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聚己内酯共混膜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辛华 任庆海 翟大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8-102,共5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魔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KGM-g-MA/MMA),再将其与聚己内酯(PCL)熔融共混成膜.重点研究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及相容性等.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加入改...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了魔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甲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KGM-g-MA/MMA),再将其与聚己内酯(PCL)熔融共混成膜.重点研究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性能及相容性等.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加入改善了聚己内酯的力学性能;XRD测试表明共混膜结晶性能接近聚己内酯;DSC分析表明共混膜的结晶温度提高;TG分析表明共混膜的热分解呈现两个阶段,热稳定性介于两种单一组分聚合物之间;断面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共混膜中两种聚合物组分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 共混膜 结晶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霞 杨秦欢 +4 位作者 陆爱霞 李正军 何壮志 林芳 张廷有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考察了一种实验室自制的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KGM-g-DMAE-BC)的合成以及抗菌性能。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单体质量比(mKGM∶mDMAE-BC)1∶5,引发剂用量0.7 mmol/L,反应时间3 h。悬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KGM-g-... 考察了一种实验室自制的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衍生物(KGM-g-DMAE-BC)的合成以及抗菌性能。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0℃,单体质量比(mKGM∶mDMAE-BC)1∶5,引发剂用量0.7 mmol/L,反应时间3 h。悬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KGM-g-DMAE-BC(接枝率为38.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在振荡作用15 m in后,平均灭杀率分别为99.99%、94.26%和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季铵盐 共聚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与AMPSNa的接枝共聚物及其性能
3
作者 卢敏晖 姜翠玉 +1 位作者 虞建业 马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9-493,共5页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Na)为接枝改性单体,对魔芋葡甘露聚糖(KGM)进行接枝改性。考察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AMPSNa浓度等因素对KGM-g-AMPSNa接枝共聚物溶胶黏度的影响以及交联剂对接枝共聚物交联及压...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AMPSNa)为接枝改性单体,对魔芋葡甘露聚糖(KGM)进行接枝改性。考察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AMPSNa浓度等因素对KGM-g-AMPSNa接枝共聚物溶胶黏度的影响以及交联剂对接枝共聚物交联及压裂液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技术对KGM-g-AMPSNa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接枝共聚物最佳的反应条件为:6.2 g KGM溶于20 m L 75%(φ)乙醇,40℃下溶胀0.5 h,AMPSNa浓度0.43 mol/L,引发剂浓度1.71 m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0.6%(w)接枝共聚物溶胶的黏度为196.93 m Pa·s;采用硼砂-有机钛复配交联剂,可使接枝共聚物溶胶的交联性能、耐温性能更好;以0.6%(w)接枝共聚物溶胶和复合交联剂(5.0%(w)硼砂+0.3%(w)有机钛)构成的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 共聚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与微晶纤维素和二氧化硅的抗结块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文静 汪超 +3 位作者 倪学文 赵伟丽 张敏燕 姜发堂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实验对摩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共聚物(KAC)和通用的抗结剂微晶纤维素(MCC)、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它们的吸湿性能。将试样品中加入鸡精粉体中,比较了不同剂量和不同条件下它们的抗结性能。结果表明:粒径在20~30μm时,... 本实验对摩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酸共聚物(KAC)和通用的抗结剂微晶纤维素(MCC)、二氧化硅的粒径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它们的吸湿性能。将试样品中加入鸡精粉体中,比较了不同剂量和不同条件下它们的抗结性能。结果表明:粒径在20~30μm时,有效阻止结块,粒径越小抗结块性能越好;在相对湿度RH=90%±3%、T=25±1℃;RH=75%±3%、T=25±1℃和RH=30%±3%、T=25±1℃下添加3‰的KAC的鸡精颗粒比添加1%的MCC和1%SiO_2流动性好,抗结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丙烯酸共聚物 抗结块剂 粒径 吸湿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法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霄 潘思轶 林若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5-229,共5页
