技术。大多数精准投喂模型都是基于水质较清晰的室内养殖池,不太适用于开放式养殖环境。本研究通过水上视角采集构建了一套开放式池塘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增加其多样性... 鱼群摄食的精准投喂技术是实现智慧化水产养殖的一项关键技术。大多数精准投喂模型都是基于水质较清晰的室内养殖池,不太适用于开放式养殖环境。本研究通过水上视角采集构建了一套开放式池塘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增加其多样性,然后在轻量化神经网络MobileViT基础上,将CBAM注意力模块与MV2模块结合设计了CBAM-MV2模块,并嵌入BiLSTM循环神经网络用于识别分类,提出改进的MobileViT-CBAM-BiLSTM模型,提高了模型预测能力、鲁棒性和泛化性能,实现了鱼群摄食行为的三分类。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MobileViT在采集的视频帧数据集上明显优于改进前的MobileViT,准确率98.61%,宏F1值达98.79%,相对于原始MobileViT准确率提高6.33个百分点,宏F1值提高6.7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 精准投喂 MobileViT BiLSTM CB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向特征校准和时间段网络的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研究
2
作者 徐波 袁红春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4,共10页
传统的水产养殖通过定量投喂或依靠人工经验投放饲料,易导致喂食不均、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旨在设计一种用于识别鱼群摄食强度的模型以提升投喂效率,减少污染。以时间段网络作为基础模型,捕捉鱼群长时间序列的摄食行为变化,加入... 传统的水产养殖通过定量投喂或依靠人工经验投放饲料,易导致喂食不均、饲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旨在设计一种用于识别鱼群摄食强度的模型以提升投喂效率,减少污染。以时间段网络作为基础模型,捕捉鱼群长时间序列的摄食行为变化,加入时间移位操作,更细致地捕捉视频相邻帧之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通过轴向特征校准自适应地调整特征,使模型能够更加精确地关注到鱼群摄食行为的不同轴向变化特征。实验表明,设计的模型相较于二维卷积网络(TSN),平均准确率提升10.0%,参数量仅提升5.2%;相较于三维卷积网络(C3D),平均准确率提升0.9%,参数量下降67.3%;相较于以Transformer为架构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平均准确率提升4.1%,参数量下降9.2%。表明设计的模型对于鱼群摄食强度识别分类更加准确,为制定鱼群的精确投喂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 时间段网络 轴向特征校准 精准投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纹理特征的养殖鱼群摄食活动强度评估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彩文 杜永贵 +1 位作者 周超 孙传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2-237,共6页
为了解决循环水养殖中的投喂难题,该文以镜鲤为试验对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鱼群的纹理来评估鱼群摄食活动强度的方法。首先利用均值背景建模重建出没有鱼群的背景图片,提取出目标鱼群,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对逆差矩、... 为了解决循环水养殖中的投喂难题,该文以镜鲤为试验对象,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出了一种通过分析鱼群的纹理来评估鱼群摄食活动强度的方法。首先利用均值背景建模重建出没有鱼群的背景图片,提取出目标鱼群,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对逆差矩、相关性、能量和对比度这4个纹理特征进行分析,得到鱼群的摄食活动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鱼群纹理的对比度与传统方法面积法得到的鱼群摄食活动强度,其线性决定系数可达0.894 2,说明该方法可以用来表征鱼群的摄食活动强度,研究结果为鱼群的摄食活性强度测量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 纹理 灰度共生矩阵 鱼群面积 鱼群摄食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RCN的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立鸿 黄薪 刘世晶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6-241,共6页
实现饵料的自动投喂是自动化水产养殖的重点,对鱼群的摄食强度进行识别能够为精准投饵提供参考。目前大多数关于鱼群摄食强度的研究都是基于循环养殖池或者自制鱼缸中,并不适用于开放式养殖池塘。基于实际环境,采用水上观测方式建立了... 实现饵料的自动投喂是自动化水产养殖的重点,对鱼群的摄食强度进行识别能够为精准投饵提供参考。目前大多数关于鱼群摄食强度的研究都是基于循环养殖池或者自制鱼缸中,并不适用于开放式养殖池塘。基于实际环境,采用水上观测方式建立了鱼群摄食强度视频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长期卷积循环网络(LRCN)的鱼群摄食强度分类模型,将注意力机制SE模块嵌入卷积神经网络中,通过SE-CNN网络提取视频帧的特征,输入至双层GRU网络中,最后通过全连接分类层得出视频类别。提出的SE-LRCN模型实现了对鱼群摄食视频的强度三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分类准确率达到97%,F1值达到94.8%,与改进前的LRCN模型相比,准确率提高12个百分点,F1值提高12.4个百分点。研究模型可以更精细地识别鱼群的摄食强度,为自动化精准投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鱼群摄食强度 长期卷积循环网络 视频分类 挤压和激励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鱼群摄食行为识别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彩文 杜永贵 +1 位作者 周超 孙传恒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226-229,共4页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镜鲤鱼群的摄食行为进行识别,减少养殖过程中人力的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的鱼群摄食的自动检测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相机采集鱼群正常状态和摄食时的图片,之后对图片进行预处理,利用灰度差分统计法、灰度共生...