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成分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季 李宝山 +3 位作者 王成强 王晓艳 乔洪金 王际英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和豆油组(植物蛋白+豆油)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试验饲料,共养殖5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大菱鲆生长、营养成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豆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与鱼粉鱼油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与豆油组脂肪效率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全鱼及肝脏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豆油组则较高;芥花油组与豆油组全鱼及肝脏EPA、DHA含量总体上低于鱼粉鱼油组和鱼油组(P<0.05);芥花油组与豆油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总体上显著高于鱼粉鱼油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则较低(P<0.05),芥花油组及豆油组血清和肝脏溶菌酶活性总体上显著低于鱼粉鱼油组(P<0.05),各替代组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整体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用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但在本试验条件下,混合植物蛋白配合豆油及藻粉替代鱼粉鱼油效果相对较好,有望成为替代鱼粉鱼油的理想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植物原料 鱼粉鱼油替代 生长 生化指标 体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的精炼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冲冲 李子豪 +1 位作者 柳余莉 戚向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90-193,共4页
对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的精制进行研究,得到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精炼的最佳工艺:添加1%磷酸(体积分数60%)脱胶,3%Na OH(质量分数12%)溶液脱酸以及15%活性炭脱色,在85℃条件下减压蒸馏脱臭10 min。在精炼过程中,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下... 对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的精制进行研究,得到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精炼的最佳工艺:添加1%磷酸(体积分数60%)脱胶,3%Na OH(质量分数12%)溶液脱酸以及15%活性炭脱色,在85℃条件下减压蒸馏脱臭10 min。在精炼过程中,鱼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其他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小。所制备鱼油的理化指标均达到精制鱼油一级要求,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0.69 g/m L,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分别为0.229 g/m L和0.121 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加工副产物中鱼油 脂肪酸组成 精炼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