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丙烯酸(crylicacid)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条件,通过对辐照剂量、中和度、单体与魔芋胶的配比、有氧无氧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试验,探讨对吸水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法魔芋... 研究了用辐照技术对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丙烯酸(crylicacid)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条件,通过对辐照剂量、中和度、单体与魔芋胶的配比、有氧无氧条件以及温度等因素试验,探讨对吸水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法魔芋胶接枝丙烯酸的最佳条件是:辐照剂量5.02kGy、中和度60%、最佳单体与魔芋胶的比(体积质量比)5:1、充氮无氧时,吸水率达540倍,接枝率达79%,温度对接枝率和吸水率几乎没有影响。共聚反应产物内聚性、硬度和胶粘性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黏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辐照 共聚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惠君 谢笔钧 胡慰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用硝酸+铵为引发剂,研究了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并根据接枝共聚物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结果,初步阐明产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魔芋 共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余若海 谢笔钧 胡慰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6-50,共5页
本研究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用量对魔芋葡甘露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粘度比反应前提高了2... 本研究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体用量对魔芋葡甘露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等分析技术对接枝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粘度比反应前提高了2—4倍;溶胶的相对稳定性提高了近4倍;接枝共聚物成膜更为均匀、细密;且气泡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睛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娜 罗学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81,共4页
研究了以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魔芋葡甘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高强度接枝共聚膜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石蜡、甘油和过硫酸钾对薄膜拉伸强度和吸水率有显著影响。红外光谱表征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显著地提高了薄膜... 研究了以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魔芋葡甘聚糖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高强度接枝共聚膜的关键参数。结果表明,石蜡、甘油和过硫酸钾对薄膜拉伸强度和吸水率有显著影响。红外光谱表征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显著地提高了薄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当石蜡用量为4 mL、甘油用量为10 mL、过硫酸钾浓度为 1.5×10-3mol/L、反应时间为3.5 h、丙烯酸浓度为1.2mol/L时可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强度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酸 共聚反应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行健 章肇敏 +1 位作者 刘莉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7-139,共3页
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丙烯腈为单体,对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接枝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魔芋葡甘聚糖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得到各影响因子对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的反应级数,由此关联推... 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丙烯腈为单体,对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接枝反应速率与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魔芋葡甘聚糖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得到各影响因子对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的反应级数,由此关联推导出该实验条件下接枝反应速率表达式,其反应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2.08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腈 共聚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亚乙基双丙烯酰胺与魔芋葡甘聚糖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绍艳 陈洁 +2 位作者 祝媛媛 李琴 张丛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639-14640,共2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魔芋资源,改善其黏度及水溶性。[方法]硝酸铈铵引发魔芋葡甘聚糖与N,N-二亚乙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并对接枝共聚物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接枝共聚反应最佳条件为:N,N-二亚乙基双丙烯酸胺浓度1.5 mol/L,硝... [目的]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魔芋资源,改善其黏度及水溶性。[方法]硝酸铈铵引发魔芋葡甘聚糖与N,N-二亚乙基双丙烯酰接枝共聚,并对接枝共聚物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接枝共聚反应最佳条件为:N,N-二亚乙基双丙烯酸胺浓度1.5 mol/L,硝酸铈铵浓度8.0 m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 h。[结论]接枝共聚物的水溶性及溶液黏度增强,可用作工业增稠剂和上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硝酸铈铵 N N-二亚乙基双丙烯酰胺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章肇敏 郭荣荣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9-151,共3页
以硝酸锫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魔芋葡甘聚糖基体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聚合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丙烯腈为单体,通过硝酸锫铵引发制得接枝魔芋葡... 以硝酸锫铵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单体接枝到魔芋葡甘聚糖基体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聚合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原料,丙烯腈为单体,通过硝酸锫铵引发制得接枝魔芋葡甘聚糖的最佳工艺为:引发剂浓度0.01mol/L,单体浓度1.6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红外光谱和X衍射表明魔芋葡甘聚糖与丙烯腈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腈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药物载体输送系统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继红 温丽利 +2 位作者 吴雁 王欢 李彦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9-1274,共6页