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镜鲤鱼群的摄食行为进行识别,减少养殖过程中人力的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的鱼群摄食的自动检测识别方法。首先利用相机采集鱼群正常状态和摄食时的图片,之后对图片进行预处理,利用灰度差分统计法、灰度共生矩阵和高斯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提取鱼群的13个纹理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算法对鱼群图像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对测试集的识别率达到96.5%,运行时间为39.04 s,且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算法后,支持向量机对测试集的识别率达到93.5%,运行时间为0.63 s,可以达到对鱼群摄食自动识别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图像纹理 支持向量机 主成分分析 鱼群摄食 自动识别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法与图像纹理特征的鱼群摄食行为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志鹏 陈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41-1148,共8页
[目的]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鱼群的摄食行为变化,为实现水产养殖中的精准投喂提供参考。[方法]以彩鲤为试验对象,首先对鱼群摄食过程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预处理,提取目标鱼群前景图像,然后通过灰度共生矩阵计算鱼群的纹... [目的]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鱼群的摄食行为变化,为实现水产养殖中的精准投喂提供参考。[方法]以彩鲤为试验对象,首先对鱼群摄食过程的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直方图均衡化预处理,提取目标鱼群前景图像,然后通过灰度共生矩阵计算鱼群的纹理特征,利用Lucas-Kanade光流法计算鱼群的运动方向矢量,并采用方向熵表征鱼群运动的混乱程度,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鱼群摄食图像进行训练检测。[结果]图像预处理方法减少了水质浑浊对鱼群图像检测的影响;基于光流法与图像纹理特征定量分析鱼群的摄食过程变化,避免了水面抖动及水花等复杂因素的影响。该方法的检测准确率达97.0%,基本上能检测识别出所有的鱼群摄食状态与正常游动状态图像;与基于形状和纹理特征的检测方法相比,其检测精度提高4.5%(绝对值),可更好地满足池塘养殖环境下的鱼群摄食行为检测工作需要。[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获取更多鱼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摄食图像,以提高模型泛化性,同时对鱼群不同摄食阶段特征参数设定阈值告警,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智能饵料投喂设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纹理 光流法 鱼群摄食行为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边界匹配网络的鱼群摄食动作时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丁弘 杨信廷 +3 位作者 潘良 朱文韬 焦冬祥 周超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6期49-59,共11页
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实时监测鱼群摄食状态是制定科学投喂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实现鱼群摄食和非摄食状态的时序探测,解决现有方法在探测摄食状态切换时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边界匹配网络(Boundary Matching Network,BMN)的鱼... 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实时监测鱼群摄食状态是制定科学投喂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为实现鱼群摄食和非摄食状态的时序探测,解决现有方法在探测摄食状态切换时误差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边界匹配网络(Boundary Matching Network,BMN)的鱼群状态检测网络BMN-Fish。该网络在BMN的基础上,引入高效深度模块,包含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Module Net,ECANet)和基础残差模块(Base Residual Module,BRM)。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可扩大时序维度特征的感受野,提高了模型提取局部信息的能力;基础残差模块可关注特征图中感兴趣的区域,增强算法的全局感知能力。结果显示,相比于原始的鱼群时序摄食动作检测网络BMN,BMN-Fish的AUC和AR@100指标达93.32%和95.28%,分别提高2.17%和1.95%。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检测鱼群时序摄食动作,为集约化水产养殖制定智能投饲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边界匹配网络 鱼群摄食 摄食状态检测 摄食行为检测 注意力机制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下机器视觉的大西洋鲑摄食行为分类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佳林 徐立鸿 刘世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58-164,共7页
