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升油田高3块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管理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兴武 李树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51-154,共4页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油田 高3块 蒸汽吞吐 开发后期 管理策略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3块蒸汽吞吐阶段储量动用程度研究及挖潜措施
2
作者 施晓蓉 崔清宝 白国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9-53,共5页
为了解决高3块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差的状况,采用容积法、产量特征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选择合理井网.以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通过物理模拟法,确定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开采方式。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开采最优井距为105m;改善开发... 为了解决高3块开发中储量动用程度差的状况,采用容积法、产量特征曲线法和数值模拟法选择合理井网.以提高平面储量动用程度;通过物理模拟法,确定改善油层纵向动用程度的开采方式。结果表明:蒸汽吞吐开采最优井距为105m;改善开发效果最佳注汽方式为全面注汽,注热水开采效果也较好,但需提高注入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储量动用 加密井网 吸汽剖面 开采方式 高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3-6-18块火驱采油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邢景奎 苗崇良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2-64,共3页
对高3-6-18块火驱先导试验区建立非均质三维油藏数值模型,使用水、重油、溶解气三组分模型,进行蒸汽吞吐生产阶段的精细生产历史拟合。根据历史拟合得到的压力、温度、含油饱和度场,建立火驱采油研究的三维三相六组分油藏数值模型,进行... 对高3-6-18块火驱先导试验区建立非均质三维油藏数值模型,使用水、重油、溶解气三组分模型,进行蒸汽吞吐生产阶段的精细生产历史拟合。根据历史拟合得到的压力、温度、含油饱和度场,建立火驱采油研究的三维三相六组分油藏数值模型,进行火驱先导试验的油藏工程参数优化研究,推荐了优化参数,预测了优化方案的开发指标。该研究对于同类油藏火驱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采油 先导试验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参数优化 3—6—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油层段塞+蒸汽驱组合式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锐 朴晶明 邓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5-69,共5页
辽河油区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多采用蒸汽驱方式提高采收率。但蒸汽驱开发初期存在一个较长的低产期,蒸汽驱油汽比和原油商品率均较低。如何提高蒸汽驱效果,已成为辽河油区大面积转蒸汽驱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高3块为例,运用数值模... 辽河油区中深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多采用蒸汽驱方式提高采收率。但蒸汽驱开发初期存在一个较长的低产期,蒸汽驱油汽比和原油商品率均较低。如何提高蒸汽驱效果,已成为辽河油区大面积转蒸汽驱急需解决的问题。以高3块为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火烧油层段塞+蒸汽驱"组合式开采可行性研究,并确定该技术可以作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接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段塞 蒸汽驱 稠油油藏 组合式开采 高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顶稠油油藏气驱(窜)特征及平复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柴利文 胡桂林 计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5-40,共6页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用气顶能量控制油井气窜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气顶稠油油藏实施油气平衡开采,发挥气顶驱油作用,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气顶气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稠油油藏 气顶气驱 气窜 影响因素 技术措施 高3块 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昌恒 陈德春 +3 位作者 向刚 姜立富 王冰 尹华 《复杂油气藏》 2011年第2期80-83,共4页
针对高升油田高3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越来越差,基于高3块稠油油藏地质条件和蒸汽吞吐开发生产动态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蒸汽吞吐周期产油量的7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油层厚度、周期数、周期注汽量... 针对高升油田高3块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越来越差,基于高3块稠油油藏地质条件和蒸汽吞吐开发生产动态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蒸汽吞吐周期产油量的7个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油层厚度、周期数、周期注汽量、注汽压力、注汽温度、注汽干度、焖井时间;运用多元二次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周期产油量与7个主要因素的数学关系式,其相关系数为0.96801,经拟合和预测检验,具有较高的精度(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08%,预测检验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84%);以周期油汽比最大为目标,用模拟退火法对蒸汽吞吐井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累积产油量提高9.57%,累积注汽量降低4.02%,累积油汽比提高14.17%。研究成果对提高高升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数据挖掘 模拟退火 灰色关联 注采参数 高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侧钻井电阻率减小率计算剩余油饱和度 被引量:1
7
作者 龚春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46,54,i0010,共5页
侧钻井是在油水井的某一特定深度套管侧面开窗钻出新井眼后下尾管固井的一整套工艺技术。侧钻后新井眼与原井眼在油层动用井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电阻率减小率表示。通过分析认为,动用井段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引起了... 侧钻井是在油水井的某一特定深度套管侧面开窗钻出新井眼后下尾管固井的一整套工艺技术。侧钻后新井眼与原井眼在油层动用井段的深侧向电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用电阻率减小率表示。通过分析认为,动用井段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引起了电阻率的减小。利用阿尔奇公式,可导出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公式,从而定量评价井筒周围的剩余油饱和度。该方法为定量计算油井剩余油饱和度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井 深侧向电阻率 电阻率减小率 剩余油饱和度 高3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莲花油层储集层特征研究
8
作者 姚倩 姚赫 《大众标准化》 2020年第4期55-56,共2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物性资料对高3-6-18块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砾不等粒砂岩是研究区高3-6-18块的主要岩性,发育辫状河道微相,碎屑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长石与岩屑。胶结类型主要为接触型,孔隙结构以网状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 通过岩心观察和物性资料对高3-6-18块储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含砾不等粒砂岩是研究区高3-6-18块的主要岩性,发育辫状河道微相,碎屑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长石与岩屑。胶结类型主要为接触型,孔隙结构以网状为主,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储集层是非均质性较为严重的中~高孔、高渗储层,物性好。砂体较发育,高3-6-18块莲花油层为一厚层块状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18 莲花油层 孔隙 非均质性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