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鲢鱼卵中低分子CPIs的纯化鉴定及改善鱼糜凝胶强度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玲 蒋然然 +5 位作者 彭海鑫 李艳芳 任阳阳 肖安蓬 陈海 李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42,共6页
通过比较鲢鱼卵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粗提过程中的比活力(Azocasein法),确定其最佳粗提条件为:以含0.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 通过比较鲢鱼卵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s,CPIs)粗提过程中的比活力(Azocasein法),确定其最佳粗提条件为:以含0.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的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6.0)作为匀浆缓冲液,并于30℃对匀浆样进行pH 3.0酸处理10 min,然后碱回调至pH 8.0,CPIs纯度提高了15.54倍。进一步经SP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层析验证表明,与pH 4.0相比,pH 3.0酸处理能高效除去活性峰Ⅱ中的酸碱及热不稳定杂蛋白,使CPIs比活力提高了48.22倍。采用Sephacryl S-200分子筛层析,获得部分纯化的低分子CPIs组分Ⅱ-b和Ⅱ-c,比活力和纯化倍数分别为1 098.59 U/mg、312.10倍和1 769.23 U/mg、502.62倍。电泳分析表明,明胶底物-SDS-反相酶谱法无法鉴定Ⅱ-b和Ⅱ-c的抑制活性;而与木瓜蛋白酶在适宜条件下反应后进行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则初步鉴定Ⅱ-b和Ⅱ-c中均含有至少7 kD和10 kD两种低分子CPIs。最后经质构分析表明,Ⅱ-b和Ⅱ-c以5 U/g添加入鲢鱼鱼糜时,均能够极显著提高鲢鱼鱼糜凝胶强度(48.77%和55.55%),抑制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纯化 鉴定 鱼糜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卡拉胶美拉德产物的制备及其对鲅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石瑞桃 许晓敏 +6 位作者 许喆 马堃 邹宇 李瑶瑶 韩世英 李婷婷 韩玲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30-236,共7页
该文以鳕鱼鱼皮胶原蛋白肽和3种不同构型的卡拉胶(κ型、ι型、λ型)为原料,通过干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时间的美拉德产物,运用红外光谱、褐变程度、接枝度、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对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将美拉德产物添加到鲅鱼鱼糜中,... 该文以鳕鱼鱼皮胶原蛋白肽和3种不同构型的卡拉胶(κ型、ι型、λ型)为原料,通过干热法制备不同反应时间的美拉德产物,运用红外光谱、褐变程度、接枝度、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对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将美拉德产物添加到鲅鱼鱼糜中,分析卡拉胶构型对其影响机制,并探究提高鱼糜制品品质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3种美拉德产物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产物的接枝率、褐变程度逐渐提高,荧光强度在4 d达到最大,随后下降,而表面疏水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将3种美拉德产物添加入鲅鱼鱼糜中,相较于空白组,鱼糜的凝胶强度和硬度都有显著提升,其中添加孵育6 d的κ-卡拉胶美拉德产物的鱼糜,其凝胶强度和硬度最大,分别为1825.48 g·mm和31.31 N。因此,经美拉德反应改性的肽能增强鱼糜的凝胶强度和硬度,且孵育6 d的κ-卡拉胶美拉德产物使鱼糜的凝胶强度和硬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鱼皮肽 卡拉 美拉德反应 鱼糜 鱼糜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对草鱼鱼肉鱼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小千 但静 李树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了解体重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养殖场来源相同、健康鲜活、符合体重要求的雄性草鱼10尾。以采肉率、盐溶性蛋白、鱼糜白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作为品质指标,对3组不同体重草鱼鱼糜... 【目的】了解体重对草鱼鱼糜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养殖场来源相同、健康鲜活、符合体重要求的雄性草鱼10尾。以采肉率、盐溶性蛋白、鱼糜白度、Ca^(2+)-ATPase活性、总巯基、凝胶强度和质构特性作为品质指标,对3组不同体重草鱼鱼糜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草鱼采肉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加,B组(1500 g±150 g)和C组(2000 g±200 g)草鱼的采肉率、漂洗前后的鱼糜总巯基含量及鱼糜凝胶的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P<0.05)高于A组(1000 g±100 g);3组草鱼盐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C组草鱼漂洗后白度、漂洗前后Ca^(2+)-ATPase活性、鱼糜凝胶强度、凝胶质构特性中咀嚼性和胶黏度均显著(P<0.05)高于B组及A组。【结论】3组草鱼鱼糜品质优劣依次为C组>B组>A组;在生产冷冻鱼糜或鱼糜制品时,C组体重的草鱼最适合作为原料。该结果有助于合理选择适宜的原料草鱼规格,从而保证稳定的鱼糜及其制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体重 鱼糜特性 Ca^(2+)-ATPase活性 总巯基含量 鱼糜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