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单片机进行回声信号预处理的YFR—90型浅水鱼类资源评估仪
1
作者 仝龄 庄通官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3年第14期55-63,共9页
关键词 单片机 回声信号 鱼类资源评估 浅水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资源评估的数学模型在埃及的实例研究
2
作者 M.Darwish 陈燕国 《水利渔业》 1988年第2期51-55,共5页
本文提出了鱼类资源评估的数学模型。本模型通过:(1)渔获量的分析;(2)努力量的评价;(3)资源蕴藏量的估计,给出了与鱼类资源估计有关的定量图象。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对埃及尼罗河鱼类资源的估计。我们报告其应用的结果。
关键词 鱼类资源评估 数学模型 渔获量 资源蕴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的阳宗海鱼类行为特征及其资源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媛 杨剑虹 +6 位作者 熊清海 田敏 王慧 曲品 蒋荣明 寇春妮 武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阳宗海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为评估其鱼类分布特征及资源现状,分别于2022年3、5、8和10月采集渔获物,并于6月20—21日昼夜利用鱼探仪进行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阳宗海共采集鱼类24种,隶属于7目14科23属,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阳宗海是云南九大湖泊之一,为评估其鱼类分布特征及资源现状,分别于2022年3、5、8和10月采集渔获物,并于6月20—21日昼夜利用鱼探仪进行水声学探测。结果显示,阳宗海共采集鱼类24种,隶属于7目14科23属,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子陵吻鰕虎(Rhinogobius giurinus)、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为阳宗海鱼类优势种。其中,太湖新银鱼、子陵吻鰕虎等小个体鱼类,数量占比超90%。整体来看,鱼类水平空间分布无明显昼夜差异,高密度区均分布在南北2个浅水区。鱼类垂直分布、行为特征存在显著昼夜差异,表现为夜间大量弱声信号聚集于5~10 m水层,白天则分散分布;夜间75%的鱼类向上游动而昼间则相反,中小型鱼类在夜间小幅上浮,而大型鱼类在夜间垂直迁移更为活跃。初步估算,阳宗海鱼类昼夜平均密度分别为0.033和0.038尾·m−3。结果表明,目前阳宗海已形成了以外来鱼类为优势种、土著鱼类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的新群落结构。建议加大对太湖新银鱼等小型鱼类的捕捞,继续开展鲢、鳙和中上层土著肉食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来调整鱼类群落结构,以达到调控水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评估 水声学 种类组成 空间分布 昼夜节律 阳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镜泊湖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及资源量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宋聃 都雪 +6 位作者 金星 刘辉 明坤 王乐 王慧博 赵晨 霍堂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5-2104,共10页
2020年5、7和10月,采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调查和水声学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镜泊湖鱼类群落时空动态和资源量进行调查.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4目6科29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主要经济鱼类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 2020年5、7和10月,采用多网目复合刺网调查和水声学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镜泊湖鱼类群落时空动态和资源量进行调查.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4目6科29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主要经济鱼类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蒙古鲌(Chanodichthys mongolicus)、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鲤(Cyprinus carpio)、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为优势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镜泊湖鱼类密度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分别为836、7216和2724 ind./hm^(2),其中夏季鱼类密度最高且主要集中于中部和南部区域,春季和秋季鱼类密度则呈现从南至北递减的趋势.春、夏、秋季鱼类的平均目标强度为-43.4、-50.0和-46.5 dB,估算的平均全长分别为34.0、18.0和25.2 cm,推算的平均体重分别为272.7、43.7和135.2 g.结合各季节平均密度,估算出春、夏、秋季镜泊湖鱼类资源量分别为2052、2835和3313 t.镜泊湖鱼类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总悬浮物、叶绿素a、水温和溶解氧是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从水声学探测和刺网调查的结果来看,镜泊湖渔获物小型化问题突出,鱼类资源呈现衰退趋势,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镜泊湖鱼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强化对自然捕捞的管理,严格控制捕捞数量和规格,保障鱼类资源自然增殖,结合牡丹江流域污染防治、改善鱼类栖息地环境等鱼类生境修复措施,以促进鱼类资源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泊湖 渔业水声学 时空分布 鱼类资源评估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声学探测的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评估 被引量:28
5
作者 连玉喜 黄耿 +4 位作者 Malgorzata Godlewska 李翀 赵修江 叶少文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0-929,共10页
为了掌握三峡水库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13年5月和11月运用Simrad EY60型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在香溪河进行了水声学探测,辅以常规渔获物分析方法。渔获物调查共发现鱼类7科41种,其中似鳊、贝氏、、银和蛇等小型鱼类在数量上占据... 为了掌握三峡水库香溪河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13年5月和11月运用Simrad EY60型分裂波束回声探测仪在香溪河进行了水声学探测,辅以常规渔获物分析方法。渔获物调查共发现鱼类7科41种,其中似鳊、贝氏、、银和蛇等小型鱼类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水声学探测结果表明,香溪河春季鱼类密度显著高于秋季,采用加权平均法求得2013年5月和11月探测的鱼类密度分别为53.4和15.4 ind./1000 m3。鱼类资源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从高岚河至香溪河口鱼类密度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春季和秋季水声学探测的鱼类密度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即表层>中层>底层。在运用鱼类生物操纵改善水质途径方面,建议通过壮大肉食性鱼类种群来控制小型鱼类资源量,同时通过增殖放流鲢、鳙以加强对浮游植物的滤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渔业水声学 鱼类资源评估 鱼类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香溪河鱼类资源水声学探测效果的昼夜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连玉喜 叶少文 +4 位作者 黄耿 Malgorzata Godlewska 王静雅 刘家寿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45,共5页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如水文特征、水生生物等,势必影响到鱼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生境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在大型深水水库实施时存在费时费力、误差大等问题,而... 三峡大坝的建设和运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如水文特征、水生生物等,势必影响到鱼类群落结构及分布。由于受到空间范围和生境复杂性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在大型深水水库实施时存在费时费力、误差大等问题,而水声学探测法作为一种新型评估方法具有高效快捷、不损伤调查对象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渔业水声学 鱼类资源评估 昼夜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区多鱼种声学评估工作程序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永振 陈国宝 +1 位作者 孙典荣 张旭丰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总结了利用SimradEK50 0声学系统进行了南海区多鱼种资源评估经验 ,介绍了多鱼种声学评估的工作流程 ,包括调查方案制定、声学数据采集、映像分析、积分值分配、资源量的计算方法等关键过程 ,同时及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关键词 南海区 多鱼种 鱼类资源评估 工作流程 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资源
8
《南方水产科学》 CAS 1997年第9期16-20,共5页
971525 估计鱼类死亡率及股大小=Esti-mating fish mortalities and cohort sizes[刊,英]/Paloheimo J E,Chen Y//Can.J.Fish.Aquat.Sci..—1996,53(7).—1572~1579在鱼类资源评估中常会用到一种以股为基础的回归模型。这种模型以渔获... 971525 估计鱼类死亡率及股大小=Esti-mating fish mortalities and cohort sizes[刊,英]/Paloheimo J E,Chen Y//Can.J.Fish.Aquat.Sci..—1996,53(7).—1572~1579在鱼类资源评估中常会用到一种以股为基础的回归模型。这种模型以渔获年龄及努力量的一时间序列为输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资源 鱼类资源评估 回归模型 时间序列 死亡率 金枪鱼 琵琶湖 放流 香鱼 仔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