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TSR效应及气源启示
被引量:
18
1
作者
帅燕华
张水昌
+3 位作者
胡国艺
李伟
王铜山
秦胜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4-1766,共13页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及膏盐分布等,发现高-磨地区天然气发生过不同程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反应。主要基于:①天然气中含一定丰度H2S,震旦系灯影组H2S含量为0.6%~3%,寒武系...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及膏盐分布等,发现高-磨地区天然气发生过不同程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反应。主要基于:①天然气中含一定丰度H2S,震旦系灯影组H2S含量为0.6%~3%,寒武系龙王庙组为0.2%~0.8%;其δ^34S值普遍较重(21‰~23‰),为TSR反应产物;②储层沥青S/C原子比介于0.06~0.4之间,远远超过有机质裂解生成沥青中S/C比的最高上限(0.034),峰值甚至超过了TSR反应强烈的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沥青的比值(0.06~0.12),为TSR过程无机S加入所致;③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发育膏盐类沉积,为TSR反应提供了SO4^2-和Mg^2+等物质,灯影组发育富Ca^2+/Mg^2+、贫Na^+/K^+型地层水,证明盐、膏类溶解的普遍性。地层水中相对缺乏SO4^2-,应为TSR反应消耗所致。TSR反应明显氧化乙烷,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加、δ^13C2变重;TSR反应程度不同造成了龙王庙组和灯影组天然气特征的差异,龙王庙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较弱,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倒转;而灯影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要强,甲乙烷同位素正序分布。考虑TSR效应,恢复原始组成,高-磨地区寒武系-震旦系天然气应有明显的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倒转现象,这种倒转跟该盆地及世界高-过成熟页岩气特征高度一致,暗示高-磨地区主力气源可能为源岩晚期所成天然气。这一认识可以很好诠释甲烷δ^13C1值较重、普遍低于储层沥青这一为现在主流认识(高-磨地区主体为原油裂解气)所不好解释的现象。对于重新认识天然气成藏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天然气
烃类氧化
四川盆地
高-磨地区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TSR效应及气源启示
被引量:
18
1
作者
帅燕华
张水昌
胡国艺
李伟
王铜山
秦胜飞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54-1766,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16ZX0500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772135)
中石油项目(编号2017ycp014)联合资助的成果
文摘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高-磨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及膏盐分布等,发现高-磨地区天然气发生过不同程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反应。主要基于:①天然气中含一定丰度H2S,震旦系灯影组H2S含量为0.6%~3%,寒武系龙王庙组为0.2%~0.8%;其δ^34S值普遍较重(21‰~23‰),为TSR反应产物;②储层沥青S/C原子比介于0.06~0.4之间,远远超过有机质裂解生成沥青中S/C比的最高上限(0.034),峰值甚至超过了TSR反应强烈的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沥青的比值(0.06~0.12),为TSR过程无机S加入所致;③四川盆地寒武系底部发育膏盐类沉积,为TSR反应提供了SO4^2-和Mg^2+等物质,灯影组发育富Ca^2+/Mg^2+、贫Na^+/K^+型地层水,证明盐、膏类溶解的普遍性。地层水中相对缺乏SO4^2-,应为TSR反应消耗所致。TSR反应明显氧化乙烷,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加、δ^13C2变重;TSR反应程度不同造成了龙王庙组和灯影组天然气特征的差异,龙王庙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较弱,天然气甲乙烷碳同位素明显倒转;而灯影组TSR反应程度相对要强,甲乙烷同位素正序分布。考虑TSR效应,恢复原始组成,高-磨地区寒武系-震旦系天然气应有明显的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倒转现象,这种倒转跟该盆地及世界高-过成熟页岩气特征高度一致,暗示高-磨地区主力气源可能为源岩晚期所成天然气。这一认识可以很好诠释甲烷δ^13C1值较重、普遍低于储层沥青这一为现在主流认识(高-磨地区主体为原油裂解气)所不好解释的现象。对于重新认识天然气成藏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TSR
天然气
烃类氧化
四川盆地
高-磨地区
同位素
Keywords
TSR
natural gas
hydrocarbon oxidation
Sichuan basin
Gaoshiti
-
Moxi area
isotop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TSR效应及气源启示
帅燕华
张水昌
胡国艺
李伟
王铜山
秦胜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