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以《弗兰肯斯坦》和《搜神记》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89-291,共3页
鬼怪小说是人类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表现形态。英国哥特小说和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有着类似的历史背景,使得它们在怪诞情节、恐怖氛围、深刻主题、各色人物、叙事视角等方面具有了某些共同审美特征。
关键词 英国哥特小说 中国六朝小说 《弗兰肯斯坦》 《搜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的价值——以《搜神记》为中心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青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60,共7页
中古志怪作者在“征实”这一早期小说观念的影响下 ,忠实地记载了很多的民间故事。从民间故事类型学的角度看 ,它们往往是在世界范围内流播的民间故事的中国版本。如《搜神记》中的“毛衣女”、“谈生”、“李寄斩蛇”、“费孝先”等故... 中古志怪作者在“征实”这一早期小说观念的影响下 ,忠实地记载了很多的民间故事。从民间故事类型学的角度看 ,它们往往是在世界范围内流播的民间故事的中国版本。如《搜神记》中的“毛衣女”、“谈生”、“李寄斩蛇”、“费孝先”等故事 ,便分别属于“天鹅处女”、“梅露辛尼”、“龙穴脱险”、“聪明的劝告”等故事类型 ;另外 ,《搜神记》和其他中古志怪作品还提供了诸如“动物报恩”、“陷城为湖”等故事类型的许多异文 ,而且这些文本纪录时间极早 ,超过了西方搜集者能够搜集到的所有非汉语文本。据此 ,应对中古志怪中的某些文体性质重新定位 ,将其视之为“传说”与“故事” ,而非通常所认为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记》 民间故事 梅露辛尼型 比较文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复活小说叙事研究——以《搜神记》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121,130,共5页
复活故事在《列异传》、《博物志》、《甄异传》等魏晋小说中频频出现,尤其是《搜神记》中的复活故事更是达十九个之多。魏晋复活故事,一方面多取材于前代史书及史官的私人撰述,另一方面又被后代正史所取材。复活故事的流传与魏晋时期... 复活故事在《列异传》、《博物志》、《甄异传》等魏晋小说中频频出现,尤其是《搜神记》中的复活故事更是达十九个之多。魏晋复活故事,一方面多取材于前代史书及史官的私人撰述,另一方面又被后代正史所取材。复活故事的流传与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瘟疫蔓延、政局动荡、道教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游心娱目"的叙事功能,魏晋复活故事往往采用虚实掺半的叙事方式在多重时空中展开。魏晋复活小说的叙事特点体现出由强调实录的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小说向重视想象与虚构的散文体叙事小说过渡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小说 复活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 被引量:4
4
作者 钟林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0-147,共8页
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大体可分为四类;这类题材小说有其思想与艺术渊源和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影响。人鬼之恋小说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密切关系,佛教的影响甚微;魏晋六朝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 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大体可分为四类;这类题材小说有其思想与艺术渊源和产生的社会条件,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影响。人鬼之恋小说的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密切关系,佛教的影响甚微;魏晋六朝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滋生的沃土,它是苦难大众善良无奈而又愚昧心态的写照;它的怪诞之美,独具魅力,对后来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鬼之恋 六朝 《搜记》 《太平广记》 《牡丹亭》 魏晋六朝 《搜记》 文言小说 小说 灵魂不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侠义故事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邓裕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65,125,共8页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写侠,当中有许多侠义故事。《搜神记》记侠的原因、侠义故事的类型、特点及其意义等值得探讨。
关键词 魏晋志怪小说《搜神记》 侠义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道·谈风·女鬼──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女鬼形象独秀原因探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鬼道·谈风·女鬼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女鬼形象独秀原因探析孙生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大兴,承秦汉神仙小说《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发展起来的志怪小说,据严懋垣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书录》所列,共凡35种之多,内容不外乎神... 鬼道·谈风·女鬼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女鬼形象独秀原因探析孙生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大兴,承秦汉神仙小说《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发展起来的志怪小说,据严懋垣撰《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书录》所列,共凡35种之多,内容不外乎神、鬼、仙、妖四大故事。而其中以鬼故事所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小说 女鬼形象 原因探析 魏晋六朝 《搜记》 魏晋南北朝小说 《太平广记》 爱情小说 爱情故事 五斗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 被引量:3
7