合成葡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并以此为载体,选择盐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利用纳米沉淀法和双乳法构建出了载药纳米粒子,并通过透射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紫外(UV-vis)对... 合成葡聚糖-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并以此为载体,选择盐酸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利用纳米沉淀法和双乳法构建出了载药纳米粒子,并通过透射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紫外(UV-vis)对其形貌、粒径及包封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共聚物/药物比例会影响载药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径分布及包封率.此外,载药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弱碱条件(pH=7.4)下的释放速度比在弱酸条件(pH=5.0)下的慢,说明释放介质的pH对其释放性能有较大影响,有利于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控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共聚物 纳米粒子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接枝丙烯酰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俊 杨海浪 梁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20,33,共4页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蒙脱土(MMT)乳液中进行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丙烯酰胺(AM)的聚合反应,制备出KGM-g-AM/MMT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图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用热头重分析仪(TG)测试材料的...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蒙脱土(MMT)乳液中进行魔芋葡甘聚糖(KGM)接枝丙烯酰胺(AM)的聚合反应,制备出KGM-g-AM/MMT复合材料,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图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用热头重分析仪(TG)测试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KGM分子链和MMT层面上的羟基作为接枝反应点,参加了与AM的接枝共聚反应;MMT参与了接枝共聚反应,KGM-g-AM/MMT的起始热失重温度为321℃,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土壤降解实验显示,KGM-g-AM/MMT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酰胺 蒙脱土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成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克举 王乐明 +1 位作者 李小红 何培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92-1597,共6页
A superabsorbent resin was prepared through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which used konjac glucomannan(KGM),acrylic acid(AA)and acrylamide(AM)as raw materials.Graft polymerization was initiated by p... A superabsorbent resin was prepared through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which used konjac glucomannan(KGM),acrylic acid(AA)and acrylamide(AM)as raw materials.Graft polymerization was initiated by potassium persulfate(K2S2O8),with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NMBA)was used as crosslinking ag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ater absorption of the resin and the amounts of initiator,crosslinker,AA and AM as well as 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were studied.This superabsorbent polymer was capable of absorbing distilled water up to 720 times and 0.9%NaCl solution 110 times in its saturated state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KGM to monomer was 1∶4,the amount of initiator was 0.35%(based on the weight of monomer),the neutralization degree of monomer was 80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55~65℃,and the amount of crosslinker was 0.075%(based on the weight of monomer).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nonionic group would be suitable for improving absorption ability and salt-resistance of the resulting hydrog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丙烯酸 丙烯酰胺 高吸水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与魔芋葡甘聚糖协同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化的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何东保 彭学东 詹东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30,38,共4页
