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1
作者 张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10-21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及智慧教育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已深入高等教育。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开展了鱼类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鱼类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方案,具体包括搭建多元化线上线下教学资... 随着信息技术及智慧教育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已深入高等教育。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开展了鱼类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鱼类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践方案,具体包括搭建多元化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入思政元素、搭建高阶课堂、促进知识应用转化、建立完善的督学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培养现代渔业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态学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生态学双语教学改革探析
2
作者 张君 欧阳霞 +1 位作者 鲍传和 韦众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36-238,243,共4页
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措施,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初步实施双语教学改革。鱼类生态学是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紧跟“一带一路”步伐,在鱼类生态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双语... 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措施,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初步实施双语教学改革。鱼类生态学是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为了紧跟“一带一路”步伐,在鱼类生态学中开展双语教学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本文阐述了双语教学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开展意义和方式,分析了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解决途径,以期提升鱼类生态学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态学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讲 鱼类生态学研究方法
3
作者 袁传宓 《淡水渔业》 1981年第6期35-39,共5页
从前面四讲中,可以看出鱼类生态学涉及的范围很广,研究的问题很多,因此关于它的研究方法也十分复杂。概括起来说,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
关键词 鱼类生态学 生态因子 水域 种群数量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鱼类生态学知识 被引量:3
4
作者 成庆泰 《水产科技情报》 1983年第2期3-6,共4页
在我国的一些古籍中,记载了大量有关我国鱼类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现选其中主要者加以探讨,分述如下: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鱼类生态学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的鱼类生态学知识
5
作者 成庆泰 《水产科技情报》 1983年第1期1-3,共3页
我国早在商代(公元前1395~公元前1123)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即有“鱼”形文字出现,甲骨文刻辞说:“鱼单体之象形,尾叉形,有鳍。复体字渔,从水从鱼”。这样就明确了鱼是有鳍、尾叉形的水生动物。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鱼类生态学 水生动物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耳石微化学分析的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轩中亚 姜涛 +3 位作者 刘洪波 陈修报 胡玉海 杨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研究鱼类的种群生态学,破解其数量特征、生境利用、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等种群属性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天然渔业资源的基础。耳石微化学分析是破解鱼类的种群生态学难题的新颖而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反演鱼类生活史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条件,... 研究鱼类的种群生态学,破解其数量特征、生境利用、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等种群属性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天然渔业资源的基础。耳石微化学分析是破解鱼类的种群生态学难题的新颖而有力的手段,不仅可以反演鱼类生活史过程中所经历的环境条件,还可溯源资源群起源的产卵场等关键生境,在鱼类资源种群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研究及动态评估中具有优势。本文在分析耳石元素组成及其沉积特征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耳石微化学分析在鱼类种群生态学(如反演鱼类生活史、评估种群结构、把握关联性和破解混合群体的构成与来源等)中的应用进展,也客观评述了耳石微化学分析在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局限性与解决途径,并对今后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需要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微化学分析 鱼类种群生态学 生活史 生境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前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镀光 王导群 +3 位作者 利广杰 唐锡良 段辛斌 田辉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5-51,共7页
为了解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库蓄水前其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状况,于2016~2018年对该江段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其鱼类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乌东德库区江段共计采集鱼类59种,隶属于5目12科41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 为了解金沙江下游乌东德水库蓄水前其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状况,于2016~2018年对该江段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并对其鱼类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乌东德库区江段共计采集鱼类59种,隶属于5目12科41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7种,占采集种数的28.81%。优势种为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鲫(Carassius auratus)、张氏■(Hemiculter tchangi)、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中华纹胸鮡(Glyptothorax sinenses),占渔获物比重的67.42%。库区段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7.28,3.31和0.81。蓄水前库区江段鱼类种类数目相比历史记录有所下降,资源状况呈现衰退趋势,但鱼类群落多样性较高,组成结构相对稳定。为科学保护金沙江下游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建议采取栖息地修复、水文情势改善、资源增殖等措施,以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维持自然种群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态学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优势种 多样性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鱼类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年会在安徽九华山召开
8
作者 胡传林 《水库渔业》 1982年第4期71-71,共1页
中国鱼类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82年年术会于9月12日~18日在安徽省九华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十九个省、市的代表共97人(包括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澳大利亚博物馆鱼类馆馆长、鱼类学家帕克斯顿博士偕夫人应邀参加会议并... 中国鱼类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82年年术会于9月12日~18日在安徽省九华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十九个省、市的代表共97人(包括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澳大利亚博物馆鱼类馆馆长、鱼类学家帕克斯顿博士偕夫人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鱼类学会 鱼类生态学 渔业管理 学科建设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籍华裔王嘉生博士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
9
作者 定和 程洪迪 《水产科技情报》 1981年第6期3-3,共1页
应国家水产总局邀请,美籍华裔鱼类生态学家王嘉生博士于十一月初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关键词 王嘉生 学术交流 鱼类生态学 浮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