作者 姜光斗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12,共6页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姜光斗魏晋志怪小说,有曹丕《列异传》、张华《博物志》、郭璞》《玄中记》、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陆氏《异林》、王浮《神异记》、戴诈《甄异传》、祖台之《志怪》、谢敷《观世音应... 论魏晋志怪小说与佛教姜光斗魏晋志怪小说,有曹丕《列异传》、张华《博物志》、郭璞》《玄中记》、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王嘉《拾遗记》、陆氏《异林》、王浮《神异记》、戴诈《甄异传》、祖台之《志怪》、谢敷《观世音应验记》、苟氏《灵鬼志》、孔约《志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观世音 《搜记》 小说 小说 佛教的影响 佛教影响 佛教意识 《拾遗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干宝《搜神记》的社会新闻性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振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会新闻的特点。只是由于受手抄书籍这种传播手段的限制 ,这些社会新闻虽然做到了采访上的“当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宝 《搜记》 社会新闻性质 小说 成书原因 社会新闻内容 社会新闻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侠客形象论 被引量:3
9
作者 邓裕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151,164,共7页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说 侠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神记》与“正史”之灾异、方术叙事
10
作者 王庆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6,171,共10页
通过分析《搜神记》与相关文类之相通、相联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回归还原当时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其文本性质。《搜神记》成书之际,汇集、整合了正史、杂传、子书、小说等多种志怪叙事传统和书写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文本性质。《搜神记》与... 通过分析《搜神记》与相关文类之相通、相联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回归还原当时历史文化语境把握其文本性质。《搜神记》成书之际,汇集、整合了正史、杂传、子书、小说等多种志怪叙事传统和书写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文本性质。《搜神记》与“正史”相互取材,集中于《五行志》和《方术列传》,典型反映了灾异叙事体例、方术书写模式,关联着作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灾异论和作为社会知识体系的数术之学。随着灾异论、数术文化与“正史”叙事理念的发展演化,宋人开始将《搜神记》看作脱离政治文化的志怪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记》 正史 灾异叙事 方术书写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志怪小说的审美形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土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82-85,共4页
不同的时代和条件,产生各不相同的文学艺术形式,从而构成了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审美经验的逐步丰富和发展,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由最初的自然发泄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功利化阶... 不同的时代和条件,产生各不相同的文学艺术形式,从而构成了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审美经验的逐步丰富和发展,人类情感的表现方式,由最初的自然发泄到“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功利化阶梯而一跃登上了艺术表现的殿堂,自此熔铸出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书法、绘画、雕塑、诗与乐普遍繁荣;志人、志怪小说的出现,更使人耳目一新。志怪小说,从横向看,它是这一时期诸多文学艺术门类中堪称蔚为大观的奇葩;从纵向看,它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特定阶段,它直接承袭神话传说,属于志怪小说美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审美形态 干宝 《搜记》 统治阶级 文学艺术 编撰者 反抗意识 美学体系 《拾遗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与解脱——《搜神记》母亲变异现象的审美透视 被引量:2
1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3,共3页
变形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塑造形象的常用手法。通过对原始形象的改变,达到掩盖真相、迷惑异性等目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变形手法的选用自然更是首当其冲。但是,《搜神记》中有一类女性形象颇不符合... 变形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塑造形象的常用手法。通过对原始形象的改变,达到掩盖真相、迷惑异性等目的,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变形手法的选用自然更是首当其冲。但是,《搜神记》中有一类女性形象颇不符合这一传统,她们是由人到异类的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记》 变异现象 母亲化 小说 母亲形象 审美 男权文化 母亲角色 思维图式 女性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搜神记》的几种传本 被引量:2
13
作者 广大 《敦煌学辑刊》 1990年第2期59-59,共1页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为东晋史学家干宝所撰。对此,《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有著录。唯《宋史·艺文志》载为十卷,且云“不知作者”,可见该书在宋代已经散佚。今本《搜神记》二十...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为东晋史学家干宝所撰。对此,《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有著录。唯《宋史·艺文志》载为十卷,且云“不知作者”,可见该书在宋代已经散佚。今本《搜神记》二十卷,为明人胡应麟据《法苑珠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初学记》及《北堂书抄》诸书所辑。《四库提要》作者疑此书“即诸书所引,缀合残文,傅以他说”而成。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则称它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文 四库提要 艺文类聚 新唐书 史学家 太平御览 今本 敦煌本 中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信仰与正气力量──谈志怪小说中人的价值
14
作者 左宏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小说 民俗信仰 《搜记》 万物有灵 仙鬼 民间信仰 人的力量 人的价值 社会意义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志怪题材电影的萌生、困厄与突围
15
