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战 李向全 +2 位作者 王振兴 韩双平 侯新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活跃的生态因子。本文搜集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开展水位统测、地下水取样、土壤取样等野外工作,研究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表生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地...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是活跃的生态因子。本文搜集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开展水位统测、地下水取样、土壤取样等野外工作,研究鱼卡—大柴旦盆地地下水表生生态环境效应,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以下结论:地下水位埋深〈1 m,以芦苇、苔草为优势物种的沼泽区,植被指数〉0.3,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1~2 m,以芨芨草、盐角草为优势物种的盐生草甸区,植被指数随地下水位埋深和土壤含盐量增高而降低,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地下水位埋深2~3 m,以棱棱为优势物种的高大灌木区,植被指数随土壤含盐量的降低而升高,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地下水位埋深〉3 m,以驼绒藜为优势物种的矮小灌木区,植被指数不随地下水位埋深而变化,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下水位 鱼卡—大柴旦盆地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