魔芋葡甘聚糖 ( Amo)为非凝胶多糖 ,但它与卡拉胶进行共混可以得到凝胶 ,这是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多糖浓度为 1% ,卡拉胶与 Amo的共混比例为 60 /40时可得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 ;同时也讨论了制备温度 ( Tp)和体系盐 ( KCl)... 魔芋葡甘聚糖 ( Amo)为非凝胶多糖 ,但它与卡拉胶进行共混可以得到凝胶 ,这是多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多糖浓度为 1% ,卡拉胶与 Amo的共混比例为 60 /40时可得到协同相互作用的最大值 ;同时也讨论了制备温度 ( Tp)和体系盐 ( KCl)离子浓度对凝胶化的影响 ,并且观察到当制备温度为 10 0℃ ,体系盐离子浓度为 0 .2 mol/L时 ,可得到凝胶强度的最大值。从 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相互作用 凝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理化性质及化学改性现状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娜 罗学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191,共4页
主要综述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理化性质和近年来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魔芋葡甘聚糖具有流变性、增稠性、凝胶性和水溶性。化学改性主要有氧化、交联、酯化和接枝共聚。此外对其未来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魔芋 共聚 交联 酯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纪风涛 曹铭辉 +3 位作者 毛鹏 樊碧发 梁建军 苗利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观察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MP/DEX-PLA)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空白纳米胶束对照组),C组(普通吗啡组),D组(载吗啡纳米胶束组)。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吗... 目的:观察葡聚糖接枝聚乳酸载吗啡缓释纳米粒胶束(MP/DEX-PLA)对急性疼痛大鼠的镇痛效应。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空白纳米胶束对照组),C组(普通吗啡组),D组(载吗啡纳米胶束组)。制备可生物降解的载吗啡葡聚糖接枝聚乳酸共聚物,皮下用药后测定急性疼痛大鼠的累计疼痛评分(CPS)和痛阈,评价药物的镇痛效果,观察其副作用。结果:MP/DEX-PLA纳米胶束呈球形,平均载药量为20.94%,平均包封率为36.27%。建模手术后,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C组和D组CPS明显低于B组,痛阈明显升高(P<0.05);C组和D组分别于给药后30 m in和2h时达到最大镇痛效应,C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D组(P<0.05),C组和D组痛阈最高值和CPS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P<0.05)。结论:皮下单次给予MP/DEX-PLA可通过吗啡缓慢释放发挥持续镇痛作用,副作用小于普通吗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纳米 急性痛 镇痛 药效学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娜 罗学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6-1010,共5页
利用L25(4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以魔芋葡甘聚糖和乙酸乙烯酯为原料制备可降解薄膜的关键参数。用红外光谱证明其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甘油、过硫酸钾等对KGM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吸水率均有极显著影响。甘油用量、过硫酸... 利用L25(4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以魔芋葡甘聚糖和乙酸乙烯酯为原料制备可降解薄膜的关键参数。用红外光谱证明其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甘油、过硫酸钾等对KGM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吸水率均有极显著影响。甘油用量、过硫酸钾浓度、反应时间和乙酸乙烯酯用量等各因子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当甘油用量14mL、过硫酸钾浓度1.25×10-3mol/L、反应时间3h、乙酸乙烯酯用量8mL的比例和条件可得到拉伸性能和耐水性优良的高强度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乙酸乙烯酯 薄膜 共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的化学修饰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兴钰 张香才 +2 位作者 郭能 白一穷 杨自善 《湖北化工》 2001年第4期20-21,共2页
用氯乙酸、氯乙醇和硫酸二甲酯对魔芋葡甘露聚糖醚化反应、用硝酸铈铵引发丙烯酰胺与葡甘露聚糖接枝聚合反应 ,制得一系列变性植物胶增稠剂。这些产品可分别用作活性染料。
关键词 魔芋 醚化 共聚 印花增稠剂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接枝改性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对Cu(Ⅱ)、Pb(Ⅱ)的吸附
20
作者 叶瑞申 赖金龙 罗学刚 《环境化学》 2025年第7期2751-2762,共12页
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的铜离子(Cu^(2+))和铅离子(Pb^(2+))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生物质材料去除重金属具有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优势.本研究旨在探究改性生物质材料对工业废水中Cu^(2+)和Pb^(2+)... 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的铜离子(Cu^(2+))和铅离子(Pb^(2+))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生物质材料去除重金属具有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优势.本研究旨在探究改性生物质材料对工业废水中Cu^(2+)和Pb^(2+)的吸附性能.本研究利用魔芋葡甘聚糖(KGM)制备了一种经单宁接枝改性的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KGM-TA)环境友好型生物质吸附材料,可有效去除溶液中的Cu^(2+)和Pb^(2+).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单宁(Tannic acid,TA)成功接枝于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KGM)上.对DKGM和DKGM-TA的吸附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DKGM和DKGM-TA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27 mg·g^(−1)和37.97 mg·g^(−1),接枝改性后吸附容量为原来的约5倍;对Pb^(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66 mg·g^(−1)和109.77 mg·g^(−1),接枝改性后吸附容量为原来的约9.5倍,与DKGM相比,DKGM-TA的吸附容量提升的驱动力源于单宁中邻苯三酚基团与重金属的强螯合作用.此外,DKGM-TA在5次循环使用后,对Cu^(2+)、Pb^(2+)的吸附容量分别为33.77 mg·g^(−1)、96.50 mg·g^(−1),分别仅下降了3.4%、2.7%;对Cu^(2+)、Pb^(2+)脱附效率分别为89.2%,87.7%,分别仅下降了2.1%、2.8%.结果表明,DKGM-TA对Cu^(2+)与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改性 重金属 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