作者 陈明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6-58,共3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从东晋史学家干宝创作《搜神记》以来,便形成了一支题材独特的艺术类别——志怪。在此之后,中国志怪小说的巅峰陆续来临,除了在后世文学史享有盛誉的唐宋传奇小说,还包括清代两部最著名的文言小说——蒲松龄的《聊...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从东晋史学家干宝创作《搜神记》以来,便形成了一支题材独特的艺术类别——志怪。在此之后,中国志怪小说的巅峰陆续来临,除了在后世文学史享有盛誉的唐宋传奇小说,还包括清代两部最著名的文言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这些小说都充满着各种怪异的情节,尤其以神鬼妖魔的题材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唐宋传奇 中国古代文学史 聊斋 《搜记》 文言小说 小说作品 小说情节 人物形象 萨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宗教文化与神魔小说的思想内容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贤强 《东南学术》 CSSCI 1992年第4期50-55,共6页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 魏晋六朝朴素的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和变文、话本等市井文学共同孕育了明清神魔小说,形成了由文言志怪小说至白话神魔小说的演变体系。从题材来源看,神魔小说更多的是取自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以及宗教化了的历史传说,产生了《西游记》、《封神演义》、《西洋记》等一大批作品,因而它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背景。可以说,神魔小说是明清两代在“三教同源”、“三教圆融”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以神魔怪异传说为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宗教文化 思想内容 小说 《西游记》 明清两代 《西洋记》 《封演义》 三教同源 市井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和唐传奇的比较——从《枕中记》和《续黄梁》谈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兴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41-44,共4页
《聊斋志异》和唐传奇的渊源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从鲁迅先生以来,很多人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讨,并且陆续在《聊斋》中发现了一些在情节上可以跟唐传奇的某些篇目一一对应的作品。但是对于这些对应作品,多数人只是在论及《聊斋》和唐传... 《聊斋志异》和唐传奇的渊源关系是众所周知的。从鲁迅先生以来,很多人在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讨,并且陆续在《聊斋》中发现了一些在情节上可以跟唐传奇的某些篇目一一对应的作品。但是对于这些对应作品,多数人只是在论及《聊斋》和唐传奇的关系时举例性的提及,没有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比较。本文打算在这方面做些工作,从而进一步探讨蒲松龄在小说领域里的创新。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见《文苑英华》卷八三三,又见《太平广记》卷八十二,题《吕翁》)和《聊斋》卷四的《续黄梁》是一组有名的对应篇目,我们的比较以它们为主,兼及其它。首先,我们从题材和主题方面来加以比较。为此,我们不得不先比较一下《枕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枕中 聊斋 蒲松龄 魏晋 人物形象 小说题材 文言小说 情节 太平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屋建瓴 独标一格──读《中国笔记小说史》
18
作者 唐富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128-129,共2页
高屋建瓴独标一格──读《中国笔记小说史》唐富龄青年学者陈文新所著《中国笔记小说史》已由台湾志一出版社出版,并获1991—1995年度“交行杯”中国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图书类)一等奖。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部洋洋36万余言的... 高屋建瓴独标一格──读《中国笔记小说史》唐富龄青年学者陈文新所著《中国笔记小说史》已由台湾志一出版社出版,并获1991—1995年度“交行杯”中国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图书类)一等奖。这是我所见到的第一部洋洋36万余言的笔记小说专史,出于对小说史的爱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中国笔 小说 轶事小说 小说 高屋建瓴 写作方法 小说体式 联系与区别 《搜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源记》新论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3-51,共9页
《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桃花源记》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远超六朝志怪小说。其叙事忽有忽无,变幻莫测,体现了志怪小说的一般特征。其社会思想渊源... 《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桃花源记》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远超六朝志怪小说。其叙事忽有忽无,变幻莫测,体现了志怪小说的一般特征。其社会思想渊源,与《老》《庄》思想最为密切,有道教影响的痕迹,而与魏晋玄学及佛教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记》 《搜记》 小说 魏晋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历史演义小说的历史流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忠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39-145,共7页
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也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变化、完善、定型的完整历程。如果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历史流变作一番描述的话,那就是:从源流看,呈现由史传和传说而形成的虚、实二派的双源双流态势;从内容看,呈现由演史的纵向延... 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也同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变化、完善、定型的完整历程。如果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历史流变作一番描述的话,那就是:从源流看,呈现由史传和传说而形成的虚、实二派的双源双流态势;从内容看,呈现由演史的纵向延展向写人的横向枝蔓变化的态势;从文体看,呈现由文、白并流向文衰白盛的发展态势;从形式看,呈现由短到长的章回定型态势;从趋势看,呈现由简到繁的盛衰转变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演义小说 短篇历史小说 历史题材小说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小说创作 话传说 小说 《搜记》 “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