根据鱼群摄食行为状态进行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控制,是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水体污染的关键技术。目前,大多数基于机器视觉的鱼类摄食行为研究都是在实验室对真实养殖环境进行模拟并采用水上摄像机获取数据,由于光照条件和养殖环境的影响... 根据鱼群摄食行为状态进行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控制,是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水体污染的关键技术。目前,大多数基于机器视觉的鱼类摄食行为研究都是在实验室对真实养殖环境进行模拟并采用水上摄像机获取数据,由于光照条件和养殖环境的影响,该数据无法反映大西洋鲑在实际生产状况下的摄食行为,因此应用范围有限。为解决此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真实工厂化养殖环境的鱼类摄食行为分类算法。该算法使用水下观测方式并采用视频序列作为样本,首先利用变分自动编码器对视频序列样本进行逐帧编码以产生所有帧对应的高斯均值和方差向量,分别联立所有均值和方差向量得到均值特征矩阵和方差特征矩阵。然后将特征矩阵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实现对鱼群的摄食行为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在真实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下,该研究所提出的方法综合准确率达到了89%,与已有的基于单张图像的鱼类摄食行为分类方法相比,综合准确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召回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基于鱼类摄食行为的鱼饵精准投喂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机器视觉 鱼群摄食行为 视频分类 变分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鱼类摄食行为的检测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重阳 陈明 +4 位作者 冯国富 郭强 周旭 侍国忠 陈冠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针对目前检测方法特征单一、样本数量少和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鱼类摄食行为的检测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鱼群摄食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和特征融合处理,通过构建3层的BP神... 针对目前检测方法特征单一、样本数量少和鲁棒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机器学习的鱼类摄食行为的检测方法: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鱼群摄食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特征,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和特征融合处理,通过构建3层的BP神经网络对鱼群摄食行为进行检测。与SVM和KNN检测效果进行对比,BP神经网络的效果最好,精度可达97.1%。与传统的基于单一纹理特征方法相比,在保证时效性和增强鲁棒性的同时,准确率提高了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摄食行为 图像处理 多特征融合 机器学习 BP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11的水面膨化饲料颗粒图像实时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秀珊 文露婷 +7 位作者 介百飞 郑海锋 吴其琦 李克讷 梁军能 黎一键 文家燕 江林源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6期155-167,共13页
[目的/意义]针对水面膨化饲料的图像在水产养殖水体中存在水体浑浊导致饲料与背景对比不明显、光照不均匀、鱼群抢食引起的水花导致饲料重叠粘连以及增氧设备产生的气泡遮挡饲料成像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水面膨化饲料图像检测YOLOv11-A... [目的/意义]针对水面膨化饲料的图像在水产养殖水体中存在水体浑浊导致饲料与背景对比不明显、光照不均匀、鱼群抢食引起的水花导致饲料重叠粘连以及增氧设备产生的气泡遮挡饲料成像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水面膨化饲料图像检测YOLOv11-AP2S模型,为水产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的智能投喂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在YOLOv11的骨干网络的第10层C2PSA后增加细粒度分类的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for Fine-Grained Categoriza⁃tion,AFGC),将C3k2模块替换为VoV-GSCSP模块,以及在YOLOv11的基础上增加P2层。为了保持模型的实时性,在P2层使用轻量级的VoV-GSCSP模块进行特征融合。在不降低检测速度和不损失模型轻量化程度的情况下提高检测精度,提出YOLOv11-AP2S水面膨化饲料实时检测模型。[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YOLOv11-AP2S模型在识别精确度、召回率上均达到了78.70%,IoU阈值为0.5时的平均精度值(mAP50)高达80.00%,F1分数也达到了79.00%。与原YOLOv11网络相比,这些指标分别提高了提高6.7个百分点、9.0个百分点、9.4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与其他YOLO模型相比,YOLOv11-AP2S模型在自制数据集上的检测结果也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同等迭代次数下具有更高的平均精度均值和更低的损失。[结论]YOLOv11-AP2S模型能够通过摄像头对水面膨化饲料颗粒的剩余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进而实现对鱼群摄食行为的准确观测与分析,为智慧渔业精准投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群摄食行为 膨化饲料 水产养殖 YOLOv11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